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5篇

时间:2022-08-31 12:30:08 来源:网友投稿

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5篇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 1微缩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 2差 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5篇,供大家参考。

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5篇

篇一: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T 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正常肌力的 %

  0

  零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微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2 差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尚可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篇二: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MMT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2.19)

 分级 名称 标准

 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肌力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0% 1 微弱 有可触及的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2 差 消除重力影响能,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25% 3 尚可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50% 4 良好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75% 5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100%

篇三: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22 康复医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题库在手,逢考无忧★★

  温馨提示:各位考生,请务必认真、仔细地阅读各题答题要求,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祝大家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中风早期患侧卧位的不正确姿势是(

  )

  A. 前臂旋前

 B .肘伸直

 C. 膝下垫软枕

 D.手指张开

  E. 踝关节中立位

 2.下列有关肌力的练习错误的是;(

  )

 A.肌力为 0 级时不必做肌力的训练

 B。注意心血管的反应

 C.肌力为 2 级时可以进行免负荷运动

 D。肌力为 3-4 级时由主动运动

 进展到抗阻运动

 E。注意无痛锻炼

  3.脊髓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的关键肌的肌力达到 3 级或 3 级以上,损伤

  分级为(

  )

  A.A=完全损伤

 B=不完全损伤

 C=不完全损伤

 D=不完全损伤

 E

  E=不完全损伤

 4.中风病人手背可以触到腰后,此时为(

 )

  A. Brunnstrom III 级

 B。Brunnstrom IV 级

 C. Brunnstrom v 级

  D.MMT 4 级

 E.MMT 5 级

 5、 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50%时,此时的肌力为(

  )

 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

 E。5 级

 6、肩关节屈曲伸展活动度测量时,轴心是(

  )

 A.尺骨鹰嘴

 B。肱骨外上髁

 C。肩峰

 D。肩胛骨

 E。以上都不是

 7、步行周期中,在支撑期控制伸髋的肌群是(

  )

 A.臀大肌

 B.股四头肌

 C.胫骨前肌

  D.臀中、小肌

  E.股二头肌

 8、关于放松练习错误的是(

 )

 A.放松包括精神放松和肌肉放松两种

 B。放松练习有利于缓解疼痛

 C。放松练习有利于改善睡眠

 D。在训练中只需要注意肌肉放松

 E。放松练习可以消除不安

  9、脑卒中按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其中 V 期时脱离共同运

 动(痉挛减轻)包括 (

  )

 A.手触摸腰骶部

 B. 上肢外展 90 度

 C 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或放松

  D. 软瘫无随意运动

  E.立位,踝关节背曲

 10、征服残疾的希望在于预防,一级预防可降低残疾发生(

  )左右

 A.90%

 B. 70%

  C. 40%

  D.

 2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 、流畅性失语包括(

  )

 A。Broca 失语

 B。wernicke 失语

 C。传导性失语

 D.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E.命名性失语

 2、 关于定量法步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量距离参数时,至少 10M

 B.跨距长是 100-160CM

 C。在测量时间参数时实际要测量行走 14-16M 距离的时间

 D。足角是 6。75 度

 E。步频是 95-125 步/min

 3、关于失语症的评定包括(

 )

 A。口语表达

 B。听理解

 C。阅读书写

 D。高级皮层功能

 E。咽反射

 4、 小儿脑瘫的康复侧重于(

 )

 A。职业康复

 B。社会康复

 C。医疗康复

 D。教育康复

 E。心理康复

 5、 ADL 训练包括 (

  )

 A。磨沙板练习

 B。床上训练

 C。木钉练习

 E。穿衣练习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

 1、康复评定

 2、失语症

 3. ROM:

 4、PT

 5、神经生理疗法

 6、促进技术

 四.填空:(每空 1 分,共 17 分)

 1.

