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4篇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本园于 年 月 日放 假,下学期定于 年 月 日到 班报名注册。 素质教育报告书 幼 儿: 班主任: 东王集中心幼儿园 家长心语 奖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于年
月
日 放
假, 下学期定于
年
月
日 到
班报名 注册。
素质教育报告书
幼
儿:
班主任:
东 王 集 中 心幼儿园
家 长 心 语
奖惩
是
否 好孩子
升留级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氛围中, 我园学期工作步入尾声。
半年来, 孩子们在老师与各位家长的共同培育下, 成长的足迹踏遍了 校园的每个角落, 我们想,不管是成功的喜悦, 还是暂时的缺憾, 对孩子来说,都将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将您的孩子在本学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汇报给您, 真诚地希望您能结合孩子的实际, 对孩子的成长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爱心, 同时对我园今后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老师的话
是个聪明、 调皮的孩子
□
作业认真完成、 书写工整
□ 是个文静、 可爱、 善良的孩子
□ 做作业不紧不慢的态度真让老师着急 □
是个机灵、 顽皮的孩子
□
爱好广泛, 尤其对美术特别感兴趣 □ 是个听话、 爱学习的孩子
□
爱好体育活动
□ 尊敬老师, 团结同学
□
爱好唱歌和跳舞
□ 热情大方, 经常帮助同学
□
学习成绩优秀
□ 上课认真听讲, 勤思考
□ 学习成绩良好
□ 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举手发言 □
学习成绩一般
□ 上课认真听讲, 但有时爱做小动作
□ 希今后继续努力, 争取做一个更出色的孩子
□ 希望以后能改正缺点, 争取做一个顶呱呱的孩子 □ 科目语言 计算 体育 美术 音乐 常识 等级
篇二: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 摘要:
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要鼓励幼儿的好奇心, 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自主能力和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参加各种学习班,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同时在进行幼儿教育时, 我们应该有大教育观。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教师
幼儿 正文:
一、 教师素质培养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化,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四有” 新人,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认为要提高幼儿教育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 进行幼儿教育, 要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
幼儿教育是人的终身学习、 终身发展的启蒙教育, 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
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幼儿敢于创新、 乐于创新、 善于创新的能力, 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⒈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⒉ 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3 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⒋ 注意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 ⒌ 注意合理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
、 进行幼儿教育, 要重视加强幼师的道德与专业教育。
为了加速师资培养, 提高师资素质, 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继续教育是各类幼儿教师不断进行教育思想、 专业知识、 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
为了适应幼师发展社会化的需求, 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 、 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补偿教育;
2 、 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更新教育;
3 、 幼师必须加强专业的提高教育;
(三)
、 进行幼儿教育, 我们应该有大教育观念。
大教育观, 既符合中国国情, 又顺应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
它强调, 对儿童的教育, 不能仅依赖于学校, 而应是家庭、 社区和社会配合学校一起进行, 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应。
强调这一点,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家庭和社区, 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文化环境, 或者作为对幼儿产生作用的最“亲近” 的环境, 对幼儿的影响相当大;
2、 幼儿园是人生启蒙的第一站, 是人性真善美体学构建的发端, 而它的教育不是以书本为基础, 其本身就是面向社会、 面向幼儿的周围环境和生活。
我们要引导在社会中、 在生活中认识事物, 培养情感, 促进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可以说, 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完全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
3、 家庭、 幼儿园、 社区和社会构成的大环境是一种大体系, 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依赖于这种大体系, 而且在这种大体系中, 幼儿园和其它两者之间发生着交换和融合, 幼儿园不能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环境;
二、 幼儿素质培养 我们经常说: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打基, 教师为本。
