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10-27 17:25:04 来源:网友投稿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5篇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5篇)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1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5篇

篇一: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5 篇)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 1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回头再看,从“百万农奴翻身把歌唱”到“千年冻土天堑变通途”再到“七十载写就高原辉煌画卷”,70 年来,“老西藏精神”在高原上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当充分发扬“老藏精神”,赓续精神血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中彰本色、显担当。

  不畏艰险、不惧艰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守土尽责”。

  破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和民主改革、自卫反击战,“老西藏”们在艰苦环境和落后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毫无怨言扎根边疆;奇迹来自于埋头苦干、胜利来自于艰苦奋斗,驻藏部队、地方援藏干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面对人数众多的外军公然越线挑衅,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不畏牺牲,同外军对峙边境一线,寸土不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见证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使命所系、义不容辞,职责所在、当仁不让。共产党人最不缺的就是意志、最饱满的就是热情,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拳拳之心,

  国、爱党、爱民,守土有责、守土知责、守土尽责,情系于土、情系于民,在新时代不懈奋斗、克服困难、勇攀高峰,走好新的长征路。

  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在伟大新征程中“甘当路石”。

  “叫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 2

  老西藏精神,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十八军战士把个人情怀融入西藏,为祖国统一和西藏的发展无私奉献、殚精竭力的可贵精神品质。新时代,党员干部需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

  绘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甘苦线。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十八军不畏艰险,穿越荆棘丛生的丛林峡谷,翻越高峻奇寒的雪山,以草根、野菜、地鼠充饥,负重进藏,一路行军,在杂草丛生的河滩开垦良田,在雪域高原生产大批粮食和蔬菜,终在西藏站稳脚跟。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敢于到祖国边疆、条件艰苦的地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绘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线。为夺取战争胜利,实现解放西藏的目标,十八军战士舍生忘死、舍我其谁,在高寒缺氧的雪山草地和深山老林连续作战、反复清剿,为保卫西南边区的安全和解放藏族人民前赴后继,把热血洒在边疆热土上,把忠魂镌刻在不朽的丰碑上。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绘好“十四五”规划新篇章,更需要党员干部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魄力真抓

  实干,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开拓,以善作善成的决心勇于实践,迎难而上。

  绘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豁达线。面对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死考验时,十八军战士以祖国为重,义无反顾地爬雪山、涉激流、忍饥荒,毫无怨言地扎根边疆,建设西藏,以顽强的精神和勇气,在雪域高原挥洒

 青春,出色地完成党中央交予的重任。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苦、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用始终不渝、矢志奋斗的豁达书写建设西藏的新篇章。

  绘好“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团结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藏前,党中央就嘱托十八军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战士牢记嘱托,学习藏语,融入藏民,在政治上尊重爱护,在工作上团结互助,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为宣传党的政策筑牢根基。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团结”的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到群众身边听民意、解难题,团结和依靠群众,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绘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担当线。十八军历时 4 年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用血肉之躯铺就川藏、青藏两条公路,促使“天堑变通途”。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站在全局的高度,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

  心无旁骛,俯下身沉下心为藏区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在艰难困苦中打磨,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像两离桑梓、汗撒雪域的援藏干部孔繁森一样,在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建藏、援藏旅程中,把援藏情怀融入血脉,为西藏的发展和藏区人民脱贫致富竭尽全力,以满腔热血建设西藏的新明天。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在奋勇前行中筑牢精神高地,挺直精神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 3

  2021 年,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70 年风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

 神”让我感受颇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西藏,有“三条路”见证着“老西藏精神”的起源传承发展。

  1954 年的进藏公路,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史书中记载着,十八军进藏时困难重重,要修着公路进藏,之前的西藏这片净土与内地是没有公路的。十八军顶着严寒气候,冒着地质灾害风险,吃着雪水煮饭,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牺牲了三千余官兵,终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在 1954 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党的先辈们走着这条路来到了西藏,他们不怕条件艰苦,不惧环境恶劣,扎根雪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整个青春。西藏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西藏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颂扬了西藏开拓路建设的宏大史诗。

