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7篇

时间:2022-10-26 17: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7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xx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 xx县饮用水源地保护方案 为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供水安全,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7篇

篇一: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

  xx 县饮用水源地保护方案

  为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 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保障供水安全, 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 39‟号)

 、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精神, 结合 xx 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 基本情况

  xx 县饮用水地分为县城饮用水源地和乡 镇饮用水源地。

 xx 县县城有水源地两处:

 ①位于 xx 河 xx 段的 2#(经度 108。

 34ˋ 30〝, 纬度 35。

 7ˋ 20〝)

 、 3#(经度 108。

 20ˋ 37〝, 纬度 35。

 7ˋ 11〝)

 、 4#(经度 108。

 24ˋ 42〝, 纬度 35。

 7ˋ 31〝)

 、 5#(经度108。

 24ˋ 45〝, 纬度 35。

 7ˋ 48〝)

 、 6#(经度 108。

 20ˋ 40〝, 纬度 35。

 7ˋ 25〝)

 五个渗透井, 属于地下水水源地, 1999 年 5 月由 xx 市人民政府批准, 现分为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 1000 米、 下游 100 米范围内河道水域。

 陆域向两侧沿河岸纵深各 50 米, 长度与水域相同。

 面积 0. 024km。

 )

 、 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游向上延伸 2000 米、 一级保护区下游向下延伸 200 米范围。

 沿岸纵深:

 两侧各伸展至分水岭。

 保护区面积1. 1km)

 、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 3000M 的水域及其两侧河岸外延 300M 的陆域, 准保护区面积 0. 15km。

 )

 有标志, 无护栏 1 222 等防护措施。

 ②位于三水河纸房段(经度 10822ˋ 40〝, 纬度 3508ˋ 54〝)

 的地表水水源地。

 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 1000米、 下游 100 米范围内河道水域。

 陆域向两侧沿河岸纵深各 50 米, 长度与水域相同, 面积 022km)

 、 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游向上延伸 2000 米、 一级保护区下游向下延伸200 米范围。

 沿岸纵深:

 两侧各伸展至分水岭, 保护区面积 10. 1km)

 、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 3000M 的水域及其两侧河岸外延 300M 的陆域)

 无批文、 无标志, 无护栏等防护措施属于在建的备用水源地。

 乡 镇水源地有四处分别是①xx 供水站的 xx 水库(经度 108。

 28ˋ 13〝, 纬度 35。

 2ˋ 1〝)

 水源地, 保护区划已分待批, 标志设置不规范。

 ②xx 供水站的 xx 沟(经度 108。30ˋ 9〝, 纬度 35。

 4ˋ 7〝)

 水源地, 保护区未划分, 无标志。

 ③xx 供水站的 xx 河(经度 108。

 25ˋ 10〝, 纬度 35。

 11ˋ 14〝)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待批, 无标志。

 ④xx 供水站的xx 河(经度 108。

 14ˋ 2〝, 纬度 35。

 15ˋ 3〝)

 水源地保护区未划分, 无标志。

 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保护饮用水源水质为目标,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彻底改善饮用水水源水质环境质量,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2 22。

 。

 三、 保护目标

 (一)

 近期目标:

 到 2009 年 12 月底, 取缔 xx 河沿岸的非法沙石厂, 使水水质有明显改善, 水质达标率 90%以上。

 (二)

 远期目标:

 到 2010 年底, 上游水土流失现象和面源污染彻底得到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良性发展。

 四、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 2007 年 1 月 9 日发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 结合饮用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 划定 xx 县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措施

  1、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管理,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 制度, 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 。

 新扩改项目的废水污染源必须达标排放和符合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总量控制要求。

 2、 强化点源污染管理。

 加强排污申报登记工作, 以法规、 行政和经济手段鼓励发展轻污染、 无污染项目, 限止重污染项目进入保护区。

 强化污染源监测和环保处理设施的现场监督检查, 确保处理设施连续、 稳定、 正常运行和污染源达标排放。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排污收费管理, 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 并逐步向“排污费高于治理成本” 过渡, 促使企业多治理少排污。

 3、 做好面源污染控制。

 通过加强绿化、 保持水土、 涵 3 养水源和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 农药等, 达到防止水体面源污染的目的。

 4、 注重水质监测。

 监测范围为饮用水源地表水保护区和地下水保护区; 监测因子按有关规定执行;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5、 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

 大力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宣传工作, 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置告示牌, 在保护区内设置宣传牌, 注明保护区的意义、 管理规定和奖罚条款等, 使保护区的各项管理规定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六、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9年 7 月)

 的有关规定, 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要加强两个方面的管理:

 (一)

 地表水源保护区内, 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禁止一切破坏水源林、 护岸林和与水源保护有关植被的活动。

 (2)

 禁止向水域倾倒、 堆放工业废渣、 城市垃圾、 粪便及其它废弃物。

 (3)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油类、 粪便车辆一般不准进入水源地外 500 米范围, 必须进入者应事先报请县环保局批准、 登记, 并采取可靠的防渗、 防溢、 防漏措施, 安全行驶,防 4 止出现因交通事故所发生的污染事故。

 (4)

 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不得滥用化肥, 不得使用炸药、 毒品捕杀鱼类。

 (5)

 禁止新(改、 扩)

 建除水利或供水工程以外的工程项目, 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设置旅游景点和商业网点, 禁止进行露营、 野炊和设置餐点等可能污染水质的旅游活动和其它活动。

 (6)

 禁止在水域内游泳、 进行水上体育项目、 娱乐活动和未经县环保局批准的机动船只下水。

 (7)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 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8)

 禁止从事种植、 放养畜禽活动, 禁止直接在水域内洗刷车辆、 衣物、 器具及可能污染水源的其它活动。

 (9)

 禁止一切与河道清障和疏浚无关的采砂、 取土活动;

 禁止网箱养殖。

 (二)

 地表水源保护区内不准新建、 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原有及改造项目必须按总量控制要求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并达到要求, 对达不到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 按有关规定责令其限产限排、 转产、 搬迁或关闭; 禁止利用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的污水灌溉农田。

 七、 组织保障

  县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 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 5 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 负责管理规定实施和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 协调、 催办查办、 奖惩和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等。

 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

 县环保局:

 负责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负责监督环保法律、 法规和本规定的贯彻执行; 负责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污染源控制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饮用水源的例行监测和监督监测; 负责与保护区管理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的协调联络, 督促本方案中承办单位措施的落实。

 (2)

 县计划局:

 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 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 杜绝新的污染; 负责将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做好相关工程向上资金的争取工作, 并监督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情况。

 (3)

 县建设局:

 负责水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完善县城区河流两岸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负责城市污水处理厂、 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和管理; 在保护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和严禁事项告示牌; 保证供水水质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4)

 县经贸局:

 会同工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根据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规划和本规定的要求,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清洁生产, 帮助排污企业实施治理、 转产、 搬迁等 6计划; 严格控制保护区内企业扩建、 改建生产规模。

 (5)

 县农业局:

 负责会同有关乡 镇人民政府合理调整水源保护区内的种植结构; 负责方案中规定的沼气池、 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建设; 指导生态农业建设,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科学使用化肥、 农药, 扩大无公害种植面积。

