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5篇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中文)石油和化工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编制导则建议项目名称(英文)Guidelinesforthep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
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石油和化工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编制导则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allowances per unit product in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制定或修订 □ √
制定 □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采用程度 □ IDT □ MOD □ NEQ 采标号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 分类号 ICS 13.020.30 中国标准分类号 CCS Z04 牵头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体系编号 HG-04-00 参与单位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 计划起止时间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2 月 目的﹑意义或必 要性 2017 年全国建立碳交易市场,为支撑政府更科学合理地发放碳配额,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制定相应的单位产品(服务)的限额标准,为主管部门分配碳排放配额、淘汰限制落后产能、制定行业碳排放管控措施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为保证不同行业限额标准间保持一致性,特制定此编制通则予以规范和统一。
对于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需要一套标准体系来规定重点产品的碳排放强度相关指标数值,为碳配额分配、企业碳排放控排、低碳技术推广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本标准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国家质量基础专项《支撑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典型共性技术与标准研究及集成应用示范》(2016YFF0204400)的成果产出,通过深入剖析石油和化学工业重点产品(炼油、乙烯、尿素、合成氨、甲醇、纯碱、烧碱、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生产过程的能量耗散与物质迁移规律,利用精确的测量手段与科学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广泛调研典型石油和化学工业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确定不同工艺、原料路线、装置类型等对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素(工艺类型、生产规模、能源结构等),制定不同关键因素下符合行业实际情况且具有操作性的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限定值、准入值与先进值。
本标准将直接应用于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为纳入全国碳市场炼油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权配额分配提供基准数据,也可用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排和低碳技术推广等工作。
为更好的推动节能技术进步,不断完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便于集中规范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生产和节能降耗,且更具有高要求、符合性以及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修订重点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编制工作。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的内容、编制依据和原则、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的取值原则以及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的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的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项目的碳排放控制。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 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6 低碳管理与措施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本标准所涉及领域的相关国外标准情况如下:
在《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给出了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类别及其可能的碳排放。
2、本标准所涉及领域的相关国内标准情况如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于 2013 年 10 月和 2014 年 12 月印发了《首批 10 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3]2526 号)、《第二批 4 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4]2920 号),其中,涉及石化和化工行业温室企业核算的为《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供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
推荐性国家国标 GB 30250-2013 中标准规定了炼油、乙烯、甲醇、合成氨等中重点产品能耗的准入值及先进值,对重点产品单位产品能耗的统计范围提出明确界定。以上标准重点产品碳排放量限额标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3、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牵头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注 1]
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 2]
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 3]
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注 4]
体系编号是指在各行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的体系编号。
篇二: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
环保建议与意见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全环保建议与意见,供大家参考!
各企事业单位:
013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向更好局面转变的重要之年。根据省、市对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 2013 年安全生产、环保工作意见如下:
一、工作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国家确定开展的“安全生产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等活动,加强落实责任,加强依法监管,加强企业相关基础建设投入的监督,提升全社会安全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构建安全生产、环保长效管理机制,为我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及以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重大以上火灾爆炸事故,多人中毒或死亡事故。排污企业达标排放,杜绝污染事故发生。