  年的青藏铁路,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人民欢喜之心随着歌声肆意飘扬。一代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运输带来的困难,不畏艰险,一步步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修到了藏家儿女的家乡。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了西藏,来旅游、来就业。党员先锋们在西藏把“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紧跟时代潮流、牢抓发展机遇,毅然决然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西藏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奏响了西藏建设路的嘹亮号子。

  2021 年的拉林铁路,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国铁集团官宣“复兴号”动车组将于 7 月 1 日之前开进拉萨,适应拉林铁路运营需要。拉林铁路是在平均海拔 3000米以上建造的“新天路”,建造存在的困难五花八门。铁路工人用巧妙的方案设计,统筹发展与施工难度的关系,在付出辛苦与汗水后,将拉林铁路建成了交通的快速

 通道,也是发展的快速通道,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吃苦奉献是

  “老西藏精神”,创新发展也是“老西藏精神”,它在西藏发展的道路上被不断充实,赋予新的含义,永不会过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描绘了西藏发展路的壮阔蓝图。

  作为西藏基层公务员,我们要把“老西藏精神”贯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继承又要发扬,让“老西藏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修身正己的指路明灯。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 4

  在为民服务上力行

  ——学习西藏考察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基层是党的政策实施体系的“精神末梢”,也是直面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基层干部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人民”二字烙于心笃于行,就要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党群同心、干群同心,筑牢鱼水深情,才能共同绘就新时代基层发展新篇章。

  一言一行诠释公仆内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风雨,初心如磐。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为民初心的指引下,一代代共产党人接过“接力棒”,高擎旗帜、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这是“最美奋斗者”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更是他一生的写照。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基层干部应从党史中领悟理想信念的力量,厚植坚守本心、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的动力,担责尽责、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展现基层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举一动演绎公仆角色。

  学以致用方为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抓好理论学习,扎下深厚理论根基后,就应知行合一,把为民初心贯彻到为群众解决每一件切身小事中。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论事情再小,只要是人民群众的事情,都必须主动回应,积极落实,因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事构成的,可能只是一张证明、一项补助、一起纠纷,这些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小事看似不起眼,看似琐碎,实则重要。万家忧乐就体现在这些点滴小事上,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基层干部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我们的心事,为人民群众带去“及时雨”,奉上“安心茶发扬斗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 5

  发扬“老西藏精神”赓续精神血脉

  ——学习西藏考察重要讲话发心得体会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回头再看,从“百万农奴翻身把歌唱”到“千年冻土天堑变通途”再到“七十载写就高原辉煌画卷”,70 年来,“老西藏精神”在高原上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当充分发扬“老藏精神”,赓续精神血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奋进新时代、迈向

 新征程中彰本色、显担当。

  不畏艰险、不惧艰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守土尽责”。

  破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和民主改革、自卫反击战,“老西藏”们在艰苦环境和落后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毫无怨言扎根边疆;奇迹来自于埋头苦干、胜利来自于艰苦奋斗,驻藏部队、地方援藏干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面对人数众多的外军公然越线挑衅,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不畏牺牲,同外军对峙边境一线,寸土不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见证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使命所系、义不容辞,职责所在、当仁不让。共产党人最不缺的就是意志、最饱满的就是热情,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拳拳之心,

  国、爱党、爱民,守土有责、守土知责、守土尽责,情系于土、情系于民,在新时代不懈奋斗、克服困难、勇攀高峰,走好新的长征路。

  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在伟大新征程中“甘当路石”。

篇二: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1 页 共 5 页 1 2021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0 70 周年大会心得体会精选四篇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心得体会 1

 10 月 20 日,省委藏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分析形势、总结阅历、部署工作,加快推动四川藏区经济社会进展和长治久安。

 藏区进展历来牵动中央领导的心,在 8 月份进行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区的进展提出了目标要求,指明白方向。将藏区进展放到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度来讲,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藏区进展。思路明晰、方针正确、政策有力,关键是抓落实。

