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申请报告4篇研究所申请报告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省部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开放课题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 协作负责人: 申请经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所申请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研究所申请报告
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省部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开放课题申请书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
协作负责人:
申请经费:
执行年限:2022 年 1 月—
年月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农业农村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 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二〇二二年制
填写说明 1.申报书正文内容用仿宋 GB2312 四号字体填写(数字及英文使用TimesNew Roman 四号字体),1.5 倍行距,表格内用小四号字体。各栏空间不够时,请自行加页。A4 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2. 单位名称填写全称,与公章一致。
项目信息简表 申请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移动电话
所在单位
协作负责人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执行年限
申请总经费 万元 2022 年经费 万元 2023 年经费 万元 项目摘要(限300字以内)
关键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
研究目标(限150字)
考核指标
申请书正文 一、立项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并附参考文献)
二、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预期目标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
四、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含人才培养计划)
年度 主要内容 预期结果 2022 年度
2023 年度
五、考核指标(包括技术指标(如阐述 XX 机理、揭示 XX 规律等)和可量化考核的数量指标(如论文、专利、培养研究生等))
(一)
总体考核指标
(二)
年度 考核指标 1.2022 年度
2.2023 年度
六、已有工作基础与条件 1 、与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
2 、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七、申请人简介(工作简历,近五年已取得的与项目相关的主要论著、专利、科技奖励等各类科技成果)
八、项目组主要成员及任务分工 姓名 学位 职称 出生年月 所在单位 项目分工 签字
九、经费预算(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 、经费预算总表 年度 2022 年 2023 年 合计 经费预算(万元)
2 、2022 年度经费预算表 支出科目 预算金额 (万元)
测算 依据 材料费
燃料动力费
测试化验加工费
差旅费
会议费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专家咨询费
劳务费
其它费用
合计
十、签字盖章及意见 申请人承诺 我保证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若填报失实,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得专项资助,我将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认真开展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并按照要求标注项目资助。
项目负责人(签字):
合作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承担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章):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篇二:研究所申请报告
※※※※研究院 申请报告一、 概况 1、 拟申请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 拟申请成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为深圳※※※※研究院 2、 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研究所的主要筹建人为※※。
※※, 男, 19※※年※月※日出生。
19※※年杭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 19※※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遗传研究所博士学位。
毕业后先后于法国 INSERM-CNRS 马赛免疫中心 (CIML)
人类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美国波士顿 Harvard 医学院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医学院实验病理学系做博士后。
现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基因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一直从事基因组前沿科学的研究。
他主持完成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 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计划” 的宏伟项目的成员国, 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扬。
※※教授及其团队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 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 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
※※教授还特别关注基因组研究的社会影响和促进基因知识的普
及。
※※教授为“国家 863 计划” 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 专家委员会成员;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
计划” 协作组中国协调人, 欧洲全球生命科学促进会(EAGLES)
副主席, 欧盟生命科学与中国合作协调委员会(EFBIC)
委员, UNESCO 政府生命伦理委员会 (IGBC)
中国代表。
3、 主要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包括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 研究成果等 (1)