 膝关节屈曲测定:

 固定臂(

  )移动臂

 (

 ),轴心(

  )正常值:屈曲 (

 )

 2.步态分析定量分析方法测量距离参数采取(

  )法 , 每侧不少于(

  )足印。

 3.康复医学索包括的耐力训练是(

 )和 (

 )

 4.Bobath 疗法的常用技术包括(

 )、(

  )、(

 )、(

 )

 (

 )。

 5.系统内功能重组,包括(

 )(

  )(

  )(

  )

 五.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 1 分,共 5 分)

 1.Brunnstrom 疗法更注重抑制联合反应(

 )

 2.脑可塑性有关的主要因素,系统内功能重组,包括失神经过敏,离子通道的改变。(

 )

 3.脊髓损伤的作业训练主要应用于腰椎以下的损伤引起的障碍(

  )

 4.踝关节背伸的主要肌肉 胫骨前肌 。(

 )

  5.国际上康复的含义就是指疾病的康复。(

 )

 六.简答题 :

 (每题 5 分,共 25 分)

 1.OT 疗法中功能训练有哪些? 2.如何摆放良肢位?3.脊髓损伤恢复期训练有什么?

 4.对肘关节及前臂的肌肉进行分析? 5.简述腹肌的检查方法?

 七.论述 :

 1. Brunnstrom 偏瘫功能评定分级? 2. 试述 PT 与 OT 的异同点?

 答案

 一、1.A

 2. A

 3.C

 4.B

 5.C

 6.C

 7.A

 8.D

 9.E

 10.B

 二、1.BCE

 2.ABCDE

 3.ABCD

 4.CD

 5.BE

 三 名词解释

 1.康复评定: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伤,残,病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并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2.失语证:是因脑损伤引起的原已习得的言语—语言功能丧失或损害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3.ROM:通常是指单个关节运动的弧度。

 4.PT:是指应用天然的或人工的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冷等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5.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以神经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偏瘫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6.能量节约技术:指省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用于体力和活动能力下降的患者提高日常活动的效率和持续时间。

 四、填空:

 1.股骨长轴,肱骨纵轴,股骨外上髁,150 度

 2.足印法 3 个

 3.全身耐力训练 肌肉耐力训练

 4.因人而宜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

 5.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交替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疗法

 五:判断

 1.错 2. 对 3 错 4 对 5 错

 六:简答题

 1.运动技能和素质。感觉技能和素质。智能技能和素质。心理技能和素质。社交技能和素质

 2.仰卧位:头中立位,患肩下垫一软枕,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腕关节背伸,可在患手中握毛巾卷。患侧髋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止患髋下垂,膝关节屈曲,其下可垫一软枕。踝关节背曲,其下可垫一软垫防止足下垂。

 健侧卧位:患者胸前抱一软枕,患肩前伸肘关节伸直,腕关节伸直,掌指关节伸直,放于枕上。患侧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膝下放一软枕,尽量保持踝关节背曲。

 患侧卧位:患肩前伸,肘关节伸直,掌心向上,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在前,患侧下肢稍屈曲在后。

 3.1)肌力训练(2)关节牵张(3)坐位训练(4)转移训练(5)步态训练

 (6)轮椅训练。

 4 .肘关节屈曲:肱桡肌,肱肌,肱二头肌。肘关节伸直:肘肌,肱三头肌。

 前臂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前臂旋后:旋后肌,肱二头肌。

 5. 0 级:咳嗽无收缩。

 一级:咳嗽有收缩。

 二级:上肢放于身体两侧,抬头腹肌有收缩

 三级:上肢放于身体两侧,肩胛骨上缘可离开台面。

 四级:上肢放于身体两侧,肩胛骨下缘可离开台面

 五级:双手交叉放于脑后,肩胛骨的下缘可离开检查创台面。

 七、论述

 1、Brunnstrom 偏瘫功能分级

 Ⅰ级:无随意运动 上肢:无任何运动 手:无任何运动 下肢:无任何运动

 Ⅱ级: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上肢:引出共同运动模式 手:仅有极细微屈曲 下肢: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Ⅲ级: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上肢:可随意引出共同运动 手:钩状抓握 下肢: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的共同性屈曲

 Ⅳ级: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上肢: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肩 0 度肘屈 90 度下,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曲 90 度;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手:能侧捏及松开手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下肢:坐位屈膝 90度以上,可使足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使踝背屈

 Ⅴ级: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有分离运动,精细活动 上肢:出现相对独立的共同运动活动:肘伸直肩外展 90 度;肘伸直肩屈曲 30 度至 90 度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可举过头 手:可做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下肢: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膝下做踝背屈

