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2-11-06 16: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6篇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绿色环保建材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以北京市坝河水系景观廊道提升为例王霜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摘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6篇

篇一: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环保建材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 —以北京市坝河水系景观廊道提升为例王 霜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摘 要: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水利必须先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处涉及到水利工作,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本文以北京市坝河水系景观廊道提升为例,分析了当前城市水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水系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城市水系生态景观发展的对策及措施,目的在于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水系;景观廊道1 引言每个城市的起源都与水有关,自古至今,城市水系在城市的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军事防御、农业灌溉、交通运输以及景观生态等。过去,坝河作为北京运河文化史上重要的漕运要道,承担了通州至大都的粮食转运功能。如今,坝河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加强了首都中心城区与通州副中心的密切联系。2017年2月,习近平书记视察北京市通州区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经济与文化的重要手段。坝河水系景观廊道规划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大运河文化带品质提升为内容,以服务周边、辐射城市为目的,促进区域提质减量,实现新时期城市的全面发展。2 项目概况坝河位于北京市东郊,源于东城区东北护城河,自西向东在朝阳区东郊边界汇入温榆河,属北运河水系。项目流域的研究范围面积为43.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马河和北土城沟等,为朝阳区主要输水及景观廊道,也是中心城区重要泄洪通道。河道横跨北京“生态环境带”,即一道、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串联奥体中心区、望京、酒仙桥、东坝、金盏等多个城市功能区,承担城市景观、休闲游憩、生态涵养、蓄滞洪等多种功能。3 坝河景观廊道建设的问题与现状坝河水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空间和环境的制约,以无法满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安全威胁、环境敏感、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3.1“水安全”存在隐患坝河、北小河现状堤防基本能满足设计防洪排涝要求,但流域内现状蓄洪滞涝调蓄能力有限,对下游北运河造成较大的行洪压力。水域岸线普遍存在被侵占现象,如坝河太阳宫乡夏家园社区段、牛王庙社区段、将台乡驼房营村段、东坝乡西北门村段,北小河大屯街道段、关庄闸下游段、来广营乡段等,因建设活动等因素,造成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大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杂物,不但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安全,而且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影响河道两岸生态景观和环境,导致河流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严重受损。3.2“水环境”遭到破坏现状河流水环境质量较差,排污口点源污染和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严重,河流自净能力差,部分河段仍为V类或劣V类水体,不能满足城市河流景观用水需求。坝河驼房营闸、北小河五环路以上大部分治理河段临水岸坡为混凝土直立挡墙或硬质护坡,枯水期河道水位下降,硬质堤岸裸露,光洁的岸坡表面寸草不生,不仅滨河亲水景观性较差,而且导致水体-土体-微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受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3.3“水景观”有待提升坝河两岸建设用地条件复杂,现状用地的分布基本上以五环为界,五环以内区域主要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五环以外区域主要为农业用地、村庄产业用地、林业用地等,其中农业占有较大比例。河道上游周边主要为城市公园;中游周边为郊野公园;下游接近温榆河生态廊道,大多与蓄洪区相结合,主要为大尺度的生态防护性绿地。整体绿地分布不均,不成网络,仅沿河有几块绿地质量较好,其他均由废弃地、农地自然而成,缺乏广场用地;城乡二元特征明显,建设两极化发展。综上所述,坝河水系在城市洪涝安全、水体污染、环境品质等方面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朝阳区重要的水系景观廊道,坝河对城市区域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将带来重要的影响。4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发展定位规划将以区域视角对项目展开研究探讨,探索一条从“城市”到“自然”,从“过去”到“未来”的城市河道发现之旅。4.1 发展定位水城共融、蓝绿共生,实现“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目标,打造一条沟通古今、连接世界的蓝绿纽带,如图1所示。以坝河景观廊道建设为契机,完善区域生态格局,修复城市生态本底,提高绿化品质,最大化为全市提供生态涵养空间,综合提升区域生态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图1 鸟瞰效果图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03.03652

 建筑规划与设计4.2 空间布局规划结合朝阳重要城市功能组团,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区域发展,将坝河打造成一条集文化艺术、国际交往、金融商贸、和谐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风景线。构建两带、三楔、四核、六段的规划结构,形成蓝绿交融、节点串联、城市织补、斑块缝合的空间网络体系,如图2所示。图2 规划平面图5 坝河水系景观廊道提升策略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下,规划从聚焦“水安全”、突出“水治理”、注重“水共融”、提升“水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对坝河水系进行重新梳理。5.1 聚焦“水安全”(1)满足行洪排涝,保障城市安全。依据防洪要求,划定河道蓝线,结合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位线进行弹性设计,提升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结合雨量计算,在河道与城市衔接外延,增加低影响开发措施,增设水位预警系统,强化水安全。(2)丰富滨水界面,蓝绿交织相融。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划定河道常态带+可淹没带+滨水游憩带三类滨水界面。扩大行洪截面,将原有岸线变直为曲,减弱水流冲力,增加水陆接触面积,为动植物的栖息和人的滨水游憩提供更丰富的空间。5.2 突出“水治理”(1)优化水体资源,实现永续利用。合理划定蓄洪、滞涝区,调蓄水量达到800万立方米。加强截污管线及再生水厂的规划建设,永续利用再生水补给河道。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环境及景观用水,开展水质、水量、闸坝联合调度,加强智慧水务建设。(2)加强环境治理、满足水体自净。充分发挥滨水绿地对雨洪的渗透、积存、净化及涵养作用,加强河流水环境治理及保护,控源截污与净化提升相结合,对河道沟渠进行清淤治理,增加生态浮岛及人工湿地,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水质要求达到IV类以上标准。5.3 注重“水共融”(1)溯源漕运历史,复兴运河文化。从元金时期到今天,坝河见证了漕运历史;从二环到五环,坝河也见证了近现代北京圈层式的快速发展,像年轮一样刻下了深深的城市记忆。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溯源河道文化脉络,通过现代手法再现历史水坝漕运功能与繁荣景象。(2)满足城市需求,丰富亲水空间。从区域视角出发,优化滨水用地布局,与城市功能互动,串联居住、商贸、国际交往等功能,保证城市功能与环境的双向提升。满足城市需求,形成多样、开放的亲水空间,设置运动休闲、观赏游憩、商业服务、文化艺术展示等功能,扩展滨河公共活动与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5.4 提升“水环境”(1)重塑河堤形态,复合生态功能。营造防护林、疏林草地、农田、草甸、湿地和水域六大生境类型。构建复合生境系统,形成多样化的生态滨水空间。通过滨河景观的差异化、特色化营造,打造一条低成本养护的河道绿化景观带。在保证观赏游憩空间设计的同时,注重其生态价值与可持续性,形成四季有景可观的滨河绿带。(2)增加内河湿地、构建弹性水岸。保留主河道,在两侧拓宽浅水区,设计内河、湿地,增加弹性蓄水、净化单元。结合滨水护岸设置台地式雨水花园,沿堤顶路设置植草浅沟,亲水平台及滨水步道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加强河堤护岸地下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通过植物配置、空间进退设计、生境营造、可持续性生态技术应用及有序开发等手段,保证场地具有随时间、环境变化的弹性空间,挖掘场地生态及开发潜力。6 小结城市水系是城市中生态与景观条件最佳地域之一,对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的改善、特色的塑造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城市水系治理、水环境提升、水景观营造在城市中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水系景观廊道建设将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坝河水系景观廊道提升,将全面建成“水清、岸绿、景美、蕴深”的国际一流生态廊道,打造历史名河,实现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发展目标,为北京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 吴军.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北京历史水系问题改善研究[J].生态经济,2017(10).[2] 邓卓智.北京水系生态治理的理念与实践沈来新[J].中国水利,2010(20).[3] 陈淑敏. 从历史的演变看转河治理的必要性[J].北京水利,2004(3).[4] 李宗新.北京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水工程体系[J].北京水利,2004(1).[5] 白咸勇. 北京城市河湖滨水地区景观设计初探[J].北京水利,2002(1).53

篇二: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域治水

 碧水兴城

 西咸新区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 2019-2021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关中水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咸,加快推进黄河流域西咸新区主要河湖水系保护治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实施方案(2019-2021)年》(市办字〔2020〕19 号)有关精神,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保护治理新格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嬴,让水与城市和谐共生,使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二、基本原则 (一)尊重自然,柔性治水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自然修复为主,开

