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7篇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某县税务局92019年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分析报告 xx年以来,面对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带来的工作方式新变化,“放管服&rdq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税务局 9 2019 年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分析报告xx 年以来,面对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带来的工作方式新变化,“放管服”改革带来的管理服务新难度,在新形势下,我局以新的思路全力抓好组织收入,紧盯重点税源,防控税收风险,实现税收收入超同期。现将上半年组织收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组织收入情况
(一)收入总体情况
6 月份,我局完成市局计划口径税收收入 xx 万元,同比增收 xx 万元,增长 xx%;完成县政府口径税收收入 xx 万元,同比增收 xx 万元,增长 xx%。
1-6 月,累计完成市局计划口径 xx 万元,同比增收 xx万元,增长 xx%,完成市局年任务的 xx%;累计完成县政府口径 xx 万元,同比增收 xx 万元,增长 xx%,完成县考核任务的 xx%。加强税收分析与重点税源监控,结合税收风险管理,对税负明显偏低的行业、企业及时开展纳税评估,通过对促进纳税人的遵从度,实现堵漏挖潜。同时,大力开展稽查检查,发挥税务稽查震慑作用,实现以查促收。通过稽查评估减少漏征、少征、规范税收秩序,保障税收收入有效增长。
(二)分税种收入情况
1-6 月份入库增值税 xx 万元,同比增收 xx 万元,增长xx%。
1-6 月份入库企业所得税 xx 万元,同比减收 xx 万元,下降 xx%。
1-6 月份入库车辆购置税 xx 万元,同比增收 xx 万元,增长 xx%。
(三)分产业税收入库情况
从 1-6 月份产业税收数据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入库 xx 万元、xx 万元、xx 万元,分别同比增收 xx 万元、xx万元、xx 万元,增幅分别为 xx%、xx%、xx%。三产增速明显快于一、二产。
面对宏观调控导向变化、经济增长出现波动、税制改革持续推进、“营改增”全面推开的严峻形势,县局党组高度重视,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始终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截至 6 月底,共组织入库各项税收收入 1.47 亿元,县级税收 1.14 亿元。另外,入库社保费及各项基金 5681 万元。
二、持续深化征管体制改革 一是做好个体工商户评定税工作。按照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以及市局有关规定,及时安排我局2017 年度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调整工作,积极督促各基层主管单位抓紧进行调整,协助各单位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
题。二是国地税税源联合管理工作。认真对照文件要求国地税合作的内容,积极与县国税部门联系,对要求的内容逐条与国税征管部门进行协商、沟通,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地税税源联合管理事项,进一步加强个体工商户联合管理工作,要求各单位在个体管理中,通过金三系统获取对方税务机关税费种核定信息,确保税费种认定全面,逐步实现个体工商户户籍信息和税收管理同步。四是电子税务局推广工作。按照市局关于全面推行网络报税的工作要求,要求各单位加大电子缴税的宣传力度,让纳税能够深入了解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申报缴纳税款的便捷透径;通过县局微信平台不定期督促各单位抓紧实施推广电子税务局,要求各单位电子税务局安装率、应用率务必达到 95%以上。
三、不断创新数据管税实践 一是突出抓好制度管理这个保证。首先是健全组织架构。我局顺应征管改革步伐,从开展数据管税工作的需求出发,将数据管税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上下通畅、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为数据管税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其次是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数据管税平台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确定了数据管税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明确了数据管税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数据管税工作落地实施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
障。第三,为了确保数据管税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税收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税收风险管理组织协调工作,风险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责任到人,任务到项,各部门步调一致、协调运转,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突出抓住职能转换这个重点。按照数据管税工作的要求,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在不改变机构编制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和配置征管资源,结合蒲城税源实际,对现有征收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整合。将荆姚税务所通过职能转换专司数据采集工作、风险应对派发工作、风险管理、纳税评估等工作。荆姚税务所原管户移交城郊税务所进行管理,由信息股全面负责数据管税平台及各个子系统的运维工作。三是突出抓住数据治理这个载体。深入推进数据质量治理工作,加强数据审核环节的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数据管税平台下发各基层单位疑点信息 1610 条,已经处理完成 1610 条,完成率达 100%。四是突出抓住税收保障这个机制。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强化地方税收保障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在地方税收保障工作中的职责,通过构建五个体系,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促进了我县经济在适应新常态中保持改革和增长的平衡。至目前,我县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共有 41 个税收协助单位,已导入信息采集平台的税收协