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 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我们必须顺应潮流, 迎接挑战,把握现实, 下功夫抓好幼儿的素质教育, 使幼儿在德、 智、 体、 美几方面全面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 应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 的规定,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 智、 德、 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从而提高幼儿的素质, 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让幼儿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提高其自觉性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在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 在与同伴交往中, 他们常常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事事都想占上风。
如我们班的两个男孩上体育课时, 同时去抢一个皮球。
他们都说自己最先拿到皮球, 因此互不相让, 都抱着皮球不放并用脚踢对方。
为了解决争端, 我说:
“请把皮球给我, 你们商量好谁先玩, 或一起玩后我再给你们。“在这里我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诸如“好朋友,不该打架“或“你们谁让一让, 等一会儿再玩不可以吗?“这类的说教。
因为那样做并不能解决争端, 让幼儿自己去思考, 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过了几分钟,
两个男孩很有礼貌地要回了皮球, 并决定每人拍一次轮流玩。
让幼儿来制定某些规则, 老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 尊重幼儿的想法, 使规则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实际, 且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 可以提高幼儿发现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体验到在幼儿园交往与生活是有纪律、 有规则的, 如果不遵守它们, 自己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 而自己愿望的实现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从而加深对规则意义的理解, 提高自觉性, 逐渐改掉蛮横, 任性, 自私自利的毛病。
2、 尊重幼儿自尊、 多说“悄悄话”
如果对常违反纪律的幼儿高声训斥或对其进行惩罚(如罚站、 罚收拾玩具、与群体隔离) , 这会严重挫伤幼儿的自尊, 甚至可能会从内心产生“逆反心理” 。长此以往, 会使幼儿成为“油盐不进的四季豆” , 对纠正幼儿不良行为极为不利。有个女孩上课不听讲、 爱讲话, 老师叫她站起来改正了再坐下。
她才不理这一套呢, 偏不站起来。
老师生气地拉她起来, 没想到她竟歇斯底里地大叫大哭起来。老师拿她真没办法, 只好随她。
有一天, 上课时老师发现她手里拿着玩具并和旁边的幼儿讲得津津有味, 老师连续提醒了三次她也没听见, 于是, 老师轻轻走到她身边俯下身子温和地对她说:
“你看, 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 也没讲话。
把你的玩具给老师玩一玩, 放学后再给你, 好吗?” 她愉快地把玩具给了老师, 而且马上坐得端端正正。
教师应知道自己的作用不是指责、 批评, 更不是惩罚, 而在于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努力, 使幼儿掌握是非的标准。
老师不妨俯下身子对犯错误的孩子说说“悄悄话” , 孩子定会认真听你说,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 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3、 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优点, 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伙伴的喜欢, 任性、 淘气的幼儿也不例外。
如平时淘气、 不听话的廖艺, 一大早就帮着老师搬桌椅。
老师在上课时表扬了他, 并说, 如果这一天你表现好, 老师在放学时就奖励你一朵大红花。
这一天, 廖艺的表现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老师要透过幼儿的任性、 淘气、 不听话的表面:
去寻找他们内心隐藏着的美好品质, 及时鼓励、 表扬, 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
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 是他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
我们作为老师就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 创造每个儿童的适应环境, 多和家长取得联系, 共
同指导幼儿在与周围的人、 事、 物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身心活动和素质的培养,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
使他们既有初浅的文化知识; 又有健康的体魄、 高尚的品德、 美好的情趣; 有爱心、 关心人、 意志加强、 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做好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 绝不能忽视社会这个大家庭对幼儿的的影响, 社会是个大课堂, 各行各业、 方方面面、 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孩子的环境。
都有杰出的人才让幼儿模仿、 敬仰。
同时社会又是复杂的, 有好人坏人, 有好事, 有坏事, 孩子一时难以分清, 一旦步入误区, 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明天, 让全社会都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走向规范化、 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Ann Taylor Allen, “American and German Women in the Kinder- garten Movement, 1850-1914” , from German Influenc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1917.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 sity of Cambridge.
[2] Ann Taylor Allen, “‘Let us with our children’ :
Kindergarten Movements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40-1914” , from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Spring1988.
[3] S.
E.
Frost,
J r.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
Columbus ,
Ohio,
1966.