 Ⅵ级: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上肢: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累侧慢

 手: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非受累侧慢 下肢:在站位下可使髋外展到超出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能完成合并足内外翻

 2、PT 与 OT 的异同点

  作业疗法

 物理疗法 治疗目标

 使患者生活适应力发挥最大潜能

  使患者运动功能发挥最大能力 治疗范围

 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 躯体功能障碍 治疗手段 日常活动、工作、游戏、环境调整

 运动疗法,医疗体操、拳操、神经 肌肉促进技术、气功、牵引、手法治疗

 、 辅助器具、轮椅、假肢、矫形器、器械训练等 治疗重点

 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

 增强动作控制能力和工作耐 提高感知、认知能力 改善情绪、调整心理状态

  掌握某一生活和工作技增强肌力、增强关节活动范围

 增强和改善运动的协调性

 改善运动耐力

 改善机体平衡

 改善心肺功能

 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

 能 适应环境

 病人参与 主动

 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治疗师

 作业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

 治疗时机 较晚

 较早

 趣味性 强

  弱

 康复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6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A 型题】

 1.康复医学是一门

 (

 )

  A.研究残疾人和病人的行为学

 B 语言矫治学

 C.研究残疾人和病

  人的社会心理学

 D.有关促进病、伤、残者恢复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

  功能为目标的学科

 E.有关促进残疾人恢复的特殊教育学 2.康复的对象是

 (

 )

 A.截瘫、偏瘫病人

 B.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的病人

 C.各种功能障

  碍的人

 D.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

 E.小儿麻痹症、精神病病人 3.下列哪项不是超短波疗法的绝对禁忌证

 (

 )

  A.月经期下腹部

 B.使用足够剂量抗肿瘤药的癌症病人

 C.带有人

  工心脏起搏器

 D.机体极度衰弱者

 E.高热病人 4.康复评估的特点是

 -(

 )

  A.重点放在与生活自理、学习、劳动有关的综合功能评估

 B.重点放

  在运动能力的评估

 c.主要是医学心理学的评估

 D.职业能力的评估

  E.针对病因和功能障碍的评估 5.以下几种常见的病理步态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减痛步常见于足下垂

 B.回旋步常见于偏瘫病人足内翻

 c.剪刀

  步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

 D.斜肩步常见于股四头肌瘫痪

 E.前冲步

  常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 6.矫形器的使用目的是

 (

 )

  A.防止再骨折和扭伤

 R.主要是预防或矫正畸形,减轻疼痛,补偿功

  能活动,支撑体重

 C 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增强肌力训练、锻炼肌肉

 D.主要用于各种手术的保护和支持

 E.主要用于纠正足下垂 7.选择离子导入药物的原则,下述何者错误

 (

 )

  A.必须选择用量较小即能生效的药物

 B.药物离子或胶体微粒的直径

  必须明显小于汗腺排泄孔的口径

 C 药物成分可含寄生离子

 D.药物

  在局部应用时也有疗效

 E.贵重药物一般不宜大量作直流电导入 8.关于离子导入的优缺点,下述何者错误

 (

 )

  A.透热较深但不损伤皮肤

 B.导入药物剂量少,不能代替口服或注射

  药

 C.导入药物在局部能保持较高的浓度

 D.导人机体起主要药理作

  用的是纯药物离子

 E.用直流电导人机体的药物,在体内保留的时间较长 9.关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下述何者错误

 (

 )

  A.失神经支配后数月做电刺激疗效已不肯定,故没有必要做

 B.电刺

  激使肌肉被动地节律性收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

 C.电刺激使肌块增

  重和肌力增强

 D_电刺激可以防止肌内结缔组织变厚、变短和硬化

  E.电刺激可延迟病变肌肉的萎缩 10.关于红斑的叙述,下述何者错误

 (

 )

  A.皮肤接受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后,被照射区皮肤立即显现红斑,称为红

 斑反应

 B 紫外线照射剂量越大,红斑潜伏期越短

 C.长波紫外线

  的照射剂量越大,红斑潜伏期越长

 D.紫外线剂量小时,红斑持续时

  间短

 E.紫外线波长 297 nm 引起的红斑反应最明显 11.关于全身药物浴,下述错误的是

 (

 )