助单位 22 家,已采集信息 32288 条,位居全市第三方数据采集第一梯队。
四、切实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税。落实市局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按照县法制办 2017 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落实县政府法制工作年度要求,推动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按照市局考核内容和时间要求,严格落实减免税管理监督上报制度和重大案件审理制度;认真做好对我局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二是做好税收执法督察工作。认真落实市局关于开展执法督察工作安排,及时下发文件,要求各基层单位开展自查,选派人员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督促检查,为省局检查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五、不断夯实税政管理基础 一是做好年所得 12 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针对“金税三期”上线后,年所得 12 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方式发生变化,在宣传形式上,通过微信、QQ 群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集中对电力、燃气、采矿制造业及水的生产供应等高收入者较多的行业和往年已办理自行纳税申报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提供相关辅导和服务,严格进行考核,确保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汇算范围、工作步骤及目标任务。对内,围绕企
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使用和操作、金税三期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查询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对外,通过视频集中培训、单位包联辅导等多种方式做好对纳税人的培训,对在汇算中遇到困难的企业及时开展分类、分级纳税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纳税人知晓汇算清缴各环节要求、纳税申报表填写、申报系统操作等相关事项,帮助纳税人做好申报工作。三是做好环保税开征前调研工作。及时和财政局、环保局以及辖区内的大型企业进行联系,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为环保税开征前做好准备工作。
六、努力打造纳税服务品牌 一是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我局根据市局的部署安排,以“提升•创响”为主题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以纳税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将 5 大类17 项 36 条便民措施印制成册,对内、对外广泛宣传,并向纳税人发放调查问卷 125 份,搜集汇总窗口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持续提速减负、创新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同时,我局还制作了纳税服务“提升创响”工作项目备案表,把“办税服务厅协助做好数据管税工作”作为 2017 年纳税服务的重点项目,提出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实施步骤,并对照“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工作内容分工与时间进度安排表,进行工作结果评价,努力把春风行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扎实开展纳税人信用等级
评定工作。充分利用金税三期征管业务系统开展 2016 年度纳税信用评价,对参评的企业逐户逐个指标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确认,凡涉及对评价结果进行调整的,必须有理有据,不得无故随意撤销或增加扣分指标;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国、地税部门的大力协作,顺利完成了辖区内 546 户共管纳税人信用评价工作,共评出 A 级纳税人 10 户,较上年增加了 1%,B 级纳税人 406 户,较上年增加了 18%,C 级 77户,D 级纳税人 53 户。三是有效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与中银富登银行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深化“银税互动”活动,进一步扩大受惠企业范围,将受惠群体由纳税信用 A级企业拓展到 B 级企业,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特点,向信用评价结果为 A、B 级的三十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税金贷”业务,通过税、银、企三方良性互动,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支撑、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新型税银企关系。四是强化税法宣传工作。借助第 26 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以手机 APP、微信等新平台为载体,切实贯彻落实市局推出的《掌上预约管理办法(试行)》,把“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落实在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根据纳税人具体需求提供预约、延时、限时等个性化服务;另外,充分利用实体和网上纳税人学堂向纳税人做好宣传辅导,营造税企双方落实规范氛围。五是扎实开展首届“最美纳税人”评选活动。按照渭南市首届“最美纳税人”
