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言稿)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供大家参考。
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 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安排, 这次 我和有关部门 的负责同志一道, 专题到 我市工业园区进行调研。调研后 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各级重视程度高。
区(市、 县)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园区建设,区(市、 县)
党委政府、 各园区都高度重视园区规划建设、 高度重视资金筹措、 高度重视招商引资、 高度重视党建工作。
二是园区干部 的精神状态好, 园区建设推进速度
快, 工作力度大, 取得了很多好成绩。
三是园区建设各具特色, 都值得相互学习借鉴、相互赶超。
比如, 在园区党建上, 小河区在项目工地上塑立“树好一面旗帜, 建好一个项目” 的标牌, 通过党建工作促进项目建设。
高新区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 工地上, 设立党员责任区、 党员先锋岗, 数字产业园区还高标准建设了党员活动室。
息烽县开设“园区党建连环画”,以漫画形式图文并茂地在园区、 企业中宣传党建工作, 体现党建元素。
开阳县以“四互动三提升”(信息互通、 支部互联、 地企互动、 群众互惠,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提升企业效益、提升工业经济发展速度)
为载体, 园区党建与园区建设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南明区在园区建设中同步建立了 980 平方米 的党员活动中心, 投入 20 万元帮助“老干妈”公司党委规范建设了公司党员活动室, 提升党员活动质量, 激发党员工作 的热情。
修文县把党建工作前移,园区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党员, 并积极推荐转业退伍军人、 大中专毕业生中 的优秀党员到园区企业工作。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 高新区紧紧抓住人才特区建设契机,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 110 人, 其中博士以上学历 53 人, 硕士 42 人,具有高级职称 的 46 名。
小河区制定引进紧缺急需和高层次人才办法, 为企业高层次人才工作提供优惠政策, 并规划建设人才公寓, 等等。
通过近些年 的发展, 贵阳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产业逐步聚集, 推动工业化发展 的潜力和发展 的承载力也逐步提升, 总体效果很好。
工业园区建设是市委、 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 的重要举措, 省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XX 书记和 XX 市长要求市委组织部要进一步加强园区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 人才队伍和党 的建设工作, 强调要选好配强干部, 加强干部 的教育管理, 超常规引进产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 为园区建设提供坚强 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要适应园区建设发展 的需要, 扎实抓好园区党建工作, 发挥党组织在园区建设中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
贯彻落实好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工业园区 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贯彻好省委党建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园区党 的建设 的 23 条意见, 是目前各区 (市、县)
党委、 组织部和园区党委 的重要工作。
一、 加快园区建设进度, 不断增强 我市工业经济实力
工业园区 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 但是, 离省委、 省政府和市委、 市政府 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一是园区建设 的进展不平衡, 有 的园区进展不理想, 还停留在远景目标 的制定和规划上, 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有 的园区入驻企业少,新投产达产 的项目更少, 进展变化不大。
二是有 的园区规划建设 的层次不够高, 产业链短, 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 没有形成一批相对集中 的产业发展集群。
三是全市工业园区 的
建设开发模式仍较单一, 主要还是靠行政推动, 没有形成多元化 的市场运作机制。
还有个别园区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理顺, 比如修文县工业园区有“三套”班子, 在管理上职责不明。
组织部门、 编办要认真研究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工作进度, 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取得实效, 不断增强 我市工业经济实力, 为全市工业经济止滑回升作出贡献。
第一, 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建设发展 的首要任务, 只有把基础设施这个“巢”筑好了, 才能吸引更多 的企业这个“凤”入驻。
各个园区要抓住施工 的最佳时机, 在不违反科学规律 的前提下, 加班加点, 集中力量抓好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各区(市、 县)
要严格按照一类园区“九通一平”、 二类园区“七通一平” 的目标, 咬紧牙关, 全力冲刺, 加快建设进度, 完善园区配套功能, 确保园区到 2012 年底基本能满足企业入驻条件, 到 2013 年基本建成十大工业园区。
各地标准厂房建设一定要坚持高标准、 高质量、 让入驻企业满意、 放心, 不出任何问题。