 展河湖生态治理。在河流形态上,因势利导,随弯就弯,深潭与浅滩交错;在岸坡形式上,大力推广大缓坡、隐形堤、微地形;在水环境治理上,实施生物栖息地修复,打造生态河道、流动水景、美丽河湖。

 (二)全域治理,综合施策 按照“控源截污治水、集约节约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连通引水、河湖长制管水”的总思路,坚持“流域为整体、区域为单元,保护和修复并举”的总要求,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水和林两个生态要素,把留住水放在突出位置,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涵养水源,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水生态工程可持续运行,再现河道清水长流,两岸碧绿自然。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水利、市场主导经营水利”,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工程管护等领域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广开渠道,加速推进工程建设。

 (四)新区统筹,新城负责 新区负责统筹方案编制、资金争取、督导协调、考核考评等事务,各新城、西咸集团为区域水生态治理责任主体,按照本方案的总体安排,制定本区域工作方案和资金筹措、管护经营等计划,统筹安排各项工程建设,加快工程进度。

 (五)创新机制,协同管理 健全和完善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实现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加快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河流确权划界、岸线利用规划,推动河流生态空间用途管控,使河湖生命健康永续利用。

 (六)融合发展,人民满意 按照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原则,把河湖治理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嬴,用保护治理成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加强水安全为核心,以提升水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遵循“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通过三年保护治理,主要河流建设生态堤防 74.6 公里,建设护堤林 3024.1 亩,修复滩区面积22394.5 亩,形成节点 24 个;新建、扩建污水厂 8 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20.8 万吨/日,提标改造污水厂 10 座;实现“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碧水长流、鱼翔浅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六大体系。

 --建成“堤固洪畅、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实施堤防治理工程,全面提高防洪安全标准,城乡重点防洪工程达标率

 100% ,实现重点河流堤岸全线贯通。

 --建成“水清岸绿、生态健康”的水环境体系。结合城乡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堤岸、堤内、堤外立体增绿,建成多层次、大绿量、高标准的护堤林带,筑牢河湖生态屏障。

 --建成“功能多元、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体系。坚持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同步治理,不断加强沿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沿河农村污水处理场站建设,实现沿河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建成“人水和谐、品质独特”的水景观体系。综合挖掘河流水景观要素,以水造势、以绿造景、以野造趣,傍河结湖,建设不同类型的景观节点,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景观体系。

 --建成“彰显底蕴、古今交融”的水文化体系。依托河湖现有资源,通过提炼沿河历史文化、关中乡村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素,培育一批具有流域特色的水文化基地,丰富人们对水生态文明的认知、感悟和体验。

 --建成“科学完善、智慧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河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水文、水质、视频、音频全要素实时监控预警;加快河流确权划界、岸线利用规划,建立权属分明、制度完善的河湖长效管控体系。

 (二)年度目标 1.2019 年(动员启动年)谋划制定《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咸新区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全力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推进农村污水治理,2019 年渭

 河水质达到地表水 IV 类,沣河、泾河水质达到 III 类,新河和太平河水质达到Ⅴ类,斗门水库水质达到 IV 类。

 2.2020 年(全力冲刺年)全面实施河流水系保护治理,主要河流消除劣 V 类;渭河出境断面水质类别不低于地表水 IV 类;沣河、泾河水质达到地表水 III 类;太平河、新河水质达到地表水 IV 类;斗门水库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按照“农村污水革命”要求,优先实施水源地、沿河沿湖的污水处理工程,加强沿河两岸农村污水有效管控;全面开展河流堤防建设及滩区治理。

 3.2021 年(全面决胜年)全面完成主要河流生态治理,新区渭河出境断面水质类别稳定达到地表水 IV 类;沣河、泾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 III 类;太平河、新河水质达到地表水 IV 类;斗门水库水质达到 III 类;全面完成污水治理、堤防治理、护堤林建设、生态修复等工程,全面推进 3 个湖库(斗门水库、芋子沟水库、百倾沟水库)建设,完成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实现沿河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管控,坚决防止农村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库。

 到 2022 年,开展工程验收与评价工作,新区范围内省考、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治理要求,河湖水系实现有效连通,城乡供水得到全面保障。

 四、保护治理任务 遵循“治、用、保、引、管”的总思路进行全域治理,重点任务有控源截污治水、集约节约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

 连通引水、河湖长制管水 5 大方面 129 项治理任务。

 (一)控源截污治水 1.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2019 年完成 3 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8.5 万吨/日,完成 5 座污水厂提标改造;2020 年完成 3 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5.8 万吨/日。2020 年完成 5 座污水厂提标改造;2021 年完成 2 座污水厂新建、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6.5 万吨/日。三年累计新建、扩建污水厂 8 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20.8万吨/日,提标改造污水厂 10 座,污水处理标准由一级 A 全部升至准 IV 类水质,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2021 年底前新建污泥处置厂 1 座,新增污泥处理能力 600 吨/天,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稳定在 90%以上。(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2.农村水环境整治任务。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和有效管控的行政村比例,2019 年分别达到 60%和 7%;2020 年分别达到 84%和 16%。(牵头单位:新区生态环境局)

 3.城区管网改造任务。对 2019 年排查的 21 处市政雨污水错接混接点位,持续监督整治,全部整改到位。2020 年在城镇雨污水管网排查基础上,制定城镇排水管网雨污错接混接点改造、管网更新、破旧管网修复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计划,全面提升现有设施效能;对市政管网错接混接严重、整改时间较长的市政管网有条件的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减少错接混接对水环境的影响,加快落实改造任务。2021 年新区将持续推进

 市政雨污水错接混接工作,发现一处整治一处。争取做到新区市政雨污水管网零错接混接。(牵头单位:新区城市管理与交通运输局)

 4.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为加快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新区污水收集处理,2019 年建成污水管网 93.88 公里;继续强化城区及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应当与城市开发同步推进,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制,2020 年计划建成污水管网 60 公里。通过污水截留、收集、新建等措施,加快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的污水管网建设,2021 年底前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 85%,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牵头单位:新区规划与城乡住房建设局)

 经过三年保护治理,渭河出境断面水质类别不低于地表水IV 类;沣河、泾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新河、太平河排污河(渠)水质达到地表水 IV 类。

 (二)集约节约用水 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加快实施西北郊、沣皂河、泾阳县自来水公司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牵头单位:新区生态环境局)

 2.应急水源建设任务。2019 年建成泾河应急水厂,秦汉应急水厂实现通水;2020 年完成涝渭应急水厂建设并投运,完成西北郊水源地二期迁建水源井建设;2021 年完成渭河以北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加强沣西新城应急水厂、秦汉新城应急水厂运

 营管理,实现应急水源工程良性运行。(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3.地下水压采任务。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逐步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每年明确地下水开采量限额,逐年减少地下水用量,切实保护和涵养好地下水资源。(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4.再生水利用任务。鼓励和提倡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或排水支流入河口建设人工湿地或活水公园,多措并举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到 2021 年,工业聚集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 3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含补充湖池及湿地生态水)达到 40%以上。(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5.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任务。到 2021 年新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超过 10%,节水型企业覆盖率不低于 15%,节水型单位覆盖率不低于 10%,协助全市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三)一河一策保水 1.堤防治理任务。以渭河、泾河、沣河、新河等河流为重点建设对象,通过开展河流堤防治理工程,增强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治理堤防 74.6 公里。(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2.护堤林建设任务。完成泾河、新河护堤林建设 3024.1 亩。(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3.生态修复任务。建设一批河道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示范工