 (6)

 县公安局:

 加强对水源保护区治安秩序的管理, 打击破坏活动, 维护饮用水源的公共安全。

 (7)

 县工商局:

 负责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非法商贩; 不得向影响水源的建设项目发放营业执照; 负责吊销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允许存在排污单位的营业执照。

 (8)

 县水利局:

 负责入库支流和库内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负责取缔库区网箱养殖和机动采砂船; 严禁放养禽畜对水质的污染; 查处电鱼、 炸鱼、 毒鱼等违法行为; 加强取水许可证的管理; 负责本方案入库支流和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的落实。

 (9)

 县卫生局:

 负责水源保护区内卫生防疫、 供水水

  质监督监测和管理工作。

 (10)

 县交通局:

 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机动船的管理, 严防机动船泄漏油污污染饮用水源。

 (11)

 县林业局:

 负责会同当地政府组织饮用水源保护区护堤护岸林木的营造和管理;负责本方案水源水土保持综 7 合措施中荒山造林及植被恢复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12)

 县国土局:

 负责水源保护区内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 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一切建设项目, 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并负责处理擅自改变土地使用功能的行为; 负责饮用水保护区矿产资源的管理, 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8

 YXWVUTRQPO NMLKIHG FEDCAzyxwvusrqponmljihgf edba98765321 0+-) (&%$!#ZYWVUTSRQONMLK JIHFED CBAzxw vutsrponmlkjigfedcba8765 4320+ -) (*&%! #ZYXWVTSRQPONLKJIHGFECBA zyxwutsrqpon lkjihgfdcba987543210+-(* &%$!#Y XWVUTS QPONMLKJHGFEDCBzyxwvutrq ponmlk ihgfed ca987654210+-) (*%$!#ZYXV UTSRQP NMLKJI HGEDCBAzywv u tsrqonmlkjih fedcba976543 21+-) (*&%$#ZYXWVUSRQPONM KJIHGF EDBAzy xwvtsrqponlkjihgfecba987 643210+-(*&% $!#ZXWVUTSRPONMLKJHGFEDC BAyxwv utsqpo nmlkihgfedcb987654310+-) (*%$!#ZYXWUT SRQPOMLKJIHGEDCBAzyxvuts rqpnm lkjihfe dcba98 6543210-) (*&%$#ZY XWVUTRQ PONML JIHGFEDBAzyx w vusrqponmkj ihgfecba9876 53210+-) *&%$!#ZXWVUTSRQO NMLKJIG FEDCB Ayxwvutsrponmlkjhgfedcb9 87654320+-) ( *&$!#ZYXWUTSRQPONLKJIHGF DCBAzyxvutsr qpomlkjihgedcba986543210 +) (*&% $!ZYXW VUTRQPONMLKIHGFEDCAzyxwv usrqpo nmljih gfedba987653210+-) (&%$!# ZYWVUT SRQONM LKJIHFEDCBAzxwvutsrponml kjigfedcba87 654320+-) (*&%!#ZYXWVTSRQ PONLKJ IHGFEC BAzyxwutsrqpomlkjihgfdcb a98754 3210+) (*&%$!#YXWVUTSQPONMLKIHG FEDCBzyxwvut rqponmljihgfedca98765421 0+-) (& %$!#ZY XVUTSRQPNMLKJIHFEDCBAzyw vutsrqonmlkjigfedcba976 54321+-) (*&% !#ZYXWV USRQP ONMKJIHGFECB A zyxwvtsrqpo nlkjihgf dcba 987643210+-( * &%$!#YXWVUT SRPONML KJHGF EDCBzyxwvuts qponmlkihgfe dca987654310 +-) (*%$!#ZYX V UTSRQPOMLKJ IHGEDCB Azywv utsrqpnmlkji h fedcba97654 3210-) ( *&%$# ZYXWVUTRQPON M LJIHGFEDBAz yxwvusr qponm kjihgfecba98 7653210+-) *& %$! #ZXWVUTSR QONMLKJIGFED C BAyxwvutsrp onmlkjhg fedc b987654320+- )(*&$!#ZYXWU TSRQPON LKJIH GFDCBAzyxvut srqpomlkjihg edcba9865432 10+) (*&%$! ZY X WVUTRQPONML KIHGFED CAzyx wvusrqponmlj ihgfedba9876 53210+- ) (&%$ !#ZYWVUTSRQO N MLKJI HFEDCBAzxwvutsrpo nmlkjigfedcb a87654320+-) (*&%!#ZYX WVT SRQPONLKJIHG FECBAzyxwuts rqpomlkjihgf dcba98754321 0+) (*&%$! #YX WVUTSQPONMLK IHGFEDCBzyxw vu trqponmlji hgfedca98765 4210+-) (&%$! #ZY XVUTSRQPN MLKJIHFED CBA zywvutsrqonm lkjigfedcba9 7654321+ -) (*&%!#ZYX WVUSRQP ONMKJIHGFECBAzyxwvtsrqpo nlkjihgfdcba 987643210+-(*&%$!#YXWVUT SRPONM LKJHGF EDCBzyxwvutsqponmlkihgfe dca987654310 +-) (*%$!#ZY X VUTSRQPOMLKJ IHGED CBAzywv utsrqpnmlkji hfedcba97654 3210- ) (*&%$# ZYXWVUSRQPON MLJIHGFEDBAz yxwvtsrqponm kjihgfecba98 7643210+-) *& %$! #ZX WVUTSR PONMLKJIGFEDCBAyxwvutsqp onmlkjhgfedc b987654310+-) (*&$!#ZYXWU TSRQP OMLKJIH GFDCBAzyxvu t srqpnmlkjihg edcba 9865432 10-) (*&%$! ZYXWVUTRQPONML JIHGFE DCAzyx wvusrqponmkjihgfedba9876 53210+ -) *&%$ !#ZYWVUTSRQONMLKJIGFEDCB Azxwvutsrpon mlkjhg fedcba87654320+-) (*&$!#Z YXWVT SRQPONLKJIHGFDCBA!ZYXWVU TSQPONM LKIHG FEDCAzyxwvutrqponmljihgf edba98765421 0+-) (&%$!#ZYWVUTSRQPNMLK JIHFED CBAzxw vutsrqonmlkj igfedcba8765 4321+-) (*&%! #ZYXWVUSRQPONMKJIHGFECBA zyxwvtsrqpon lkjihgfdcba987643210+-(* &%$! #YX WVUTS RPONMLKJHGFE D CBzyxwvutsq ponmlkihgfed ca987654310+-) (*%$!#ZYXV UTSRQP OMLKJI HGEDCBAzywvutsrqpnmlkjih fedcba 976543 210-) (*&%$#Z Y XWVUSRQPONM LJIHGFE DBAzy xwvtsrqponmkjihgfecba987 643210+-) *&% $! #ZXWVUTSRPONMLKJIGFEDC BAyxwvu tsqpo nmlkjhgfedcb987654310+-) (*&$!#ZYXWUTSRQPOMLKJIH G FDCBAzyxvut srqpnmlk jihg edcba9865432 10-) (*&%$! ZY XWVUTRQP ONML JIHGFEDCAzyx wvusrqponmkj ih...