评选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各基层单位对此次活动的意义、评选范围和条件、评选方式、评选办法、奖励办法等进行了认真学习,并通过张贴公告、大屏幕滚动播放、手机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在纳税人中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组织推荐方式确定参评纳税人 20 户,最后经过公众投票,专家评审,我局有 7 户纳税人被市局评为“最美纳税人”。
七、行政效能得到稳步提升 一是加强政务管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亮点工作,不断加大向市局报送力度,努力实现稿件报送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大提升。二是加强事务管理。完善落实车辆管理机制,公务车辆实行双休日和节假日封存制度,坚持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加强机关安全保卫管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廉政灶管理,内外并举,全力推进五城联创创建工作,不断塑造行业新形象。
八、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一是完成绩效考核各项工作。按照市局要求完成绩效管理 5.0 版考核办法、考核细则及考核规则和考核指标拟定和导入,确保按期进行机考填报。按照市局要求完成一季度绩效讲评工作,按时上报绩效分析报告。二是落实干部培训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市局科级干部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安排中层干部关于“三项机制”工作的学习。三是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按照市局和县机关工委要求,
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方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总支学习计划。四是做好党建工作。向县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报送党员关注“陕西先锋”、“渭南先锋”、“蒲城党务”微信公众号名单。按照县局党组安排,“七·一”前期组织安排了 58 名党员干部赴梁家河、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宣誓和上专题党课活动。完成党员活动室、党建办公室的布置,完善党建资料,在县机关工委的交叉观摩验收中受到机关工委表扬。五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安排慰问对口扶贫帮困村卤阳新村 68 户贫困户,并向贫困户发放慰问品。组织人员赴卤阳新村落实扶贫工作日制度,召开贫困户清洗民主评议工作。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工作及扶贫措施的制定落实,迎接县委及市级对扶贫工作的考核检查。积极参加扶贫专题培训,召开扶贫工作民主主题会议,每周四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扶贫工作日”制度。
九、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要求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及时对 2017 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梳理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分解责任任务,夯实工作责任。逢会必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时研究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年度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细化为 7 大类 11 个工作项目,下发各基层单位贯彻落实。在大额资产
购置、大额费用支出、干部选拨等方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2+X”议事机制,6 项重大事项通过该机制。二是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坚持每月第一个周一的廉政教育日活动不间断,将学习内容及时上传到蒲城地税监察微信群、蒲城地税机关党支部微信群,做到机关和基层同步学习。上半年共完成廉政教育日 6 个,集中基层专题教育学习 12 场次,党组专题廉政教育学习 3 次。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定期组织观看《廉政文化大讲堂》《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专题教育片。以突出主题教育为重点,按照市局第四届“清廉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的要求,精心组织策划,成功拍摄了廉政教育微视频《六尺巷》。认真开展了第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以岗位廉政教育为重点,组织城区党员干部到王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爱国”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三是严格执行廉政纪律规定。认真开展了“落实两个责任”教育活动,通过细化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责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要求,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切实解决在党员干部中“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决整治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地税形象、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执行《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暂行规