 程,建设生态节点 24 处,生态修复滩区面积 22394.5 亩。(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四)河湖连通引水 1.外调水任务。实施新区内引汉济渭引水配套工程、宝鸡峡泔河水库引水工程(即渭河以北应急供水工程)、斗门水库南池引水调蓄工程等三大重点引水工程,合计新增年引水量2.93 亿立方米。2020 年开工实施 30.1 公里应急供水输水管道;2021 年实现宝鸡峡泔河水库向新区第二水厂供水,基本完成斗门水库主体工程建设。(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2.供水引水任务。2020 年完成西咸新区第二水厂一期主体工程,实施红光大道跨沣河桥段、石化大道与绕城高速交叉段给水管道工程,打通沣东与沣西、能源金融贸易园区供水断点,实现新区供水“互联互通、互为备用”的供水格局。2021 年完成西咸新区第二水厂一期工程及其配套输配水管线建设。(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3.生态引水任务。做好沣河向斗门水库北池引水工程建设,加快芋子沟、百倾沟与泾河水系连通前期工作,完善引沣济太、引沣济沙系统论证,通过河湖连通,提升生态环境。(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五)河湖长制管水 1.河湖长制任务。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按照分级分段原则,由新区和新城两级河长牵头抓总,组织领导,统筹协调,

 监督推进各类治理项目落地实施。在河长制、湖长制建设的基础上,明确各河湖责任单位、管理范围、职责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等,健全水系运行管理体制。(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2.河湖确权划界任务。2019 年完成 3 条(渭河、泾河、沣河)流域面积 1000 平方公里以上重要河流的划界任务。2020年 6 月底前再完成 3 条河流(新河、太平河、皂河)、2 座水库(芋子沟水库、百倾沟水库)的划界任务。2021 年完成其他水利工程的划界任务。(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3.岸线利用规划。2020 年 12 月底前完成渭河、泾河、沣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2021 年 6 月底前完成新河、太平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牵头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五、重点工程 (一)河流生态治理工程

 实施渭河、泾河、沣河、新河、太平河、皂河、沙河全流域治理,共建设生态堤防 93.04 公里,建设生态林 3795 亩,修复滩区治理面积 34098.05 亩,形成景观节点 24 个,新建、扩建污水厂 7 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19.8 万吨/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 5 座. 1.渭河。修复滩区面积11896亩,形成节点5个,2021年底全面完成渭河治理。提标改造污水厂1座。

 2.泾河。新建堤防26.5公里,防汛道路19.66公里,河道护岸17公里,建设生态林3030亩,修复滩区面积15026.55亩,形成景观节点6个,2020年底空港新城、秦汉新城全面完成治理,2021年6月底全面完成泾河西咸新区段堤防建设,贯通全线防汛道路,2021年底全面完成治理。新建污水厂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

篇三: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iddot;施工技术·文章编号:

 10096825 ( 2017 )

 13008102谈大同市古城墙护城河水系的施工技术要点收稿日期:

 20170223 作者简介:

 刘青丽(1969 ),女,工程师刘青丽(大同市永泰广场,山西 大同  037000)摘   要:

 介绍了大同市古城墙护城河修复项目的主要工程量,分析了护城河水系施工的技术难点,并阐述了护城河基坑、防水层、模板及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总结了具体的施工要点,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关键词:

 古城墙,护城河,基坑,模板,混凝土中图分类号:

 TU943. 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的发展,古城修复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越来越被重视。古城修复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而且能带动城市的旅游发展。本文以大同市古城墙护城河修复工程为例,从护城河水系施工时需注意的几个技术要点入手,着重解决了护城河水系施工时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  工程概况大同市古城墙护城河是环绕古城墙外围周边的一个构筑物,为混凝土结构,大同市东城墙护城河全长 7. 6 km ,护城河河道宽20 m 。护城河池壁离城墙距离 25 m ~ 35 m ,离马面最近处 15 m左右。因其工程量大,结构特殊,大部分属深基坑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因此本文就该构筑物在施工实施过程中需解决的几个技术要点做详细施工及技术方案。主要工程量有:

 1 )土石方工程:河道土石方工程 760 000 m 3 ;2 )钢筋混凝土工程 95 000 m 3 ; 3 )防水工程 190 000 m 2 。由于整个工程跨度大,每段长约 1.9 km ,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北高南低,地层土质复杂,标段内有地裂缝存在,因此施工难度极大。2  主要技术难点根据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的具体概况,本项目主要的技术难点是:深基坑处理、防水处理、池壁超过 2 m 时混凝土池壁浇筑处理、地裂缝处理,伸缩缝处理、施工后浇带处理。1 )深基坑处理:由于护城河设计常水位为 1 042. 50 ,池底设计标高为 1 041. 00 ,地形由东至西,由南至北逐渐变高,基坑深度大,机械作业难度大。2 )防水层处理:护城河毗邻古城墙,护城河防水是结构的重要部分,因此,护城河的防水尤为重要,伸缩缝、后浇带、阴阳角部位施工也是本结构技术难点。3 )混凝土池壁跨度大,每个标段平均 600 m ,支模时容易发生模板走动,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现象,支模难度大,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都是施工重点和难点。4 )地裂缝处理:经过东城墙及附近地带调查,大庆路断层从东城墙北段通过,地面物探勘察,大庆路断层在地表已形成宽约45 m 的异常带,反映在地表形成地裂缝。地基处理需经调查后设计上做一定处理,施工时机械作业量和难度都大。5 )伸缩缝处理:为防止混凝土底板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底板纵向按设计要求每隔 5 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 20 mm 。伸缩缝的防水施工是个技术难点,必须处理好。6 )后浇带处理:由于河道跨度大,为减少施工阶段的收缩应力和差异沉降,按设计要求沿纵向每隔 25 m 设置一道后浇带。后浇带工程做法、浇筑时间以及养护等是本结构的技术要点,必须处理好。3  技术难点施工及技术方案3.1  护城河基坑的施工及技术方案护城河基坑开挖时采用机械作业,首先要根据地勘部门提供的地质土层情况来确定河道基坑的放坡坡度,并设置一条临时运输通道。1 )本工程施工是在雨季,由于现场开挖面积大,为了防止河道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所以需在基底周围设置一条临时排水沟,同时设置临时集水坑一个,以上都作为雨季排水措施。挖掘机挖土方时,先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 300 mm ,预留的 300 mm用人工清理。2 )根据施工图纸,在基坑开挖时,应会同甲方、设计、施工、监理方共同验槽,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基坑底高程的允许偏差为±20 mm 。3 )基坑开挖时,要由浅入深。大于 4 m 的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局部基坑距离马面较近处,由设计单位出支护方案,支护完成后再开挖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of loose region upon slope stabilityLiang Xiaowen  Zhang Fulong(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Profess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 Weinan 714000 , China )Abstract :

 A large scale model test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side slope , soil pressure box buried inthe model box ,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hange of the slope before and after excavation of soil stress , at the same time by killing the unit to simulate the excavation process. Get the slope before and after excavation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change ,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can be seen in the excavation process is the unloading process also destroys the stability of soil structure.Key words :

 slope , finite element model , foundation , stress· 1 8 ·       第 43 卷 第 13 期2 0 1 7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 43 No. 13May.   2017万方数据

     4 )在基坑开挖中,池底以下 1. 5 m 需换填天然级配砂石,技术要求如下:

 a. 压实系数不小于 0. 96 ; b. 干容重大于 2. 0 t/ m 3 ; c. 采用机械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 30 cm 。5 )基坑挖至设计高程时,应会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基坑检验,检查基底土质是否和勘察报告一样,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特殊土质,需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6 )经调查,地裂缝为区域性构造断层活动引起,其特征为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但活动过程缓慢,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为避让,但本结构是在原旧城墙遗址上新建,不可避让,技术上只能采取一定措施,延缓地裂缝发展对构筑物的破坏,按设计要求在地勘部门确认的地裂缝影响范围两侧再各扩 20 m ,在护城河基底再往深挖4. 0 m ,换填自然级配砂粒。技术要求如下:a. 压实系数不小于 0. 96 ; b. 干容重大于 2. 0 t/ m 3 ; c. 采用机械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 30 cm 。3.2  防水层施工及技术方案待河道基坑验收之后,应及时支模。同时要重新测量垫层标高,以防出现误差。混凝土垫层要整体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提前预留好注水口和排水口位置。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 75% 时,再进行下一步的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施工。护城河防水采用 4 mm SBS 自粘式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粘贴方式为满粘。具体施工及技术要求如下:1 )在找平层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之后,应进行养护和干燥,直到含水率不大于 9% ,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同时要使找平层表面平整、坚实、没有空鼓开裂和起砂现象。2 )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应把表面清理干净再进行 4 mm SBS防水层施工。3 )由于 SBS 自粘式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易燃材料,因而应准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4 )基层清理完毕后,应先将伸缩缝、阴阳角、后浇带等重点部位进行处理。施工时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将卷材裁成相应的形状进行铺贴,并采用预埋止水钢板、遇水膨胀止水条、外塞嵌缝油膏的方法来处理。5 )在铺贴卷材之前,应先根据河道的宽度提前裁剪好相应的卷材,铺贴防水层尽量选有经验的技工。粘贴时将管穿入已卷好的卷材卷心,把卷材的一边和要铺贴的部位对齐,一边铺一边撕掉保护膜防止灰尘污染,用手扶住管子两端向前慢慢滚动铺设,要求一定要均匀用力滚动、不能含有气泡。铺设搭接宽度应掌握好,长边不小于 100 mm ,短边不小于 150 mm 。6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平面做 5 cm C15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防水层施工完,应及时贴 5 cm 厚聚苯板保护,回填砂土,挤压密实。3.3  模板施工及技术方案待验槽完毕,及时支模。各标段工程每段均为 600 m 长,跨度大,因此采用钢板支模,支河底和壁模板时,应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本工程采用新型的拉结止水螺栓固定内外模板。由于河道跨度大,极易出现模板走动漏浆,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现象,特别要求专人检查拉紧螺栓是否结实牢固。3.4  混凝土施工及技术方案1 )护城河为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河底和河壁时,应分次浇筑:第一次在底板与池壁上部 300 mm 处预留施工处,第二次在池壁顶部下留施工处,余下的部分再浇筑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定要做好养护。2 )施工缝的处理也是个重点,一定要仔细处理好。具体做法是:

 a. 及时清理已浇筑混凝土表面松动的土渣、杂物等; b. 要尽量缩短施工缝处两层混凝土的浇灌间隙时间; c. 在浇灌前应把原来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浇水湿润; d. 浇筑时先铺与原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 10 cm ,然后再倒入混凝土。3 )钢筋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下料,保护层厚度必须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因河道池壁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因此,在入水口和出水口部位钢筋按照以下要求设置:当洞口尺寸不大于 200 mm时,钢筋绕过洞口;当 200 mm < 洞口尺寸 ≤1 000 mm 时,洞口每侧加筋数量不少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面积的 1/2 ,并且施工时一定要按要求严格执行。4 )浇筑河道壁时,沿壁四周均匀浇筑,因护城河壁高度超过 2 m ,因此用串桶浇筑。先浇筑河道底板然后浇筑河道壁。浇筑时插入一定要快,拔出时要缓慢,避免出现空隙。同时要保证振动时间,但也不宜太久。河底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前要压实抹光,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凝固后不仅表面光滑,而且抗裂性好强度也高。5 )护城河结构每个标段均为 600 m ,跨度较大,因此,按设计要求沿纵向每隔 5 m 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浇缝钢筋要断开,伸缩缝必须贯通整个河道,即底板、河道壁通长设缝。施工时按规范及设计要求,采用预埋止水钢板、遇水膨胀止水条、外塞嵌缝油膏的方法来处理。6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 12 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保持湿润环境不得小于 14 d ,防止表面因水分散失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并在养护 28 d 的时候按要求做好混凝土试块取样送检。7 )护城河结构浇筑时需设置后浇带,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a. 沿护城河道每隔 25 m 设置一道温度后浇带,宽度 1. 0 m 。

 b. 后浇带在基础浇筑 45 d 后,经设计同意后浇筑。

 c.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一般可内掺 12% 水泥重量的 UEA 膨胀剂,养护时间为 28 d 。

 d.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要高一级。护城河水系在施工时,注意解决上述几个技术要点,就能有效地防止工程隐患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参考文献:[ 1 ]   GB 50009 — 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S ] .[ 2 ]   GB 50007 — 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 ] .[ 3 ]   GB 50108 — 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S ] .[ 4 ]   GB 50204 — 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 ] .[ 5 ]   GB 50208 — 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S ]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points of Datong ancient city wall moat water systemLiu Qingli( Datong Yongtai Square , Datong 037000 ,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quantities of Datong ancient city wall moat restoration project ,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moat water system , and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moat foundation pit , waterproofing layer , template and concrete , summarized specific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Key words :

 ancient city wall , moat , foundation pit , template , concrete· 2 8 ·第 43 卷 第 13 期2 0 1 7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万方数据

 ...

篇四: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丁 推 荐

 ↓

 精 品 文 档

 2009年 10月 第 10期城市道桥与防洪收稿日期:2009 - 08- 04作者简介:奚肖 亚 (19 53- )

 , 男, 上海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水利规划设计工作。南京城市发展与秦淮河整治回顾与展望奚肖亚, 花剑岚(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6 )摘要:

 该文介绍了六朝时期至上世纪 80年代南京城与秦淮河的历史变迁, 分析了 2000年前后河道整治前的状况, 详细阐述了秦淮河整治的内容和方案, 并介绍了整治成果及后续治理工程, 提出了现存问题及不足。关键词:

 南京; 秦淮河; 历史变迁; 整治中图分类号:

 T V 8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9 - 7 7 16 (2009 )

 10- 0013- 090引言秦淮河是长江下游南岸的一条小支流, 流域面积 2 631 k m2, 仅占长江流域总面积万分之一多, 但知名度不小。

 外地人来南京, 一般都会到秦淮河一游, 可以说秦淮河是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1历史上的南京城与秦淮河水脉是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的人水相互依存关系, 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城市的发展与秦淮河息息相关就是一个例证。城市, “城”指的是防御工事堡垒, “市”指的是集市贸易场所。

 两者都与水系河流密切相关。南京虽然是沿江城市, 但在其发展的历史上,却与秦淮河的关系更为紧密。防御堡垒方面:

 南京城墙的东南、南、 西三个方向的外侧就与秦淮河紧邻, 城东的护城河亦属秦淮河的支流。

 秦淮河与其支流和古城墙共同组成了南京的城市防御系统 (见图 1 )

 。集市贸易方面:

 沿秦淮河下游两岸区域历史上就是南京的繁华闹市街区。秦淮河是南京历史古都盛衰兴亡的缩影, 按先后顺序大体分为 3个阶段:

 六朝时期 (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南唐时期 (五代十国)

 、明朝时期。1 .1 六朝时期公元前 4 7 2年, 越王勾践灭吴, 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一带筑“越城”, 开始了南京的建城史。公元前 333年, 楚灭越后, 在今清凉山筑城, 名“金陵邑”。公元 229年, 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 在秦淮河北鸡笼山(北极阁)

 、覆舟山(九华山)

 下筑建新城(见图 2、图 3 )

 , 其后的东晋、南北朝的( 宋、齐、梁、陈)亦定都于此, 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城市。当 时淮水 (今名 秦淮河)

 从城外南侧 流入长江, 河道宽度约 300m, 下游 (方山以下)

 可全线通航, 是城市南部的天然军事屏障, 为了防洪和御敌, 从东吴起就夹淮立栅, 称作栅塘。

 淮水在运输、水利、商业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从石头城 (今清凉山)

 到青溪 (今通济门西)

 之间, 在淮水上有二十四浮航, 最著名的朱雀航在六朝御道的南端 (现为中华门内的镇淮桥)

 , 它正对着六朝宫城的中轴线。六朝时人工河渠基本上都是东吴开凿的。

 有南郊的破岗渎和城周的运渎、潮沟等。其中运渎为使城市水系与秦淮河相互贯通, 孙权于公元 24 02009 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四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暨西部交通科技创新论坛专辑13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 10月 第 10期年沿城西侧开凿, 河道走向北抵宫城, 南接淮水,为护城河, 其位置大致在今北京东路 (北极阁山南)

 、 新街口、 升州 路 (上浮桥)

 一线, 其作用 是传输漕粮。

 潮沟、青溪、运渎互相连接, 组成了建康宫城周围的水网与秦淮河、长江相沟通, 不仅解决都城的给水、 排水问题, 还是城市外围的天然城壕, 当时这些河渠在灌溉、运输和防卫方面都起有重要作用。

 五代南唐以后, 运渎废弃不用而淤断,今已难觅踪迹。1 .2 南唐时代公元 9 37年, 五代十国时期, 李昪定都金陵(改称 “江宁府”)