篇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扭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打通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协同推进水、气、土、固体废物、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完善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强化“污染者担责”。

 一、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1.完善标准体系。修订铅锌、铜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严格颗粒物排放控制要求。制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测、土壤气监测等技术规范。制定水质镉等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完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标准规范。研究制修订相关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完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要求。制修订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评估、污染预防、风险管控、修复技术指南。制定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农田灌溉水质监测、淡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等技术规范。

 2.健全监测网络。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强化农产品产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至少完成一轮监测。开展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土壤生态调查试点。以湖南等地区为重点,探索建立大气重金属沉降监测网。建立以饮用水水源和国家重点生态区域

 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控为重点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一张网”,初步构建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结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区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期观测。推动日处理能力 20 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到 2025 年,实现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区县级全覆盖,农田灌溉水质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3.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依法开展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或填埋,以及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逃避监管的方式向地下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对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按要求开展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提升执法水平,组织开展监管执法工作培训。鼓励各地设立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支撑团队。

 4.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研发。开展有关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涉及的模型和关键暴露参数等基础研究。开展土壤中铅、砷等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测试和验证方法研究。推动开展镉等重金属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土壤气采样设备的研发。开展耕地土壤污染累积变化趋

 势方法研究。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及应用。加强土壤、地下水等环境标准样品研制。开展地下水污染溯源、岩溶与裂隙地下水污染运移与阻断、地下水超采与污染协同治理、地下水回灌水质保障、封井回填以及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保护等研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溯源与评估、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关键技术等研究,建立基础数据库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研究加强农村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政策措施。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统一的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平台。

 二、 工作原则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落实溯源、断源、减排措施,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途径。深入实施化学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扭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打通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协同推进水、气、土、固体废物、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强化监管,依法治污。完善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强化“污染者担责”。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规划的主体,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中央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一岗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经济政策

 健全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落实地方财政事权,推动建立省市县各级财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担投入机制。鼓励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用于符合条件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物防治等相关工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相关规划编制与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衔接,合理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完善用地审批。(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壤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

 宣传普及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用培训班、现场会、视频会等形式,强化宣传培训。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党政机关、学校、工厂、社区、农村等环境宣传培训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规范设立保护区标志,必要时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实施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监测评估,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

 资料来源:《“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篇三: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做好饮用水源区重点污染源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水源地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水源安全,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2020 年)的通知》(闽政〔2016〕29号)、《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2020 年)》(明政〔2016〕36 号)精神,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的保护原则,推进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使划分结果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加强和规范农村饮用水源区保护和管理,规范水事活动、强化生态建设、治理水环境、增强涵养水源功能,在保障水资源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的同时,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

 二、工作职责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界标的设立和保护。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划定后,对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以及隔离防护等设施。

 2.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巡查及日常管护制度,加强行政区域内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工作。

 3.水源保护区内的村(居)民委员会必须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巡查及供水管网日常管护制度,发现水源、管网末梢水质异常、保护区界牌标志被损坏以及水源保护区范围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消除或者减轻污染的应急措施并报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及相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在村规民约中规定村(居)民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

 (二)市环保局

 1.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编制环境功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

 2.对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3.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4.负责水源地水资源的保护并协调实施水质抽检。

 (三)市水利局

 1.负责水源地水资源的保护并协调实施水质抽检。

 2.开展生态水系等涉水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参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市林业局

 负责开展水源保护区林地、自然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五)市农业局

 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和水产养殖综合整治等监督管理工作。

 (六)市卫计局

 按照职责,加强对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测工作,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并定期实施水质抽检。

 (七)市住建局

 负责对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

 (八)市国土资源局

 负责查处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占地、用地、采矿、制砂等行为。

 (九)其他部门

 市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农村水源地保护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加快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饮用水水源地界碑和保护标志

 牌。2017 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 1000 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2020 年底前,基本完成供水人口 200至 1000 人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水源保护范围的划定。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水利局

 (二)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

 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鼓励人口集聚和有条件区域建设有动力或微动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在闽江流域 1 公里范围内的乡镇实现污水有效处理的基础上,其余乡镇要力争在 2018 年底前完成。到 2020 年,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置覆盖率达到 85%。水源保护区内垃圾应及时打捞清理外运。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乡镇街道

 (三)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整治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规模化养殖、放养畜禽、网箱养殖等活动,做好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乡镇街道

 (四)加强农药化肥施用控制

 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等,相关部门组织的病虫害防治除外。其中,一级保护区自保护区公布后执行;二级保护区自公布实施两年后执行,过渡期间鼓励使用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各乡镇街道

 (五)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

 禁止一切破坏农村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进行抚育或更新性质的采伐,应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并按采伐许可证确定的范围、树种、株数采伐。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六)加强饮用水水质检测

 切实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导则》要求,按照规定的指标和频次做好水质检测。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满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检测需要。并设立维修养护基金,保障供水机构和水质监测机构的长效运行。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水利局、卫计局

 四、工作步骤

 (一)调查评估阶段。有关乡镇街道要积极配合开展本辖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地形图,取水口、供水人口、日供水量等情况调查与评估工作,并及时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排查表和汇总表(详见附件 1、2)报送至市水利局汇总(联系人:张明炜,联系电话:13507553911,邮箱:sl3632435@163.com)。

 (二)制定方案阶段。由市水利局牵头聘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开展现场踏勘、水质监测等相关工作,完成各乡镇街道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三)上报审批阶段。由市环保局、水利局牵头对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进行会审,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批复并公布。

 (四)完善机制阶段。在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批准同意后一个月以内,有关乡镇街道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设立保护区标志、实施保护区整治工程、制订保护区环境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等,建立保护区长效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水利局、环保局、住建局、卫计局、有关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水利局具体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工作。各有关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二)强化责任落实。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是保障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重大举措,各有关乡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农村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各项工作。建立并实施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具体办法,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合理确定生态补偿范围,统筹安排财政支出拨付额度,并逐年提高。具体补偿办法由市财政局、环保局会同有关单位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因工作落实不力或不到位造成群众饮水安全事故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三)强化工作考核。各相关部门要不定期开展水源保护工作巡查,确保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年底,对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在水源保护方面组织领导、整治力度、水质达标率、群众满意率等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河长制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年终绩效评估。

 (四)强化公众参与。加强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团体)依法参与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水源保护法律法规。有关水源保护的政策和决定,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公开宣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增强社会各界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和参与饮用水源地保护活动,为水源地保护工作献计出力。

 市政府将对水源地保护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篇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代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解决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季节性水量不足、水质不稳定、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动目标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 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农村饮水向安全型、稳定型转变,确保群众长期全面稳定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二、行动步骤

 (一)深入开展大排查行动(2021 年 7 月 20 日前)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开展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拉网式大排查,切实摸清当前农村供水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并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全面开展问题隐患整改(2021 年 11 月 30 日前)

 各地要以 11 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为目标,科学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方案,明确整改任务、措施和时限,落实整改资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严格开展评估验收(2021 年 12 月 15 日前)

 12 月 15 日前,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对本地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报告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12 月 30 日前,由市水利局组织乡村振兴、卫健、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进行督查评估,结果报市政府。