、减少一般事故,避免重复、类似事故发生。
、进一步做好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力争在岗人员持证率达 96%以上。
、建立和完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做到重大隐患以案建档,建立企业一案一档化的监管,建立应急队伍,并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演练。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013 年安全、环保工作以《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责任,实行目标管理,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环保工作格局,同时要将今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将安全生产、环保及生态市相关责任状,要层层签订,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明确法定代表人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责任,形成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全面负责的自我约束机制。坚持“谁投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基础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必须完善以下基础工作:
(1)建立完善部门、企业领导人、管理人员、职工等职责。
(2)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3)建立完善安全检查、教育培训、事故隐患、安全会议、劳保用品发放、环保等相关的各类台账。
(4)建立完善设备检测、消防、隐患整改等各类台账。
、强化安全培训工作,全面推广安全文化。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员工不得上岗作业。因此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给我镇 2013年的培训计划和目标,结合我镇实际,2013 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和落实培训、教育工作,各企事业单位要将今年的培训、教育工作做出计划,报镇安管办,确保“职工”三级教育达 100%,化工企业厂长、安全员持证上岗率达 100%,特殊工种持证率达 96%以上,非化工企业厂长、相关人员培训持证率达 95%以上。对存在就业准入工种限制的从业人员不经岗前培训、无证上岗的企业,以停产整顿和相关的处罚作出处理。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与环保督查长效机制
企业、部门要定期开展安全、环保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要结合部门、企业的实际,制定好检查、排查的人员及责任,建立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动态分析的管理制度,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部门要结合实际,并根据季节、专项整治等要求,对所辖行业与领域进行检查,全年不得少于 4 次。企业内部自行的检查,除了季节性外,从班组、车间天天检查起,全厂的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并登记建档。
、突出重点,深化专项治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以及省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配合下,依法加强监督,做好以下工作:
(1)3 月份,按照市安委会的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
(2)4 月份将加大力度,继续开展对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及砖瓦、烟花爆竹个体经营户、使用剧毒品企业、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治理,对“三合一”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对“三违”企业给予整顿,按“五整顿、二关闭”要求取缔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污染严重、不达标排放的企业,确保我镇安全、环保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3)继续在 6 月份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安全月”、“6.5 环境保护日”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在下半年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百日竞赛”、“冬季防火”、“安全周”等活动,以周促月,以月促年抓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人人懂安全、讲安全、重环保的良好氛围。
(4)继续推行危险源点“监控法”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做到从职工抓起、从生产环节抓起,从逐个岗位操作规程抓起,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真正做到一查二防三落实,把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落实到实处。
、加强劳动保护,提高工作场所卫生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按规定给职工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使职工有一个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环境。
四、强化协调配合,营造安全综合环境
1、派出所应负责抓好危化品的运输、公共娱乐场所、加油站及公众聚集、烟花爆竹等安全工作。
、供电所应负责管理区域内的安全用电工作。
、建房办应负责、监督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交管所负责河道运输、桥梁、交通设施设立等安全工作。
、卫生防疫站负责区域内的餐饮、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工商所负责个体经营户的安全工作。
、经服中心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五、工作要求
安全生产维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环保事关经济发展全
局,意义重大,责任重于泰山,是一项艰巨具有复杂性的工作。因此各企事业单位要把安全、环保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做到“三个创新”,即:制度上创新、形式上创新、组织上创新。做到“五有”:检查有记录、交办有要求、落实有责任、整改有验收、查处有档案,真正担负起安全、环保工作责任,并按《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作意见,在本单位、本区域、本职能职责范围内抓好、抓实安全生产、环保的各项工作,为全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上台阶而努力工作。
年月日
关于对老石化化工厂安全环保的建议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中国经济发展与腾飞的有力保障,石油产业的兴盛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与进步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然而,随着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所导致的安全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空间,面对这样的情形,如何保证生产安全、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环境质量,在资源作用开发的同时,确保环境不受污染,成为社会各界普遍争论的话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其中主要是针对中国当下的存在的问题,虽然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生产事故频发和造成的影
