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7篇

时间:2022-10-25 2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7篇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区域经济-176-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13期(总第513期)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7篇

篇一: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经济-176-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年第 32 卷第 13 期(总第 513 期)2021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把乡村振兴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重大战略任务,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蔬菜是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产业符合乡村振兴需要,更是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业经济,实现农村小康的有效途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依托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走出了一条“生产基地 + 专家大院 + 合作社 + 农户”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新路,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分析研究该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实践,探讨做强做优蔬菜产业面临现实问题和高质量发展思路,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典型示范意义。1  陈仓区农情及太公庙村蔬菜产业1.1  陈仓区农情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西端,南依秦岭,北靠陇山余脉,西沿渭水,2010-2019 年平均气温 14.6℃,年均总降水量 431.2mm,总日照时数 2164.7h。2019 年末全区耕地 4.22 万 hm 2 ,基本农田 4 万 hm 2 。良好的气候和优质耕地条件促进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2018 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4 万 hm 2 ,总产 21 万 t,其中设施蔬菜 0.8 万 hm 2 (日光温室1100 座 106 hm 2 ,设施拱棚 1.9 万座),拥有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 15 个、注册蔬菜商标 18 个;全年蔬菜收益 5.86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8.64%,助力农民持续增收。1.2  太公庙村蔬菜产业发展情况陈仓区太公庙村地处关中腹地,村名概因“姜太公潘溪直钓后跨渭水在此教民稼穑、施行仁风,卒后先组建庙纪念太公”得名,国家级文物编钟出土于村,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距区政府驻地虢镇 5km,东距宝鸡陆港阳平铁路物流基地4km,信息快捷、物流畅达。该村北依周原,南临渭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青岛啤酒征用该村土地建成高档啤酒厂区),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全村 10 个村民小组 847 户 3529 人,总耕地 180.8 hm 2 。20 世纪 80 年代起,太公庙村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业,现已成为“陈仓区蔬菜生产第一村”。2020 年,全村蔬菜产业种植户达到 632 户,有大中型拱棚和日光温室 3500 多座,全年种植各类无公害特色蔬菜 233 hm 2 (1 年 2 季蔬菜种植占 75% 以上),总产 18000 余 t,产值约 4000 万元。2  太公庙村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实践2.1  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发展模式2007 年 10 月,太公庙村发挥区位优势,组织成立了宝鸡陈仓太公庙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 140 名,固定资产200 余万元,具有综合信息、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市场营销等职能,建有设施蔬菜试验示范园和种苗(秧)示范田。合作社对会员和农户进行蔬菜专业培训指导,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走出了“生产基地 +专家大院 + 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发展新路,推动了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2.2  依托专家大院,发挥科技优势2003 年,在宝鸡市科技部门推动指导下,建起了宝鸡市太公庙蔬菜专家大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确定大院为设施蔬菜教学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市农技中心配备专业人员常年驻村,开展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举办农民科技培训,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常态化进行技术咨询服务、资料查阅、网络信息服务等;大院引进推广千禧樱桃番茄、金鹏系列番茄,长丰 1 号西葫芦、新品黄瓜等 30 多个蔬菜新品,推广 6 大类高效栽培新模式,为设施蔬菜有机栽培及乡村产业兴旺发挥了引领作用。2.3  抓好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素质村里先后投资 50 多万元,建成星火培训学校,聘请省市区农技专家对本村和周边农民开展集中培训和大田指导 15 期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刘社堂(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 ]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围绕特色蔬菜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专业组织、探索出了“生产基地 + 专家大院 + 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新路,奠定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同时在蔬菜产业发展中也面临技术、市场、产能提升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培育新型产业主体、提升职业农民素质、打造维护特色品牌、创新市场营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措施加快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 蔬菜产业;乡村振兴;绿色无公害;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品牌[ 中图分类号 ] F326.12        [ 文献标识码 ] A[ 收稿日期 ] 2021-04-20[ 作者简介 ] 刘社堂(1969—),男,陕西宝鸡人,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经济、土地及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和研究。

 区域经济-177-以上,每年培训人员1500 余人次;积极与省内外的千阳、太白、户县及宁夏固原等地的蔬菜种植业同行进行交流合作、观摩指导、学习提高。通过技术培训和科技交流,提高了会员和村民的作务水平,解决了蔬菜种植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还培养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奠定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2.4  加大经费投入,实现惠农兴村在市区科技部门支持帮助下,村、社、协会年均科技投入50 万元左右,建成并完善了村级广电网络、农业信息网、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农家科技书屋等智慧农业发展设施,为培育新型农民,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2007 年,省政府确定该村为“陕西省一村一品重点村”,2008 年又被科技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2.5  拓宽市场渠道,实施品牌战略2003 年,太公庙村的特色蔬菜就通过了陕西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2005 年,该村的西红柿、黄瓜、苦瓜、韭菜、西葫芦 5 个主要品种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成功注册了“太公苗”牌无公害蔬菜商标,“春提早”和“秋延迟”成为产业发展特色。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实现了网上销售、信息发布、“网、微、端”合作交流,提高了市场应变能力,突显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各种蔬菜销往西安、兰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并形成了以太公庙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邻近6 个村,发展设施蔬菜 468 hm 2 的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20 年,投资 340 多万元对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为本村及周边乡村蔬菜种植户提供良好蔬菜运销服务,每年对外输出各类蔬菜 3 万余 t、总产值近 7000 万元。3  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3.1  农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据统计,2020 年,太公庙村蔬菜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7%,仅蔬菜产业一项,全村人均增收3700多元。另据抽样调查,2020 年全村 160 户农户平均种有 0.2hm 2 大棚黄瓜、0.1hm 2 西葫芦,户均特色蔬菜收入(平均 0.21hm 2 大棚菜)达 4.5 万元,加上其他收入,蔬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 2 万元左右。村民持续增收,全村中小货车、农用车入户率 80% 以上,7 成左右村民家庭已拥有轿车、面包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缩小。3.2  优化了农村产业经营机制在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和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靠政府强制推行规模化生产较为困难。太公庙村通过合作社,将农民有序组织,发挥村民蔬菜经营积极性,整合土地资源,使之自愿投入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大潮,实现了产业经营的规模化,优化了特色产业发展经营机制,村级组织也有精力投入公共基础建设和村级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促进了组织振兴。3.3  激活了产业,创建了品牌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出资,使蔬菜产业农户的责、权、利有机结合,形成规模效益,解决了产业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问题,促进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营销。“太公庙”牌蔬菜商标,以及“春提早”和“秋延迟”的蔬菜产业特色,在专业合作社和村民的精心维护下,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价值合作社的有效运营,进一步激活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能,解决了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问题,激活了农产品产能,增加了经济效益。3.4  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村民增收、集体有了收入,村级组织就能很好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引导带动作用,并整合各类“三农”资金,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青岛啤酒宝鸡生产基地、京东陈仓集散中心及陈仓食品工业园、陕西机器人研发制造区在该村的土地征用及入驻,有力支撑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全村实施了村组道路畅通和亮化工程、清洁供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实施了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农户改厕工程,升级了农村电网。实施了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已在该村落地;目前,正在建立完善农情大数据体系,发展智慧农业。4  乡村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1  精细化程度不高,智慧化农业建设水平较低目前,太公庙村及其邻近乡村的蔬菜产品生产方式简单,蔬菜品种不够丰富,新鲜有机及高价值、经济好的“反季菜”、高档蔬菜、净菜生产占比不足 10%;种植品种的特色优势不够明显,无反季节生产能力。蔬菜产业组织化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优势不强。加之蔬菜运销的控制力和统销统管能力不强,也制约了特色蔬菜市场的发展和品牌战略的推广。4.2  高效产业设施亟待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后劲乏力该村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与产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弓棚设施虽比外村建设档次有所提升,但玻璃温室大棚、高效设施智慧大棚仅有 2 座且面积不大;农户建棚过程中简易竹竿棚相对较多,耐久性差,抗风能力不强,作务费工费时,生产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4.3  农技培训和蔬菜产能还有较大上升空间蔬菜生产属于技术型产业,只有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才能产出好效益。目前,村民在农科种植知识、病虫害防治、有机化生产认证、信息物流及智慧化农业的技能方面,远远跟不上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特别是无公害和绿色有机作务意识,标准化生产流程规范、蔬菜生产质量、环保的检验自检能力、测土施肥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须下大力气补足短板。4.4  蔬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大只有稀缺、特色的蔬菜产品才能获取高附加值。但在该村仍然存在蔬菜种植分散零散、盲目“跟风”、规模化不足、种植方决策滞后、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导致同类蔬菜集中上市或无货短缺而出现的价格暴跌暴涨现象;一些“大路菜”、甚至反季节蔬菜,由于信息、流通等因素,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加之农资价格和人工费用增加,蔬菜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偶有发生,导致农户对产业升级提升更为谨慎,阻碍了产业提质增效。刘社堂: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区域经济-17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年第 32 卷第 13 期(总第 513 期)4.5  蔬菜生产现代化水平较低蔬菜生产中的种植(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较难实现机械化作业,导致蔬菜机械化水平不高,家庭经营又减弱了机械化的应用能力。太公庙村目前设施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 46.6%,如果仅考虑设施蔬菜,其机械化水平应该低于 35%;再考虑到占种植总面积一半的露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更低于设施蔬菜的情况,当地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25%,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距离不小。5  做强做优蔬菜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5.1  做好产地规划和配套环境建设留好“菜篮子”责任田,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蔬菜产业规划为基础,扎实实施蔬菜生产区规划和基础建设,建成以水利设施、温室大棚、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设施,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电网一体化,按计划和生产规模进行能排灌溉,完善灌溉利用率高、土壤肥力大、通行方便、防灾能力强、生产稳定的蔬菜生产基地,提升蔬菜产能。立足地域特色布局蔬菜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5.2  培育各类新型蔬菜经营主体,管控经营风险农民家庭经营向小农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使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小农户培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蔬菜产业发展规律,合理关注产业风险,推进合理规模经营,蔬菜专业合作社、一般蔬菜种植企业 3.33 ~ 13.33hm 2 为宜,聘用 1 ~ 2 个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指导工人进行日产管理和生产;大型蔬菜企业根据企业规模、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适度发展,避免季节性、品种性过剩带来的销售和经营风险。5.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加强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农业专家支持指导活动。鼓励企业邀请杨凌、寿光等地专家“走出去,请进来”,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训,发挥农技专家、“种菜能人”作用。用足用好村内的农技培训室、育苗(秧)温室基地实训,发挥村中“希望田野大讲堂”等交流培训平台的作用,使他们能熟练掌握蔬菜清洁栽培技术、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设施环境调控等各种蔬菜栽培技术,及物联网、电子配送、“直播带货”、“智慧蔬菜”等相关知识和经营技能,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经营专业化水平。5.4  打造维护精品特色蔬菜品牌加快以绿色蔬菜质量标准、监督管理、质量认证等为基础的标准化生产建设,把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管理。以标准示范区、无公害基地、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为依托,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蔬菜生产、储藏、加工、销售全链条的质量管控。同时,在村内已有花卉种植、精品药材小规模种植基础上,逐步加大试点示范和品种多样化,尝试取得种植更高效益。在农科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研发适...