※※ 同上。
(2)、 ※※ 研究经历:
※※, 男, 19※※年※月出生。
19※※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 19※※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 位, 从事动 脉粥样硬化的 发病 机理及治 疗的 研究 工作。1988-1994 年先后在美国 Texas 大学和 Iowa 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的蛋白生化性质和 MHC-Ⅱ 型 DR 抗原在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1990 年至 1994 年受聘为华盛顿大学高级研究员, 进行细胞分化与增殖相关性研究。
1994 年回国创业, 成立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从事 HIV 抗体、 诊断试剂的研制, 为国家及时建立起 HIV 检测体系。
1998 年与※※、 ※※等科学家共同组
建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
1999 年共同创建※※基因研究中心, 并任中心执行主任; 启动并承担了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卷” 和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研究。
自※※基因组研究所暨※※基因研究中心成立以来, 一直负责中心研究发展方向的确定和实施、 项目的设置和运作及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
特别是在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卷” 和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这两个重大项目中, 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 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创造了 低投入高出产的记录, 并实现了从观念到体制和机制的系列创新, 做出了突出性贡献。
此外,还带领团队完成了 SARS 病毒基因组测序及诊断试剂研究、 家蚕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家鸡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及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分析。
2004 年底, 针对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 组织※※基因组研究所暨※※基因研究中心成立了由 5 位科研人员组成的 DNA 鉴定专家组, 承担海啸遇难人员的 DNA 鉴定工作, 为祖国赢得了 荣誉。
并先后共发表科学论文 70 余篇, 并在《SCIENCE》 、 《NATURE》 上发表、指导发表文章数篇。
获奖项目:
2001 年 12 月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市第一届留学人员创业奖(排名第一)
; 2002 年 9 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 2002 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 2003 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2003 年 7 月获※※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组先进个人。
(3)、 ※※
※※, 男, 19※※年※月出生。
1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生化专业, 同年考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 并获 CUSBEA 奖学金。
※※年赴纽约大学医学院就读, ※※年获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继续在纽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并应聘于医学院泌尿系助理教授。
93年加盟由比尔盖茨资助、 Leroy Hood 和 Maynard V. Olson(美国科学院院士)
共同组建的华盛顿大学分子生物技术系。
后协助 Olson 院士成立华盛顿大学基因组中心, 指导大规模 DNA 测序和文库构建工作,领导物理图谱制作组, 参与基因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97 年起回国工作, 与※※、 ※※、 ※※等先后组建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1998 年 8 月)、 ※※基因研究中心(1999 年 9 月)、 ※※基因研究发展中心 (2001 年 1 月)、 国家生物信息系统工程中心 (2002 年)、中科院※※基因组所(2003)。
除任基因组所副所长负责总体科研工作外, 还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并指导来自这些单位的博士研究生。
研究经历:
93 年起为 “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大规模测序阶段的到来做技术准备工作, 与※※博士共同建立“多酶全解物理图谱” 制作技术, 并将该技术用于大规模 DNA 测序实践。
97 年起研究基因组学基本理论和生物信息学方法。
提出一系列基因组学基本概念。
98年开始基因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研究, 用重新测序的方法验证 EST 和基因编码区 SNP 的分布特点。
曾测定数百基因的 SNP,发现一类基因的低频率 (<10%)多态性可能是基因产物的适应性造成,与人类的迁徙和生活环境相关。
98 年起主持了 “腾冲泉生热孢菌基
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北京部分(1%计划)” 和“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 等测序工作。
目前已在 Nature,
Science 和 Genome Research 等专业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五十余篇, 并不断提出基因组学研究的新概念和理论。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建立包括细菌基因组在内的基因组研究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技术, 研究基因组进化的分子机制, 和基因组比较分析。
※※博士还参与数部专著的写作, 主编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杂志(英文期刊)。
获奖项目:
※※博士曾获 CUSBEA 奖学金(1983), 全美泌尿科疾病基金博士学者奖( 1990-1993), 自 然基金委杰出 青年基金( B类, 1999-2002),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杰出人才, 2002)”,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 2002 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2 年被《科学美国人》 杂志评选为首届年度全球科研领袖之一,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 2003)。