定》,重点纠正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
篇二: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分局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XX 区地税局第三税务分局原为 XX 区地税局房地产税务所,XX 年 11 月机构改革调整为“XX 区地税局第三税务分局“。目前,分局有人员 6 名,其中,分局长 1 人,专职监察员 1 人,副分局长 2 人,科员 2 人;党员 5 人,群众 1人。管辖房地产企业纳税人 78 户,区内企业 63 户,外埠企业 15 户。近年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市局和区局布置的年度重点工作,集中精力抓收入, 宛 突出重点管税源,转变 鸳 思路促服务,税收收入 炒 实现稳定增长,干部队 倡 伍建设得到有力加强, 绅 促进了以组织收入为中 卡 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 搪 满完成。XX 年,分局 昏 累计入库税款 7412 疑 1 万元,同比增收(3 庐 9448)34673 啮 万元,同比增长%,超 滑 额完成税收任务 317 轩 21 万元;XX 年截止 樱 10 月份,共组织税收 蕴 收入 71900 万元, 照 完成税收进度%。近几 齿 年,分局年度完成税收 鸯 任务每年均占区局税收 淫 任务的60%左右,为 芋 全局组织收入工作发挥 墓 了有力支撑作用。
二、 妊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扼 (一)做好组织收入工 抢 作。一是抓好日常辅导 研 和催报催缴。二是抓好 十 企业所得税申报工作。
待 三是抓好“衔接期“企 氯 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 郴 。采取“五步法“加强 滞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 弘 理。第一,部置工作明 癸 确汇算重点。第二,
加 衰 强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瑟 第三,推动中介审核涉 颁 税事项。要求有项目的 喻 房地产企业一律要委托 校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 乍 事务所对企业的涉税事 止 项进行全程审核,出具 贯 《企业所得税鉴证报告 沤 》,减小涉税风险。第 扇 四,强化审核规范汇算 帅管理。第五,汇算申报 勉 总结工作经验。完成所 怎 辖 43 户企业所得税汇 身 算清缴工作,审核中介 责 出具的《企业所得税鉴 彼 证报告》22 份,补缴 正 税款元。四是了抓好土 渗 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对 形 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疮 鉴证报告》进行案头审 征 核,通过集体“会诊“ 黄 ,查清涉税疑点,进而 挝 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审核 孵 ,掌握企业收入、成本 析 、费用情况。
(二 揉 )强化税源管理工作。
再 一是确保信息管理软件 贮 顺利上线运行。二是抓 持 好征管档案规范和创新 娘 工作。按照规程对征管 霄 档案的要求,对征管档 惕 案列具 14 项基础资料 袖 、10 项活动资料清单 惺 ,并提出要求,逐步进 宋 行规范和完善。按照《 畜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 妖 征收管理办法》,要求 衡 企业从项目立项开始就 行 报送《办法》规定的有 誉 关事项,完善征管档案 挣 ,全面掌控企业项目情 你 况。三是开展税源巡查 鸡 巡访工作。按照规程的 讣 要求,对税源巡查巡访 指 工作提出要求,填写《 谴 房地产项目情况表》和 邢 《巡查巡访记录》,并 腺 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 腋 行分析,写出税收分析 邮 情况报告,以全面及时 器 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四 轴 是抓好“全税种“管理 吵 工作。按照区局的要求 盼 ,本着“以小促大、完 咬 善规范“的原则,对“ 榨 三税
“核实比对工作提 倾 出要求,并制作全税种 糠 比对情况表,对所属纳 沼 税人 XX、XX、XX 迎 年“三税“纳税情况进 驹 行逐户核实比对,对营 茎 业税纳税不匹配的,查 涎 清原因,对少缴税款的 引 ,要求纳税人补税。
脐
(三)抓好地方一般 峙 预算收入和税收执法督 涧 察工作。按照市局抓好 淤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 X 址 X 年税收执法督察方案 行 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 滞 ,设置出租房屋统计表 纲 、合同统计表、房产税 岛 核查表、股息红利表、 跳 纳税情况自查表 5 种表 战 格,实现对企业自查情 骆 况的逐项监管。取得成 添 效:补缴印花税元,加 寅 收滞纳金元,罚款 30 毋 0 元;检查企业出租房 黑 屋总面积万平方米,已 吉 入库税收 180 万元。
呆
(四)优化纳税服 勤 务工作。一是及时宣传 獭 税收政策。将近五年来 伏 国务院、总局、省、市 快 四级房地产税收政策汇 襟 编成集,下发各企业和 掷 税收管理人员,并定期 苑 进行新政策授课辅导。
唆 二是有效提高服务能力 屈 。聘请注册税务师事务 忻 所的专业人员,对管理 薪 人员进行了互动式授课 徒 辅导。三是开展税源巡 危 查走访工作。每季深入 羹 企业进行一次巡查走访 挣 ,每月进行一次税源分 终 析,掌握企业生产经营 序 情况,解答纳税人提出 杰 的纳税咨询,征求纳税 量 人对税收管理的意见和 精 建议。共整理发放税收 仍 政策 2 期,组织税收政 有 策培训 3 次,聘请注册 挟 税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 名 授课 2 天,解剖审核企 踊 业 2户。
(五)抓 翱 好以创先争优为牵引的 彝 各项工作。认真贯彻上 袒级关于创造争优活动的 藻 部署要求,以“打造一 秒 流战斗堡垒,培树一流 裴 干部队伍,推动地税科 萎 学发展“为主题,结合 绽 阶段税收中心工作实际 邑 ,先后开展了党性教育 竹 、行风评议、亮牌示范 择 、“认责承诺“、走访 卫 企业、建言献策“、夺 埠 旗争星“、“警示教育 磐 “等多种形式的创先争 懒 优活动,有效调动了广 主 大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积 担 极性,营造了浓厚的工 验 作氛围。今年上半年, 竿 分局被区委区政府确定 局 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 锦 岗“,评为“红旗党支 姑 部“。