篇二: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江农业科学 2018(5)

 :140-142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http ://www .haasep .cnDOI :

 10 邋 . 11942/j . issn1002-2767 . 2018 . 05 . 0140渭南市华州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赵银平1,赵增寿1,张永民1,陈建功2,刘 亮2,孙利萍1(1 .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陕西 渭南 714000 ;2 .渭南市华州区果菜局 ,陕西 渭南 714000)摘要 :为促进渭南市特色蔬菜产业健康 、可持续发展 ,结合目前渭南市华州区的特色蔬菜产业现状 ,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有效建议和对策 ,包括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加强特色蔬菜技术培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特色蔬菜直销供应点 。关键词 :特色蔬菜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收稿日期 :2018-02-23基金项目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4-G-23)

 。第一作者简介 :赵银平 (1990-)

 ,女 ,硕士 ,助理农艺师 ,从事蔬菜栽培及育种研究 。

 E-mail :zhaoyinping0310@ 163 .com 。通讯作者 :赵增寿(1968-)

 ,男 ,学士 ,高级农艺师 ,从事蔬菜作物 育 种 与 栽 培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E-mail :

 815750637 @qq .com 。

 渭南市华州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 ,N34° 12′ 27″ ~ 34° 36′ 27″ ,E109° 36′ 00″ ~110°2′48″[1]。

 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 ,光 、热 、水 、土条件优越 ,生态环境优良 ,发展蔬菜种植得天独厚 。

 蔬菜是华州区农业的主要产业和传统产业 ,是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

 经过多年发展 ,蔬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规模扩大 ,精品名牌独具特色 ,形成了集大众菜和特色蔬菜于一体的品种多元化格局[3],其中 ,东赵芦笋 、华州山药 、赤水大葱等特色蔬菜质量上乘 ,享誉省内外 。

 目前 ,该区蔬菜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 ,85% 以上远销省内外 ,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渭南市华州区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为渭南市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 .1 种植种类丰富 ,规模逐年增加据统计 ,截至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 .2 万 hm2,总产量 85 .2 万 t ,总产值 9 .32 亿元 。露地蔬菜总面积1 .4 万 hm2,露地产量62 .4 万 t ,总产值 5 .62 亿元 ;设施蔬菜总面积 0 .8 万 hm2,设施产量 22 .8 万 t ,总产值 3 .7 亿元 。

 中小棚面积 0 .3 万 hm2,产量 7 .20 万 t ,产值 1 .4 亿元 ;大中棚面积 0 .3 万 hm2,总产量 12 .08 万 t ,产值1 .5 亿元 ;日光温室蔬菜面积 0 .2 万 hm2,总产量3 .52 万 t ,总产值 0 .8 亿元 。

 蔬菜品种已达到200 多个 ,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民近 4 万户 ,占农业总人口的 53%[4]。

 菜农人均年收入 3 万元 ,仅蔬菜产业一项就使该区农民人均增收 3 500 元 ,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2% 。特色蔬菜种类多 ,面积大 。

 近年来辣椒 、葱面积共计约 0 .1 万 hm2,其中辣椒面积约533 .3 hm2,主要为日光温室 、大拱棚栽培 ,以二炮 、螺丝 、耙齿类型为主生产青椒 ,分布在柳枝 、下庙 、瓜坡等镇 ;大葱种植面积约 400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镇 、高塘镇 、大明镇 ,品种有赤水大葱 、章丘大葱 、日韩葱等 ;洋葱面积约 400 hm2,主要分布在柳枝镇 、下庙镇 、瓜 坡 镇 、赤 水 镇 等 镇 ;韭 菜 面 积 约666 .67 hm2左右 ,主要分布在下庙镇 、华州街道办 、赤水镇李家村等 ,品种有 99-1 等 ,主要采取露地 、中拱棚栽培 ,春节前后上市 ;莴笋面积近年有所增加 ,已成为华州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面积近0 .1 万 hm2,主要分布在杏林 、毕家 、辛庄等地 ,春莴笋产量高 ,价钱若差不多 ,效益更好 。

 主要采用中拱棚栽培 ;青皮萝卜面积约 666 .7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 、下庙等地 ,主要为露地栽培 ,生产品种以 791 系列为主 ;马铃薯近几年生产面积有所下降 ,主要分布在柳枝 、辛庄 、赤水等地 ,主要是露地栽培 。

 品种有克新 1 、2 号 ,早大白等 ;白菜种植面积约666 .7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 、东赵等地 ,品种以华区二包头 、华州二苯白菜 、黄心白菜居多 。主要为露地栽培 ;胡萝卜生产面积近333 .3 hm2,分布在下庙 、赤水 、柳枝等地 ,主要品种华育 1 、2号等 ;甘蓝面积约 666 .7 hm2,分布在赤水 、华州镇 、瓜坡等地 ,主要是露地栽培 ,品种主要有德赛N38 、中甘 21 等 ;莲菜种植面积约200 hm2左右 ,主要分布在柳枝镇钟张村 、辛庄乡薛史村等地 ,栽培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 ;山药面积约为 133 .30 4 1万方数据