 三、重点任务

 (一)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对季节性缺水造成的水量不足问题,通过新(扩)建水源点、应急备用水源点和打井增加水源等措施解决。对管网老化损毁、净水过滤设施不完备、水陂水池渗漏、配套设施不到位等设施不完善问题,采取加强管道维修更换、补齐净水过滤等设施设备或新建水厂等措施解决。对管网延伸未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加快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和改造,增加入户群众。对民营水厂存在的水量、水质不稳定问题,鼓励对其依法予以征收后移交给国有供水经营主体经营管理,或采取规模化供水工程与其联网供水、计量收取其供水水费的模式。对水质不稳定问题,强化反应、沉淀、过滤等制水工艺落实,严格执行出厂水检测制度并有检测记录。对工程管护不到位问题,明确管护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完善管护机制。对今年水利与乡村振兴部门共同推进实施的集中供水工程技改项目,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 11 月底能完工投入运行。

 (二)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的责任主体,各乡镇主要领导是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属地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到乡(镇)、到村(组)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的供水责任体系。强化饮水问题整改责任落实,每一项整改任务要落实到乡村干部,确保“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强化对供水工程的日常监管,每个水厂至少安排一名乡镇干部挂点监管,督促水厂业主扎实做好供水保障工作。7 月底前,各乡镇挂点监管水厂的干部名单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加强农饮工程长效运行管理和应急保障。各地要加快组建并运行县、乡两级供水服务机构,着力破解供水主体多元化、各自为阵、管理体制不顺、未形成合力等问题,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大力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达标建设,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工程管理标准、水质监测标准(见附件),进一步提升水厂制度建设、设备运行、管理维护、水质监管、供水服务、卫生管理等水平,11 月底前完成百吨千人以上供水工程达标建设。要完善县乡两级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组建供水应急队伍,对突发的农村供水问题及时采取分时段错峰供水、载水车送水、启用老井备用水源、组织群众开展互助等应急措施进行处置,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要督促供水单位全面落实工程运行管护责任,落实人员做好

 水源巡查、工程运行管理、水质检测、水费计收和设施维修养护,保障正常供水。

 (四)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监测。各地要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11 月底前完成已建供水工程的水源保护标识牌、保护范围划界公示牌的设立工作,建设水源地保护隔离设施,实行水源地封闭管理,从源头上保障饮水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场检查和联合执法,全面排查和整治水源地保护区、保护范围内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查处各种人为破坏水源地工程设施与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完善水厂自检、县级巡检、卫健部门监测的三级检测监测体系,督促有关单位和水厂按规定开展检测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水质检测不合格的工程,要认真分析不合格指标,提出针对性措施,加快问题整改,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

 (五)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服务质量。2021 年 7 月底前,各地建立县、乡、村三级饮水问题反映和处理机制,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充分发挥村级水管员的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用水问题。组织供水单位落实服务承诺制,在村务公开栏、水厂醒目位置等场所,公开公示供水单位责任人、供水(检修)服务电话、县乡监督电话,确保服务监督电话号码发放到每一个用水户。要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微信公众号推送、乡村广播等方式,加大农村供水工作宣传力度,引导农村群众对发现的农村饮水疑似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四、强化行动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百日攻坚行动”的统筹协调和调度指挥。各县(市、区)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统筹党政及部门领导力量,狠抓“百日攻坚行动”。市、县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全面负责,责任科(股)室及人员抓好具体落实。

 (二)强化行动调度。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要强化政治担当,靠前指挥作战,深入一线调研,每半月集中研究一次“百日攻坚行动”,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推进“百日攻坚行动”政策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县、乡领导要实行分片包干,强化对责任区域“百日攻坚行动”的督促指导。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情况通报机制,组织对各地攻坚行动开展明察暗访,将各地工作动态通报全市。

 (三)强化资金保障。各地要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积极统筹整合乡村振兴、城市水厂改(扩)建、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等项目资金,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社会资本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各地要充分利用上级已下达的 2021 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保障农饮巩固提升整改资金足额到位。

 (四)强化督导考核。市、县水利部门要组织乡村振兴、卫健、生态环境、住建等成员单位,加大对农村饮水问题整改工作的督导,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的予以通报或挂牌督办,对敷衍塞责导致农村饮水工程管护不到位、农村群众饮水出现重大问题等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各地“百日攻坚行动”的工作情况,将作为 2021 年各地高质量发展考核“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指标的主要考核内容。

 附件: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达标建设标准

  附件

 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达标建设标准

 一、工程建设标准

 (一)有稳定水源。工程供水保证率不低于 95%,一年缺水累计天数不超过 18 天,连续缺水不超过 2 天。

 (二)有完善且正常运行的净水消毒设施。除水源水浊度长年≧10 度的工程外,其余工程均应有絮凝混合→反应→

 沉淀→过滤等完整的净水工艺。所有工程均应配备消毒设备。

 (三)有计量设施。水厂内有取水计量和出厂水计量设施,用水户有水表。

 (四)有配套设施。千吨及以上水厂应设立独立的水质化验室、消毒间(应有排风措施)、储药间、机修间、材料仓库、值班室。使用一体化制水设备的千吨以下水厂应有管理房和储药间,其他千吨以下水厂还应单独设立有排风措施的消毒间。

 (五)有安全设施。水源地有水源防护栏,水厂内有围墙、监控等安全设施。

 (六)有标识和厂牌。水源地有水源保护标识牌,水厂内有工程简介牌、责任人牌、管理及保护范围划界公示牌、设施(设备)名称和序号牌、禁止标牌(识)、警告标牌(识)、巡查路线指引牌等。

 二、工程管理标准

 (一)有责任人公示牌。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3 个责任人”(主体责任人、监管责任人、运行管理责任人),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名单、服务维修热线电话在供水建筑物、厂区大门适当位置公示。

 (二)有应急预案。制定供水应急方案,并报供水受益范围内人民政府备案;按要求组织方案演练。

 (三)有管护人员。根据工程实际,理清工作事项,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落实管护人员,要制定“岗位-事项-人员”对应表。管护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或具有相应劳动能力;二是身体健康,持有健康证,责任心强;三是有一定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四是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

 (四)有制度。一是工程操作管理手册,内容包括净化消毒设施、水泵、加药、机电、水质检测等设施设备生产操作规程及运行管理维护制度。且制水净化、制水消毒、水质检测、机电设备具体操作规程应在关键部位明示。二是建立健全制水工艺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制水净化、制水消毒、安全生产、水质检测、档案管理等相关工程管理岗位制度。三是水工艺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制水净化、制水消毒、安全生产、水质检测等关键岗位还应编制口袋本。

 (五)有良好厂区环境。水厂生产区和防护范围内应进行绿化,道路硬化,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污水渠道等,不得堆放垃圾、废渣等废弃物;水处理构(建)筑物内外保持清洁卫生,无青苔等异物;水处理相关设备保持清洁干净,无积灰、油污等现象;仓库、加药间、化验室、机修间等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和照明设备齐全,备件、物品摆放整齐。办公区环境卫生良好,无可垃圾和污物;管理房墙面、屋顶和门窗保持完整清洁,无开裂、漏雨、