 四川省委依据中央精神结合四川藏区实时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我省藏区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断性阶段,全省一盘棋谋划推动,才能赢得同步全面小康这场攻坚战的成功。四川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具有人口多、分散广、进展难等特点,特别是反分裂斗争激烈。四川藏区进展有了更明确目标,落实的关键在干部。

 干部要落实好政策。无论是藏区干部还是援藏干部,他们地处一线,

  第 2 页 共 5 页 好政策靠他们宣讲,要他们执行。中央、省委的藏区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干部要向基层群众作好宣讲,将好处讲足,道理讲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原则,不走样,切实让富民、惠民等政策落到实,执行政策要体现公正正义,不因人、不唯利。切实让藏区群众感受到中央、省委的关怀和诚意。

 干部要当好纽带。藏区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干部得走动脚、沉下心、府着身,与群众心相印、意相联、手相牵,知群众冷暖,晓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感知群众心愿,把握群众思想,实时上报决策机构,供各级领导参考,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同时,干部也要实时化解藏区群众与其他民族群众和藏区群众之间的冲突纠纷。

 干部要带头示范。藏区群众有着独特的生活和宗教习俗,有些可能还与现代不适应,但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类共同抱负,作为干部要积极传播现代理念,在观念上、行为上作好示范。因气候、地理等因素,一些藏区进展相对滞后,干部则需要带着群众创新创业,积极进展符合当地特色的旅游、餐饮、畜牧等产业,不断提高藏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水平。

 藏区进展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而藏区干部则起着关键作用。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心得体会 2

  第 3 页 共 5 页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奋斗征程,只争朝夕。考察西藏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激励着我们全部青年高校生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能量。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虽然不在西藏,但我也一样可以为身边的群众服务,通过奉献和实干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会深刻落实讲话精神,努力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为民族团结进展贡献自己的能量。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心得体会 3

 指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进展新篇章。对比从前,从食物匮乏、交通极为不便,到各种马路、铁路建成,大家的出行越来越方便,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这都得益于西藏的和平解放。最近来到了西藏考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怀,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作为一名师范类院校的同学,我确定会树立崇高的抱负,假如祖国需要我去扎根西部,我确定会响应祖国的号召,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心得体会 4

  第 4 页 共 5 页 “老西藏精神”是一笔珍稀的精神财宝,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西藏特别条件下的继承与进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学习、发扬“老西藏精神”,对于搞好西藏工作等各项工作,照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不断涌现了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的很多新范例。如享誉全国的“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全国道德模范、一等功臣李素芝;爱党报国的优秀藏族青年军官、一等功臣江勇西绕;查果拉高原红色边防队;高原铁骑——西藏军区摩托化步卒团以及数不胜数的建藏、援藏先进人物等。在很多地方,学习、发扬“老西藏精神”已蔚然成风,“老西藏精神”正不断连续和进展。

 我在学习、实践“老西藏精神”方面也有一些亲身经受和体会。我从1959 年学习藏语到参与西藏工作,至今与西藏已有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1964 年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即主动要求进藏,在西藏最艰苦的那曲地区坚持工作了 20 年之久。由于受党的多年教育和“老西藏”前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已渐渐把“老西藏精神”作为精神支柱,真正体验到“报效祖国、边疆为家、艰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骄傲味道。加强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与志气。尤其通过经常下乡,坚持与群众实行“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留意多办实事、好事,逐步实践

  第 5 页 共 5 页 相互尊敬、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乃至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搞好工作,还使我得到藏族父老的关爱,在远离家乡的状况下,感受到家乡亲人般的暖和。由此也体验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也是“心诚则灵”的道理。

 调回北京乃至退休后至今,一贯心系西藏,保持退休不退色的精神,坚持为西藏的进展进步尽微薄之力。2009 年,我因此曾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希冀并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和鼓舞下,在今后的西藏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这朵“老西藏精神”的传统之花,必将在更多的青年人身上,不断结出新鲜之果。