 5 期

  赵银平等 :渭南市华州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m2 左右 ,近年来 ,面积仍在扩大 ,主要分布在沿渭河及夹槽地区的下庙 、柳枝 、辛庄 、东赵 、莲花寺等乡镇

 大蒜面积约 100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镇 、瓜坡镇 、高塘镇 、大明镇等 ,主要为蒜苗 ,小拱棚露地栽培 。1 .2 产品优质 ,口感优良资源优势 、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是华州区特色蔬菜的品质上乘 ,风味独特的基础条件 。

 其中 ,当地生产的山药长势健壮 ,个大脆甜 ,口感细腻 ,品质上乘 。

 柳枝镇渭滨江南生态农业产业园种植的莲菜近年来成为华州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

 丝长个大 ,口感脆甜 ,吃完唇齿留香 ,令人赞不绝口 。韭菜在华州区栽培历史悠久 ,具有上市早 、品相佳 、色泽亮 、口感好的优良特点 ,所到之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通过政策扶持 、资金投入和科技应用 ,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提升 。1 .3 特色品牌日渐形成现已建成六大无公害现代蔬菜生产基地 。

 分别为年产 10 万 t 的 4 666 .7 hm2马铃薯基地 ;年产 3 万 t 日光温室番茄和樱桃番茄基地 ;年产3 万 t的大拱棚辣椒 、豆角基地 ;年产 3 万 t 的莴笋 、甘蓝基地等 。

 华州区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区”“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区” 。

 2013年 ,“华区大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2016 年 ,华区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番茄 、辣椒 、豆角 3 个蔬菜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 A 级产品认证 ,把华州区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

 地方名特蔬菜华州山药 、毕家芦笋 、赤水大葱 、东赵白菜及莲花白 、辛庄早熟土豆 、柳枝红油香椿 、瓜坡圣女果等质优量大 ,已远销省内外 ,品牌优势突出 。1 .4 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为加快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 ,华州区政府在主产地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 4 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 420 个 ,从事蔬菜的专业合作社 126 个 ,创建省级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 11 个 。

 绿野蔬菜联合社被评为全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并建立立龙菜果 、万隆养殖加工 、田园甜瓜和惠农芦笋等 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合作社已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带领群众集体生产增收的重要主体 。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生产链 、加工链 、物流链以及销售链 ,对农产品销售及品牌建设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1 .5 经营主体逐渐完善近年来 ,华州区建立柳枝钟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瓜坡君朝村现代农业园区 、柳枝镇渭滨江南生态农业产业园 、柳枝镇莲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37 个现代农业园区 ,种植面积共计 547 hm2。

 建成绿色食品责任有限公司 、瓜坡双渔脱水蔬菜厂等 6 家蔬菜加工龙头企业 ,其中取得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华州绿色食品责任有限公司 ,以杨凌农业高科为依托 ,采取“公司 + 农户 + 基地 + 会员”的产业经营模式[5]。

 与瓜坡君朝等村农户签订甘蓝等蔬菜订单协议 ,实施保护价收购 ,保护农民利益 ,实现双赢 。

 形成以产业园 、专业合作社 、企业和农民种植大户为主的经营模式 ,华州区政府下一步准备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培植基地 ,有机蔬菜检测中心 、种植示范区 ,标准化温室 ,建立完善的绿色有机蔬菜检测站 ,引进专业化人才管理 ,使设施蔬菜生产专业化 、科学化 、标准化 ,品种多 、基地纯 、园区靓成为华州区蔬菜产业崛起最厚重的资本 。2 特色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华州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特色蔬菜产业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增加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

 但在产业生产经营主体 、品牌建设 、资金投入和产业化水平等环节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2 .1 品牌意识差 ,市场信息流通迟缓生产上 ,菜农对于特色蔬菜品牌的建立及维护意识相对欠缺 ,往往在品牌成立之初 ,会严格按照生产要求进行生产 ,后期为降低生产成本 ,忽视产品质量 、不按标准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

 同时市场信息服务滞后 ,信息闭塞 ,缺乏总体供求信息引导 ,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 ,同时菜农不注重市场调查预测 ,盲目扩大或者缩小生产规模[6],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 ,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 .2 经营主体单一 ,集约化生产水平低近年来 ,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但生产经营主体仍以单家独户为主 。

 虽然近年来合作社 、产业园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均呈现蓬勃态势 ,但经营分散性大 ,缺乏规模化 、集约化的生产 、分级 、包装等初加工操作标准 。

 上市季节 ,外地贩运散户较多 ,收购渠道多样 ,常因产品品质差距造成价格浮动较大 ,个别种植户面临直接经济损失 。1 4 1万方数据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 5 期2 .3 资金投入不足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目前 ,全区的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 ,蔬菜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工物流 、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 ,缺乏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造成生产举步维艰的局面[7]。

 且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将会对生产农户造成沉重的打击并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都将直接影响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后劲 。2 .4 产业化程度有待继续提高随着全区特色蔬菜产业面积的不断扩大 ,吸引了各地的贩运客商 。

 但由于受基础条件差等因素限制 ,该区所产特色蔬菜初加工水平欠缺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供销及物流冷链运输业落后 。

 蔬菜产业流通的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 ,缺乏区域化 、品牌化和规模化的产业模式[8]。

 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不稳定等 ,甚至有些地区生产管理模式仍处于粗放式管理水平 。

 以上因素均抑制了该区特色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流通 。3 产业发展对策针对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华州区政府将继续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加快设施蔬菜发展模式 ,推进瓜菜技术创新 ,夯实瓜菜工作重点 ,继续发展规模化 、产业化 、标准化生产 。

 培育新型农民 ,打造一批现代农业标准示范园 。3 .1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华州区作为渭南市特色蔬菜生产大区 ,区政府应该带领当地菜农 ,加大对特色蔬菜的扶持力度 ,建立特色蔬菜试验示范点 ,进一步展示形象 ,扩大华州区特色蔬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支持参与优质名牌产品评比和农博会 、推介会的产品展销 ,为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强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3]。

 促进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 ,着力打造属于该区特色的地方品牌[9]。

 扩大规模 ,提升效益 ,打好“十三五”期间设施蔬菜的攻坚战 。3 .2 努力加强特色蔬菜技术培训研产政学结合 、加强顶层设计[10]。

 逐步完善新体制下特色蔬菜技术服务体系 ,架好蔬菜新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 ,引进 、试验 、示范 、推广蔬菜新品种 、新技术 、新经验 。

 搞好技术培训 ,对种植农户进行集中培训 ,在关键生产季节进行现场指导[11]。

 加强职业农民培育 ,快速造就一批爱农业 、懂技术 、善经营的基层生产带头人 。

 强化生产者科学技术意识 ,传授科学技术 ,提高广大菜农的科技素质 。3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华州区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正处于发展高峰期 ,当地菜农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替意识较差 ,导致生产过程中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对产业发展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 。

 因此该区政府应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支持规模化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 ,加快标准化生产 ,促进产业化经营[12]。3 .4 建立特色蔬菜直销供应点加大对特色蔬菜种植企业 、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主体开展蔬菜直供直销的项目扶持 ,培育壮大一批直供直销示范典型[13]。

 建立多家特色蔬菜直销供应点 ,减少特色蔬菜因种植面积零散 、规模小 、销售困难的局面 。

 同时 ,降低蔬菜在销售过程中因流通环节多而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 ,切实解决菜农销售难 ,因错过最佳销售时期而导致价格低廉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靳慧芳 ,李团胜 .陕西省华县耕地分等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5(3)

 :222-225 .[2] 葛恒兵 .沭阳县杨树产业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1)

 :96-98 .[3] 杨俊莉 ,严淑璧 .富民县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 .长江蔬菜 ,2013(11)

