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特色经验做法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2-09-09 15:1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建特色经验做法工作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基层党建特色经验做法工作汇报材料

 

 基层党建特色经验做法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XX 区以“六统十八联〞为抓手,全面推行城市基层“全域党建〞,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优势,努力把“大党建〞的合力转化为“微治理〞的成效。

 全域规划,有机统合治理主体 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树立全域思维,将条块工作思想调到同一“波段〞,引导各级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同频共振〞。通过“六统十八联〞的机制重塑,将多元主体整合吸纳到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来。纵向责任联动。设立“全域党建〞指导委,吸纳教育、人社、卫健、民政、网信、市场监管等 XX 个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做细做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动党组织柔性嵌入网格、实现刚性覆盖,形成“区委统、街道联、社区拢、网格兜〞四级红色主轴。横向条块联手。抓好行业系统党建,健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间双向互动机制,以组织统联打造红色联盟,通过“组织共建联席、示范片区联建、星火方案联育、行动支部联组〞,推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从相互别离走向相融共生,形成“聚合〞态势。推动统联结合。通过政治统领、组织统联、阵地统建、队伍统管、资源统用、治理统抓 X 方

 面工作和组织共建联席、示范片区联建、星火方案联育等 XX 项举措,全面整合彼此没有行政、行业、资产隶属的各种力量来共同担当,实现“局部相加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

 全域整合,充分激活治理资源 街道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前端和末梢,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根底。但在以城市街道社区为主的城区,基层资源禀赋先天缺乏,统筹协调缺乏平台抓手,“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依然存在。为克服资源瓶颈,XX 区全域统筹,为街道社区党组织赋能强权,实现治理资源在基层的有效集聚。推进区域载体联享。以区域型社区党群效劳中心为主阵地,重点在居民小区、街巷广场、商务楼宇等区域,打造 XXX 个“卫星型〞党建阵地群,构建覆盖全区的“组织生活圈〞“党员效劳圈〞。推进“三结三定〞联心。以“条块结对定点,支部结盟定责,党群结亲定事〞,深化机关社区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探索“吹哨报到〞模式。全区 XX 个村〔社区〕和 XX 个机关部门“1+1〞结对全覆盖,签订双向效劳清单 XX 余张,开展为民工程 XX 个,撬动全区各领域、各单位资金 XX 多万元,XX 余名党员常态下沉社区认领岗位,全年开展公共效劳 XX 余次,协调解决问题 XX 多件。推进网络平台联通。依托微信公众号,集聚全区机关部门、街道社区、“两新〞组织近 XX 个微信公众号,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微矩阵,形成覆盖全区各领域的线上虚拟的掌

 上生活圈和线下实体的红色效劳圈。绘制党群效劳中心、党建微家、开放资源“三位一体〞的全域红色地图,引导党委走向“网络管理平台〞、支部走进“虚拟组织生活〞、党员走入“移动教育课堂〞。

 全域引领,有序推进基层善治 参与性是衡量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基层善治不仅要求治理结果的可分享,同时也要求治理过程的参与度,激发人民群众主动性、能动性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关键。打造红色网格。以网格为治理单元,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建立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社区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红色微网格,实现党群事务联商、网格“微自治〞。非公企业、商务楼字、重大产业工程等专属网格党组织应建尽建,年内网格党组织覆盖率达 100%。丰富议事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引领下的居民代表议事制度、“网格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三方议事机制、“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村〕机制。标准“六步议事〞工作法,聚焦居民日常“小事〞治理,依据“空间相近、规模适度、意愿趋同、利益共享〞原那么,通过协商合作、达成共识、集体行动,推动“微议事〞良性运转。提升运行质效。积极推动“多网合一〞、网格警格融合,按照分级分类处置原那么,实现网格治理“信息收集、事件处理、结果反响〞的闭环运作。深化居民点单、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式〞工作模式,积极吸纳“两新〞、法律、文化等专业队伍广泛参与,提

 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多样性。

 全域保障,全面增强治理力量 街道、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执行端,面对千家万户、工作干头万绪、压力层层加码,社区工作者往往面临工作疲于应付、能力素质遭遇天花板等“成长的烦恼〞,必须积极适应城市基层党建新任务新要求,为基层治理减负减压、增能增效。XX 区着力建强干事梯队,实现队伍创活提能。抓强“关键少数〞。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全面推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认真落实“三知三会〞要求,要求社区(村)党组织书记走遍所有村(居)民户,与所有党员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确保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定期举办书记专题沙龙,针对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展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敦实“重要基数〞。构建以“三岗十八级〞为核心的社区工作者“1+5〞职业体系,创新推行“六办六不办〞“六不准八不究〞社工标准化工作体系,想方设法为基层干部强保障、提待遇、卸压力,真正让基层工作有激情、效劳有能力。推行社区〔村)党群效劳中心轮岗坐班制,实现“一人在岗、多人入网〞。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村〕在党建微家内创设“双全〞效劳岗,打造“15 分钟效劳圈〞,提供日常事务代办效劳,实现办事效率、社区群众满意度“两个提升〞。激活“最大多数〞。全域推行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双考评,实施分类管理、

 积分管理、两端管理,对组织关系在社区的纯居民党员实行“直管〞、在职党员实行“双管〞、流动党员实行“共管〞、离退休党员实行“协管〞,并根据网格特点设岗定责,组建效劳类、文体类、平安类党员志愿效劳队伍,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效劳群众等各类工作,形成“网格事务党员管,社区事务大家办〞的浓厚气氛。

推荐访问:基层党建特色经验做法工作汇报材料 党建 基层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