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的质量监测和检查,认真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倒查机制, 严防出现豆腐渣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各地要在加大本级投入 的同时, 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对工业园区建设 的各项资金支持, 同时, 也要多学习外地 的经验, 采取市场化 的手段, 解决建设中 的突出问题。
第二, 要抓好服务积极推进产业项目落地。
园区建设 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项目落地、企业点投产达产上。
当前, 市工信委要加快编制市级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确保园区产业项目布局和发展 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市委要求, 市领导带队组成工业企业服务队到企业调研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建设、 生产和经营中 的困难和问题, 各地也要建立完善项目落地跟踪服务机制, 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一名领导干部负责协调, 力争全市在建产业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各园区要积极主动与市重点工业企业服务队联系, 积极争取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市、 区两级国土部门要向园区倾斜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指标, 扎扎实实做好园区土地储备工作, 并逐步做到净地出让。
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进一步强
化“大开放大发展, 小开放小发展, 不开放难发展” 的意识, 坚持边建设、 边招商,着力在发展硬环境和服务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 形成“让大利、 招大商, 引进大项目、 聚集大产业、 建设大园区、 推动大发展” 的良性机制, 借力、 借智、 借资加快产业园区 的发展,形成储备一批、 开工一批、 建成一批、 投产一批 的有序发展格局。
要按照 XX 书记要求, “眼睛向外”, 采取灵活多样 的方式, 积极引进好项目、 大项目, 把一些层次低、 污染大、 开发强度低 的项目退出来, 上一些层次高、 低碳环保、 开发强度高 的项目。
当前, 特别是要协调帮助企业尽快建成并投产达产, 能快则快; 要加大宣传、 扩大影响、 帮助企业解决销售等问题, 对市场前景好 的企业, 要进一步扩大生产, 为全市经济止滑回升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 要抓好园区融资工作。
融资难是园区建设 的共性问题,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存、 国内银根紧缩、 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准入控制严格 的情况下, 地方融资平台较小, 融资日显困难,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在这个问题上, 市、 区两级政府都要想尽一切办法, 尽可能拓展投融资渠道, 破解园区建设资金瓶颈。
一方面, 要发挥财政扶持 的引导作用, 积极争取省对 我市工业园区 的财政扶持。
另一方面, 要加强融资平台建设, 建立新型银政企合作机制, 形成政府引导、 开发公司推进、 各类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投资 的模式, 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融资担保资金、 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创业风险投资等途径, 发挥政府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投资资金 的引导作用, 全力支持社会风险投资企业跟进投资。
第三方面, 要创新和完善科技担保服务体系,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 股权质押、
应收账款质押、 未来收益权质押、 其他权益抵(质)
押、 金融租赁等多种贷款方式, 加大对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 的融资支持, 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机构 的合作机制, 搭建创新创业融资平台,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最近, 从金融部门获悉, 国家已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抓紧对已立项 的项目进行放贷, 宏观调控政策已出现银根松动迹象, 大家要抓住这一时机, 尽快协调金融机构, 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 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四, 要毫不松懈地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园区布局要有前瞻性, 少走弯路, 避免引进落后产业, 造成不必要 的浪费。
园区转型升级是园区发展 的更高层次, 是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的必然要求。
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是各区(市、 县)
党委、 政府要认真研究解决 的问题。
各园区要着手建设一批产业研发平台、 测试平台,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提升园区服务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 具有核心竞争力 的高新技术企业。
要把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 以振华新材料、航空发动机等项目为重点, 加快高新区沙文园区新材料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建设, 打造产业集群, 形成竞争新优势。