 :55-57 .[4] 张润新 .打造我国西部蔬菜生产强县 [N ] .中国信息报 ,2011-09-22 .[5] 360 百科 .华 县 华 州 绿 色 食 品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EB/OL] .(2017-10-21)

 [ 2018-01-23] https ://baike .so .com/doc/1326266-1402114 .html .[6] 唐丽 ,李跃建 ,张泽锦 ,等 .四川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蔬菜 ,2017(1)

 :14-17 .[7] 孟凡 玉 .温 室大 棚 蔬 菜 发 展 问 题 分 析 [J] .北 京 农 业 ,2010(10)

 :30-32 .[8] 赵银平 ,窦玲 ,朱雪荣 ,等 .蒲城县西瓜甜瓜后茬蔬菜作物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中国瓜菜 ,2017 ,30(12)

 :42-44 .[9] 陈坤发 .会泽县蔬菜产业升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种业 ,2012(8)

 :26-27 .[10] 潘凯 ,黄婷 ,王雪涵 ,等 .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J] .中国蔬菜 ,2017(9)

 :12-16 .[11] 张瑞芳 ,王建军 ,纵瑞敬 ,等 .宿州市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

 :54-56 .[12] 张义霞 .以现代蔬菜产业项目推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J] .中国种业 ,2012(8)

 :15-17 .[13] 吴玉玲 ,郭卫勇 .宣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 .上海蔬菜 ,2015(5)

 :6-7 .2 4 1万方数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5)

 :143-147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http ://www .haasep .cnDOI :

 10 邋 . 11942/j . issn1002-2767 . 2018 . 05 . 0143废弃煤矿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进展官方毓 ,李锦馨(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摘要 :自解放以来由于对煤矿资源无节制的开采以及在开采过程中采用了不适当开采方式 ,导致部分煤矿区资源枯竭 、地面塌陷严重 ,矿区原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毁坏 ,形成了大...

篇三: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hejiang A&F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in Pengshui County :A case study of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vegetable industry by Si Xiang

  Supervisor:Professor Yonghua Li

 Maj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Research Fiel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Date of Submission:January 5, 2021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独 创 性 声 明  本 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 在 指 导 教 师 指 导 下 , 通 过 我 的 努 力 取 得 的 成 果 , 并 且 是  自 己 撰 写 的 。

 尽 我 所 知 , 除 了 文 中 作 了 标 注 和 致 谢 中 己 经 作 了 答 谢 的 地 方 外, 论 文 中 不 包 含 其 他 人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宄 成 果, 也 不 包 含 在 浙 江 农 林 大 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 构 获 得 学 位 或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与 我一 同 对 本研 宄 做 出 贡 献 的 同 志, 都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 表 示 了  谢意。如 被 查 有 严 重 侵 犯 他 人知 识 产权 的 行 为, 由 本 人 承 担 应 有 的 责 任 。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亲 笔 签 名:日 期:

 年/ 月 X 9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的 说 明  本 人 完 全 了 解 浙 江 农 林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即 学 校 有 权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允 许 论 文被 查 阅 和 借 阅:

 学 校 可 以 公 布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其 他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论 文。

  不 公 开 ,在  年 公 开 后 可 适 用 本 授 权 书。

 □  公 幵 ,本 学 位 论 文适 用 本授 权 书。

  M  ( 请 在 方 框 内 打“ ^”)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亲笔 签 名:

 印 S、 日 期 :轉 旧 扣 指 导 教 师 亲 笔 签 名 I 日期:

 ? 丨 細  

 摘要

 I 摘要 彭水县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典型的山地区域,其农业发展类型偏向于山地农业。现阶段,彭水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并把山地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一批经济效益高、竞争力强的山地特色产业,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主要研究彭水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以山地特色蔬菜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彭水县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在自然资源、产业化经营、生态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不全、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低、农业品牌优势不明显、农业风险抵抗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以小见大,据此提出彭水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主要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健全农业风险防控体系四个方面促进彭水县山地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山地特色农业;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彭水县

 ABSTRACT

 II ABSTRACT Pengshui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in southeast Chongqing, a typical mountainous area, and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ype is biased towards mountain agriculture. At this stage, Pengshui County makes full use of mountain resources, take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the leading factor, vigorously develops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regards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batch of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with high economic benefits and strong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romote rural prosperity, and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mountain agriculture in Pengshui County, taking the characteristic mountain vegetable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bination, etc. The research metho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ountainous vegetable industry in Pengshui County in term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ed management, ecological production and brand marke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are incomplete coverage of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low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The problem of unobvious brand advantage and insufficient agricultural risk resistance.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we can see from the small to the big, and based on this, we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of Pengshui County, mainly from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system,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main body interest connection,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Brand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have promote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engshui County"s mountainou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Keywords: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vegetable industry; Pengshui County

 目 录

 III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述评 .................................................. 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4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5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5 1.3.1 研究内容 ...................................................... 5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6 1.4 创新与不足 ........................................................ 7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8 2.1 基本概念界定 ...................................................... 8 2.1.1 现代农业 ...................................................... 8 2.1.2 特色农业 ...................................................... 8 2.1.3 山地特色农业 .................................................. 8 2.2 相关理论基础 ...................................................... 9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9 2.2.2 协同创新理论 ................................................. 10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10 3 彭水县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成效 ....................................... 12 3.1 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 12 3.1.1 山地特色种植业 ............................................... 12 3.1.2 山地特色养殖业 ............................................... 13 3.1.3 山地特色经济林产业 ........................................... 13 3.2 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进展 ......................................... 14 3.2.1 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 14 3.2.2 产业化逐步实现 ............................................... 15 3.2.3 产业布局逐渐形成 ............................................. 16 3.2.4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 17 3.3 山地特色蔬菜产业相对优势 ......................................... 18 3.3.1 独特的自然环境 ............................................... 18 3.3.2 产业化经营体系 ............................................... 19 3.3.3 生态化生产方式 ............................................... 20 3.3.4 品牌化营销方式 ............................................... 21 4 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3 4.1 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4.1.1 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不全 ..................................... 23

  目 录

  IV 4.1.2 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低 ........................................... 24 4.1.3 农业品牌优势不明显 ........................................... 25 4.1.4 农业风险抵抗能力不足 ......................................... 26 4.2 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27 4.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27 4.2.2 农业产业融合利益联结不紧密 ................................... 28 4.2.3 农业品牌特色挖掘不够 ......................................... 29 4.2.4 农业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 ....................................... 30 5 彭水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32 5.1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2 5.1.1 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 ............................. 32 5.1.2 加快培育和壮大各类农业服务组织 ............................... 32 5.1.3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 ....................................... 33 5.2 完善农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 33 5.2.1 明确利益联结机制方向 ......................................... 34 5.2.2 坚持农户增收与能力提升并重 ................................... 34 5.2.3 重视利益联结机制的稳定性 ..................................... 35 5.3 不断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 ......................................... 35 5.3.1 明确农业品牌发展定位 ......................................... 35 5.3.2 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优质农业品牌 ................................. 36 5.3.3 完善农产品包装设计 ........................................... 36 5.3.4 加大农业品牌宣传力度 ......................................... 37 5.4 健全农业风险防控体系 ............................................. 37 5.4.1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 37 5.4.2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 38 5.4.3 完善农业市场体系 ............................................. 38 6 结语 ................................................................. 39 参考文献 .............................................................. 40 附录 .................................................................. 44 个人简介 .............................................................. 46 致谢 .................................................................. 47

 1 绪论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传统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

篇四: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乡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护家乡位于古蔺县中部地区,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16公里,护家乡东面与龙山镇相连,南面与观文镇接壤,西面与县城古蔺毗邻,北面与永乐镇相接。全乡幅员面积 103.5平方公里,辖 9 个行政村,70 个社,一个社区居委会,两个居民小组。全乡现有农户 5000 余户,23000 余人,其中农业户 4600 余户,22500 余人,城镇居民户 400 余户,1500 余人。