响更是触目惊心的,必须避免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环境。现在的石油化学工业,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化验,从包装到储运,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与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污染等特性相关联,存在着着火、爆炸、中毒、污染、腐蚀等诸多可能性。可以说,石化企业是危险性化学品的集散地,安全风险大,环境危害严重,是一种典型的高危险、高污染行业,一旦发生事故,轻者伤人损物,重者可能是毁灭性、灾难性的群死群伤。所以,搞好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环保,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老石油化工厂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不强,宣传不到位。不少老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只重视生产,倾向于经济建设重于安全和环境保护,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在潜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很多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管理者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应负更多的责任,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少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管理者安全环境保护意识模糊,在对环保事业中作用的认识上,认为政府应负最大责任。因此,“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增强企业的环保自律和自觉行为。一些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安全环保未能真正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还没有落到实处,安全环保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生产基础薄弱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安全生产,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在安全生产方面累积欠账严重。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存在一批老企业和中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人员素质低,多年失修,隐患不断,生产现场脏、乱、差,设备跑、冒、滴、漏严重,安全管理水平差,不能完整的建立各种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科技支撑不足石化安全、环保技术与生产技术水平紧密相关。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设备设施是实现安全、环保和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现在的企业在生产技术问题上大都重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安全技术则从人才、基础设施到资金支持都严重缺位,致使安全生产科研力量薄弱。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对石油化工生产中安全保护的举措:
(一)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我认为,从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到职工,都应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增强
企业的环保自律和自觉行为。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级的安全生产职责,要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各职责部门要实行领导负责制,辖区负责制!,层层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级负责,分区包干。同时,企业也要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环保宣传。企业管理者要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环保工作的会议,对安全环保工作进行组织与安排。经常对安全环保工作进行总结经验与教训。
(二)加大环保投入,实现达标排放。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地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首先就要加大环保投入。石油化工企业要做到切实加大环保投入,可以设立对于环保和治理污染的专项基金,并且保证这些资金能够真正用到这上面。其次,搞好环境保护要依赖于现金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才能更好的治理污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费用。比如说,可以结合现在的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分解,提高分解酶的含量,提高分解率,降低污染。目前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做到防治结合,在改进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时,改进治理污染的技术,更高效的处理废弃物。
(三)落实各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要落实各种石油化工行业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因为这些制度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都是切实可行的。如进入场区“十四不准”、操作工“六严格”、进入容器设备“八个必须”、动火作业“六大禁令”、机动车辆“七大禁令”、安全用火“十不准”等等。(四)提高工艺过程的安全效果不断探索学习典型和新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安全技术,注重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氯化反应、裂解反应、聚合反应等方面的安全工程技术研究,降低危险性。另外,提高化工单元操作的安全技术,如加热、冷却、加压操作、负压操作、冷冻、物料输送、熔融、干燥、蒸发、蒸馏方面的单元操作等,达到全面提升化工生产工艺安全技术的效果,用先进设备来取代老旧设备,做好员工使用培训工作,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实验室环保与安全工作涉及到实验室有毒有害化学废液、放射性污染物、病源性生物和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置;易燃易爆物品及实验室用电用气安全操作与管理等。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营造平安、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实验室环保与安全工作技术性强,涉及人员多,对师生进行环保与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至关重要。学校广播、报刊、网络等媒
体要加大对师生员工环保与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教师要在农、理、工科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中增加“实验室环保与安全”内容;实验室主任和实验课教师负责各类人员环保与安全知识培训及考核;每年要对新进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篇三: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
标准项目建议书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报告 石化产品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 petrochemical products 制定或修订 ■ 制定 □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采用程度 □ IDT □ MOD ■ NEQ 采标号 ISO14067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ISO14067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计算要求与指南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ISO14067 Greenhouse gases—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采用快速程序 □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 分类号 71.100.01