篇三: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zHAN·KEJIJIaOYU 科 技 教 育 口 谢 玉 兰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 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 素质为根本 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 能动性 ,注重 开发智 慧潜 能 ,形 成健 全 个性 为根本特征 的教育 。作为人生 甲期 启蒙教育的幼儿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 要 。《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 出:“幼 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 发展。”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根基在于让 幼儿在多种信息中主动学习思考,有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与他人友 好相处 ,建 立 良好的规则意识。一个健康、全面发展 的幼儿 ,既体现于身体的健康 ,也体现 心智的健康。因此 ,幼儿园应把握教育 契机 ,通 过幼儿感 兴趣 的多种 教 育活 动,提供爱与安全的教育环境 ,帮助幼 儿在各种经验和能力上得 到良好发展 ,
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使幼儿成为 健康 、快乐、全而发展的完整的人。
近年来,幼教的发展使得幼儿园教 师队伍有了巨大的变化,青年教师的替 补虽然增添了幼教工作的活力,但也显 露出其教育经验的不足。能否对幼儿实 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 、主动 发展 ,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和行 为。笔 者在 多年从教实践 中认 为,幼儿园实施 好素质敦育关键在于幼儿教师 自身素 质的不断提升。
一、 树 立责 任心 、增强 工作 实践能 力 首先,从思想教育人手,加强教育 方针的理论知识学习,以提高对幼儿素 质教育的认识。要结合实际工作实践 ,
学习老教师的 丁 作经验、方法 ,通过学 习,使年轻教师认识到平凡的 作可以 带来不平凡的成绩。认识有了提高,行 动就有变化,责任心才能增强 ,在保教 日常I¨ I
作中,多指导年轻教师依据幼儿 成 长 、发展 的特点 ,认真 钻研教 材教育 法 ,注重幼 儿教育活 动 的游 戏性 、趣 味 性,精心设计每一节幼儿主题教育活动 课程 .为幼儿各种 能力 的提升做 好铺 垫 。
其次 ,善于反思总结工作,秉持“在 干中学”的精神 ,将学习经验应用到实 际 作 中去 。学 习的同时应 内化过程 ,
理解专业技能的内涵,知道如何应用才 能更有效 、更能达到 目的,更好地发挥 教师在幼教 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 、更 新教 育观 念 ,加 强教 师职 业 道德修养 随着围家 、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家 长对独生子女未来的期待 ,许多旧思 想 、旧观念有 了明显变化 。在 这种大环 境下,幼儿吲教师理应珍惜本职 作 ,
维护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形象。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教给孩子生活与处事的基本 原则和规范,培养幼儿作人的素质,成 人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常常比课堂教 育的作用更大。幼儿刚教师对于幼儿是 具有权威性的成人 ,她们的举止对幼儿 的影 响是 潜移默 化的 ,因此 ,幼 儿同教 师应加强身教重于青教的教育意识 ,无 论对待工作 ,对待同事 、家长及幼儿都 要体现}lJ良好的道德修养。素质教育是 一种教育思想,它有着丰富的内涵,然 而,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 师吸收 、掌握并且转化 为教师 自身的观 念,然后/r有可能在真正意义 j:转化为 具体的教育策略 ,从而实现教育 的预期 目标。因此,对于每一个幼儿园教师来 说 ,要想 实施素质 教育 ,首先必 须弄 清 楚什么是素质教育,然后再考虑幼儿园 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我认为幼儿 园教师应树立以下素质教育观念 :
(一)了解幼儿 ,注重幼儿德 、智 、 体 、美诸方 面全 面和谐发展 。教师应 了 解和 掌握幼儿发 展 的主要 方 面及学 习 的主要形式 、特点 ,懂得幼儿习得知识 经验的方法,帮助幼儿建构自身经验。
不应对幼儿的表现和结果过早下结论 , 幼儿园教育应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前提,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都应建立在幼 儿发展 、需求 和 日常生活经验上 。
(二 )支持 、信任幼儿 ,充分发挥幼 儿的主体性。每一个儿童都有不同的个 性 、特长、天分和优势。教师应为他们提 供广泛的具有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活动 中注意引导让幼儿乐于学习 、主动 学习,帮助幼儿增强 自信心,使幼儿在 教育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i )关心 、尊重幼儿 ,让每一个幼 儿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 应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过程,对孩子 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而不能太过笼统,保 证每个幼儿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尊重 儿童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四)鼓励幼 儿 ,激发幼儿 的创造 性。培养幼儿的创造 力就 是要 提高幼儿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创 造性地 表达 自 己观点的能力。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艺术 创作 和科 技发明中 ,而且也表现在 日常 生活 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 自觉地有 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习以为常的现象 ,
那 么教育定 能造就 出人才 。
三、丰富文化知识 ,提高职业技能 知识 Ll j技能是素质提高的基础,也 是素质得以表现的形式。幼儿园教师应 不断地加强学习,增强专业能力与意识, 尤其应在专业理沧知识的深化 、自然科 学知识 的了解 、艺术修养(并非指单纯的 艺术技能)的加强 、写作与电化教育能力 的提高等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
四、保持身心健康 的工作状态 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否,不仅 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地完成本职:【作,而 且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构成影响。难以 想象 ,一个喜怒无常的教师会创造和谐 的班级心理环境 ,一个久病不愈的教师 会给幼儿带来勃勃生气。同时,教师对 待健康的态度 、生活方式等等都会对幼 儿发生作用。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 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幼儿。