 , 南唐王朝建立。

 南京成为了我国东南地区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中心, 城市建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南唐都城和南朝建康城相比向南作了迁移, 把秦淮河下游两岸的商业区和居民都包围于城内, 其范围约在今北门桥、 中华门、大中桥、水西门之间 (见图 4、图 5 )

 。

 城内开辟有御街, 是整个江宁府的中轴线, 御街即相当于今天的中华路。南唐都城因将秦淮河下游段 (现东、西水关间的河段, 现称内秦淮河)

 围入城内, 为减轻洪水威胁, 又在城周开濠 25里, 史称 “杨吴城濠”, 城南外原有一条小河, 叫 “落马涧”, 经挖深, 复引 老秦淮河之水而成 “城濠”, 便是现今的外秦淮河。

 这是秦淮河历史上的最早的分洪道, 此后, 便形成了内外秦淮河的格局一直维持到现代。东水关旧称上水门, 始建于五代 (杨吴)

 初期,是古代建造的一处调节内 外秦淮河水的水关,由水闸、桥道、藏兵洞三部分组成 (现存的为明代建筑)

 。

 图 6为东水关与明城墙实景。南唐时期内 秦淮河两岸是金陵的文教中心,其后延续至宋、 元、 明、 清,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至今仍是热门的旅游景区。

 由于秦淮河两岸是其后历代南京人烟最稠密的地区, 一千多年来, 随着城市的发展, 因各种人为原因, 内秦淮河才变狭、变污、变浅, 河道水面至今宽度只有约 30m, 已不具备泄洪功能。1 .3 明代公元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 将南京2009 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四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暨西部交通科技创新论坛专辑14

 200 9年 10月 第 10期城市道桥与防洪改称 “应天府”, 先后修筑了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 城市规模得到了极大扩展 (见图 7 )

 。

 京城按山川 、江湖地理形势因地制宜而建, 设有 13座城门, 总共长 33.7k m, 为世界之最。

 朱元璋还对城市道路按棋盘式格局进行大规模修建, 这一格局至今还在左右着南京的建设。明代时期秦淮河因长江滩地垦殖等因素已向下游延伸至三汊河, 对秦淮河的治理主要为内秦淮河, 青溪、运渎、内秦淮等河道两岸成为繁华的市街区, 东水关、西水关两处为沟通内外秦淮河的水路通道。

 著名的 “南都繁会图”就是描绘城外最繁华的临河街区———长干里 (今为中华门外的外秦淮河)

 的景象, 画卷呈现出当时街市纵横、店铺林立、 车水马龙的场面; 河中运粮船、 渔船、 龙舟游船往来穿梭……明代秦淮河水系的又一项工程为开通天生桥河 (又名胭脂河, 见图 8 )

 , 其主要作用是内河漕运线路, 可将苏南、浙北的粮草避开长江风险安全运到南京。

 胭脂河是一条长约 5k m、挖深 25~ 30m的人工河道, 开凿于胭脂石岗上, 至今仍在运行,本次秦淮河调水线路之一 (石臼湖水源)

 就是利用该段河道。1 .4 1949 年后19 4 9年解放后, 对秦淮河水系的治理一直未间断, 先后实施了河道裁弯取直、 拓宽疏浚、堤防加固、 合并联圩、 闸站枢纽、 分洪道工程等 (见图 9 )

 , 主要成果有:(1 )

 19 69年建成武定门水利枢纽, 含节制闸 1座 (Q= 4 50 m3/ s )

 , 灌排两用 泵站 (Q= 4 6 m3/ s )

 1 座,其主要功能为:

 a .向上游区域内 100多万亩农田补充灌溉用 水; b.承担南京城南地区 的 城市排水作用。(2 )

 19 7 9年开通秦淮新河分洪道, 设计泄洪流量 800m3/ s , 占流域洪水总量的比例约 60%。

 河道长度约 17k m, 其中切岭段 2.9k m, 最大切深约30m。(3 )

 19 85年建成秦淮新河口水利枢纽, 含节制闸 1座 (Q= 800m3/ s )

 , 灌排两用泵站 (Q= 4 0m3/ s )1座, 其主要功能为:

 a .向上游区域内 100多万亩农田补充灌溉用水; b.承担秦淮河下游地区的排涝作用。

 本次调水的秦淮新河调水线路就是利用该泵站和河道。2本轮整治前河道现状秦淮河经历代变迁, 由于治理未考虑对河流自 然形态的 保护, 至 2000 年前后仍 有诸多 问题, 主要为:

 沿岸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 (遗迹、 遗址)

 多已湮灭; 人工砌筑的硬质化河岸 (堤防)

 切断了 河水与陆域的 生态联系, 沿岸污水排放量大 , 河 水 颜 色 长 期 呈 黑 绿 色 , 恶 臭 熏 天 , 水 质常年劣 于 Ⅴ 类, 沿岸 居 民生活环境恶劣 ; 枯 水期 , 河 床 裸 露 , 水 面 窄 浅 , 局 部 段 河 床 几 乎 见底; 河道岸线被沿岸大片棚户 区和单位无序分2009 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四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暨西部交通科技创新论坛专辑1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 10月 第 10期割 占 用 , 防 洪 工 程 建设未 考虑 民 众亲 水 的 需求, 防洪墙割断了 陆域与河道水岸区的 联系 ,沿 岸 道路交 通可达性 差 , 无 景 观可言 (见 图10~ 图 13 )

 。2000年, 南京市开始对外秦淮河的综合整治进行筹划, 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及融资平台, 当时的市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 整治目 标是:“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

 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水利、市政、环保、文物及安居等内容。3工程整治2001 年底至 2003年, 按照 “流动的河、 美丽的河、繁华的河”的整治目 标, 我院参与了新一轮秦淮河综合整治的规划设计, 先后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 工程范围为外秦淮河的运粮河口至三汊河入江口 15.6k m 的河段, 审批工程概算 (水利部份)

 为 9.88亿元。

 整治工程自2003年起实施, 2006年完工。

 主要内容包括:(1 )

 防洪:

 按流域规划要求, 河道清淤、拓浚,断面达到外秦淮河分洪 600m3/ s的标准。(2 )

 岸线堤防改造:

 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恢复河道的自 然生态特性, 满足民众的亲水需求, 达到人水和谐。(3 )

 水环境改善:a .水资源的联合调度, 目 标为使外秦淮河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b.解决枯水期河床裸露问题, 使常年水位满足景观及亲水要求。(4 )

 兼顾河道其他功能的要求。3.1 防洪工程设计原则:

 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考虑人们的亲水需求及城市景观和恢复河道的自 然生态特性。外秦淮河河道按规划行洪 600m3/ s规模要求进行清淤、拓浚, 范围为三汊河口~ 运粮河口, 清淤标准为:

 三汊河闸下河底标高▽ 0.0m, 三汊河闸~ 运粮河口河底标高▽1.0m, 河底宽 4 0~ 60m,河道坡比 1∶3。3.1.1 防洪安全超高外秦淮河防洪工程的等级为Ⅰ 等 1级。

 根据规范的要求及传统的治水观念,秦淮河沿岸防洪堤(墙)

 的墙顶高程比设计洪水 (▽10.60 )

 均高 2.0m,达 12.60 m, 左岸河西新区的 地面标高一般在▽ 7.0~ 8.0m之间, 墙顶比地面高 5.0m左右, 人水分割, 在河边却看不到水面, 只有高高的堤防或防洪墙 (见图 14 )

 。设计时先对安全超高重新认识, 并多次与有关部门(市水利局、 省水利厅)

 会商, 还请河海大学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主要的科研课题有 《洪水风险研究》, 并通过鉴定。

 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 采2009 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四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暨西部交通科技创新论坛专辑16

 200 9年 10月 第 10期城市道桥与防洪用的方案为防洪工程的安全超高为 1.0m, 即比原标准降低 1.0m (见图 15 )

 。3.1.2 防洪堤 (墙)

 断面型式防洪堤 (墙)

 断面设计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 )

 确保防洪安全;(2 )

 人们的亲水需求满足及休闲景观要求;(3 )

 河道自 然生态特性的恢复;(4 )

 原有防洪工程的利用。我院与河海大学 等联合进行课题研究, 如《外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河道 (防洪)态护坡应用 研究》 (南京市水利 规划设计院、 河海大学、 中科院土壤所)