中国标准分类号 G01 牵头单位 中石化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体系编号
参加单位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计划起止时间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 目的﹑意义或必 要性 随着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政府部门采用“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来衡量产品、服务、组织、城市及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减排方案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产品碳足迹评价是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分析产品或活动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原材料获取、运输、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开展石化产品碳足迹评价对掌握石化企业生产链各环节的碳排放及减排潜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其结果可以为企业制定碳减排方案和参与碳交易提供数据支撑。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工业和居民消费提供多达 1000 种以上原材料和终端产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等道路交通燃料以及乙烯、丙烯、丁二烯、芳烃、聚合物等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是重要工业原材料和能源产品。
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报告 石化产品》标准不仅可以规范石化行业碳足迹评价的工作流程、内容,指导企业开展碳足迹评价研究;同时可以为其他使用石化产品的工业产业提供原料碳排放足迹信息,对建立全社会碳足迹评价体系具有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石化产品碳足迹评价是以产品生产企业的厂界为边界,研究原材料购入、储存运输、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和报废等各生命周期环节的碳排放量。
石化产品碳足迹评价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评价对象和边界;搭建企业总加工流程;分析各环节物料平衡;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共生产品排放分配;计算各环节碳足迹排放;编制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等过程。
《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报告 石化产品》标准将规范原料排放、使用能源排放、工艺过程排放等排放源的计算方法,对石化产品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催化剂、助剂等规范排放量计量原则,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目前,国际上许多机构发布了关于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标准,包括《PAS 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和《ISO 14067 Greenhouse gases—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PAS 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是英国标准学会(BSI)于 2008 年发布,并于 2011 年更新了第二版。PAS 2050 建立在现有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之上,明确规定各种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 GHG 排放评价要求。PAS 2050 作为一种具有协商性质的标准规范,在英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中,其权威程度和法律效力低于国际标准(ISO 系列标准)、欧盟标准(EN 系列标准),不过此类标准的法律权威要高于公司指导手册和各类私人标准。
ISO 14067 标准适用于所有行业碳足迹评价,其主要内容吸收了 PAS 的相关部分,它是建立在现有的国际标准: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0 和 ISO14044)、环境标志和声明(ISO14020、ISO14024和ISO14025)等基础上,专门针对产品碳足迹的量化和外界交流而制定。但ISO16067作为一种原则标准,在具体应用到石化行业过程时,其现实指导性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碳足迹评价相关的标准。2009 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英国标准协会共同发布了 PAS2050 中文版使用指南;并开展了电子行业的产品碳足迹评价研究,但后期并未展开大规模商业应用。
四川大学亿科环境公司开发了 ebalance 和 efootprint 等碳足迹评价软件,开发了中国不同行业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CLCD,但是针对石化行业的碳足迹方法相对粗略。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机构发布了碳足迹评价的相关标准,国内部分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国际标准的原则性较强,适用于石化行业评价时仍有大量需要规定的内容,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报告 石化产品》对推动建立石化行业碳足迹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相关内容。
牵头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注 1]
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 2]
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 3]
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确定评价对象和边界 搭建企业总加工流程 分析各环节物料平衡 共生产品排放分配 计算产品碳足迹排放 编制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
篇四: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址 项目名称:
国家三级加油站建设项目 项目地址:
韶山市祝赞村喻家湾组 项目位于韶山市祝赞村喻家湾组, 临韶山—白田公路, 韶白公路是通往宁乡灰汤的必经之路, 西通大坪, 北面连接灰汤, 东面直达韶山。
项目位于两条主要交通路段交叉口, 所在区域具有较大的车流量, 加油站密度较小, 区域优势明显。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单位:
韶山市章公加油站(筹)
1.3 项目编制单位 项目编制单位:
湖南力源土地房地产估价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住所:
长沙市雨花区曙光中路 88 号 5 楼 法定代表人:
刘林军 注册资本:
人民币贰佰万元整 资质等级:
建筑乙级 联系人:
刘林军 联系电话:
0731-84765192
13873193001
1.4 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的依据 (1)
国办发[1999]38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意见的通知》;
(2)
国办发[2001]72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
(3)
国办发[2002]18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4)