 破损等现象;管理房的房间配置合理,办公电脑、桌椅、茶几等设施设备,以及生产工具、物品等应保持整洁有序。

 (六)有运管记录。有水源地、水厂巡查、观测记录,有水源水检测及出厂水日检记录、有投药记录、有设备运行和维修养护记录、有仓库出入库记录,有水费收支记录(台账)。

 三、水质检测标准

 (一)千吨及以上水厂每日检测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等 9 项指标,千吨以下水厂每日日检色度、浑浊度、pH、消毒剂余量等 4 项指标。

 (二)千吨万人以上水厂水质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月 1 次,千吨万人以下、百吨千人及以上水厂水质监测频率不低于每季度 1 次,百吨千人以下水厂水质监测频率不低于每半年 1次。

篇五: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p>

 省

  市

 县

  镇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实 施方 案

  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年九月

 报告名称:

 *县*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县和兴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

 A235005548

  总

 经

 理 :

 总 工 程 师 :

 盛 项目负责人:

 编 制 人 员 :

 吴

 目

  录

 1. 概述……………………………………………………………( 1)

 1. 1 经济社会概况……………………………………………( 1)

 1. 2 当地农民饮用水现状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3 项目 建设目 标……………………………………………( 2)

 1. 4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2. 工程任务和规模………………………………………………( 6)

 2. 1 供水规模的确定…………………………………………( 6)

 2. 2 供水规模的计算和预测…………………………………( 7)

 2. 3 水质水压的确定…………………………………………( 10)

 2. 4 水量平衡分析……………………………………………( 11)

 3.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3)

 3. 1 设计依据和标准…………………………………………( 13)

 3. 2 水源选择…………………………………………………( 13)

 3. 3 系统方案比选……………………………………………( 14)

 3. 4 工程地质…………………………………………………( 16)

 3. 5 净水厂工程设计…………………………………………( 17)

 4. 施工组织设计…………………………………………………( 25)

 4. 1 施工条件…………………………………………………( 25)

 4. 2 主要工程施工……………………………………………( 25)

 4. 3 施工管理…………………………………………………( 26)

 4. 4 施工总进度………………………………………………( 27)

 5. 环境保护………………………………………………………( 28)

 5. 1 水源水质保护……………………………………………( 28)

 5. 2 环境影响…………………………………………………( 28)

 5. 3 环境保护措施……………………………………………( 29)

 6.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1)

 6. 1 编制依据及标准…………………………………………( 31)

 6. 2 概算总投资………………………………………………( 32)

 6. 3 资金筹措…………………………………………………( 33)

 7. 综合效益分析与运行管理……………………………………( 38)

 7. 1 综合效益分析……………………………………………( 38)

 7. 2 运行管理…………………………………………………( 43)

  附表:

 1、 工程特性表 2、 受益人口 统计表 3、 设备及主要材料清单

 附件:

 1、 *省龙潭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同意在岭下溪三级水库( 三姑娘水库)

 取水承诺书 2、 水质化验报告( 3 张)

 3、 *县人民政府资金承诺书 4、 工程招标方案

 附图:

  1、 总体平面布置图 №01~ №02 2、 管网水力计算图 №03~ №04 3、 拦水坝平面及剖面图 №05 4、 输配水管道横剖图 №06 5、 净水设备系统图、 基础图及规格尺寸表

  1

 1

 概

 述 1. 1

 经济社会概况 1. 1. 1

 自 然地理概况

  *县位于省最南部, 是原中央苏区县, 面积 1291. 5km2, 辖 9镇 6 乡 , 总人口 约 60 万人。

 *镇位于*县西北部, 北与镇、 南与乡 、建设乡 相邻, 东与县, 西与县接壤, 呈南北向长条状, *东溪由北向南贯穿*镇, 东溪两侧腹地较平坦, 分布着较多村庄, 其余山地上也零星分布着村落, 目 前交通很方便, 省道诏平线沿东溪右侧贯穿南北, 山地上的村庄也有混凝土路直达。

 1. 1. 2

 水文气象 *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日 照充足、 温暖,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常年无霜期 347 天, 年平均气温 21. 3℃, *镇多年平均降雨量 1700. 0mm, 蒸发量 1090mm。

 二至九月 份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 十至一月 主导风向 为 西北向 , 频率均为 13%, 年均风速2. 8m/s, 年均受台风影响 4. 1 次, 主要发生在七至八月 。

 最大风力 12 级以上。

 1. 1. 3

 社会经济 本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涉及整个*镇, 该镇总面积 137km2, 辖 19个行政村, 总人口 51431 人, 2009 年全镇工农业 3. 56 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 2 亿元, 农业总产值 1. 56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622元。

 1. 2

 当地农民饮用水现状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2. 1

 饮用水现状情况 *镇目 前没有正规水厂, 现状饮用水大多以村为单位从山坑引山泉水、 溪水或打井取水。

 1. 2. 2

 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些零星的简易引 水方式大部分只 有过滤设施而没有消毒设施, 水质欠稳定; 由于资金紧缺大部分只 在水源点筑一低矮挡水构筑物, 调节容量太少,清水调蓄池普遍太少储蓄能力差, 导致用水高峰期水量不足; 有些农民没有取水设施只 能直接从山涧、 溪流直接取水, 水质方便程度均不满足要求; 有些农民打手摇井从地下取水, 但附近有生活污染源, 明显存在水质不达标的情况。

 1. 3

 项目建设目标 *县*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计划解决全镇 19 个行政村 51431 人( 其中农村规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 2004 年底调查复核数 20969人)

 以及辖区内的*中学师生 1816 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

 各村简况如下:

 村总人口 151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019 人); 村总人口 933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849 人); 麻村 总人口 2046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300 人); *村总人口 2080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486 人); 村总人口 4969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2065人); 村总人口 1220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456 人); 村总人口2727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377 人); 村总人口 1461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299 人); 村总人口 1902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500 人); 村总人口 1237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520 人); 鸡

  3

 村总人口 2257 人 (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590 人); 联村总人口 734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687 人); 村总人口 5677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687 人); 村总人口 1156 人 (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058人); 村总人口 6838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2165 人); 榕城村总人口 3660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590 人); 村总人口 4162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1000 人); 总人口 870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811 人); 村总人口 6483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3380人)。

 根据实地了 解察看和村庄分布情况, 选取水源点并对水质化验成果进行分析筛选, 主要的水源点计划在岭下溪三级站水库 ( 三姑娘水库), 该水库总库容 182 万 m3, 处于东溪干流中游河谷, 集雨面积 456km2, 水量丰富, 水质也符合要求, 该水源点利用高差优势可以重力流自 压局部片区加压供给*镇 15 个村( 其中白叶村以及供水管末部分村庄需设泵站加压); 榕城村和林塘村可以从附近榕城小( 一)

 型水库引 水净化; 可以从附近的君堂小( 二)

 型水库引 水净化; 地势较高的元中村可在村后山坑建小挡水坝引 水净化。

 按照*市发改委农业科、 市水利局建管科下达的“关于抓紧做好 2010 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实施方案编制的通知”, 此批下达给*县*镇的饮水不安全人口 数是 20969 人, 此次实施方案编制按全镇19 个村总人口 51431 人, 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 20969 人以及*中学1816 名 学生进行。