篇三: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21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7 篇

  2021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1

  ‍老西藏精神,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十八军战士把个人情怀融入西藏,为祖国统一和西藏的发展无私奉献、殚精竭力的可贵精神品质。新时代,党员干部需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

  ‍绘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甘苦线。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十八军不畏艰险,穿越荆棘丛生的丛林峡谷,翻越高峻奇寒的雪山,以草根、野菜、地鼠充饥,负重进藏,一路行军,在杂草丛生的河滩开垦良田,在雪域高原生产大批粮食和蔬菜,终在西藏站稳脚跟。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敢于到祖国边疆、条件艰苦的地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绘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线。为夺取战争胜利,实现解放西藏的目标,十八军战士舍生忘死、舍我其谁,在高寒缺氧的雪山草地和深山老林连续作战、反复清剿,为保卫西南边区的安全和解放藏族人民前赴后继,把热血洒在边疆热土上,把忠魂镌刻在不朽的丰碑上。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绘好“十四五”规划新篇章,更需要党员干部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魄力真抓‍实干,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开拓,以善作善成的决心勇于实践,迎难而上。

 ‍绘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豁达线。面对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死考验时,十八军战士以祖国为重,义无反顾地爬雪山、涉激流、忍饥荒,毫无怨言地扎根边疆,建设西藏,以顽强的精神和勇气,在雪域高原挥洒青春,出色地完成党中央交予的重任。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苦、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用始终不渝、矢志奋斗的豁达书写建设西藏的新篇章。

  ‍绘好“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团结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藏前,党中央就嘱托十八军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战士牢记嘱托,学习藏语,融入藏民,在政治上尊重爱护,在工作上团结互助,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为宣传党的政策筑牢根基。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团结”的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到群众身边听民意、解难题,团结和依靠群众,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绘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担当线。十八军历时‍4‍年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用血肉之躯铺就川藏、青藏两条公路,促使“天堑变通途”。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站在全局的高度,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

  ‍心无旁骛,俯下身沉下心为藏区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在艰难困苦中打磨,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像两离桑梓、汗撒雪域的援藏干部孔繁森一样,在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建藏、援藏旅程中,把援藏情怀融入血脉,为西藏的发展和藏区人民脱贫致富竭尽全力,以满腔热血建设西藏的新明天。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在奋勇前行中筑牢精神高地,挺直精神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2021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2

  ‍细读“老西藏精神”,简短的 5 个汉字,就能让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它们蕴含的“红色力量”。

  ‍今天,“老西藏精神”从高原跋山涉水,来到“小雪花”们身边,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讲堂上,长期驻守西藏边防的解放军叔叔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感人的英雄事迹,为“小雪花”们讲述了边防军人投身边防事业,敢于牺牲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一腔热血,永不言退的铮铮铁骨,才筑起了伟大祖国固若金汤的边防钢铁长城。

  ‍当听到解放军叔叔诉说道:“战士们因为很少吃到蔬菜,手脚脱皮、指甲脱落、嘴唇开裂是家常便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了,但从来也没有人退缩过,更没有过逃兵!”孩子们个个露出钦佩的眼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军人叔叔的领读下,小雪花们用整齐而宏亮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老西藏精神”的崇敬之情,都打算把今天收获到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18 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3

  ‍我深深地向往着西藏,因为在我眼里西藏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是一块美好的净地,那里有着蔚蓝的天空,神圣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随处都是风景,我企盼着将自己的脚步踏上西藏。在听了马文清副检察长“热血铸青春永不悔,雪域高原铸检魂”的讲座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西藏工作的检察干警就像绽放在雪域的格桑花,顽强不屈,面对着艰苦的生存环境及种种挑战,永不言弃。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安定,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家庭的责任与温馨,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留在了那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愧对父母、愧对妻儿、他们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检察事业,他们无愧的是人民。他们不仅仅做着检察官的工作,他们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自给自足,帮助藏民生产生活,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挥洒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我们处于如此优渥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安于稳定的混日子。