 、《外秦淮河堤防防渗及稳定分析研究》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河海大学)

 。(1 )

 堤顶 (墙顶)

 及背水坡处理a .墙顶降低至▽ 11.60m, 露出地面部分作为安全超高, 形式上处理成花坛、坐凳;b.堤顶铺设行道路及绿化, 满足波浪冲刷要求, 汛期为防汛通道, 平时为游步道;c .背水坡坡脚设排水设施。(2 )

 迎水坡面处理a .保留原有防渗措施;b.设置一级或多级亲水平台或游步道, 具体根据各段实际情况确定。(3 )

 坡脚处理拆除原有硬质护坡, 改造成自 然土坡或木桩、仿木桩护坡或生态混凝土护坡, 具体根据河段的水流特性确定。景观及生图 16、图 17为典型河段平面、纵剖面设计图和典型河道断面设计图。3.1.3 岸坡稳定及抗滑措施外秦淮河沿岸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 历史上由于工程建设多次发生滑坡。如二药厂段、水西门鞋城、水西门公园、粮库码头段等。根据沿岸的地质地形特性, 组织专门项目 组,在河海大学岩土所的帮助下, 重点研究软土 (杂土)

 地基的稳定特点及其特性, 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抗滑桩的处理方案, 并对方案的计算模型进行改进, 工程运行 6年多来未发生一处滑坡。3.1.4 人文历史、水文化的挖掘及展现平台本段外秦淮河走向 大部分为沿南京城墙外侧, 沿岸历史沉淀深厚, 文物众多。

 为此, 在设计方案中, 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论证及疏理,我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有:(1 )

 鬼脸城 “鬼脸照镜”的恢复方案:

 工程实施前, “鬼脸照镜” 的水面已被垃圾包围掩埋, 整治方案基本按原有水面恢复, 经各方论证完善后, 最终被采纳 (见图 18 )

 。(2 )

 中华门城堡段的历史景墙:

 考虑该段在南京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综合地形提出了设计方案, 并付诸实施, 为以后的处理提供了平台。(3 )

 东干长巷右岸:

 利用二级平台打造历史长廊 (见图 19 )

 。图 14人水分割的防洪墙图 15防洪工程设计断面图 16典型河段平面、纵剖面设计图图 17典型河道断面设计图2009 城市道桥与防洪第四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暨西部交通科技创新论坛专辑1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 10月 第 10期3.2 调水工程调水是河道水环境改善的主要措施, 其目 标为改善水质, 由劣Ⅴ 类提高到Ⅳ类以上。改善河道水质除进行截污外, 还需使河道水体常年流动, 为此采用调水方案。3.2.1 水源方案调水的水源主要有两处:

 长江及石臼湖。石臼湖水系与外秦淮河水系是两个独立的长江支流水系, 每年的 5~ 10月 , 石臼湖水系 (石臼湖水通过水阳江经安徽当涂入长江)系的水位高 1.0m以上, 尽管溧水天生桥闸可起沟通水系的作用, 但由于管理不统一等问题, 秦淮河调水未能有效实施。通过论证分析, 确定了调水方案:(1 )

 引石臼湖水自 流入秦淮河主要是利用石臼湖水系与秦淮河水系的天然落差实现自 流引 调水 (见图 20 )

 。

 调水线路为:

 石臼湖→ 天生桥( 闸)→ 溧水河→ 秦淮河 (西北村)

 →秦淮河 (河定桥)

 → 武定门闸→ 三汊河, 线路总长7 9.1 k m。

 该线路的调水流量 Q= 30m3/ s 。(2 )

 秦淮新河泵站抽水当以上方案不能实现时 (每年 10月 至次年 4月)

 , 利用秦淮新河枢纽翻长江水入秦淮河实现调水。输水线路为:

 秦淮新河闸→ 铁心桥→ 河定桥→武定门闸→ 三汊河, 线路总长 4 0.5k m (见图 21 )

 。比秦淮河水调水量 Q= 30m3/ s 。(3 )

 南河水质改善南河为秦淮河下游的一条支流, 上游在西善桥附近与秦淮新河相交, 下游在赛虹桥汇入外秦淮河。南河因自 身汇流面积小且入河污水量较大,成为秦淮河的主要污...

篇五: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20 年第 32 期345百家争鸣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治理措施阐述慕源重庆市工程设计院,重庆 400000?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是新时期城市雨洪管理创新模式。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律越来越大,使河湖水系的范围受到严重的收缩,宽度和深度都相应较少,严重降低了海绵城市的排洪防涝效果,导致一到雨季,城市就会出现“看海”现象。由此科技那,相关部门要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对城市水系生态进行全面修复和治理,从根源上提升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功能。一、现状分析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对城市建设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大,甚至占用了大量城市河湖水系范围,使其转变为仅供人们游赏玩乐的景点,失去了其排洪防涝的能力。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生活、生产垃对城市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后的破坏,水体污染严重,非常不利于海绵城市雨洪共管的功能的有效发挥。二、修复措施(一)确定治理标准在粗放型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对城市水体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导致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不仅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且严重违背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初衷,妨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制定更加科学全面的治理目标,完善改造方案,对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优化,为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创建良好的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建设具有较高可行性的亲水、翻新、生态景观河道等基础设施。

 [1](二)修复重度污染水体为了能够有效减轻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需要加强对重度污染水体的治理和修复,从而强化水体生态修复的针对性和精准化。为了从根源上控制水体污染,要对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内源污染以及外源污染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和控制,对可能性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拦截。利用人工湿地、治理河滩地等生态修复技术,提升水域的净化能力。对入河口进行有效监督和治理,对进入河湖的污染物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水系净化等作用的有效应用。(三)修复生态环境水系环境遭受破坏,导致城市河湖逐渐转变为沟渠,丧失自我净化能力。因此,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是当前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要注重对水生态空间的治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建设自然弯曲生态河岸线以及扩大河道断面面积的方式进行治理;其次,采用综合治理方式,逐渐恢复浅滩、漫滩的功效。[2]实现水生态环境的多元化发展,恢复河道的冲淤能力,为自然河流形态的恢复创建条件。(四)优化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生态水系建设的技术效用,对修复技术实施改革和创新,积极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一般情况下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河道污染底泥净化技术以及生态护坡技术。三、保护策略(一)强化空间保护在海绵城市背景下,不同水系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对城市水系采取保护措施时,要提前调查和掌握不同水域空间的内在关系,明确划分界限以及具体的面积大小,才能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制定具体的保护方案。此外,要注重对河湖藻类植物等的控制和管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二)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按照科学的衡量标准,对城市水系的污染等级采取科学界定,然后设置相应的界桩等进行警戒。采取最佳的方案最大程度上挖掘海绵体的效用,针对其滞留、集蓄、净化等功能的特点,在不同的位置进行使用,从而发挥其最大功用。其中对于敏感地带的保护尤为重要。一般情情况下,在海绵城市背景下,水系敏感地带包括城市饮用水源地、不可再生湿地、水生动物栖息地等。在海绵城市的整体发展系统中,要注重以保护敏感地带为前提和原则,为城市水生环境的修复奠定基础。(三)监控隔离机制要针对重污染区域采取全天候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管理方案,把损失降到最低。首先,要对水体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采取防治警示标志、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等针对性保护策略。一般是指对凹岸、崩岸以及对冲击力抵抗性较差的区域等。