由省商务厅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5)
湘潭市 2004-2010 年加油站网点规划;
(6)
建筑设计、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有关经验数据。
1.5 项目概况 拟新建加油站按国家三级标准建设, 根据当地机动车辆和周边加油站的密度情况, 确定建设规模为:
项目规划设 2 个埋地油罐, 总储油量为 60 m3。
其中 30 m3柴油油罐 1个, 柴油总容量为 30 m3; 30 m3汽油油罐 1 个, 汽油总容量为 30 m3。
2 台双枪加油机(0#柴油机、 93#汽油机各 1 台), 1 台发电机。
项目总建筑面积 285.5 ㎡, 用地面积 2333.33 平方米, 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建成后加油站除建筑物占地、 道路场地, 地面车位及空间活动场所外,其余均植以园林绿化。
项目基本技术指标见下表:
韶山市章公加油站项目基本技术指标表 项目指标 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 2333.33 序号 1 计算单位 ㎡ 备
注 折合约 3. 5 亩
2 项目总建筑面积 285.5 ㎡
其中 机油库 站房 厕所 18 38 37.5 ㎡ ㎡ ㎡ 一层 一层 一层 消防水池+消防沙池 30 ㎡ 一层 加油棚 162 ㎡
3 加油机 2 台 0#、 93#各一台, 双枪 3柴油油罐 1 个,4 地下储油罐 2 台 其中 30 m柴油总容量为 30 m汽油油罐 1 个, 汽油总容量为 30 m3; 30 m33 5 6 建筑密度 容积率 12.2% 0. 122 %
1.6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1.6.1 项目建设的背景 成品油市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为规范成品油市场, 缓解交通压力, 避免对景区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合理布局增添加油站网点是势在必行的措施。
另外, 在政府大力推动“长株潭一体化” 的大环境下, 交通运输, 商业来往加大, 另外根据《湘潭市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 的要求, 对加油站的需求也从当初的单调供给单一油料变成了需要覆盖式的加油站网络。
1.6.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地区建设的要求 项目位于韶山市祝赞村喻家湾组, 临韶山—白田公路, 韶白公路是通往宁乡灰汤的必经之路, 西通大坪, 北面连接灰汤, 东面直达韶山。
项目位于两条主要交通路段交叉口。
项目所在区域具有较大的车流量, 而且根据项目周边市场调查, 该区域加油站密度较小, 过往车辆使用加油服务不是很方便。
所以在此建设加油站的必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2、 经营效益的需要。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独立经营的加油站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主体。
项目所处的地域具有较大的车流量, 辐射范围广, 能满足项目的长期持续经营要求, 且附近加油站的数量相对较小较远, 故项目的建设是对经营效益的需要。
3、 是“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发展、 促进农村发展的需要 项目位于韶山市祝赞村喻家湾组, 临韶山—白田公路, 韶白公路是通往宁乡灰汤的必经之路, 西通大坪, 北面连接灰汤, 东面直达韶山。
项目位于两条主要交通路段交叉口, 所在区域具有较大的车流量。
本项目的建成可为过往车辆、 当地村民提供油料服务, 有益于促进当地和毗邻地区的交通运输及旅游行业。
1.7 研究结论 1、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宏观经济政策, 服务区域经济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 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不仅利于湘潭市加油站行业“十二五” 规范发展, 做到加油站的科学合理布局, 也利于韶山-白天, 韶山-大坪的农村、 交通经济发展。
3、 项目面临韶灰公路(韶山—灰汤), 韶灰公路是连接两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韶山和灰汤)
的重要交通线路; 向西连接“大坪- 韶山” 公路,是两条主要交通路线的交叉口。
据调查发现, 本项目东偏北方向 7 .4公里处才有加油站, 名为金石加油站, 除此以外, 次近的就是 17 .4公里处的石坝加油站, 故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市场条件,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韶山- 白田”“韶山- 大坪” 两条主要交通通道的过往车辆和当地农村提供油料服务, 也完善了加油站经营网络体系。
4、 本项目总投资 273.76 万元, 资金全部自筹。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
均销售收入 894.04 万元, 年均总成本费用为 835.64 万元, 年均销售税金1.18 万元, 年均增值税 12.53 万元, 年均利润总额 44.69 万元, 年均所得税11.17 万元, 年均税后利润 33.52 万元, 项目盈利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财务和经济上均可行。
5、 项目的建设可以服务过往车辆和当地农业生产, 适应“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发展, 方便居民群众的生活, 并可提供 5 个就业岗位,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的资金自筹且已全部落实, 项目可行。
经济评价指标汇总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数据 1 项目总投资 273. 76
其中计算注册资本的总投资 259. 761. 1 建设投资 253. 761. 2 建设期利息 1. 3 流动资金 20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62 资金筹措 273. 762. 1 项目资本金 273. 76
其中注册资本 273. 762. 2 项目债务资金
其中与注册资本匹配资金 2. 3 其他资金 3 年均销售收入 894. 044 年均总成本费用 835. 645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1. 186 年均增值税 12. 537 年均息税前利润(EBIT)
44. 698 年均利润总额 44. 699 年均所得税 11. 1710 年均净利润 33. 5211 总投资收益率(%)
16. 3212 投资利税率(%)
21. 3313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12. 2414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20. 59
财务净现值(I=10%)
193. 13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4. 815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16. 31
财务净现值(I=9%)
137. 51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5. 7716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16. 3117 盈亏平衡点
生产能力利用率(%)
34. 6
销售价格(%)
94. 19 2 市场预测分析 2.1
2010 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回顾 11月 份原油产量 17 22万吨, 同比增长 10 .8% 。
1- 11月 份累计生产原油 18 4 22万吨, 增长 6.7 % 。
原油进口增速放缓。
11月 份原油进口 1809万吨, 同比增长 1% , 较前三季度增幅 4 7 .7 % 、 18.1% 和 7 .1% 明显回落。
1- 11 月 累计进口原油 20 7 38万吨, 同比增长 18 .3% 。
炼油保持高负荷生产。
11月 份原油加工量 3338万吨, 同比增长 11% ,成品油产量 20 7 3万吨, 增长 10 .3% , 其中柴油 1313万吨, 增长 14.3% 。
1- 11月 份加工累计原油 3507 2万吨, 成品油产量 21569万吨, 其中柴油 13383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 13.3% 、 10 .7 % 和 12.2 % 。
成品油消费处于较高水平。
11 月 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 2007万吨, 同比增长 15. 2% , 其中汽油 538万吨, 增长 4.6% , 柴油 1316万吨, 增长 21.4% ,日均消费创历史最高水平。