(作者单位 :兰州石化公司幼教 中 心 西 固北 站 幼 儿 园 ) 2008年第 04期 /总第 210期 与教 提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四: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大宝幼儿园素质教育整体规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教育。”因此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我园根据自身特点�作出了整体的规划。
一、明确幼儿素质教育的目标。
以往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较多地考虑幼儿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又或者�往往较多地考虑先进的教育手段�而忽视了教学活动本身的生命意义。这显然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那到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其《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这也是我们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目标体现。
1、学会做人�要求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
2、学会学习�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幼儿获得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3、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生活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学会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综合而成的能力�它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
4、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并为共同
的目标而奋斗。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2
1、充分认识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我们要让幼儿全面发展�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努力地创造条件�真正了解自己充当的角色�一个指导者、观察者、合作者�甚至是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我们要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的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另外�要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不要随意打扰、中断他们的思维�不要急于直接指导�而要适时给予提示、引导�把握好提供帮助的时机、方法和程度。这样�才能让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并要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智力潜力和特点�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为每个孩子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2、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马克思曾深刻地论述道�“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行为习惯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1�慷慨大方。小伙伴在一起时�“把自己的东西一半分给小伙伴”�不能自个儿独吃。�2�诚实守信。“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说假话�要让别人信得过。�3�有条不紊。“东西要放整齐”�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4�讲究卫生。“吃饭前要洗手”�不吃脏东西。�5�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小孩子。但“做了事要表示歉意”�迅速改正。�6�劳逸结合。“午饭后要休息”�平时活动也不能过度。�7�细心观察。“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要多看看�多想想等。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成人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
3
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3、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
在养成儿童的各种好习惯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是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部分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每天教幼儿画画、唱唱、跳跳�教一些简单的知识、技能或艺术�这就是素质教育。其实这只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素质教育不仅是“全面”而且还应该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强调�“素质教育要努力地做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充分发展’。”要让幼儿能全面地发展并非简单地增加科目就能完成�它要求我们教育者努力创造条件�把创造还给孩子。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应该“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们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把发挥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交织在日常活动中�融入教学。教师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幼儿思考、想象�且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能大胆地想象、积极地创造。
4、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出现了自私、自卑、孤僻等情况�交往能力比较差。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更多的交往环境�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别人接触、游戏、交流。在交往中�当孩子与同伴发生不愉快时�应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逐步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要轻易替他们做主。因为�教师不能永远把孩子抱在怀中�永远做他们的保护伞。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闹情绪�如�互相争抢玩具�不愿与某人交往、与同伴发生碰撞等�作为教师因鼓励幼儿正确面对这件事�要教幼儿学会宽容别人�原谅别人的错误�鼓励幼儿与他人交往�学会谦让和礼仪�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接受别人。利用情境活动和角色游戏等�让幼儿在模拟的社交环境中获得各种交往的技能。
4
5
推荐访问:幼儿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素质教育 汇报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