(六)推进 论 “两力“建设情况。认 庸 真学习领会 XX 局长关 驮于“激发创新力、增强 痉 执行力“讲话精神,以 和 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统 揖 筹分局工作,进一步增 顿 强干部队伍的活力,进 遣一步提升服务经济发展 脚 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对 涡 “两力“建设的理解和 蠢 认识,加强学习教育, 坦 做好统一思想工作,进 没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全 柑 局意识,提高责任感和 裁 事业心,把强化“两力 淌 “建设成为一种常态、 雪 一种习惯。
在提高 憎 执行力方面:一是强化 鲸 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管 轴理人员抓落实的能力和 但 水平。二是抓好日常管 止 理工作。认真落实税收 挣 管理制度,按规程的要 堑 求进行细化分工,加强 圣统筹协调,做到分工合 诱 作,全分局“一盘棋“ 节 ,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絮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 奄 成。三是抓住工作重点 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迸 。对重点税源管理、企 斡 业所得税汇算、
土地增 聘 值税清算、“全税种管 凌 理“等重点工作,进行 耘 专门部置,监督检查, 康 跟踪问效,保证了重点 肢 工作的有效落实。四是 狡 坚持了一级抓一级层层 庆 抓落实的督导机制。对 捎 已经安排的工作任务要 烤 随时督查催办,以确保 疥 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 远 成。
在提高创新力 判 方面:一是规范征管档 兔 案管理。按照规程对征 莹 管档案的要求,对征管 猩 档案列具 14 项基础资 绅 料、10项活动资料清 讼 单,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榔 。二是强化项目前期管 挖 理。建立项目纳税档案 官 ,设计《房地产项目情 掉 况登记表》,要求企业 坯 从纳税人取得土地使用 哟 权开始,将企业项目立 乃 项、规划设计、施工、 夷 工程款拨付、预售、竣 挎 工验收、工程结算、项 絮 目清盘等情况上报税务 时 局备查,做到税务管理 秀 与纳税人项目开发同步 荷 ,为后期企业所得税和 丝 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打 月 下坚实基础,堵塞了“ 霍 两税“汇算清算漏洞。
前 三是开展巡查巡访。开 竞 展月分析、季巡访,制 功 定下户计划,调整工作 超 矛盾,并做好《巡查巡 拥 访及服务记录》,每月 丘 了解企业项目销售进度 招 。四是改进检查方法。
社 突出对重点税种的管理 洋 ,重点对企业所得税、 落 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 毫 税有疑点的企业进行房 焦 地产企业自身和相关企 叠 业进行延伸检查,发现 泡 和解决企业成本核算不 陨 实等涉税问题。五是强 灿 化纳税服务。开通网上 远 电子邮箱,每月进行纳 汪 税提醒、税收政策宣传 彦 ,包括企业上报的各种 章 资料、信息都通过电子 死 邮箱传
递。纳税人的一 淬 些税收咨询也可以进行 痒 网上交流。将企业月、 森 季、半年、全年的主要 优 涉税业务,制作成纳税 斋 提醒表,随时提醒企业 阳 按时办理各项纳税事项 哲 ,方便了纳税人办税; 太 汇编近三年来的房地产 菇 税收政策辑要,下发企 铜 业,让企业及时了解掌 菌 握新的税收政策。纳税 妥 申报率不断提高,年度 轴 无欠税。
三、存在的问 糯 题
(一)今年处于 梧 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 佯 税“两税“由定率改查 漆 帐征收的“衔接期“, 仰 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啼 和土地增值税清算都是 颐 清算以前年度和以往项 四 目,由于企业是按定率 絮 征收模式进行财务核算 琐 ,企业的成本、费用包 他 括工程款拨付、工程决 泌 算报告等,不能严格按 厢 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 娘 执行,核算不规范,乱 缅 列成本费用。加之,房 邀 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 岳 成本费用配比、归集和 始 结转核算复杂,容易造 游 成成本核算混乱,清算 踩 工作难度大。
(二 袁 )税收检查问题。市局 鄙 税源监控分局成立后, 苍 目前纳税人面临市稽查 店 局、市税源监控分局、 椽 区稽查局和管理分局四 蔡 级检查,有检查次数过 于 多、重复的问题,加重 撂 纳税人负担。
(三 慑 )税源流失问题。目前 渐 有部分在 XX 区开发的 栅 企业在外区纳税,造成 盂 我区税源流失。
四、X 歹 X 年创新思路谋划
顺 XX 年,我们注重从深 焰 化项目管理和挖掘新的 芍 税收增长点上下功夫、 丈 搞创新,不断提高税源 果 管理水平。一是采取多 幸 种方式,对所属人员房 伙 地产行业有关税收政策 胁 、生产经营、财务管理 蓖 、征管技巧、房地产项 够 目管理软件操作等诸多 郴 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 哉 征管技能,尽快适应房 旭 地产业税收管理的需要 局 。二是深化项目管理。
谎 按照规程的要求,加强 饮 前期管理工作,不断探 返 索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新 袋 方法、新手段。三是在 峙 挖掘新的税源上下功夫 篷 ,目前,有部分在 XX 难区开发的企业在外地纳 仲 税,这主要是为了享受 朽 外地优厚的税收返还政 婴 策。这种现象消耗了 X 悟 X 区的开发资源,削弱 贬 了本地的税源。明年我 彰 们要在税源巡查巡访上 怎 下功夫,协调相关部门 调 ,争取新的税源。
篇三: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局推进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改革工作报告按照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关于深化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总体工作部署,xx 市税务局选取 xx 县税务局作为试点单位,围绕实现税收征纳成本最小化、税费管理水平专业化和纳税服务水平优质化的目标,以“转、升、合、优”四步走推进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改革。