 项 目 供 水 水 质 标 准 达 到 国 家 《 生 活 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

  4

 ( GB5749-2006)

 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的要求。

 供水保证率达到 95%, 水量达到《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要求, 水压达到“给水管网中最不利点服务水头不小于 15m, 末梢水自 由水头不大于 40m” 设计。

 1. 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4. 1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1)

 本项目 建设可解决*镇 5 万多群众和 1816 名 中学师生的饮用水质量问题,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 2)

 本项目 建设可解放*镇农村劳动力, 节省的取水劳动力可投入生产和其它副业活动, 加快了 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增加了 农民收入,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 3)

 本项目 建设可完善*镇的基础设施条件, 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镇的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4)

 本项目 建设可促进*镇社会协调发展。

 人饮用水量的多少、 水质的标准以及安全卫生饮水的普及率等, 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本项目 的建设, *镇各受益村、 中小学的水质、 水量、 水压将得到保障, 确保了 人民群众的健康, 促进了 全社会协调发展。

 1. 4. 2

  项目 建设的可行性 ( 1)

 水源可以得到保障 经过详实的现场察看、 了 解、 分析、 计算, 根据各村的分布位置和特点, 最终选取四个取水水源点, 分别向各大小片区供水,

  5

 完全满足要求。

 ( 2)

 技术有保障 *县水利局 和乡 镇水管站有一批长期从事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技术骨干, 有着丰富的工程建设、 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技术力量较强, 有能力为本项目 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 3)

 组织有保障 项目 单位*县*镇镇政府非常重视, 成立了 以镇长为一把手的工程筹建, 建设领导小组, 确保项目 的顺利进行。

 ( 4)

 资金有保障 尤于*县属原中央苏区县, 经济基础较薄弱, 在中央、 省、 市、县各级党委、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信上级会按苏区县补助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其余建设资金*镇人民政府也已郑重做出承诺, *县人民政府也已出具资金承诺书。

 综上所述, 本项目 的实施有水源保障、 技术保障、 组织保障、资金保障, 是完全可行的。

 2

 工程任务和规模

  6

 2. 1

 供水规模的确定 供水规模的计算方法有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工业用地面积计算法和根据用水定额分项计算法等。

 根据本项目 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 较少, 工业相对不发达的情况, 拟采用人均日 生活用水量和其它综合用 水量计算。

 供水规模计算时设计现状年采用2009 年, 设计年限采用 10 年, 即设计水平年 2019 年, 农村人口自 然增长率按 7‰计取, 受益范围包括 19 个行政村, *镇政府、 *中学以及各村里的小学。

 ( 1)

 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 2-1 主要用(供)

 水条件 生活用水定额(L/人. 日)水龙头入户, 有洗涤池, 其它卫生设施较少 60~100 全日供水, 户内有洗涤池和部分其它卫生设施 90~140 全日供水, 室内有给水、 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齐全120~180 根据上表结合项目 的实际情况, 设计水平年最高日 生活用水定额取 100L/人. 日 。

 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Q=q· P0(1+ α )n/1000 式中:

 P——设计年限内对应水源点用水人口 总数( 人);

 P0——2009 年末项 目 区 对应 水源 点 用 水人口 总 数( 人);

 n——设计年限, n 取 10 年

  q——生活用水定额, 采用 100L/人. 日

 α ——人口 自 然增长率, 采用 7‰

  7

 ( 2)

 其它综合用水量 其它综合用水量包括工业用水量、 市政用水、 管网漏失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用水, 采用最高日 生活用水量的 30%计取。

 ( 3)

 时变化系数 全日 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 可参照下表选取:

 供水规模 W(m3/d)

 W> 5000 5000≥ W> 1000 1000≥ W≥ 200 200> W 时变化系数 Kh 1. 6~ 2. 0 1. 8~ 2. 2 2. 0~ 2. 5 2. 3~ 3. 0

 注:

 企业日用水时间长且用水量比例较高时, 时变化系数可取较低值, 企业用水量比例很低或无企业用水量时, 时变化系数可在 2. 0~3. 0 范围内取值,用水人口多、 用水条件好或用水定额高的取较低值。

 根据上表标准, 结合项目 区实际情况, 本工程各水源点的时变化系数取 2。

 2. 2

 供水规模的计算和预测 ( 一)

 第一水源点:

 岭下溪三级站水库( 三姑娘水库), 该水源计划供给雪里、 河边、 麻寮、 *、 文山、 科下、 白叶、 新楼、 景坑、 厚径、 雄鸡、 新联、 大布、 山前、 走马等 15 个村以及镇政府、*中学。

 1、 最高日 生活用水量:

 根据下表推算设计水平年 2019 年最高日 生活用水量为 4078. 9m3/d。

  8

 行政村名 称 工程所在地2009 年人口( 人)

 其中 2004 年底规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 ( 人)

 设计水平年2019 年总人口 ( 人)

 设计水平年生活用水量( m3/d)

 雪里 1019 151 1092 109. 2 河边 933 849 1000 100 麻寮 2046 300 2194 219. 4 * 2080 486 2230 223. 0

 1220 456 1308 130. 8

 6483 3380 6951 695. 1

 1882 1816 2018 201. 8

 2727 1377 2924 292. 4

 1461 1299 1566 156. 6

 1902 500 2039 203. 9

 1237 520 1326 132. 6

 2257 1590 2420 242. 0

 734 687 787 78. 7 大布 5677 687 6087 608. 7 山前 1156 1056 1239 123. 9 走马 6838 2165 7332 733. 2 合计 37770 (不含中学)15503 (不含中学)

 40789 (不含中学)

 4078. 9 (不含中学)

 2、 其它综合用 水量:

 按最高日 生活用 水量的 30%计取, 为

  9

 4078. 9× 30%=1223. 7m3/d。

 3、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为最高日 生活用水量与 其它综合用水量之和,即 4078. 9+1223. 7=5302. 6m3/d, 因此第一水源点岭下溪三级水库设计水平年 2019 年的最高日 用水量是 5302. 6 m3/d, 考虑到*中学用水, 所以供水规模取 6000 m3/d。

 ( 二)

 第二水源点:

 榕城小( 一)

 型水库, 计划供水给榕城村和林塘两个村。

 1、 最高日 生活用水量:

 根据下表推算设计水平年 2019 年最高日 生活用水为 485. 7m3/d/。

 用...