(4) 、 ※※ ※※, 男, 19※※年出生。
19※※年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生物及人类遗传系, 并获得生物及分子生物学博士。
1995 至 1998 年初, 在贝勒医学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做博士后从事科相关学研究。
现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中国蛋白质组学会副主任。
研究经历: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基因产物、 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尤其是有关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基因及其调控。
1999 年参与创建※※基因研究中心并任中心副主任, 主要负责蛋白质组学平台的建设, 特别是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结构、 功能上的应用与基因表达的各种实验系统以及具有基因组特点的功能基因组策略性实验系统的建立。
于 2002 年担任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副理事长。
为“十五”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人类重大疾病及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子课题的负责人。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极端微生物的嗜极生理和代谢调控研究” 课题的负责人。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人类重大疾病及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肺癌和胃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中科院创新工程“水稻蛋白质组学” 子课题负责人。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 40 余篇。
(5)、 ※※ ※※, 男, 19※※年出生。
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学士学位, 20※※年获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暨※※基因研究中心※※中心主管、 生物信息学实验室主管; 丹麦奥胡斯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及南丹麦大学人类遗传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系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研究经历:
19※※年, ※※教授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承担了 中国部分的数据分析工作。
随后于 2001 年, 在中国籼稻基因组计划中负责生物信息学分析部分。
其中研究领域涉及到基因组组装、 注释、表达、 复制、 比较基因组学、 分子进化、 转录调控、 多态性等多个领域; 发展了 多个包括组装、 比对、 注释在内的软件算法, 建立了 多个
数据库。
※※教授同时还致力于脊椎动物中的基因注释问题和非编码基因问题。
在 2003-2004 年还参与了 SARS 基因组分析, 组织实施了家蚕、 家猪基因组计划与家鸡多态性图谱计划。
※※在平台搭建和大项目组织上积累了大量经验。
同时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Review Genetics” ,“Genome Research”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 40 多篇文章。
获奖项目:
2002 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奖, 北京大学学术十杰; 2003 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 称号;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5 年 The Lundbeck Foundation:
Talent Price; 2006 年获得丹麦 The Danish Research Council:
Young Elite Scientist 等诸多奖项。
4、 拟设立的组织机构及负责人情况 组织机构:
※※※※研究院的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 理事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 常务理事、 理事共※人。
本院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理事会每届四年, 可连选连任。
本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会长兼任本院院长, 副会长兼任本院副院长, 对外均以院长、副院长名义开展工作。
研究院设院长一人, 顾问、 名誉院长、 副院长若干人, 秘书长一人, 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负责人:
※※, 情况同上。
5、 计划购置的科研设施 序号 资产名称 型号规格 1 APC 电源
2 DNA 分析仪 SEQUENOM 3 DNA 自动测序仪 MEGABACE1000/AB3130XL/3730 4 Solexa Cluster Station
5 Solexa Genetic Analyzer
6 TF, DNA SEQ KIT, VER C
7 冰柜 BC/BD-518A/HFC 586 8 超净工作台 CJT-Z-1 9 超声波清洗机 UP500HE 10 纯水系统 EDI-HTP-0. 25 11 大型机 SGI/IBM/SUN 12 电动匀浆器 Pro 200 13 电热培养箱 DNP-9082BS-3 14 电泳系统 2101A/DYY-7C 15 电子天平 FA1104/BS124S 16 二氧化碳培养箱 HERACELL 150 17 飞行质谱仪 Ultraflex tof/tof 18 分子杂交箱 Herahybrid 6
19 钙流荧光仪 Flexstation 2 20 恒温培养箱 DHP-420BS 21 基因扩增仪 7300/9700/9800/7300REAL TIME PCR/PTC-200/PTC-100 22 基因芯片扫描仪 BeadStation 500G 23 交换机 多种型号 24 冷冻离心机 Optimal L-100xp 25 酶标仪
26 凝胶成像系统 GEL-Pro2020D-2/ImageQuant ECL 27 全自动液体处理工作站 FREEDOM EVO 100 28 生物芯片制作工作站 MULTIPROBE II HI 29 数字瓶口分配器 1~10ml/0. 5~5ml 30 水浴摇床 SHA-B 31 台式冷冻离心机 LEGEND RT/Biofuge Fresco 32 脱色摇床 TS-1 33 显微镜 XDS-1/XSP-2CA 34 显微荧光侦测仪 KX-85 35 心电检测仪 HC2180 36 芯片制作工作站 G3s1000 37 血红蛋白分析仪 HB 201/5020 38 液相色谱仪 LC-6AD 39 液质联用仪 TOF/P 40 紫外检测仪 8823B
二、 计划开展的研究的项目
1.
绘制黄色人种的基因组图谱,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疾病相关性研究; 将成果转化为健康预测, 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和依据, 并创造出新的产业体系。
2.