 二、发展蔬菜产业有利条件 (一)地理优势 项目所在地护家乡境 缆 内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 流 ,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土 怠 壤质地良好,砂、壤适中, 擅 土壤结构合理,富含有机质 杳 、微生物和矿物质。PH 值 摸 在 6.0—6.5 之间,呈  弱酸性。森林覆盖率高达 6 嗲 1%,适合于多种农作物的 沱 生产。全乡现有耕地 268 缩 00 亩,其中田 5446 亩  ,土 21354 亩,农业人 坏 口平均占有耕地 1.2 亩。

 扇 护家乡属中低山山区,全乡 Ⅳ 最低海拔 500 米,最高海 苄 拔 1150 米,平均海拔 8 粱 00 米,其中海拔在 500 苛 —800 米的地域占全乡幅 Ъ 员面积的 60%。由于海拔 脲 高低差较大,因而立体气候 桌 的特征较为明显,全乡范围 癖 内

 的年降雨量为 750 亳米 狴 ,年有效积温 2190 小时 谐 ,日照时数 6小时,年均气 勤 温 19.5℃,最冷月平均 稆 温度 3~5℃,大于 10℃ 渎年积温 5633℃,最热月 达 平均温度 27.8℃,极端 处 低温-3.4℃,适合玉米 柳 、水稻、蔬菜、烤烟等多种 飑 农作物的生长。

 (二)交 锿 通优势 省道 309 线横贯 诣 全境,县道古双路从境内经 ┱ 过,且均将改建为油路与西 回 南出海通道接口。目前全乡 缜 的公路通车里程已达 150 畿 多公里,且路基路况较好, 囹 基本实现了村村社社通公路 椰 ,其中两条通村水泥路刚竣 绡 工投入使用。乡内交通网络 及四通八达的物流干线成为 焐 蔬菜发展的又一有利条件。

 (三)水利优势 近年来, 穿 由于县上的关心和支持,在 屺 我乡范围内实施了水土保持 忪 工程,节雨节灌工程、烟水  工程和安全饮用水等多处工 幢 程项目,从而确保了全乡两 陪 万多人的饮用水和生产用水 阔基本得到了保障。

 (四)  政策优势 随着党的十七届 订 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央推 咽 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 姝 题决定》的推出,为农村的  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政策 盒 优势。为牢牢把握“攻势发 哌 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 墨 展”,市、县两委分别将今 沁 年确定为“项目攻坚年”

 和 路 “农村改革发展突破年”。

 壕 我乡按照古委办发[XX] ┄ 12 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 迫 实际情况,提出了“全民创 高 业增收年”,制定了《“全 郯 民创业增收行动”实施方案 支 》,将蔬菜生产纳入全民创 苛 业增收行动主要内容,从政 Щ 策上保障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潘 。

 三、蔬菜发展的背景与  意义 (一)蔬菜发展的背 虬 景 护家乡蔬菜的发展,是 把 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  神,以及县上提出的农村改 守 革发展突破年的战略要求, 葡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 枥 争力为目标,旨在促进农业 碚 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  济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依仗 胙 护家乡得天独厚的气候特性 仃 以及地理特,在此天时地利 略 的前提下,本届乡党委政府 特 因地适宜,在原有的“12 饣 345”的经济发展基础之  上,决定将蔬菜打造为护家  乡的拳头产业。

 (二)蔬 昊 菜发展的意义 护家乡属于 ギ 农业型乡镇,除龙洞煤矿外 例 ,全乡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尴 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 朊 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 呋 要靠种植烤烟创收。由于烤 诹 烟种植受海拔等地理和气候 1 因素的限制,海拔在 800 威 米以下的农户只能种植玉米 弛 等作物,人均收入较低。通 儋 过发展蔬菜产业,既能丰富 拿 护家乡的

 农业产业结构,又 亢 能提高农户的人均收入。所 腊 以,发展蔬菜产业对刺激农 钗 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提 憎 高全乡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着 癃 积极的意义。

 四、护家乡 凳 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一) 高 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立与发  展 XX 年新一届党委政府 均 ,经过考察和多方论证,结  合市场实际情况,决定充分 镙 利用我乡的立体气候特点发 雒 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以兴 楮 阳、天堂、新店子三个村为 泅 重点发展基地,种植了包括 跖 菜椒、黄瓜、白菜、萝卜、 号 甘蓝、秋茄、太空豇豆等 2  0 余个品种,共计 300 亩 笛 。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 吏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要求,使 嬲 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使得 枋 平均亩产值达 4000 余元 ぜ ,最高亩产值达 6500 余 迩 元。蔬菜投入市场后,深受  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并已在  古蔺农贸市场形成了品牌。

 榜 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不仅丰富 氓 了古蔺县城居民的菜篮子, ば还装满了我乡菜农的钱袋子  。

 (二)海椒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同时, 锢 经过乡党委政府的考察论证 揪后,决定在蔬菜规模发展的 刹 基础上,继续走产业化发展  的道路。XX 年,规模发展  辣椒种植 977 亩,其中小 黾 米辣 581 亩,珠子椒 18 草 6 亩,二金条 210 亩。在 拧 辣椒种植过程中,我们严

 把 剧 技术关,做到集中大棚育苗 眭 、统一供苗、统一用肥、统 牛 一盖膜、统一管理、统一病 郎 虫防治、统一采收、统一交 熏 售。辣椒产品主要销售途径 ι 是兴文赵氏泡菜有限公司、  重庆石海食品有限公司、成  都盈棚食品有限公司。产品  平均销售价为 2.7元/公 奄 斤,平均产量为 710 公斤 廛 ,亩产值 1917 元;最高 魄 亩产量达 1250 公斤,产 蠖 值达 3500 元。全乡辣椒 圻 生产总产值达 187万元。

 

 (三)打造千亩姜种基地 龙马潭区早已拥有三十几年 哧 的种菜姜历史,而当地菜姜 伴的姜种主要是靠乐山、峨边 槠 等偏远山区提供。由于这些 骒 地方离泸州较远,所以姜种 艿 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大,且运 銎 费高。护家乡的土壤条件和  地里、环境特点也与这些地 阏 方相同,乡党委政府在了解 蒇 到这些信息后,于去年在凤 炜 田村建立姜种基地试种 6 亩 毽 ,在此基础上,我乡还自行 俎 购买了 50 亩姜种进行试种 潸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生 姆 姜生产技术要求,在龙马潭 区农业局生姜种植专家邹老 绛 师的指导下,认真组织实施  。通过努力,种姜生产在我 屑 乡获得了成功,平均亩产量 桧 达 2200公斤,产值达 4 浑 400 元,最高亩产量达 3 & 500 公斤,产值 7000 租元,XX 年全乡种姜生产总  产值达 24.6 万元。

 种 蓓 姜试种成功后,乡党委政府  领导前往龙马潭区与当地相 响 关负责人洽谈,达成了对口 詹 提供姜种的链锁发展模式, 宓 。

 这不仅为我乡的姜种销售 喹 打开了市场,还为大规模发 险 展姜种,建设基地奠定了坚  实的基础。

 五、XX 年护 羰 家乡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及现 ┙ 状 (一)目标任务:发展 袂 以辣椒、种姜和无公害反季 氵 节常规蔬菜为主的蔬菜生产 墒 3000 亩以上,实现蔬菜 髯 产值 920 万元、人均增收 胄 200 元以上。使蔬菜产业 偶 兴农业,富农民,强农村。

 

 1、巩固以兴阳村为重点 根 的 400 亩无公害、反季节 栈 蔬菜基地,实现总产值 12 迷 0 万元。

 2、以兴阳村为  重点,辐射新店子、天堂、 ┑ 凤田、桂香四个村,种植辣 鬏 椒 1600 亩,其中小米辣 鳃 椒 1000 亩、二金条辣椒 蠛 600 亩,力争亩产值 25  00 元以上,实现总产值 4 他 00 万元以上。

 3、大力 Y 发展种姜生产,实现全乡种 郄 植种姜 1100 亩,平均亩 填 产值 4000 元以上,总产 雁 值 400 万元以上。

 (二 ● )措施办法 1、加强领导  ,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我 音 乡蔬菜生产,乡政府调整充 藓 实蔬菜生产领导组,由政府  乡长杨荣任组长、分管副乡 晋 长任副组长、乡政府其他副 旃 职领导和中层干部为成员的 昀 领导组。