篇六: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XX 乡关于加强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的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从源头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优质,根据《XX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XX 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七个一”保护方案》(X 水利[2018]129 号)(以下简称“七个一”方案)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现就我乡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相关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农村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安居乐业,饮用水水源地则是群众饮水的源头,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和管理工作,既直接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近年来,饮用水源保护压力加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仍存在安全及环境隐患,特别是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但水源地长效管护机制未健全,农村农民对水源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

  各行政村,乡属办公室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水源地保护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同时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加强农村饮

 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作为乡村振兴,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 XX 样本”的重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高标准构建起农村饮用水水源保障体系。

  二、水源地情况

  前期,根据县“七个一”方案我乡已建立水源地名录库、开展了水源地水质监测、划定了水源地保护范围图、制定了水源保护公约、设立了水源警示标志,开展了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各行政村涉及的农村水源地共有 20 个,水源类型涵盖河流、水库(山塘)等,原水水质主要指标均处于Ⅲ类及以上,水源地周边环境经过清理后情况较为良好,我乡也明确了各水源地管护责任人及巡查员,具体详细情况可查阅附件。

  同时,各行政村水源地保护范围公示后已经乡政府研究同意,各有关单位可以从乡政府通知公告栏目下载,作为后续保护和管理的依据。

  三、水源地管护职责

  乡人民政府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工作。具体乡属办公室分工如下。

  乡农办具体负责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库的初步确定及后续调整申报工作,同时做好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农业林业项目

 的审核把关,农村供水工程及长效管理的建设指导等。

  乡五水办具体负责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污染防治工作,及时排除水源环境污染风险等。

  乡党政办负责水源保护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等。

  乡经发办负责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工业企业项目审核把关。

  乡村建办负责水源地保护范围内道路、国土、村乡建设等项目审核把关。

  各行政村是辖区内饮用水源地管护的责任主体也是受益者,村委书记或村长一般为水源地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对村民饮水安全负责。同时具体负责做好本辖区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及隐患清理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应及时劝阻处置并上报乡里及有关部门,同时应组织村民自觉保护饮用水源,贯彻落实好水源保护公约。

  四、水源地长效管护要求

  水源地的确定与调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一般由水源地所在行政村提出申请,报乡农办审核同意后,经县水利、环保公布后予以确定。水源地禁止随意调整或取消,确因水源地水量水质及其他情况需调整的需经乡政府同意,并向县水利、环保备案。

  水源地的保护范围要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按

 照《XX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相关技术规范确定,不得随意调整或取消,同时保护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一)清洗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车辆;(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三)向水体倾倒、排放生活垃圾、污水以及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物质;(四)设置畜禽养殖场、肥料堆积场、厕所;(五)堆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六)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水源地周边开发利用要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开发利用活动,确需进行开发利用的需在解决替代水源的基础上,经过乡政府同意后方可实施。其他保护范围内的开发利用活动需经环评等评估手段明确对水源无污染且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乡政府同意后方可实施。水源保护范围外进行开发利用活动的需确定开发利用活动不会污染水源地。

  水源地巡查管护要求。各行政村要对辖区内的水源地情况做好巡查管护工作,原则上每季度水源地巡查不少于一次,对发现的可能污染水源的行为要及时劝阻,消除隐患,做好记录并上报乡政府或县环保部门。同时乡属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行政村的水源保护做好指导和对接工作,科学合理防治水源污染。

 水源地水质监测要求。各行政村可以根据各村实际情况

 适时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同时乡属各办公室掌握的水质监测情况要及时反馈各行政村,对超标的指标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消除隐患。对发现水源可能污染或水质可能影响的情况下,各行政村要及时反馈,采取措施,开展水质监测,确保老百姓喝上放下水。

  水源地污染应急处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水源地遭到污染的突发性事件,应第一时间报告水源地所在行政村及乡政府,同时做好记录。各行政村在发现水源污染事故发生时应第一时间采取控制或者切断污染源等有效措施,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向乡政府报告,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准备。

  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要求。各行政村及乡属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水源保护等相关知识及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水源保护意识。同时可以根据需求,逐步公布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状况,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强化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切实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篇七: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饮水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如何制定?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农村饮水工程实施方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意见》(皖政〔2017〕3 号),确保用 5年时间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定,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为1626?6 万。2017 年底,我省已解决了 46?9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从 2017—2017 年, 执 用 5 年时间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解决全省 呻 剩余的 1579?7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 ǜ 全问题。

 按照优先安排解决氟超标、砷 痧 超标、血吸虫疫区和市、县人民政府与群  众积极性高、配套资金到位地区饮水安全 鸡 问题的原则,统筹兼顾各市、县间任务和 わ 投资平衡,确定分年安排计划是:201 鲧 7 年解决 282?47 万人,2017 年 舣 解决 300 万人,2017 年解决 316  ?41 万人,2017 年解决 343?8  5 万人,2017 年解决 336?97 万 佰 人。按此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农村饮水安 δ 全工程建设任务。

 二、因地制宜,科学 ② 规划

 (一)认真抓好可研报告和实施方 崎 案编制工作。各市组织所辖县(市、区) 眸 在原有的“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 睨 设规划的基础上,尽快编制本市《201 庾 7—2017 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 婕 研究报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 哂 地制宜地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模式和布  局,明确工程建设处数,将待解决的农村 檩 饮水不安全人口落实到村组和农户,建档 擀 立卡。市发展改革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联合 捡 于 3 月底前将可研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 ɑ 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厅于4 丞 月上旬完成审批工作。各市根据批复的可 坜 研报告和年度建设计划,指导各县(市、 曷 区)编制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 蛑 方案,报市发展改革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 镶 批。各县(市、区)根据市批复的实施方 赉 案,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设计。

 漱 单项工程总投资超过 100 万元的,由市 ←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它的均由县级水 漩 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因地制宜地 阃 选择合适的供水模式。各地要充分考虑地 艇 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 梓 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走城乡统筹发 妆 展、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路子。在城镇 猊 周边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在 般 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平原地区,主要以地  下水为水源,兴建规模较大、集中连片供 往 水的中心水厂,供水到户,发展农村自来 咻 水;在丘陵地区,可利用水库等现有水源 囤 工程,建设适度规模的联村或乡镇自来水  厂;在人口居住较分散的山区等地,采取 踣 引

 小型水库水、山泉水等形式,兴建简易 穑 小型自来水工程。要切实做好水源的勘测 啁 论证工作,选择稳定可靠的水源。

 (三 若 )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和 洄 人员培训,充分调动设计院所以及科研单  位、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严把前期工作 控 质量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多方 潮 筹措资金,保障建设需要 根据国家农村 圻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和资金补助标准, 我省解决 1 个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需要投资 ⒄ 390 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占 45%, 棋 省、市、县等地方配套资金占 55%。省 鲇 级配套资金按地方配套资金的 30%安排  。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总投 郭 资 61?4 亿元,其中国家投资 27?7 赁 亿元、省级配套 10?1 亿元,市县和受 闸 益农户配套 23?6 亿元。各级都要积极 ь 拓宽投资渠道,确保工程建设资金需要。

 (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争取国家将原  计划 10 年安排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  设经费,调整到前 6 年安排完毕。如 20 段 17 年至 2017 年中央补助投资不能提 笊 前下达,缺口资金由省财政予以垫付,并 镄 从 2017 年至 2017 年中央下达的补 役 助投资中扣还。

 (二)足额落实配套资 猃 金。省级 5 年应承担的资金按平均每年2 辱 亿元进行筹集,具体办法是:省扶贫资金 监 每年安排4800

 万元,省发展改革委以 鹞 工代赈资金每年安排 3600 万元,省水  利厅小农水资金每年安排 1000 万元, 帕 省财政每年安排10600 万元。省财政 豫 设立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专户, 荛足额筹集省级分担资金,并实行专户存储 钙 。市、县 5 年应承担的资金,由市、县政  府按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配套数额予 菁 以落实。市、县财政也要设立农村饮水安 去 全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将省级以上经费和 辑 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直接拨付到专户。