  ‍“老西藏精神”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年代的局限,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科学精辟的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融合发展了我党的光荣传统,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检察干部们发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好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使“老西藏精神”愈益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 30 年来的辉煌,见证了改革开放 20 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检察人的理想、追求和不懈奋斗,也铸就了检察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检察精神和职业操守。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检察事业也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青年要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理想信念是灯塔,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永不停步的精神动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作为一名司法法警,也应该发展“老西藏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清楚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务,坚定信仰追求,树立负责的人生观、奉献价值观和敬畏的权力观,不比工作条件,不比物质待遇吗,而比工作效率、比执法水平、比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和检察工作的双赢。

  ‍白驹此去无多路,岁月无痕快著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历经风雨,薪火相传,日益充满生机与活力。承载光荣信仰与历史*的青年干警,一定会接过历史的火炬,大力弘扬检察优良传统,传承好检察职业,为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的检察事业奋斗终生,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21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勉励广大干部发扬“老西藏精神”。时光无言,精神有声,“老西藏精神”如雪莲般傲然挺立,似江水般翻腾不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善弹“五弦琴”,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力量,做好“老西藏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弹好“艰苦奋斗琴”,诠释“特别能吃苦”的坚毅。吃苦,是每一名西藏干部的基本功。当年十八军挺进高原,克服高寒缺氧的气候,不怕艰苦落后的条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用力量之源开辟入藏通途,用理想之光照亮前进之路,用信仰之力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用生命和热

 血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不只是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跟随他们的脚步,扎根雪域高原,为新西藏的建设添砖加瓦。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他们“特别能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血脉,勇于在边疆挥洒热血,敢于在高原践履使命,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弹好“爱国主义琴”,撑起“特别能忍耐”的勇气。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深邃、最持久的情感,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1950‍年初,十八军不畏艰险,进入西藏。他们明知西藏恶劣的生存环境,明知西藏艰苦的生活条件,明知西藏落后的生产状况,仍甘愿舍弃所拥有的、放弃所享受的,奔赴“世界屋脊”,扎根边疆、建设祖国,忠于职守、毫无怨言,他们用勇气和青春诉说爱国主义的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

  ‍要将这种“特别能忍耐”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内心,走进西藏、奉献高原,行远自迩、踔厉奋发,用饱蘸热血的墨笔,书写新时代西藏建设的新篇章。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弹好“英雄主义琴”,激扬“特别能战斗”的荣光。茫茫高原,世界屋脊,令人神往,又让人畏惧。高海拔、低气温、缺氧,每一样,都让人望而却步。而他们,英勇的十八军将士,无畏艰险,不惧战斗。进藏之初,他们便用英勇顽强的战斗粉碎了分裂势力的图谋。而后的几十年间,他们不断用“不怕苦、不怕死”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他们用最真实的行动表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荣光。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他们“特别能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高擎英雄主义旗帜,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英雄主义精神激扬人心、凝聚力量。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弹好“民族团结琴”,涵养“特

 别能团结”的情怀。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早在十八军进藏之初,党中央便意识到民族团结对于西藏的重要意义,郑重交代进藏部队以团结为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牢记嘱托、不负众望,用心用情用力与西藏各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特别能团结”的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原则不动摇,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相依共济、相扶守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弹好“无私奉献琴”,展现“特别能奉献”的担当。无论是几十年前的十八军,还是后来的一批批援藏干部,亦或是扎根雪域高原的各族干部,都在用他们的血和汗担起建设西藏的艰巨使命。修建川藏公路,建设青藏铁路,他们用勇气与困苦搏击,用壮志与严寒比拼,用坚韧

  ‍与自然抗争,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孔繁森、祁爱群、慕育军……一位又一位英雄在雪域高原谱写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担当,摒弃“在西藏,躺着就是奉献”的思想,不惑于选择,不惧怕挑战,以守护国土的赤胆忠心,以建设家园的满腔热情,托起新时代西藏建设的美好明天。