1- 11月 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 21007万吨, 同比增长 11.1% , 其中汽油增长 6.7 % , 柴油增长 13.1% 。
2.1.1 市场消费特点 (1)
成品油消费市场进入恢复期 石化行业 2010年的生产经营形势仍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国际油价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 国内成品油消费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201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 7 .9% , 消费柴汽比 2.1。
更由于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的时代已经来到, 2010年汽车销量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但单车油耗水平继续下降,汽油需求量保持 7 % 增长。
同时, 由于 2010年物流运输用油需求将恢复性反弹等因素, 全年柴油总体需求同比增长 8 .5%
(2)
柴油供应量趋于紧张
2009 年一季度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跌幅达 12.58%。
进入二季度后, 柴油消费虽然仍为负增长, 但降幅收窄, 同比下降 3.4%。
进入三季度, 柴油需求回升, 同比增长 1.22%。
四季度, 柴油需求增速继续回升, 四季度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达到 14.6%。
在 2009 年柴油消费经历大起大落以后的负增长以后, 2010 在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下, 在“节能减排” 的大环境下, 部分地区出现的柴油供应紧张状况。
2.2
2010-11 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展望 2010 年, 中国国内宏观经济继续向好, 主要用油行业复苏势头不减,将支撑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恢复。
(1)
2010 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向好 在经济增长内在惯性、 政策持续刺激和世界经济复苏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 2010 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承接 2009 年持续回升的态势, 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加平衡, 出口开始复苏, 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投资仍将发挥主要作用, 经济状况将整体好于 2009 年。
2010 年中国 GDP 增速的预测在8.8%—11.4%之间, 均值为 9.7%。
(2)
汽车市场带动汽油需求稳步增长
2010 年汽车、 摩托车下乡, 以旧换新、 购置税优惠等鼓励政策仍将延续, 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历史数据看, 2002—2008 年,中国汽车销量年均增长率为 22.3%。
若按此增长率计算, 2010 年汽车销量将接近 1600 万辆。
预计到 2010 年底, 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8665 万辆,
同比增长 13.7%,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直接带动汽油需求的稳步增长。
(3)
交通运输业回暖导致柴油供应紧张
2010 年中国公路运输用油需求将同比增长 9%, 铁路用油需求同比增长 4.5%, 水路运输用油需求同比增长 13%。
部分地区出现柴油供应紧张 (4)
政策带动农业, 农业用油呈上升态势
2010 年底农业产值预计将达到 37428 亿元, 同比增长 5.5%。
2010 年伊始, 国家出台一号文件, 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有增无减。
2010 年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机、 良种补贴进一步大幅增长的可能性最高。
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 农机总动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从而带动农机用油需求稳步增长。预计到 2010 年底农业用油需求同比增长 4%。
(5)
2010-11 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预测 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 结合各用油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替代能源的影响, 预计 2010 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 2.38 亿吨, 同比增长 7.7%,增速比 2009 年高 5.2 个百分点, 但仍低于 2000—2008 年 8.4%的平均水平。其中, 柴油表观消费量为 14970 万吨, 同比增长 8.0%, 增速比上年提高 8.2个百分点; 汽油表观消费量达到 7220 万吨, 同比增长 7.7%, 增速比上年上升 2.2 个百分点; 煤油表观消费量为 1580 万吨, 同比增长 5.5%。
2010年柴油和汽油消费增速都将较快增长,预计全年消费柴汽比为 2.07,与 2009年基本持平。
据《2011中国成品油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 预测, 我国石油需求将快速增长, 预计 20 11 年至 20 15 年我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4.9 % , 20 15年需求总量将达到 5.3亿吨左右。
2.3 湖南省成品油市场
2006 年 3 月 起长沙市进一步开放了本地成品油零售市场, 鼓励外资尤其是港、 澳、 台资本进入城市加油站的投资建设。
此举预示着中国两大石油集团——中石化和中石油对新建加油站的事实垄断, 在政策上逐步打破。进而全省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也逐步开放。
我省成品油市场受价格上扬, 资源紧张和市场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影响, 呈现出需求增长、 资源偏紧、 销量扩大的态势, 总体上供求相对平衡。
(1)
近年来销量大幅增加 2008 年, 全省成品油市场消费量达 645.06 万吨。
其中公路运输业共计消耗成品油 313.11 万吨, 占湖南省成品油消耗总量的 48.54%, 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其中汽油 88.11 万吨, 占湖南省汽油消耗总量的 37.74%, 柴油 225万吨, 占湖南省柴油消耗总量的 59.7%。
(2)
全省汽柴油价格稳定 尽管毗邻省市成品油市场销售价格均高于湖南省, 但湖南省在供应商仍严格按核定的价格执行, 2009 年曾三次调整成品油价格, 将成品油价格在火爆紧缺的市场下稳定在适合全省经济发展的位置上。
(3)
政府努力管理成品油市场 近年来, 我省按照国务院及商务部的部署, 进一步加强了对省内成品油市场的清理、 整顿和监管工作, 从总体上保证了全省成品油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缓解春耕生产和灾后重建对成品油的需求, 一方面, 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加大了能源投放力度, 增加了市场有效供给, 另一方面,公安、 工商、 质监部门联动打击各种囤积居奇、 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
2.4 湘潭市成品油市场 湘潭市的成品油市场供应渠道是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企业。
全市有233 座加油站, 其中:
中石化 80 座, 中石油 43 座, 社会企业 110 座。
10月 份以来, 在全国区域形成的柴油荒也直接导致社会企业的加油站 80%已无柴油销售, 受中石油湖南省公司的调控, 中石油湘潭公司对市场的投放量少, 日投放量在 30 吨, 自营的加油站基本只能保障。
中石化湘潭公司积极与省公司衔接, 争取资源。
10 月 份投放量为14211 吨 , 其中:
零售 9168 吨(日投放量 296 吨), 直批 5043 吨。
11 月投放量为 8640 吨, 其中:
零售 6016 吨(日投放量 300 吨), 直批 2629 吨。目前, 全面实行控制直批保零售:
一是在零售上保市场供应, 10-11 月 增添加日投放量, 由 9 月 前日投放量 219 吨到 11 月 日投放量 300 吨, 增加了80 吨左右。
二是在直批上减少...