  A.盐水浴常用于多发性关节炎、肌炎

 B.松脂浴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

  工期

 C.苏打浴常用于银屑病、皮肤角质层增厚

 D-中药浴常用于

  关节炎、皮肤病

 E.西药浴(安定)常用于神经衰弱 12.下述哪项不是脑瘫发生的危险因素

 (

 )

  A.孕龄 34~36 周

 B.低体重(<2500 g)

 C.胎盘早剥

 D.胎

  儿畸形

 E.胎儿窒息 13.下述哪项不是脑瘫常见的临床表现

 (

 )

  A.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

 B.姿势异常

 c.语言障碍

 D.行为

  异常 E.感觉异常 14.下述哪项不属骨质疏松抗骨吸收药

 (

 )

  A.雌激素、孕激素

 B.钙制剂

 C.芬必得、吲哚美辛

 D.降钙

  素

 E.维生素 D 15.以下促骨形成药中何者不是主要的

 (

 )

  A.雄激素、前列腺素

 B.氟化物

 c.骨生长因子

 D.依普黄酮

  E.B 族维生素

 16.下述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中强调功能训练作用的原因(

 )

  A.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通路

 B 提高新形成的突触效率

 C.要求对

  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

 D.通过反复学

  习、接收和利用外周刺激的感觉反馈

 E.通过巨细胞释放细胞素 17.下述哪项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能力

 (

 )

  A.对周围环境的辨时、辨向、辨人

 B 富有的财富

 C.个人生活自

  理和社会活动能力

 D.步行、利用轮椅及交通工具活动,能进行...

篇四: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评定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博

 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的力量。

  肌力测定: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 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也称肌无力。常见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起的肌肉废用等。

 第一节 肌力

 一 肌肉的功能分类 1、 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维持中一直起主动作用的肌肉。

 2、 拮抗肌:是指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或发动和维持相反运动的肌肉,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运动的精确性,并能防止关节损伤。

 3、 协同肌: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起收缩的肌肉或肌群,可分为联合肌、中和肌、固定肌。

  联合肌:也称副动肌,指与原动肌一起收缩产生与原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

  固定肌:固定相关肢体从而更好地发挥原动肌对肢体动力作用的肌肉。

  中和肌:可抵消原动肌收缩时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动作。

 旋前圆肌 肌 旋前方肌 肌 协同肌

 二

 肌肉的收缩类型  等长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又称静力性收缩。常用来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 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保持相对恒定,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 向心性收缩:主要指主动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肌纤维的长度变短,又称向心性缩短。

  离心性收缩:主要指拮抗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两端相互分开,肌纤维的长度被拉长,又称离心性延伸。

  等速收缩又称恒定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不能增加速度,运动过程中角速度不变。是人借助等速训练装置来完成的,不是肌肉的自然收缩形式,而是一种肌力评定和训练的方法。

 四

 影响肌力的因素 1、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 2、 肌纤维的类型:

 骨骼肌纤维可分为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和中间肌纤维。肌肉中白肌纤维所占比例高,则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

 3、 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动频率:

 ⑴动员的运动单位越多,肌力就越大 ⑵神经冲动的频率越高,肌力越大 4、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长,收缩力也愈大

 5、肌肉收缩类型:离心性收缩时肌力最大,其次是等长收缩,最小是向心性收缩。

 6、关节角度:在等长收缩时,关节角度不同,肌肉产生的力量也不同。

 7、年龄与性别:20岁以前肌力是渐增的,此后逐渐下降。男性大于女性。

  肌力评定的目的 •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原因 • 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 • 指导康复治疗

 五 肌力评定的分类 • 根据使用器械与否进行分类:徒手肌力评定和器械肌力评定,后者可分为简单仪器(便携式测力计评定)和大型仪器(等速测力仪评定)。

 •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进行分类:分为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和等速肌力评定。在等速肌力评定时,还可进行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和离心收缩肌力以及等长收缩肌力的评定。

 • 根据评定部位进行分类 • 根据评定目的进行分类:爆发力、局部肌肉耐力等的评定

 第二节 徒手肌力检查

 •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是在特定的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