  2021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5

  2021‍年,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神”让我感受颇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西藏,有“三条路”见证着“老西藏精神”的起源传承发展。

  1954‍年的进藏公路,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史书中记载着,十八军进藏

 时困难重重,要修着公路进藏,之前的西藏这片净土与内地是没有公路的。十八军顶着严寒气候,冒着地质灾害风险,吃着雪水煮饭,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牺牲了三千余官兵,终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在‍1954‍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党的先辈们走着这条路来到了西藏,他们不怕条件艰苦,不惧环境恶劣,扎根雪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整个青春。西藏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西藏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颂扬了西藏开拓路建设的宏大史诗。

  2006‍年的青藏铁路,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人民欢...

篇四: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和平解放 0 70 周年感悟心得

 这是一场间隔 70 年的检阅,也是一次奔向未来的历史重温。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 8 月18 日飞抵拉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庆祝活动。

  1951 年 5 月 23 日,这一天,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起点。70 年过去了,它在历史的坐标轴上仍然熠熠发光。今天,再次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为何纪念西藏和平解放?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

 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1951 年 5 月 23 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贯彻执行《十七条协议》,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旧西藏,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等级森严,践踏人权;贫富悬殊,阻碍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势力在西藏的侵略活动,极尽挑唆

 和渗透,误导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对中国共产党产生误会和隔阂,给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造成巨大危害。

  在新中国成立当天,十世班禅致电中央政府:“速发义师,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 西藏各界也纷纷盼望解放军早日进藏。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高瞻远瞩,英明决策,通过和平谈判,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的誓言从那一天成真。从此,雪域高原上演了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奔赴,视死如归的捍卫,气冲霄汉的伟绩。历史证明:西藏和平解放,维护了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起点。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

 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西藏和平解放,不仅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再到成立西藏自治区,一次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西藏的社会生产力;从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到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再到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迢迢“天路”通高原,搭起了高原人民通往幸福的道路;从农奴分得土地,到全国支援西藏,再到消除绝对贫困,西藏实现跨越千年的巨变,雪域高原换了人间。

  70 年来,雪域高原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历经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创造了彪炳千秋、利泽万代、亘古未有的历史功绩。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

 极大改善了西藏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西藏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70 年来,西藏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进步,绝对贫困彻底消除、兴边富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有序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

  和平解放前,西藏连一条公路都没有。如今,西藏建制村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1.88 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 94%、76%。高速及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约 700 公里。青藏铁路和拉日铁路建成通车,川藏铁路开工建设。昌都邦达、林芝米林、日喀则和平、阿里昆莎等支线机场建成,国际国内航线达到 140 条,通航城市 66 个。以光缆、卫星为主的现代通讯网络体系将西藏带入信息快速路,所有行政村都有移动信号,光纤宽带通达率为 99%。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只供少数上层贵族享受的小电站,目前已经形成以水电为主,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2020 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西藏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

  和平解放前,西藏 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如今,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已迈进全面小康。2020 年西藏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 41.46 平方米,城镇居民人

 均自有住房面积达 33.4 平方米,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通过推进农牧区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优化环境为主的综合整治工程,乡村面貌发生彻底变化。2020 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598 元,比上年增长 12.7%,连续 18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 5 年增速保持在 13%左右,增速均居全国第一。

  在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之际,我们深切缅怀为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贡献了青春、智慧、力量乃至宝贵生命的先烈和英雄们,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将永垂青史。

  1950 年,以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在进军西藏途中开山修路、战险阻抗缺氧;进藏后开荒生产,平息叛乱,参与民主改革;在建设新西藏的岁月里,展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最终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并代代相传。

  1954 年 12 月 25 日,康藏、青藏公路同时完成通拉萨的战略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世界筑路史上的空前壮举,11 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3000 多名英烈捐躯高原,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

 70 年来,一代代的后继者继续着先辈们开辟的伟大事业,也继承和发扬了先辈们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西藏这片高天厚土上挥洒着汗水和智慧。西藏和平解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生长,深刻感悟到这段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这段历史成为不竭的力量之源。