 [3] 其次,相关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水体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全面掌握,从而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监控方案,以便能够对整体水体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防止出现监控空白现象出现。然后,加强对海绵体、水域岸线用途等方面进行强化管理,为提升海绵城市水系排蓄功能提供保障。(四)保护水系海绵体制定科学方案,强化对海绵体的管理效率。首先,因地制宜,对海绵体的保护标准进行重新设定,并充分融合新技术和新工艺,对空间管理程序进行优化整合,特别是提防洪排涝、滨带生态保护等措施,为海绵城市的持续性稳定发展奠定基础。[4]其次,要加强对喝水熟悉的调度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制定更加全面的饮用水、景观用水等的调度方案,最大限度上发挥其蓄水排水的功能。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逐渐发展,对城市水系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对海绵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研究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修复和保护措施,恢复城市水系生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参考文献:[1] 俞立红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19):112-114.[2] 宋悦 .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治理策略 [J].工程技术研究 ,2020,5(12):269-270.[3] 蔡新立 , 程俊 , 汪萍 .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J]. 江淮论坛 ,2019(06):75-80.[4] 李婧 . 海绵城市视角下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 [J].城市规划 ,2018,42(06):100-104.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建设行为对城市水系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破坏,水系环境污染,城市水资源缺乏等现象,严重困扰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进程。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海绵城市的水系生态修复和保护,是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海绵城市背景下,加强对水系生态修复和治理的主要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海绵城市的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篇六: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霹‘j"‰。世R e g e n e r a tiv eD e sig no fth e m o a tin th e R e h a b ilita tio n o fA n c ie n tC ityD isser ta tio nS u b m itte dtoN a n j in gU n iv e r sityo fT e c h n o lo g yinp a rtia lf u lf illm en t o fth eR e q u ir e m e n tsf o rth eD e g r e eo fM a stero fE n g in e e r in gB yW a n g lia n gS u p erv iso r:

 P ro f . W uJilia n gD e c e m b e r20 0 8

 q育0n

 f目录/目录摘要A B S T R A C T第一章绪论………………………………………………11. 1研究背景……………………………………………. . 11.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 3研究方法、 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3. 1研究方法………………………. …………………21. 3. 2研究范围与内容……………………………………. 31. 3. 3相关概念…………………………………………. 31. 4国内护城河整治设计的实践………………………………. . 4第二章护城河的古与今……………………………………. . 72. 1护城河的由来……………………………………. . _ …. 72. 2护城河的功能极其演变…………………………………. 102. 2. 1城池防御…………………………………………1l2. 2. 2生产生活…………………………………………112. 2. 3防涝减灾…………………………………………122. 2. 4 交通运输………………. ………………………. . 122. 2. 5商业场所…………………………………………132. 2. 6消防避难…………………………. j……………. 142. 2. 7 景观游憩…………………………………………142. 3城市和护城河的关系……………………………………. 152. 3. 1护城河与城市空间格局………………………………. 152. 3. 2护城河与城市特色……………. . ?…………………. . 162. 3. 3护城河与城市文脉…………………………………. . 172. 3. 4护城河与城市发展…………………………………. . 18第三章老城更新与护城河整治的相互关系………………………203. 1国内外老城更新研究与实践………………………………. 203. 1. 1国外老城更新研究与实践……………………………. . 203. 1. 2国内老城更新研究与实践……………………………. . 203. 2老城快速发展对护城河的种种影响…………………………. 24

 目录3. 2. 1形态与功能片断化…………………………………. . 253. 2. 2聚居模式的变化……………………………………. 253. 2. 3景观系统的无序……………………………………. 263. 2. 4 生态文化资源的破坏…………………………………273. 3护城河整治可以激发老城活力……………………………. . 283. 3. 1与城市旅游业有机结合………………. :

 ……………一283. 3. 2促进人居环境的进步…………………………………303. 3. 3激发商业发展………………………………………313. 4老城更新中护城河整治的种种时弊…………………………. 32第四章护城河整治设计的原则、 理念和方法……………………. 344 . 1理论基础……………………………………………. . 344 . 1. 1景观生态学………………………………………. . 344 . 1. 2生态建筑学…………. . ……………………………343. 1. 3环境建筑学……………. 。

 …………………………. 354 . 1. 4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4 . 2护城河保护与利用的原则…………………………………364 . 2. 1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364. 2. 2连续的过程性原则…………………………………. . 374. 2. 3矛盾的共生与发展…………………………………. . 384. 2. 4空间序列与景观序列的和谐……………………………394. 2. 5生态系统与空间结构的再度适配………………………. . 424. 2. 6生态、 景观、 聚居的互动……………………………. . 444 . 2. 7 多方面兼顾原则………:

 ……………………………4 64. 3护城河整治设计的理念…………………………………. . 464 . 3. 1在继承中求发展……………………………………. 4 64. 3. 2以人的需要为根本…………………………………. . 474. 3. 3优化生态环境, 美化城市环境…………………………. 474 . 3. 4 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4 84 . 4 护城河整治设计的方法…………………………………. 4 84 . 4 . 1整体优化功能………………………………………4 84. 4. 2整合空间形态……………………. ………………. . 504. 4. 3传承城市文脉……………………. ………………. . 534. 4. 4建立生态环境……………………. ………………. . 54.第五章案例——长兴护城河整治设计…………………………. 59

 1////ff』ffffJJJfIJl,结斑黝

 ]

 摘要摘要在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上, “城’ ’ ( 城墙)与“河” ( 护城河)是一对伴生的产物。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还保存有完整的护城河, 但其内在功能及周边环境已发生许多转变。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 作为城市滨水空间之一的护城河已从城市边缘转变为城市中心区的一部分, 交通、 环境等压力不断加大。

 因此如何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护城河资源在当代城市中的价值应当加以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在城市滨水空间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但针对护城河这一特定对象开展的研究还较少, 特别是在老城更新的背景下, 如何通过护城河的整治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 让护城河这一历史资源为当代城市服务。

 文章尝试针对护城河的整治设计提出比较体系和完整的原则、 理念和方法。文章以老城更新中的护城河为特定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包括护城河及其相关城市水系空间。

 一方面护城河作为城市滨水空间类型之一, 可在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的经验中得到启示。

 另一方面护城河有其自身独特性, 不同于普通城市滨水空间。

 文章采用了文献检索, 实地调研, 系统分析和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剖析护城河的“古” 与“今"入手, 详细阐述了护城河的由来, 护城河在发展过程中功能的演变, 总结了护城河与城市的关系, 并揭示出在老城更新的背景下, 护城河所面临的困境, 以及如何通过护城河的整治来体现它在新老城中的纽带关系,激发老城活力, 体现新区特色。

 通过深入剖析其特性以及在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具体提出了护城河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护城河整治设计的理念及方法。

 护城河整治设计的意义在于城市护城河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全局利益的社会工程, 它与河川水体的规划、 水上交通及航运工程、 水污染治理、 市政工程、 防洪工程、 旧街区的改造、 文化古迹的保护等相关。

 护城河是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塑造的源泉之一, 是构成城市意象、 体现城市特色、 传递历史信息的重要因素, 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文章在提出了护城河整治设计的具体原则、 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长兴县护城河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实例, 具体讨论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全文数字:

 554 65字关键词:

 老城; 更新;图片:

 10 7 张护城河; 整治设计

 —]