 一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 Lovett分级法 • MRC分级法

 ★★★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 级别 标

  准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2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1916

 美国 Robert Lovett 1936

 英国

 Henry﹠Flerence

 级别 标准 5 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的运动 5- 能对抗与5 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4+ 在活动的初、中期对抗的阻力与4 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 级阻力 4 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 级水平 4- 对抗与4 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3+ 情况与3 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3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3-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2+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 以下 2 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2- 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50-100% 1 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肌肉收缩

 二 徒手肌力评定 注意事项 测试前应做适当动员,取得受试者的充分合作 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  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  测试时应左右比较,肌力﹥3级时,应与健侧对比来确定4或5级 肌力﹥4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同一强度  抗阻不能应用于2个关节以上,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远端 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禁忌

 3 级动作 2 级动作 2 级 触摸肌肉 观察有无收缩 1 级 2 级 施加最大阻力 3 级 4 级 5 级 NO YES YES YES NO NO NO 抗部分阻力 抗最大阻力 1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肩关节前屈  主要肌肉: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仰卧位

 三角肌 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

 结构:分3部,前、后部的肌束为半羽肌,中部肌束为多羽肌。

 三角肌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三角肌 能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2 .喙肱肌 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 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肩关节后伸  主要肌肉:背阔肌、大圆肌、 三角肌后部  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俯卧位

 背阔肌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下斜向外上方集中。

 :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背阔肌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

 背阔肌功能:

 背阔肌功能: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

 位置: 位于小圆肌下方。为柱形羽状肌。

 起点: 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

 大圆肌

 大圆肌

 大圆肌 和肩胛下肌 肌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肩关节外展  主要肌肉:

 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仰卧位,1级和0级为仰卧位

 冈上肌

 位置: 位于冈上窝内,在斜方肌深面,为长三角肌。

 结构:肌束排列呈羽状。

 起点: 起于肩胛冈上窝。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肩关节外旋  主要肌肉:

 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肌群)

  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2级为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内旋位;1级和0级同3级

 位置: 位于冈下窝。近似三角形。

 冈下肌

 起点: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内侧2/3,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外旋。

 小圆肌

 位置: 位于冈下窝,圆柱形。

 起点: 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上臂伸、内收和外旋。

 冈下肌和小圆肌:

 44 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肩关节内旋  主要肌肉:

 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内旋肌群)

  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2级为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外旋位;1级和0级同3级

 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扇形扁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向外集中。肌分3部:锁骨部、胸骨部和腹部。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胸大肌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胸大肌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呼气。

 肩胛下肌:

 位置: 位于肩胛骨肩胛下窝,为多羽肌。

 起点: 起于肩胛下窝。

 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内收和内旋。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肘关节屈曲  主要肌肉:

 肱二头肌 、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仰卧位,肩外展90° 、外旋;1级和0级为仰卧位

 肱二头肌 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结构:有长、短两头,肌束平行排列,为双关节肌。

 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

 肱二头肌功能:

 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后。

 肱二头肌功能:

 肱二头肌功能:

 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

 肱 肱

 肌 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深层,肱骨前面下半部,为梭形肌。

 结构:羽状肌

 起点: 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 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 近固定时,屈前臂。远固定时,使上臂靠拢前臂。

 肱桡肌:

 位置: 位于前臂前面桡侧。

 结构:长形梭状肌 起点: 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 止于桡骨茎突。

 功能: 其功能是屈前臂,并使前臂内旋、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旋前圆肌:

 位置: 斜位于肘关节前面 结构:圆锥状长肌 起点: 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

 止点: 止于桡骨中部前面。

 功能: 屈前臂,并使前臂内旋。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肘关节伸展  主要肌肉:

 肱三头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仰卧位,肩前屈90°,肘屈曲;2级为坐位,肩外展90° ;1级和0级为坐位

 肱三头肌

 位置:位于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

 结构:为羽肌。分3头,即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其中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

 肱三头肌

 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远固定时,使肘关节伸。

 肱三头肌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腕关节屈曲  主要肌肉: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前臂旋后位;2级及以下前臂中立位;

 使桡腕关节屈的作用肌:

 按位置属于前臂前群肌 ,列 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排列3层 层 一层: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二层: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三层:指深屈肌。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腕关节伸展  主要肌肉:

 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前臂旋前位;2级及以下前臂中立位;

 使桡腕关节伸的作用肌 按位置属于前臂肌的后群肌,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 肌 深层有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等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髋关节前屈  主要肌肉:

 腰大肌、髂肌  体位:3级及以上为坐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仰卧位

 髂腰肌

 结构:腰大肌为单羽肌,髂肌呈扇形,二肌合并于双羽肌。

 位置: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

 功能:

 功能:

 近固定时,使大腿外旋。

 功能:

 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功能:

 三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 髋关节后伸  主要肌肉:

 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  体位:3级及以上为俯卧位,2级为侧卧位,1级和0级为俯卧位

 臀大肌 位置: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呈宽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

 结构:肌束平行排列,可分为上部肌束和下部肌束。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

 功能: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功能:

 股二头肌 位置:位于大腿后外侧浅层,为梭形肌。

 结构:有长、短两个头,肌束平行排列。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

 止点:止于腓骨头。

 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

 功能:

 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

 功能:

 半腱肌和半膜肌 位置:位于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结构:均为羽状肌。

 起点:起于坐骨...

篇五: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徒手肌力评定 6.1 定义

 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者通过触摸肌腹、观察受检者完成动作以及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和由检查者施加阻力的能力,评定所测肌肉或肌群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方法。

 2 6.2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 6.3 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4 6.4 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肉;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活动,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位,并用滑板、滑石粉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摩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评估受检者表现。

 5 6.5 评定标准 (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见表 4。

 (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 5 6 66 .6 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检查。

 (2)检查中:左右侧对比,健患侧对比,且最好先检查健侧以确定施加阻力的大小;2 级肌力检查时尽量减少肢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检查中应给予适

 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3)检查后:如检查中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表 表 4

 徒手肌力检查法 评定标准 级别 英文缩写 评定标准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 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1 T(轻微)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0(零)

 无任何肌肉收缩

 表 表 5

 部分 躯干肌群 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 动作 肌肉名称 评定标准 使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 上腹直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 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 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 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 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 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骨盆后倾至骶骨离开床面 下腹直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骨盆有些微后倾; 2 级:骨盆完全后倾; 2+级:骶骨开始抬离床面; 3-级:骶骨抬离床面至约一半距离; 3 级:骶骨完全抬离床面; 3+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2 到 3 次; 4 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6 次; 4+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9 次; 5 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10 次。

 躯干屈曲加旋转 腹内/外斜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躯干有些微旋转; 2 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 2+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稍微离开床面; 3-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离开床面近一半距离; 3 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全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伸直并举在身体前方,对侧肩胛骨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向前,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表 表 6 6- -3 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关节 功能 肌肉 名称 神经 支配 触诊 体位及 被检查部位摆放 检查 动作 阻力施加位置 近端固定 抗重力体位 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 颈椎 屈颈 胸锁乳突肌 脊椎副神经,第十一对颅神经 在颈部前外侧表层触诊。

 仰卧位。

 侧卧位。

 在矢状面上屈颈 在前额施加阻力。

 固定上部胸廓。

 屈颈(两侧同时收缩);颈部侧弯及旋转(单侧收缩) 前、中、后斜角肌、颈长肌、头长肌 颈部脊神经的腹侧根 在被测者吸气时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所围三角形区域触诊斜角肌;颈长肌和头长肌无法触诊。

 仰卧位 侧卧位。

 在矢状面上屈颈 在前额施加阻力。

 固定上部胸廓。

 伸颈 头夹肌和颈夹肌 颈部脊神经的腹侧根 在斜方肌上部纤维外缘的下方,向乳突的方向触诊。

 俯卧位,头伸出床缘或在胸部下方放置一枕头。

 侧卧位,将头置于滑板上。

 伸颈 在枕骨上方施加阻力。

 固定背部。

 胸腰椎 使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 上腹直肌 第 5 到第10 对的胸脊神经的腹侧支。

 在脐和胸骨剑突之间连线的两侧触诊。

 仰卧位。

 使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

 通过让被测者将上肢摆在不同位置实现抗阻。

 固定骨盆和下肢。

 骨盆后倾至骶骨离开床面 下腹直肌 第 10 胸脊神经到第 1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 在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两侧触诊。