  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历史中收获智慧和力量,阔步向前,奔向未来。

篇五: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 11 篇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篇 1

  2021 年,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70 年风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神”让我感受颇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西藏,有“三条路”见证着“老西藏精神”的起源传承发展。

  1954 年的进藏公路,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史书中记载着,十八军进藏时困难重重,要修着公路进藏,之前的西藏这片净土与内地是没有公路的。十八军顶着严寒气候,冒着地质灾害风险,吃着雪水煮饭,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牺牲了三千余官兵,终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在 1954 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党的先辈们走着这条路来到了西藏,他们不怕条件艰苦,不惧环境恶劣,扎根雪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整个青春。西藏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西藏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颂扬了西藏开拓路建设的宏大史诗。

  2006 年的青藏铁路,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人民欢喜之心随着歌声肆意飘扬。一代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

 运输带来的困难,不畏艰险,一步步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修到了藏家儿女的家乡。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了西藏,来旅游、来就业。党员先锋们在西藏把“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紧跟时代潮流、牢抓发展机遇,毅然决然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西藏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奏响了西藏建设路的嘹亮号子。

  2021 年的拉林铁路,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国铁集团官宣“复兴号”动车组将于 7 月 1 日之前开进拉萨,适应拉林铁路运营需要。拉林铁路是在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建造的“新天路”,建造存在的困难五花八门。铁路工人用巧妙的方案设计,统筹发展与施工难度的关系,在付出辛苦与汗水后,将拉林铁路建成了交通的快速通道,也是发展的快速通道,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吃苦奉献是

  “老西藏精神”,创新发展也是“老西藏精神”,它在西藏发展的道路上被不断充实,赋予新的含义,永不会过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描绘了西藏发展路的壮阔蓝图。

  作为西藏基层公务员,我们要把“老西藏精神”贯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继承又要发扬,让“老西藏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修身正己的指路明灯。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篇 2

 10 月 20 日,省委藏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分析形势、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加快推进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藏区发展历来牵动中央领导的心,在 8 月份举行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为包括西藏在内的所有藏区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指明了方向。将藏区发展放到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度来讲,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藏区发展。思路明晰、方针正确、政策有力,关键是抓落实。

  四川省委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四川藏区及时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我省藏区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省一盘棋谋划推进,才能赢得同步全面小康这场攻坚战的胜利。四川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具有人口多、分散广、发展难等特点,特别是反分裂斗争激烈。四川藏区发展有了更明确目标,落实的关键在干部。

  干部要落实好政策。无论是藏区干部还是援藏干部,他们地处一线,好政策靠他们宣讲,要他们执行。中央、省委

 的藏区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干部要向基层群众作好宣讲,将好处讲足,道理讲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原则,不走样,切实让富民、惠民等政策落到实,执行政策要体现公平正义,不因人、不唯利。切实让藏区群众感受到中央、省委的关怀和诚意。

  干部要当好纽带。藏区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干部得走动脚、沉下心、府着身,与群众心相印、意相联、手相牵,知群众冷暖,晓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感知群众心意,把握群众思想,及时上报决策机构,供各级领导参考,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同时,干部也要及时化解藏区群众与其他民族群众和藏区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干部要带头示范。藏区群众有着独特的生活和宗教习俗,有些可能还与现代不适应,但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类共同理想,作为干部要积极传播现代理念,在观念上、行为上作好示范。因气候、地理等因素,一些藏区发展相对滞后,干部则需要带着群众创新创业,积极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旅游、餐饮、畜牧等产业,不断提高藏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水平。

  藏区发展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而藏区干部则起着关键作用。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篇 3

 2021 年,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70 年风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神”让我感受颇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西藏,有“三条路”见证着“老西藏精神”的起源传承发展。