 ( 闲 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各地要继续探索 躬 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  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建  设、谁管理、谁经营”的原则,放开建设 泰 权,搞活经营权,鼓励各方参与,吸引民 馈 营资本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同时,要引导 浔 和组织好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兴建农村饮 全 水工程。入户工程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原 聒 则上应由用水户自己解决。对按规定可向 子 群众收取的费用,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 渭监督。

 四、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 甫 量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农村 雏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所有工程都要组 绒 建项目法人并落实建后管理主体,层层落 茁 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实行工程质 阒 量终身责任制。

 (一)严格把好前期工  作关。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由有相应专业设 颃 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要在科学确定饮用水 斋 水源的前提下,按照技术可靠、造价合理 诊 、操作简便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技术方案  。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臆 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标 晶 准。每个工程都要建档、立卡、编号,明 诅 细到村和解决人数,实行名册管理。县级 瞰 以上水利部门要建立电子档案,实现项目  的信息化管理。

 (二)严格把好建设关 儋 。施工单位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施工 蝉 必须依据审批的设计方案,严格项目管理 枰 ,杜绝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在实施过程 莆 中,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要实行项目  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镉 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 拾 “六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要将 楸 工程经费来源、投资情况、责任单位和人 碳 员、建设单位、受益范围等情况在受益村 箨 进行公示;所需管材、供水、机电和消毒 壅 设备等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确保质量; 铷 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工程建 砦 设前和建成后都要进行水质化验,保证水 侩 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三)严格 斌 把好验收关。项目竣工后,各县(市、区 雷 )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内容和  评分标准》及时整理材料,进行自验。自 钵 验要有受益群众和监督单位代表、建设单 宕 位和水利部门负责人参加并签字。在自验 掐 合格的基础上,向市水

 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滓 验收申请。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莰 ,并报省水利厅备案。省水利厅会同发展 唬 改革、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进行抽查或 条 复验,并将抽查或复验结果及时通报全省 羡 。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各地  要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建成的工程要设立 悔 标志,标明工程名称、建设时间、投入资 俐 金、受益范围、施工单位、监督单位、主 灏 管部门及负责人等。

 (四)广泛接受社 镢 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 犭 监督作用,省、市、县要在新闻媒体上公 鹣 布当地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项目计划、责  任人名单、实施进展等情况;批准后的实 汇 施计划、工程内容、投资预算、竣工决算 铖 、项目负责人等,要作为村务公开的内容 探 在受益村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 锤 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有关  问题。

 五、明晰产权,建立良性运行机  制 (一)落实管护主体。县、乡政府是 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主体,负  责制定和落实好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 职 程运行管理办法。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 鲟 先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在充分尊重  受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工程管理办 序 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按照有利于群众 ⒈ 使用、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 烃 晰工程所有权,放开搞活经营管理。农村 鄢 饮水安全工程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在经

 营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筒 可以由用水合作组织自己管理,也可以实 窳 行承包、租赁、拍卖使用权等办法进行管 蚍 理。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规模,经营方 踏 式逐步向集中管理、公司化运营方向发展  。

 以国家投资为主、结合群众筹资投劳 韬 兴建的跨乡镇的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 ╆ ,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水利站(  流域站、中心站)负责管理,也可委托有 脎 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还可通过 婚 租赁、承包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管 缛 理、运行和维护,实行企业管理、独立经 择 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形成以水养水 挫 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以国家投资为主 捃 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 炖 可组建用水户协会行使“业主”职能。单 骄 村供水工程也可经 2/3 以上用水户同意 Ж 由村委会行使“业主”职能。工程的运行 代 维护和经营管理可由用水户协会或村委会 蜴 直接负责;也可经 2/3 以上用水户同意  ,通过公开竞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承 铭 包给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或具备相应管 侪 理能力、掌握供水技术、讲诚信的个体户 夷 经营,并签订合同,明确用水户协会(村 矶 委会)和经营者的权责与收益分配等;联 桁 户建设的小型供水工程,实行自建、自有 猊 、自管、自用的管理体制。

 以民营资金 缟 投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采取 BOT 方 择 式融资兴建的供水工程,按照事前签订的  合同,在规定期限内,

 由民营投资者经营  管理。

 由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以私人 叱 投资为主或股份制形式修建的供水工程由 缜 业主负责管理。

 (二)强化行业监管。

  农村饮水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接受 菰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 屯 途,在拍卖、转让时要经过当地水行政主 Ш 管部门同意。由个人为主投资兴建的水厂 甑 ,要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责任 拙 ,对社会公益事业承担义务。对国家投资 流 或国家参与投资建设的饮水工程,拍卖、 潮 转让、租赁或承包必须公开、透明,国家 Ⅷ 投资部分的收益应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农  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或补偿供水工 穷 程的政策性亏损。实行承包、租赁等方式 配经营管理的,要规范程序,依法签订合同 虾 ,按合同办事。工程管理委员会、用水合 翌 作组织、业主、供水单位接受水利、卫生 给 、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定 垒 期和不定期报告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  的监督、质询和评议。

 供水单位要建立 踵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确保 榜 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幸 和服务质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 泶 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把职工收入与岗位 衡 责任和工作绩效紧密联系起来。

 (三) 惰 合理制定水价。建立有偿供水制度,按照 噻 保本微利的原则,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 窝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

 价格,纳入水 脞 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范畴,按照国家水价 荜 政策合理定价。水利部门要与物价部门、 茁 受益群众一起,根据工程运行、维修、养 ︼ 护、折旧、人员工资和群众承受能力,制 ┡定合理的供水水价。

 对于经济困难地区 й 的农村居民用水,可暂按运行成本水价收  费,有条件的地方应按全成本水价收费。

 蹶 因工程规模过小、群众承受能力有限等原 ^ 因,成本水价一时不能到位的,应确保运 槐 行费和维修费。有一定收益的乡镇供水工 豌 程,其水价核定依据国家水价政策,做到 默 回收成本和实现盈利,同时兼顾农民群众 诮 的实际承受能力,对农民生活用水给予优  惠。对于二、三产业和乡镇机关等单位, 哈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 放 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四)规范水费收缴。水费由供水管理机 谂 构或由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使用水 Г 费专用票据。用水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  的计量标准和供水价格按时交纳水费。逾 指 期不交的,供水管理机构有权按合同约定  加收滞纳金等方式进行处理。供水单位要 源 定期向群众公布水价、水量、水质、水费 怖 收支情况,确保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 炊 水、安全水”。

 (五)实施优惠政策。

 戏 规模较大的水厂建设用地作为公益性项目 梃 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当地年度建设用地计 抡 划;规模较小的水厂用地仍属农业用地性 果 质,由乡镇和村自行调剂解决。

 供水用电 席 按照农业用电价格收取。有关税费一律实 钸 行优惠政策。

 六、加强领导,密切协作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 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 研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 宏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人民政府要充 糁 分认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大意义 狺 ,进一步增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紧 绲 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 俳 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涯 。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省农村饮水 黔 安全工程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 炊 政府要层层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签订目标 缑 责任书,责任到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 倩 设主要责任...

推荐访问: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 饮用水 水源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