篇五:石化企业意见建议书
概 述1.1 项目背景石化助剂是一类科技含量很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它要求对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具有深入的研究,针对其加工过程及产品使用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开发相应的助剂、添加剂与催化剂,使用这类助剂后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因此受到石化企业的重视,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萧县永堌轻化工业园(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新建年产 10000 吨石油化工助剂、5000 吨皮革助剂项目。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厂区规划面积 19800 平方米。建设项目已由萧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文号为萧发改工交【2013】1 号。根据萧发改政务[2019]248 号,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00 吨石油化工助剂、5000 吨皮革助剂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生产产品 4900 吨,包括:脱硫醇活化剂 1000 吨、缓蚀阻垢剂 300 吨、金属钝化剂 500 吨、塑料预混剂 500 吨、高效脱硫剂 600 吨、快速渗透剂 T2000 吨;项目二期建设生产产品 10100 吨,包括:液体抗氧剂 300 吨、柴油抗磨剂 3000 吨、燃油抗静电剂 50 吨、十六烷值改进剂 3000 吨、水煤浆添加剂 300 吨、灰水阻垢剂 200 吨、无机盐催化剂 250 吨、失水山梨醇油酸酯 3000吨。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00 吨石油化工助剂、5000 吨皮革助剂项目(一期)总投资 30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03 万元,主要建设 1#、2#生产车间及配套生产线。1#生产车间 1 栋 1F,建筑面积 693m2 ,生产产品为塑料预混剂。2#生产车间 1 栋 1F,建筑面积 348m2 ,生产产品为快速渗透剂 T2000 吨、金属钝化剂 500 吨、高效脱硫剂 600吨、脱硫醇活化剂 1000 吨、缓蚀阻垢剂 300 吨。本次环评仅针对(一期)项目进行。1.2 项目特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宿州市萧县永堌轻化工业园内,东侧为凯奇化工;南侧为安徽京工建科技有限公司;西侧为堌轻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北侧紧邻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东北部为萧县龙浦化工有限公司。2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如下:⑴大气环境:营运期废气主要是塑料预混剂产品生产过程中前工序及喷雾冷却干燥工序、破碎制粉工序产生的粉尘颗粒物,2#生产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VOCs、甲醇)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⑵水环境:营运期生产工艺使用的冷却用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员工生活废水、地面保洁废水经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永堌工业园污水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拦碱河。⑶声环境: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真空泵、冷却循环系统、空压机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⑷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和危险固废,重点关注危险固废收集、贮存、管理等对环境的影响。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技术路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 682 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审批制度,建设单位委托安徽阳益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自 2017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以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2018 年 4 月 28 日实施),本项目属于名录中“十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6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染料、颜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水处理剂等制造”中的“除单纯混合和分装外的”类别,应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实地踏勘项目厂址及周围环境状况,收集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在对该项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报告书初稿并针对内审意见和建设单位的核实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相应修改,现将《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00 吨石油化工助剂、5000 吨皮革助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报送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1.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3◆2019 年 6 月 15 日,安徽阳益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受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00 吨石油化工助剂、5000 吨皮革助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2019 年 6 月 18 日,该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在网站上发布。◆2019 年 6 月,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 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2019 年 6 月,委托安徽国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周边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019 年 6 月,项目课题组根据分工进行各专题编写、汇总,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论证其可行性,得出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2019 年 7 月 21 日,该项目第二次公示,即环评征求意见稿在网站上发布。◆2019 年 7 月 23 日,7 月 29 日,该项目环评征求意见稿在《安徽日报》报上两次刊登相关公示信息,并于 2019 年 7 月 23 日在项目周边社区张贴公告。◆2019 年 7 月末,该项目环评经公司内部审核,审定后形成最终稿。1.3.2 本评价工作技术路线
4图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此次评价主要关注废气、废水和固废的产生、污染防治处理及达标排放情况,以及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价。1.5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5.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 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制定工作方案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 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3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1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5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21 号令),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视为允许类项目。根据《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视为允许类项目。建设项目已由萧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文号为萧发改工交【2013】1 号。