二、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关键要有一个团结、 务实、 精干、 高效、 勤奋、 廉洁 的园区领导班子, 要有一支能力强、 素质高 的干部队伍。
各区(市、 县)
要下决心把最优秀 的干部、后备干部派到工业园区去经受锻炼。
目前, 十大工业园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园区建设 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还不相适应, 还跟不上园区建设 的步伐。一是兼职干部多, 专职干部少, 影响工作 的效率和质量。
10 大工业园区 37 名领导干部中专职副主任只有 14 人, 南明、 清镇、 开阳 3 家园区没有配备专职副主任。
二是没有形成合理 的梯次结构, 园区干部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是园区干部 的专业知识、 工作经验等方面还不够适应。
具有园区建设、 项目管理、 招商引资、 投融资等相关工作经历 的领导班子成员比例不高。
园区干部在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管理、 招商引资、 投融资、 统筹驾驭复杂局面等能力还要加强。
工业园区建设初期, 一个很重要 的任务就是拆迁, 选派善做群众工作、 懂拆迁 的干部到园区领导班子上来, 是必要 的, 但随着园区建设 的纵深发展, 园区干部 的工作重点也随之改变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派熟悉招商引资、 规划建设、 投融资等工作 的干部。
做到根据不同阶段 的工作重点, 配置不同能力类型 的干部, 干部队伍建设紧跟园区建设 的需要。
四是管理机制体制不是很顺畅, 有 的园区机构重叠, 多头管理;有 的权责关系不一, 责任不明确。
五是园区是事业单位, 公务员调入不能解决人员编制和身份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的积极性, 造成思想不稳、 队伍不稳。
这也是调研中反映最为集中 的一个问题, 市人社局、 编办、 公务员管理部门要尽快研究, 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第一, 要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
各区(市、 县)
党委、 政府要用发展 的眼光选好配齐配强园区领导班子, 为园区发展壮大打下良好基础。
要加强年轻干部 的实践锻炼和培养,形成以老带新、 年富力强 的园区领导班子, 保持园区工作 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在干部 的选拔上, 可以通过公开招考、 公开遴选等方式, 选拔一批熟悉工业经济、 招商引资、 规划建设、 投融资、 企业管理、 项目建设、 善做群众工作 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
对还没有配齐班子 的, 要及时配齐配强, 把园区作为干部培养 的基地、 试验区, 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园区锻炼, 把优秀 的干部、 优质 的资源配置上去, 对工作业绩突出 的干部加以重用, 让优秀干部有作为、 有平台、 有机会, 解决其后顾之忧。
干部 的成长一定要紧
密结合党 的中心工作任务, 只有在艰苦 的环境、 中心工作中锻炼, 才能得到全面 的提升。各区(市、 县)
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按照“小机构、 大服务” 的要求, 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实行扁平化管理, 防止机构重叠、 多头管理, 形成精干、 高效, 责权统一, 责权明确 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 要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 的意识。
实践证明, 一个地方、 一个部门, 只有做到思想统一、 心思集中、 力量凝聚、 团结一致, 才能迎难而上、 开拓进取, 不断取得新 的成效。
在调研中,
我感觉园区大部分干部干事创业 的精气神是有 的, 但也有部分状态不是很好。
园区领导班子也要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讲政治、 讲团结, 相互支持配合, 在维护团结上作表率。
园区办主任作为主要领导, 一定要带头讲党性、 讲大局、 讲原则、 树正气、 讲廉洁、 讲发展, 心胸宽阔, 作风民主, 充分调动其他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 的积极性, 营造心齐、 气顺、 风正 的干事创业氛围。
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奖惩激励机制, 对不干事、 干不成事 的要作出调整。
第三, 要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建设部门, 要采取灵活多样 的形式开展以工业园区规划、 建设和管理、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投融资、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等为主要内容 的培训。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 加强对领导干部 的岗位专项培训, 特别是重要岗位领导干部 的个性化培训, 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 新任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或知名学府有针对性 的进行培训。
园区干部也要加强自身学习, 主动钻研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 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 要进一步强化干部作风。
园区工作和其它部门工作相比, 独立性强、 权力大,涉及 的资金项目多, 与投资商、 老板经常打交道, 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 因此必须重视园区干部作风建设、 强化自律意识,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自觉抵...
推荐访问:(发言稿)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 发言稿 座谈会 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