 仰卧位,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双足平放于床面,双上肢环抱于胸前。

 骨盆后倾,使骶骨抬离床面。

 通过不同的运动次数实现抗阻。

 不需要任何固定。

 躯干屈曲加旋转 腹内/外斜肌 腹外斜肌:第 5胸脊神经到第 1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腹内斜肌:第 7胸脊神经到第 1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 沿锁骨中线在最后一根肋骨和肋软骨的下方触诊腹外斜肌;沿锁骨中线在髂前上棘内侧触诊腹内斜肌。

 仰卧位,双下肢伸展。

 患者尝试斜向上方坐起来。

 通过不同的上肢摆放实现不同抗阻。

 固定骨盆及下肢。

 胸椎伸展 竖脊肌、横脊肌、脊间肌及胸椎和腰椎的横突间肌 颈脊神经的背侧支;胸脊神经的背侧支;腰脊神经的背侧支。

 在胸腰段区域内沿中线两侧触诊。

 俯卧位,在腹下放一枕头,双手背于臀上。

 伸展上背部。

 在上面几节胸椎处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和腰椎。

 腰椎伸展 俯卧位,在双髋下放一枕头,双手背于臀部。

 伸展下背部。

 在下面几节胸椎处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和髋关节。

 髋关节及骨盆上提 腰方肌 第 1 到第3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 被测者仰卧位或立位,躯干侧弯,检查者在髂后上棘上方及第12根肋骨下方,竖脊肌的深层触诊腰方肌。

 被测者站在木箱上,检查侧下肢悬空。

 仰卧位或俯卧位,检查侧髋关节外展15°。

 上提检查侧髋关节及骨盆。

 在髂嵴上方施加阻力。

 固定非检查侧躯干。

 表 表 6 6- -2 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关节 功能 肌肉 名称 神经 支配 触诊 体位及 被检查部位摆放 检查 动作 阻力施加位置 近端固定 抗重力体位 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 髋关节 屈髋 髂腰肌(腰大肌及髂肌)

 腰大肌:脊神经L1 和 L2(L3);髂肌:脊神经 L2(L3)

 被测者坐位下上身前倾,检查者在肋骨下方与髂骨嵴上方间的腹部深处触诊腰大肌;髂肌无法触诊。

 坐位,膝关节屈曲,骨盆维持后倾。双手握住治疗床缘。

 仰卧位,被测下肢支撑在滑动板上;膝部屈曲90°。

 髋关节在矢状面上屈曲。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 缝匠肌 股神经L2 和 L3 在髂前上棘下方稍偏中间的位置触诊。

 坐位,骨盆后倾,双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位,被测侧足跟置于对侧踝关节上。

 提起足跟,足掌面沿对侧足上提至膝部。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伸髋 臀大肌 臀下神经 S1 和S2(L5)

 在髋外旋时,在坐骨与大转子间触诊。

 立位,躯干前屈于床面上,膝关节屈曲。

 侧卧位,手法支撑非受测侧下肢,受测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

 从髋屈曲位置伸展髋关节。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外展 臀中肌与臀小肌 臀上神经 L5(S1)

 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侧卧位,非受测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 90°,被测下肢位于非受测边侧下肢后方,髋、膝关节处中立位。

 仰卧位,非受测下肢置于中立位,受测下肢置于滑板上。

 髋关节外展。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内旋 臀中肌与臀小肌(替代检查)

 臀上神经 L5(S1)

 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仰卧或坐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或立位,被测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外旋。

 髋关节内旋。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外旋,辅助伸膝。

 阔筋膜张肌 臀上神经 L4 和L5 在髂前上棘下方偏外侧处触诊。

 侧卧位,非被测下肢处中立位,被测下肢置于非被测下肢前方,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伸展。

 半坐位,髋关节屈曲45°,被测下肢放在滑板上。

 在维持髋屈曲45°时做髋关节外旋动作。

 在踝关节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内收,协助屈髋 长收肌、大收肌、短收肌、股薄肌及耻骨肌 闭孔神经 L3(L2 和L4);耻骨肌还有股神经 L3(L2)