 2、加大宣传。

 领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深 好 入动员,以强大的宣传攻势 投 来提高农民发展蔬菜致富的 挢 积极性。

 3、加大投入。

 橡 一是对贷款购种子、肥料规 顽 模性种植蔬菜的农户由乡财  政对其贷款进行定期贴息。

  二是对种植户进行补贴,即 澡 种植生姜按每亩给予 100 f 元的标准补贴;种植小米辣 叔 和反季节蔬菜每亩给予 80 肢 元的补贴。三是农户交纳种 谙 子款的标准:生姜 1000  元/亩,小米辣、二金条辣 秣 椒的种植户免交种子款。反 毋 季节无公害蔬菜品种,由专 け 业合作社组织统一供种。四 浚 是规划区每落实 1 亩蔬菜面 音 积,给予 10 元工作经费, 惯 计发办法是以面积落实种子 巡 款的收交、栽培大田管理、 趿组织收购阶三个段考核兑现 陔 。五是对示范片内不能贷款 蒯 的农户实行借款种植,种姜 袍 收购时归还。

 4、扎实提  供技术保证。一是进一步规 诖 范蔬菜专业合作社运作。二 绋 是调整蔬菜技术人员,充实 捶 技术服务队伍,提高蔬菜技 茅 术人员补贴标准。加强管理 刑 ,确保技术指导到户到地块 裢 。三是继续聘请龙马潭区农 锻 林局高级农艺师邹才巨进行 て 技术总指导。

 5、严格纪 渡 律,加大考核力度。乡政府 猖 将蔬菜生产工作纳入重点考 诊 核的内容,随阶段工作进度  逐月考核,年度奖惩。一是 仃 对完成任务的单位,乡政府  按阶段进度对联系村乡干部 匀 、村干部奖励考核分值,计  入年度目标。二是对完成任 辍 务差的

 村,除扣减相应工作 活 经费外,对联系村的乡干部 х 、村干部扣惩相应的分值, 悔 计入年度考核目标。三是完 鲦 成任务极差的,由乡党委、 拌 政府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鞒 ,扣发相应的奖励金或补贴 裁 ,限期完成任务。四是半年 铑 或年终乡党委、政府对先进 馇 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 影 励。

 (三)目前蔬菜生产  现状 1、种姜生产:分布 霓 6 个村,种植面积 1000 耠 亩,种子来源于乐山、泸州 六 及农户自留。80 亩以上区 ⑵ 域化种植 4 片,形成返乡农 颀 民工、村两委、乡土人才等 样 示范基地。目前已发芽破土 罢 ,长势良好,正进入紧张的 胞 大田管理阶段。

 2、小米 穹 辣椒生产:全乡统一集中育 嗓 小米辣椒苗 1000 亩,已 榈 发放到户,进行再次配苗移 委 栽。

 3、反季节蔬菜生产 が :重点分布在兴阳村,共 4 知 00 亩,有莲花白、萝卜、 沟 莴笋、豇豆、菜椒等品种。

 彼 目前部分反季节蔬菜已上市 柴 销售,大部分长势较好。

篇五: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菜园子” 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振兴案例

 扶沟县位于豫东平原, 四季分明、 土地肥沃, 处在 “南菜北运、 北菜南下” 的最佳过渡带, 土壤营养物质积累充分, 灌溉水源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多年来, 扶沟县围绕打造 “中原菜都” 战略目标, 把做精蔬菜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大力实施 “科技兴菜” 工程, 加快 “一乡一特, 一村一品” 区域布局, 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 蔬菜种植逐渐形成规模, 蔬菜新品种不断丰富, 蔬菜品质好、 口感佳, 顺利实现从 “品种单一” 的蔬菜到 “四季飘香” 的转变, 深受省内外客户青睐, 蔬菜产业逐步实现由大变强的出彩蝶变, 发展成为富民产业、扶贫产业和支柱产业。

 扶沟县连续三年承办了河南省蔬菜 “双交会” 和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论坛峰会、 中国 (周口) 蔬菜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19 年,扶沟县蔬菜产业总资产高达 120. 16 亿元, 蔬菜产量全省第一, 扶沟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升格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0 年 6 月, 扶沟县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原蔬菜博览会。

 发展蔬菜产业成为该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 “快速通道”, 进而带动了全县流通业、 运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等行业的高效发展。一 主要做法(一) 产业统一规划扶沟县因地制宜、 科学谋划, 确保规划实施到底, 确保蔬菜种植规模快速增长, 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一是强化组织引导。

 在全省率先成立扶沟县蔬菜发展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形成 16 个乡镇街道与 27 个县直单位齐抓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管、 共同培育蔬菜产业新局面。二是合理进行布局。

 邀请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蔬菜协会专家, 立足扶沟实际, 科学反复论证, 科学制定 《扶沟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5年) 》, 突出 “一乡一特、 一村一品” 发展特色, 构建 “一园三区十小镇”蔬菜产业布局。三是实施示范带动。

 注重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 先后引进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 河南绿久农业科技公司等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乡镇建立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与村集体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 引领带动附近农民积极发展蔬菜种植。

 目前, 全县已形成 120 家 “公司+农户” 的蔬菜专业合作社, 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扶沟县蔬菜种植面积由五年前的36 万余亩增加至52 万余亩, 其中, 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由5 年前的10万亩左右猛增到 18 万余亩, 巨型棚面积发展到 8 万亩左右。(二) 推广优质品种立足规模优势, 强化科技引领, 持续引进蔬菜新品种, 积极推广种植新技术, 不断培育栽种新模式, 持续加大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切实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 实现由 “好” 向 “优” 的转变。一是建立蔬菜研究院。

 与河南农业大学一道, 联合建立扶沟蔬菜研究院, 集科研、 试验、 示范、 推广、 实习、 培训于一体, 积极承担农业农村部重点项目和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工厂化育苗年产量高达 5000 万株, 推广新品种 500 多个、 新技术 80 多项。

 此外, 扶沟县还与中国农业大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省内外知名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县院 (校所) 合作机制, 调动 120 多名国家大宗蔬菜体系专家教授的智力资源为扶沟县蔬菜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打造智能育苗基地。

 依托 12 家育种育苗公司, 打造一批智能化育苗基地, 实现了种子按粒卖、 种苗论棵卖。

 依托扶沟绿久农业科技公司,培育出韭菜品种 106 种, 投放市场 70 种, 先后搭载神舟六号和实践四号卫星进行太空育种, 韭菜种子销售占国内市场七成左右, 产品远销欧亚大陆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建立农技服务队伍。

 成立以 120 余位高校专家学者为顾问团队和5200 余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 3600 余人持有绿色证书) 为主力军的农4 8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菜园子” 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业技术团队。

 全县建立了覆盖县、 乡、 村三级的蔬菜技术服务网络, 实现了 “零距离” 的农业技术服务, 加快了科研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 充分提高了菜农蔬菜种植水平。(三) 促进产销对接遵循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着力降低生产流通成本” 的原则, 发挥好合作社、 零售超市、 批发市场及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 建立高效供需平台, 稳定生产流通关系, 实现蔬菜流通高效化、蔬菜消费安全化、 企业利润长效化。一是优化发展模式。

 在全国普遍范围内规模化蔬菜种植效益不佳的情境下, 不断推陈出新, 优化发展模式, 创新性提出 “小农户、 大集群” 的理念, 以全县 168 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 有效带动 1. 2 万农户从事蔬菜种植, 实现了物料购买、 专业队伍搭建、 种植标准 “三统一”, 切实保证了蔬菜的高质量和菜农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探索出了 “大集群+小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的成熟路子。二是畅通销售渠道。

 在线下, 推进生产基地与连锁超市和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有效对接; 在线上, 推进 “互联网+蔬菜” 销售平台、 生鲜电商等建设发展, 领导干部带头开展 “直播带货” 活动, 互联网销量占总销量的 1/3以上。三是扶持经营主体。