以建立全球最完善的基因、 蛋白质和抗体库为产业立足点和突破点, 发展以抗体产品为主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医药工业。
3. 以生物能源和烟草等重要经济植物的基因组研究和转基因品种研发为切入点, 成为这一领域科学和技术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
三、 宗旨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以新型 DNA 测序分析技术的突破为契机, 以高通量生物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技术支撑, 以基因组为核心的大科学工程为主导, 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为深圳的科研繁荣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这一以生物科技工程为主体, 集科学发现, 产业推进为一体的体系是生命科学、 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创新集成, 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前景将不可估量。
四、 业务范围 1、 从事国际前沿基因组科学基础及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
2、 为基因组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 与基因组科学研究和个体化医疗长期发展项目相结合, 从事低成本全民健康工程相关的公益事业;
五、 联系方式 1、 联系人:
※※ 2、 联系电话:
0755-※※※
手机:
※※※ 3、 E-MAIL:
※※※ 4、 地址:
深圳市※※区※※路※※大厦
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19※※年※月最高学历 博士 技术职称 研究员 专业 医学遗传学 原所在单位 ※※基因研究中心 联 系 电话 ※※ 手机 ※※ 通 讯 地址 ※※ 邮政编码 ※※ 出资额 ※※ 所占出资比例 ※※ 简历:
※※
近三年在何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及论文题目: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篇三:研究所申请报告
研究院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申請書 一、申 請人個人資料姓名 ( 中文)
( 英文)
服務機構及職稱
性別 □男
□女 出生日 期
年
月
日
地址 ( 通訊處)
( 戶籍)
電話 ( 公)
( 宅)
(大哥大)
傳
真
專長 或領域
研 究
興 趣
主要
學歷 1.
2.
3.
學校
系所畢4.
起迄 年月
1.
2.
3.
4.
相關
經歷 1.
2.
3.
4.
起迄 年月
1.
2.
3.
4.
學術著作( 請檢附個人學術著作代表作一份及最近五年內發表之學術性著作目 錄)
二、 申 請類別 □ 專題研究
名稱:
□ 研發特定技術
名稱:
三、 訪問研究期間
第一梯次 (一至六月 )
第二梯次(七月 至十二月 )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 * 申請通過者, 如利用休假或公假期間至本院訪問研究, 報到時請檢附證明文件。
)
四、 申 請研究所需材料費、 資料蒐集費等( 每月 最高補助二萬元)
明細( 請務必填寫材料名稱及金額):
每月
元, 合計
元。
五、 擬參與之本院研究所( 處)、 研究中 心研究室或計畫主持人表示意見
研究室主持人簽章
年
月
日
所( 處)
主管簽章
年
月
日
六、 計畫書( 應包括下列項目 , 請用 A4 紙繕寫)
( 一)
現職所從事之工作內容 ( 二)
來訪目 的( 本院有何儀器、 圖書或研究技術可提供申請人之研究)
( 三)
預期研究成果
附註:
1.申請人請詳實填寫本表各項資料。
申請補助獎勵金者應比照本院專職研究人員出勤及相關規定,
研究所需材料費、 資料蒐集費等需檢據核銷。
2.本申請書及相關附件, 於十月 二十五日 前由所屬服務機關備函送本院相關所(處)、 研究中心申請。
篇四:研究所申请报告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课题申请书课
题
名
称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表
日
期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制
2015 年 6 月年度
课题类别
编号
研究方式
承
诺
书
本《申请书》真实可信,本单人愿意在《课题招标公告》和《申请书》规定框架内,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争取预期完成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部门(公章):
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1、《申请书》须打印填表,同时报送电子版文件(word格式)。
2、封面上方 4 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3、《申请书》须由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
4、本表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
5、申请材料填写内容应客观真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6、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科研部联系(咨询电话:027-)。
一、课题负责人及联系人
课题名称
申
请
人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学历
学
位
职
务
职称
研究专长
通讯地址
邮编
电子 邮件
手 机 和 电话
主
要
参
加
者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
作
单
位
学位/ / 职称
职
务
成果方式
A. 专著
B. 研究报告 C. 论文 D. 其他
字数
万字
)
申请经费(单位:万元)
完
成
时
间
课 题
联系人
姓
名
工作单位
手机和电话
E E- - mail
二、立项依据
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已取得的经验、成果,当前须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和对策建议、措施等
四、课题运作情况及预期成果
包括课题研究的创新程度与特色;预期达到的各项指标或效果;成果运用的领域及途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