根据萧发改政务[2019]248 号,安徽卓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00 吨石油化工助剂、5000 吨皮革助剂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生产产品 4900 吨,包括:脱硫醇活化剂 1000 吨、缓蚀阻垢剂 300 吨、金属钝化剂 500 吨、塑料预混剂 500 吨、高效脱硫剂 600 吨、快速渗透剂 T2000 吨。本次环评仅针对(一期)项目进行。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1.5.2 规划要求相符性分析根据《安徽萧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的产业定位为:安徽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将以“中国防腐第一县”为依托,重点发展防腐化工、精细化工,适度发展化工新材料,建成特色鲜明、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循环安全的和谐园区,打造成全省最大、全国闻名的防腐、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本项目为油化工助剂、皮革助剂项目制造项目,属于精细化工产业范畴,符合园区总体发展规划。1.5.3 用地规划相符性项目选址于萧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集中区规划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因此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用地规划。1.5.4 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二类区;项目周边拦碱河执行《地表水环境
6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为 3 类区;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执行Ⅲ类水质标准。本项目实施后不会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现有的功能要求。因此,项目符合萧县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71.5.5
与园区规划环评审批意见相符性根据宿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安徽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宿环建函[2016]195号),本项目与之相符性分析见表 1-1。表 1-1
本项目与宿环建函[2016]195 号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序号 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本项目相符性1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的项目入区;制定节水和中水利用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得开采地下水用于工业生产本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生产冷却用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不开采地下水用于生产。2按照“雨污分流”原则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污水收集管网、中水回用管网建设要与集中区建设同步实施。完善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实现集中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污水处理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 标准本项目厂区内实行雨污分流,员工生活废水、地面保洁废水经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进入萧县永堌工业园污水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拦碱河。3加快集中区集中供热管网建设,供热依托现有萧县绿壳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入园企业不得自建燃煤(油)锅炉。园区规划燃气种类为天然气,应加快供气管网建设本项目依托园区集中供电、供热、供气,不自建燃煤(油)锅炉。4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一般工业固废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回收利用,实现废物的资源化,贮存场所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转移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临时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本项目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处置,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场所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转移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临时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5规划实施中,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应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在区域污染物减排总量指标中置换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地面保洁废水,经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入萧县永堌工业园污水厂处理;固废完全处置,不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新增大气污染物粉尘、VOCs 总量在萧县县内平衡。6入区项目,要在规划的功能区内建设,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环保准入条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批准后本项目用地符合园区功能规划,产品及工艺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符合《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6 年修正本)要
8方可开工建设,并落实好“三同时”制度。新建项目防护距离内涉及敏感目标的必须进行搬迁,在搬迁未完成的情况下,新建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求。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批准前不开工,建设时将落实“三同时”制度。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敏感保护目标。7加强安徽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环境风险防范,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及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事故环境风险防范及环境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轻危害。做好污水池、污水管网、固体废物贮存场地等的防渗工作,防止污染地下水本项目建立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和有效地拦截、降污、导流等措施,并与园区建立应急预案联动。评价要求企业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在环保局进行备案,在项目建设中细化落实。本项目将做好废水收集池、污水管网、固体废物贮存场地等的防渗工作,防止污染地下水。由上表中的的分析可知,本项目符合萧县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
1.5.6
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2018 年 9 月 27 日)相符性分析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2018 年 9 月 27 日)相符性分析我省是全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地区。加快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四)严控“两高”行业产能。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两高”产业准入目录和产能总量控制政策措施。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十)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巩固燃煤锅炉淘汰成果,全省基本淘汰每小时 35 蒸吨以下燃煤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