 县政府专门制定了 《扶沟县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合作社、 种植大户和农产品经纪人等新型经营主体, 采用资本、 经营、 劳动力入股等多种帮扶形式,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蔬菜产业经营。

 采用 “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 的种植模式, 实现供苗、 供肥、 管理、 技术培训、 收购 “五统一”。

 建立合作社价格兜底机制, 如果价格上升, 则按市场价格成交; 如果价格下降, 合作社将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保底收购蔬菜, 保证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 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四) 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引导蔬菜种植向无公害、 绿色、 有机生产发展, 强化质量标准,着力打响扶沟绿色安全蔬菜品牌, 实现了蔬菜产业由规模增长型到质量效5 8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率型的转变。一是推广有机生态种植机制。

 依托国家和省级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项目陆续在扶沟县设点示范, 大力推广蔬菜 “双减”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绿色有机种植模式, 总结推广增施农家肥、 菜根腐熟还田等好经验、 好做法, 努力提高科技含量, 持续提升蔬菜品质。

 扶沟农民种植蔬菜用上了防雾滴棚膜、 高温闷棚、 杀虫灯等多种防控技术和手段, 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 30%以上。二是建立三级质量检测机制。

 建立完善 “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乡镇区域站、 种植企业速检室” 多级质量保障体系, 定期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市场中流通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鉴定检测, 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如一,持续用 “绿色菜、 有机菜、 放心菜” 赢得全国大市场。三是落实责任追究与倒查机制。

 建立可溯源的生产责任制, 实行绿色高效生产模式, 全县建立 2 万多份生产档案, 检测范围覆盖全县 16 个乡镇(街道) 和 16 个特色瓜菜生产基地, 能够全天候监测蔬菜栽培、 施肥、 用药等过程。

 落实生产责任溯源制度, 每个品种、 每批蔬菜均有可追溯条形码, 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目前, 扶沟县无公害蔬菜建设成效明显, 分别建有国家级、 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 5 个、 14 个,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达到 13 万余亩, 全县无公害蔬菜商标共有 36 个。

 扶沟县已建设成为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 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以及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五) 打造知名品牌扶沟县蔬菜种植主动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及时更新经营理念, 强化招商引资, 不断畅通销售渠道, 着力促进蔬菜全产业融合发展, 高质量打造 “中原菜都”, 提升 “扶沟蔬菜” 品牌知名度, 推动扶沟蔬菜走出中原、 走向全国。一是围绕蔬菜项目强招商。

 加大一二三产业涉农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农资生产、 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培育力度, 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签约落地中食产业农业贸易产业园、 黑豹科技蔬菜产业物流等项目 11 个, 合同投资约 38. 2 亿元, 助推蔬菜产业化发展。二是围绕蔬菜招商拓产业。

 采用 “公司+农户” 模式, 促进生产、 储6 8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菜园子” 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藏、 加工、 流通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相互贯通, 不断拉长蔬菜产业链条,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 高效推动农村发展、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除了蔬菜深加工环节, 扶沟县还配套建立了从种苗培育、 园区建设到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条, 使蔬菜产业切实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产业, 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三是围绕蔬菜产业塑品牌。

 开展一系列优质品牌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全力办好特色节日推介会等大型活动, 连续三年举办河南省蔬菜 “双交会”、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论坛峰会、 中国 (周口) 蔬菜产业创新大会, 持续打造扶沟蔬菜品牌, 引领带动蔬菜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

 扶沟县赢得“全国果蔬十强县” 和 “中国十大蔬菜之乡” 的美誉, 目前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国蔬菜十佳畅销品牌” 中扶沟的 “天御红” 和“南北绿韭” 占了两席, 曹里乡被评为 “全国十大蔬菜品牌乡镇”。四是围绕蔬菜品牌扩影响。

 全力引进、 开发、 示范和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 提高产量和品质, 有效实现了产业增值, 农民收入明显提升。

 “扶沟西瓜” 和 “扶沟辣椒” 先后通过地理标志认证, “扶沟辣椒” 种植面积达到25 万余亩, 产量高达 10 万吨, 产值可达 15 亿元; 优质西瓜种植面积 30 余万亩, 品牌带动效应逐步形成, 扶沟成为有定价话语权的全国性蔬菜种植集散地。二 取得的成效(一) 蔬菜种植效益不断提高截至 2019 年底, 全县蔬菜产业公司达到 6 家, 蔬菜家庭农场 22 家, 有12 家育苗工厂可达到 2000 万株的年育苗量。

 投资蔬菜产业园区的资金由原来的 100 万元猛增到现在的 1000 万元之多。

 拥有大骨架棚、 日光温室、 双层拱棚等多种棚架, 蔬菜的栽培模式日益丰富。

 此外, 扶沟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还有效带动了信息服务、 交通运输和流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二) 农民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扶沟全县种植蔬菜的土地面积共计 52 万余亩, 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6. 02%, 年产量高达 370 万吨, 已经成长为全省第一、 全国第二的蔬菜种7 8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植大县。

 截至 2019 年底, 全县共有蔬菜合作社 128 家, 蔬菜从业人员共有12. 36 万人, 有效解决了本地的就业, 提高了农民收入, 蔬菜产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四成。(三) 农户脱贫致富扎实推进以典型代表 “遍地红” 辣椒专业合作社为例, 累计动员了 30 户贫困户入股, 每年每户定期分红约 9 万元; 在种植、 加工、 分拣包装等环节, 每个贫困户年均工资收入分别达到 8400 元、 5200 元和 3600 元。

 除此之外, 种植辣椒后也使得土地每亩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鲜椒每亩效益达到 4000 元左右, 干椒每市斤约 6 元, 亩均效益可达 5000 元左右。三 启示借鉴充分发挥近临郑州都市圈的区位优势, 始终如一地将都市农业中蔬菜种植从品种、 品牌、 质量、 市场主体等方面做到极致, 探索出一条依托中原菜都引领全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一) 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统筹规划扶沟县高度重视本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提出坚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 强化蔬菜产业发展目标管理、 县四个班子观摩蔬菜产业、 对蔬菜产业发展坚持 “四个不动摇” 的理念。

 在扶沟县农产品大类结构中, 蔬菜占25%, 扶沟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经济作物黄瓜和西瓜的产量都大幅高于主粮小麦产量。

 在蔬菜作物品种选择上, 扶沟县重视科学规划, 通过土壤检测选择最适宜的耕地优先发展蔬菜产业种植, 持续推广和引进新品种、 新技术, 有效实现蔬菜种类的多样化与高端化; 在蔬菜产业发展上, 以提升全产业链为原则, 覆盖从生产到分销的各个环节, 提高了整个蔬菜产业体系的综合附加值; 在品牌建设上, 坚持 “一乡一特、 一村一品” 的区域布局,促进蔬菜种植的规模化, 从而提高扶沟蔬菜的竞争力。(二) 乡村产业振兴要强化政策支持从 2012 年开始, 蔬菜种植就被确定为扶沟县的 “三大主战场” 之一,不断加大财政、 金融等政策投入力度, 县财政每年对补齐蔬菜设施短板的8 8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专用数据“菜园子” 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投入都在 1200 万元以上, 提升扶沟蔬菜的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在组织层面上, 设立县乡两级蔬菜管理部门, 各级领导亲自挂帅抓蔬菜产业规划、生产指导、 考核等。

 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延伸蔬菜产业链, 积极提升瓜果蔬菜的经济附加值, 推进蔬菜从初级加工向精细化加工延伸, 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 针对已经建立起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蔬菜储备基地和农产品仓储保鲜项目, 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强化平台载体整体效能的提升。(三) 乡村产业振兴要积极创新模式蔬菜质量和品质是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生产流程标准化则是生产高品质蔬菜的重要保障, 扶沟县蔬菜产业普遍利用 “大集群、 小农户” 的发展模式, 积极引导农民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在蔬菜种植中, 扶沟严格落实蔬菜生产准入制, 对种植条件严格把关,对种植环节全程把控, 严禁不达到标准的蔬菜上市销售。