 sig n if ica n te le m e n t to f o r m u r b a nim a g e ,e x p r e ssu r b a nch a r a cte r ,a n d tra nspo rth isto rica l inform a tion,w hichis th ech ef ish edtr e a su r eo fth a tcity.W ith t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th e a ccelera tio n o f u r b a n iz a tio np r o c e ssa n d th ec o n str u c tio n a b o u t m o d e r n iz a tio n o fth ecity , citym o a t isb e c o m in gacen terp a r to fC ityf r o mth ee d g eo fit,舔a p a r to fth ecityw a ter f ro n tsp a ce,a n dth ep ressu re. o ftra nspo rta tio na n den v iro n m en t isin crea sin g . A d d itio n a lly ,th e p o p u la tio n e x p a n sio nh a s ca u sedg rea t p r e ssu r eto th en a tu r a l en v iro n m en t. T h eref o re, h o wtod e v e lo pth ev isio n to re—ex a m in e th e reso u rces in th econtem pora ryeitym o a t sh o u ld h a v e th ev a lu eo fin - d ep th stu d y .O v era ll, inr e c e n ty ea rs, th e th eo r yo fsp a c eresea rch in W a terf ro n tC ityisresea rch edd e e p lyb o th a t d o m estic a n d a b o a r d . H o w e v e r ,th e stu d yca rried o u tco n ce m in gm o a t f o r th isp a rticu la r o bjectisless, esp ecia llyw ith t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h e o ldcity u p d a te . H o wto e x c a v a te th e h isto rica l a n d cu ltu r a l v a lu e o f th e m o a tsh o u ld b e r e se a r c h e d . E m b o d ie d in th econtem pora ry citym o a t in th e v a lu eo fth estu d ya r e stillm a n y q u e stio n sto b e a n sw ered . T h is a rticleso u g h ttoC a rryo u t a na na lytica l stu d y ,tr ytom a k e so m ep ra ctica l p rin cip les, co n cep tsa n dm e th o d s in th ed esig na n dim provem ento fth em o a t.T h esu bjecto fth is a rticle is th e m o a tinu r b a nren ew a l, a n dth eresea rchf ieldisa b o u t th em o a ta n d r e la te du rb a nw a terf ro n tsp a c e . F o ro llea sp ect, a so n eo fth eu r b a nw a te r f r o n tsty les, m o a tC a nin sp ir eth er e se a r c hf r o mth eresea rchex p erien ceo fu rba nw a te rf ro n tsp a ce; f o rth e o th era sp ect,u r b a nm o a th a s itsu n iq u ech a ra cterd ifferentf r o mth eo r d in a r yu rb a n w a te rf ro nt- spa ce. W ithth eb e g in n in go fa n a ly siso f th e‘'past'’ and ‘'present'’ ofth em o a t, th ea u th o r ela bo ra tes th eori. giIl, thee v o lu tio n ,a n dth e d ile m m au n d e r th e cir cu m sta n ce o fu r b a n ren ew a l o f th e m o a tb ym e a n s o flitera tu resu m m a r y ,f ie ld w ork ,system a tic a na lysis, a nd e x a m p le a n a ly sis. T h enth ea u th o rn a r r a te s th ew a ytosh o wth e tie r ela tio n b e tw e e nn ewcitya n da ncientcityb yth er en o v a tio no fth em o a t, h en ceto stim u la tevita litya n de x p r e ssn e w a r e a ch a ra cter.O n th e ba sis o f th eh isto rica l, cu ltu ra l, a n den v ir o n m en ta l ch a ra cter a n d c u r r e n tp r o b lem s, th ea u th o rsp ecif iesth eo u tlin e o fm o a tp ro tectio na n du sa g ea n d th e id ea

 摘要a n dm e th o d so f m o a tr en o v a tio n . T h ed esig nm e a n in go f th er e n o v a tio n o f m o a tiS th a tcitym o a t’ Sp ro tectio na n du sa g eis aso cia lprojectco n sid er eding enera lp ro f it, a n ditis rela ted w ith w a te rp la n n in g ,w a te r tr a n sp o r ta tio n ,w a ter p o llu tio n treatm ent,m u n icip a l projects, floodco n tro lproject, rebu ild ingo fa n c ie n tb lo ck , a n dh isto rica la r e ap ro tectio n . W ithth eref eren ce o fu rb a nw a te r f ro n t resea rchex p erien ceinh o m ea n da b ro a d , th e f u n c tio n 弱th e co n n ectio n o f n e wa n d a n cien tcity o f m o a tsp a cesy ste mw o u ldb eex p ressedinu r b a nd ev elo p m en ta n devo lu tio n .W ithth e resea rcho fth ep ra ctica l e x a m p leo fT h eM o a t a n dS u r r o u n d in gA r e ao fC h a n g x in gC o u n tyU r b a nD esig n ,th isa rticlesu p p o se sth esp ecif ic o u tlin e,id eaa n dm e th o d s to d iscu ssth eth eo r yinp ra ctica l d esig n .T D ta l W ro rd s:

 554 65Illu str a tio n s:

 1 0 7K ey w o r d s:a n cien tcity ,ren ew a l,m o a t,ren o v a tio nd esig n

 硕士毕业论文1. 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城市水系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是城市的血脉。

 因此保护城市水系包括护城河,在保护城市文脉的连续性和体现城市特色上, 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例如江苏著名的古城苏州, 是江南水乡的杰出代表, 城市沿水而生, 沿水发展, 水成为了苏州的城市特色。

 ( 图1-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护城河沿岸一带已经从城市边缘转变为中心区的一部分, 交通、 环境等压力不断加大, 护城河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遭到很大破坏。

 因此如何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古护城河资源在当代城市中的价值应当加以深入的研究。令人遗憾的是, 近现代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填河筑路, 填池建房之事不仅在中国而且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曾风行一时, 其结果只能是得小利而成大害, 导致整个城市水系( 包括护城河系统)图l一1苏州城河稳定性的破坏和紊乱。

 另外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料来源:

 作者拍摄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水系污染日趋严重, 水量减少, 河床淤塞, 排水不畅, 同时水系的防洪功能大大减弱, 洪涝频繁, 两岸河道被违章建筑物侵占,河道变窄, 导致整个滨水环境的严重破坏; 水质恶臭, 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生物链受到破坏。

 城市河道、 湖泊成为城市最大的排污沟、蓄污池。

 ( 图卜2)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城市环境景观质量, 对城市生态也造成较大的影响,也与人类向往自然的亲水心态相背离, 整个城市的滨水空间成为无法接近的环境恶劣地带。近几十年来, 人类的生态意识逐渐加强,重视对城市生态的保护, 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 被重新提到议程上来, 世界各地都已开展图1_ 2苏州护城河某段污染严重资料来源:

 作者拍摄许多滨水项目的研究。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 加拿大格兰威尔岛再开发都是成绩卓越的案例, 我国的滨水区整治实例有上海的苏州河、 南京的秦淮河、 合肥的环城公园、 南通的濠河、 成都的府南河等。

 在以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护城河滨水空间

 第一章绪论及现代滨水空间研究的经验中可以看到滨水空间与城市整体结构、 肌理的联结是成功的关键。

 重视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 将有助于地方特色的形成, 激发城市活力, 并为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带来生机。1.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城市护城河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全局利益的社会工程, 它与河川水体的规划、 水上交通及航运工程、 水污染治理、 市政工程、 防洪工程、 旧街区的改造、文化古迹的保护等相关。

 因此我们应针对当前古城护城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充分调查现状和了解实际情况基础之上, 尝试在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内运用城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景观建筑学的理论, 借鉴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的经验, 使护城河空间系统作为新老城结合体的功能在城市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得以体现。

 在新区发展过程中, 护城河系统提供的与老城的纽带关系, 这种关系能够激发老城活力, 体现新区特色。总的看来, 近年来国内外在城市滨水空间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但针对护城河这一特定对象开展的研究还较少, 特别是在老城更新的背景下, 如何挖掘护城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体现护城河在老城和新区的纽带关系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这其中包括以护城河系统为主的整个城市水系与水系沿线的带状空间结构( 包括河道的线形)、 聚居形态、 景观系统( 景观链)、 生态系统( 生态链)等之间共生互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从护城河系统的产生、 发展及几经周折的演化过程中从中得到启发, 在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同时, 促进护城河水系的空间、聚居、 景观、 生态等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1. 3研究方法、 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 3. 1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

 查阅根据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和对象, 大量阅读有关护城河历史变迁, 护城河保护与更新相关的各类书籍期刊杂志以及硕士博士论文等。2实地调研

 通过实地踏勘了解不同城市护城河的现状,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护城河在城市更新中的地位和作用。3系统分析:

 研究护城河更新改造的方法及手段, 建立起护城河整治设计的内容框架。2

 硕士毕业论文4 实例分析:

 通过对护城河更新改造设计案例的深入研究, 为论文所建立的方法理论提供参照系并进行反馈。1. 3. 2研究范围与内容文章研究范围:

 包括老城更新中的护城河及其相关城市水系空间。

 这其中包括以护城河系统为主的城市水系与水系沿线的带状空间结构( 包括河道的线形)、聚居形态、 景观系统( 景观链)、 生态系统( 生态链)等之间共生互动的关系等。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剖析护城河的“古’ ’ 与“今"入手, 详细阐述了护城河的由来, 护城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功能的演变, 在分析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护城河与城市的关系, 并揭示出在老城更新中城市护城河所面临的困境, 以及如何通过护城河的整治设计来体现他在新老城中的纽带关系, 激发老城活力,体现新区特色。

 通过深入剖析其历史、 文化、 环境等特性, 提出了护城河整治设计的原则、 理念与方法, 并以浙江省长兴县护城河两岸设计为案例, 详细阐述了理论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1. 3. 3相关概念1护城河的概念在原始社会中, 原始居民聚居在一起以农业、 渔牧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而农业生产及渔牧业都离不开水; 居民...

推荐访问:护城河水系治理调研报告 护城河 水系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