  41954 年的进藏公路,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史书中记载着,十八军进藏时困难重重,要修着公路进藏,之前的西藏这片净土与内地是没有公路的。十八军顶着严寒气候,冒着地质灾害风险,吃着雪水煮饭,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牺牲了三千余官兵,终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在 1954 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党的先辈们走着这条路来到了西藏,他们不怕条件艰苦,不惧环境恶劣,扎根雪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整个青春。西藏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西藏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颂扬了西藏开拓路建设的宏大史诗。

  226006 年的青藏铁路,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人民欢喜之心随着歌声肆意飘扬。一代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运输带来的困难,不畏艰险,一步步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修到了藏家儿女的家乡。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越

 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了西藏,来旅游、来就业。党员先锋们在西藏把“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紧跟时代潮流、牢抓发展机遇,毅然决然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西藏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奏响了西藏建设路的嘹亮号子。

  12021 年的拉林铁路,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国铁集团官宣“复兴号”动车组将于 7 月 1 日之前开进拉萨,适应拉林铁路运营需要。拉林铁路是在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建造的“新天路”,建造存在的困难五花八门。铁路工人用巧妙的方案设计,统筹发展与施工难度的关系,在付出辛苦与汗水后,将拉林铁路建成了交通的快速通道,也是发展的快速通道,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吃苦奉献是

  “老西藏精神”,创新发展也是“老西藏精神”,它在西藏发展的道路上被不断充实,赋予新的含义,永不会过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描绘了西藏发展路的壮阔蓝图。

  作为西藏基层公务员,我们要把“老西藏精神”贯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继承又要发扬,让“老西藏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修身正己的指路明灯。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篇 4

 7 月 19 日上午 10:00,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庆祝大会浓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同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西藏 60 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

  好一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60 年风雨,60 年变迁,60 年辉煌。60 年来,西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西藏发展各个历史时期英明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竭诚帮助的结果。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再次聆听习近平副主席振聋发聩的讲话,令人激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也毫无疑问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西藏 60 年历史巨变,离不开党中央及中央领导的深情关切。60 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

 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深切关怀西藏各族群众,始终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这块 12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投下了大量心血。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西藏发展和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做好西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他强调,要十分珍惜大好形势,十分珍惜历史经验,十分珍惜宝贵机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实干兴藏、创业富民,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对西藏发展十分关心。党中央深切的关怀,助推了、实现了西藏伟大的跨越。

  西藏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了支持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稳定团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和部署。历史,更不会忘记,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央先后 5 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西藏发展:确定“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明确提出在西藏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一共安排 410 项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项目。全国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也采取了一系列对口援藏的政策和措施。正是我们党一个接一个的好政策,才使西藏

 人民能够凭勤劳致富、靠政策发家,并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

  民生是根,民生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中央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各族群众生活越过越幸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体现农牧民利益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民生、情牵百姓,让新疆人民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也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责任。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切都是空谈。西藏的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这句话深刻地印证在了中央对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坚决态度上。中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把西藏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坚持、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地凝聚

 智慧和力量。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深入开展反对达赖集团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彻底粉碎一切破坏西藏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

  建党 90 年的伟大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 60 年的辉煌成就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更是中国和西藏地区前进的动力。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是建设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的新西藏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心得体会篇 5

 由国务院新闻办组团的境内外记者赴藏联合采访团,自2 月 27 日至 3 月 4 日在西藏进行为期六天的采访。来自日本广播协会、美联环球电视、巴基斯坦联通社、香港亚洲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澳门日报等 10 家境内外媒体的 15 位

 记者,被西藏人的热情友好、西藏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所震撼。

 由于达赖集团长期在国外给西藏“涂脂抹粉”、任意打扮,一些别有用心者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描绘,一些跟屁虫人大声聒噪、随声附和,于是那些本来就对中国,对西藏缺乏基本了解的国外人,特别是西方人,就自然以为,西藏的今天,跟当年达赖“佛恩浩荡”的时代相比,那真是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水深火热了。于是才有了台湾女记者黄毓芬在西藏林芝一户藏族家庭旅馆采访时的“大吃一惊”:这家小旅...

推荐访问: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心得体会 西藏 心得体会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