 通过建立一整套的标准化蔬菜食品安全生产体系, 既保证了蔬菜质量, 又实现了农民效益最大化, 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菜农抱团发展, 合作共赢。9 8 1

篇六: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县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富民县是昆明的近郊县, 地处东经 102° 13′ ~102° 47′ , 北纬 25°18′ ~25° 37′ , 境内地形地貌多样, 山区约占总面积的 94%, 属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立体气候明显, 具有优越的光、 温、 水、 土条件, 生态环境优良。

 传统农业粮经兼有, 而发展蔬菜种植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蔬菜是富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作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得到政府和农民的广泛重视, 得到了长足发展, 蔬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精品名牌独具特色, 形成了集大众菜和精细蔬菜于一体的三十多个品种的多元化格局, 其中, 茭白、 山药、 秋冬鲜豌豆在众多蔬菜品种中质量上乘,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多年来是市场走俏的特色农产品,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 90%以上远销省内外,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1 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 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效益不断增加

 据统计, 2011 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 4 057 hm2, 总产量 10. 01 万 t,总产值 1. 52 亿元, 蔬菜外销 7. 15 万 t, 占上市量的 71. 4%; 2012 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 4 357. 9 hm2, 总产量 12. 03 万 t, 总产值 2. 3 亿元, 蔬菜外销 8. 56 万 t。

 蔬菜外销量占当年蔬菜生产总量的 70%以上。

 其中, 2012年特色优势蔬菜(茭白、 山药、 秋冬鲜豌豆)

 的播种面积、 产量、 产值分别占全年蔬菜总量的 54. 4%、 32. 8%、 82. 5%, 产品远销上海、 广州、 长沙、

 东南亚等地。

  我县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农民种植经验,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建立了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蔬菜基地。

 目前主要形成款庄镇、 散旦镇 325. 9 hm2 的茭白种植基地, 永定街道办事处 254. 6 hm2 的山药种植基地, 永定、罗免、 款庄等 6 个镇 2 073. 7 hm2 的秋冬鲜豌豆种植基地, 逐步走上了 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发展的轨道。

 这些特色优势蔬菜基地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并产生了 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2012 年蔬菜产区人均蔬菜种植收益达 2 000 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0%以上,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1. 2 产品商品性好、 风味独特

 资源优势和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 使富民县特色优势蔬菜质量明显提高, 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

 其中, 在山药生长期间, 特别是生长中后期,光温充足, 雨量适中, 非常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和块茎的膨大, 产出的山药形状整齐、 皮薄、 肉白、 口感细腻绵软、 品质极佳。

 通过合理安排播期,秋冬季节可大面积露地种植鲜豌豆, 产品在 10 月下旬至翌年 3 月上市,能及时填补市场空缺, 产品颜色青绿, 外形美观、 色泽好、 荚粒大、 商品性好。

 茭白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 具有上市早、 采收期长、 外形丰满洁白、食味鲜中带甜的突出特点, 产品所到之处, 无不深受消费者青睐。

 通过政策的扶持、 资金的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大,产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 98%以上的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标准, 在市场上很快就能批发售尽,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 3 品牌优势突出

 近几年, 县委、 县政府努力打造本地特色蔬菜品牌, 对蔬菜产品商标

 注册、 产品基地无公害绿色认证及农博会参展等工作高度重视, 相继注册了款庄牌茭白、 鲜豌豆商标, 款庄牌茭白 2004 年 6 月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 2009 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2008 年鲜销豌豆获农业部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同年鲜豌豆获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2012 年已完成了富民茭白地理商标注册和山药产品认证及产地认定工作。

  1. 4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推进特色蔬菜产业化进程, 在主产地建立了 4 个批发市场,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相继成立了 富民县田园山药合作社、 富民县光红蔬菜合作社、 富民县茭白协会等, 形成以协会、 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为主的经营模式, 各个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 形成较为健全的组织管理、 技术服务、 质量控制、 市场流通体系, 进一步提高了 农民组织化程度, 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各个专业合作组织在巩固省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产品 90%以上销往外地市场。

  2 存在的问题

 2. 1 规模化发展受限制

 2012 年末富民县有耕地面积 6 932. 6 hm2, 耕地资源有限, 同时农民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 大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 加上各地地形和土壤类型复杂, 受水源条件限制, 在发展特色优势蔬菜种植规模上难以有较大的突破。

  2. 2 专业合作组织优势未充分发挥

 各专业合作组织对当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在山药等蔬菜上市季节, 除专业合作组织在产区设点收购外, 其他贩运户、散户等收购队伍较多较乱, 贩运户销售渠道各不同, 价格不统一, 产品未进行分级包装, 市场行情不一样, 容易误导农民, 从而影响合作社的信誉,也不利于优质品牌的创建和品牌效益的显现。

  2. 3 投入不足, 制约产业发展

 由于富民县财政困难, 对蔬菜产业开发投入不足, 很多工作难以开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优势蔬菜产业的发展。

  2. 4 科技培训力度不够大

 由于点多面广、 人员、 资金、 技术等原因, 难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和范围, 使得不能高起点、 高水平地依靠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部分地区仍属于粗放型种植。

  2. 5 抵御市场、 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 且基础设施投入较大, 蔬菜产业风险比较大。

 引起市场变化的因素增多, 我县现有的销售渠道不宽, 开拓新市场能力不足, 一旦出现滞销问题, 将给整个产业造成重大打击。

 另外,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陈旧老化, 蔬菜基地中路况较差, 排灌设施不配套, 干旱年份不能及时灌水, 影响蔬菜生长, 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很多农户便放弃生产。

  3 产业发展对策

 3.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富民县蔬菜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应牢固树立“提升特色产业, 打造蔬菜强县, 推动科学发展, 实现增收增效” 的指导思想, 立足发展优势、

 找准发展瓶颈, 明确、 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投资力度, 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 鼓励引导社会投资, 争取金融部门贷款支持, 降低农户贷款门槛, 切实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难和发展蔬菜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改造生产基地沟、 渠、 路等基础设施, 提高蔬菜基地抗灾能力, 使菜农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逐渐形成蔬菜产业的良性循环,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3. 2 统筹规划, 适应生产规模需要

 为适应生产规模需要, 建议县各级政府在统筹发展其他产业时, 科学决策、 统筹规划, 在土地使用上确保特色优势蔬菜生产规模的需要。

 富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 与规模效益高的大宗粮食作物如稻谷等的生产相比,发展劳动密集型、 有价格竞争优势的特色蔬菜种植, 可以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来弥补耕地不足的劣势,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以量大、 质优的特色蔬菜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

  3. 3 创新运行机制、 积极拓展市场

 一是培育和创新市场机制, 积极实施市场改扩建项目, 努力培育蔬菜市场, 扩大蔬菜销售, 促进蔬菜转化升值, 围绕县城把各镇驻地和公路沿线集市重点建设成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 鼓励专业合作组织、 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参与经营流通, 促进产品外销。

 二是工商、 农业等部门加强管理和协调, 保证产地市场经营秩序, 使市场交易有序, 多而不乱, 并起到收购信息指导作用。

 三是及时向农民和经济实体发布供求、 政策、 价格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克服生产、 经营的盲目性。

 3. 4 加强配套技术推广力度,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 积极开展对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筛选工作, 优化品种结构。

 进行山药、 豌豆、 茭白保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延长贮运期与货架期, 提高产业效益。

 强化科技培训, 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 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 同时发挥好本地人才作用, 培育一支强大的、 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尽快掌握终端市场的主动权。

  3. 5 强化招商引资, 推进产品精深加工

 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产业,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在各种政策上进一步倾斜和扶持, 促进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

 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脱水、 速冻、 冻干、 净菜等半加工型食品企业, 延长产业链, 提高蔬菜附加值, 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3. 6 实施品牌战略,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实施品牌战略、 扩大特色规模, 是促进特色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加强基地升级改造、 产品认证及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商标的规范使用管理。

 支持参与优质名牌产品评比和农博会、 推介会的产品展销, 进一步展示形象, 扩大影响, 促进发展, 打造知名品牌, 为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强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使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

推荐访问: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产业发展 蔬菜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