 在骨盆弓下方大腿内侧触诊长收肌;沿大腿内侧面的中间至下半部触诊大收肌;内收肌无法触诊;在膝关节内侧面触诊股薄肌;耻骨肌无法触诊。

 侧卧位,非被测髋关节外展 25°,被测下肢置于下方。

 仰卧位,非被测髋关节外展25°,被测髋关节少许外展。

 内收髋关节,即朝向被支撑的非被测下肢运动。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外旋,辅助伸膝。

 闭孔内/外肌、股方肌、上下孖肌及梨状肌 闭孔外肌:闭孔神经 L4(L3),余均为坐骨神经S1(S2) 大部分臀外旋肌群由于位置太深而无法触诊。但是,从大转子后方可能触诊到梨状肌。

 仰卧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对侧髋及膝关节屈曲,足部支撑于床面。

 仰卧位,髋关节处中立位,对侧髋及膝关节屈曲,足部支撑于床面 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外旋髋关节。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膝关节 伸膝 股四头肌 股神经L3 和 L4(L2)

 在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所构成的 V字形间触诊股直肌;中间头在股直肌深层,试着将后者提起后从内或外侧触诊;沿大腿内侧触诊内侧头;沿大腿外侧触诊外侧头。

 半坐位,髋关节屈曲45°,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侧卧位,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屈曲90°。

 伸膝致膝关节完全伸展。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大腿 屈膝 腘绳肌 坐骨神经胫神经分支S1(L5和 S2)

 着大腿后外侧触诊股二头肌;在膝关节后方内侧触诊半腱肌;在半腱肌肌腱两侧触诊半膜肌。

 俯卧位,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微屈10°。

 侧卧位,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髋关节微屈,膝关节微屈10°。

 屈曲膝关节到90°。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大腿

 踝关节 踝跖屈 腓肠肌与跖肌 胫神经S2(S1)

 沿膝关节后侧远端触诊腓肠肌;跖肌无法触诊。

 立位,膝关节伸展,对侧足离地。

 侧卧位,踝关节处中立位。

 踝关节跖屈,提踵。

 在双肩施予向下的阻力。

 抗重力体位无须固定 比目鱼肌 胫神经S2(S1)

 在腓肠肌两侧触诊比目鱼肌的远端部分,其余均被腓肠肌覆盖,无法触诊。

 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

 侧卧位,膝关节屈曲90°。

 踝关节跖屈 在足掌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踝背屈且内翻 胫前肌 腓深神经L4(L5) 沿胫骨外侧触诊胫骨前肌。

 坐位或仰卧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侧卧位,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

 踝背屈且内翻 在足背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踝内翻 胫后肌 胫神经L4(L5)

 在其越过内踝处触诊胫后肌。

 侧卧位,被测侧足处中立位。

 仰卧位,膝、踝关节处中立位。

 踝内翻伴轻微跖屈。

 在足内侧缘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踝外翻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与第三腓骨肌 腓骨长短肌:腓浅神经L5 和 S1(S2);第三腓骨肌:腓深神经L5 和 S1 在外踝远端足跖面触诊腓骨长肌肌腱;腓骨短肌被腓骨长肌覆盖,可在外踝远端向第五跖骨延伸处触诊;在足背第五跖骨外侧触诊腓骨第三肌,也可能找不到。

 侧卧位,被测侧在上,处中立位。

 仰卧位,足部垂出床缘,踝关节处中立位。

 踝外翻。

 在足外侧缘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足部 屈拇 拇短/长屈肌 短肌:内侧跖神经 S3(S2);长肌:胫神经 S2(S3)

 在接近第一跖骨头的内侧弧处触诊屈拇短肌;在拇趾近端趾骨的跖面触诊屈拇长肌。

 坐位或仰卧位,踝关节处中立位。

 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屈曲。

 在拇趾远端趾节施加阻力。

 固定足掌 屈趾 趾短/长屈肌 短肌:内侧和外侧跖神经 S3(S2);长肌:胫神经 S3(S2)

 在每个足趾近端趾骨的跖面触诊趾短屈肌肌腱;在每个足趾中趾骨的跖面触诊趾长屈肌肌腱。

 坐位或仰卧位,踝关节处...

推荐访问:徒手肌力评定法 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 肌力 评定 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