一是转职能,实现税费管理专业化。由 xx 税务分局归口管理全县区域内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将优势征管力量集中配置于税收风险度高的纳税人,建立起协调高效、权责明确、流程清晰的专业事项运行机制;根据税费征收对象和管理依据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 xx 县社保费集中度极高的实际情况,由 xx 税务分局归口管理全县区域内的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使原来的税管员“兼管”社保费变为专人专职负责;建立 xx 税务分局、第一税务分局、属地税源管理分局及 xx 税务分局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机制,及时共享、传递数据和有关信息,及时沟通解决税费征管工作的难点堵点。
二是升层级,实现风险防 控集约化。全面分析 xx 县税收数据信息,将涉及货币和实物股权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续风险管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及年销售额 xxx 万元以上企业
注销审核、出口退(免)税企业专项检查等事项列为复杂涉税事项,由负责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 xx 税务分局统一管理,同时运用“核查率”“入库率”等指标对风险防控成效进行量化考评,实现对复杂涉税事项的差异化、集约化管理。
三是合署办,实现资源分配最优化。在不改变机构设置、保留原属地管理税务分局名称不变的前提下,将职能相近、地域相临的部门或分局进行合署办公,比如,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与纳税服务股合署办公,xx 税务分局与风险管理股合署办公,xx 税务分局与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规费服务中心合署办公,xx 税务分局与xx 税务分局合署办公。对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全局近 xx%的人力集中在税收征管和风险管理等环节,使人力资源配置从改革前的“倒三角”转变为稳固的“金字塔”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四是优流程,实现税费管理精细化。在风险应对方面,调整风险系统任务、涉税费风险疑点核查等 x 个业务流,使风险系统任务、涉税费风险疑点核查模块的任务可直接由市税务局推送至 xx 分局和 xx分局。在征管基础方面,自主创新“纳税人申报率日报”“征管质效监控”和“注销逾期预警”等信息预警工具,构建税款征收、户籍管理、税收确认、风险应对、税款追征等各环节功能互补的税收征管运行体系。在日常税费业务方面,全面梳理优化 xx 条常见业务(系统业务流 xx 条、非系统业务流 xx 条)工作流程,重构工作流程 xx 条、
压减业务环节 x 项。以社保退费业务为例,改革后直接由 xx 税务分局审核流转,工作时间缩短了 xx 个工作日。在管理模式方面,加快取消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关系,根据管事设定相应组别和岗位,人、事、岗相匹配,形成团队运作模式,实现税收征管过程的闭环完整。
税务局关于近期开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家税务总局 xxx 市税务系统按照 xxx 税务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以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为契机,以“1+1>2”的合力,对表对标、迅速行动,扎实做好专项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办税体验和税收营商环境,成效良好。
一、工作机制突出“优” (一)建立上下级沟通机制 5 月 30 日,在 xxx 市召开全市税务系统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暨纳税人满意度工作会议,传达了 xxx、市会议精神,通报了营商环境及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情况,讲解了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口径。同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交流,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与部署,提升全市税务系统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协同推进和重视度。
(二)建立长效化督导机制 制定并下发《国家税务总局 xxx 市税务局关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绘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具体的时间表、任务图,实时跟踪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循序渐。摸底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及税收营商环境调查”,递寄纸质调查问卷 32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728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84.7%,并实地走访 12 个
县级税务机关各 2 家典型企业,暗访全市 10 所办税服务厅,面对面了解纳税人对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排查薄弱环节,对标整改调查中存在的不足,稳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工作成果的长效化。
二、服务举措突出“新” (一)增强工作合力,提升办税体验感 在全市办税服务厅设立“征管服务工作室”,选派 32 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县市局业务骨干入驻,形成办税服务厅征收与管理相容、业务并进,一厅(发起)受理,为纳税人提供集约化办税服务,解决纳税人办税过程遇到的“多头跑、重复跑”问题,提升纳税人办税体验感。
(二)创响特色品牌,实现办税便捷化 在全市 29 个基层分局(所)全面推行“闽税通”自助办税服务室,在全 xxx 优先创响“闽税通”品牌,规定“闽税通”自助办税服务室由相应分局(所)负责管理,安排税源管理岗人员驻守“闽税通”自助服务室,并熟练操作自助办税终端及电子税务局办税流程,为不熟悉自助办税终端设备及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的纳税人现场进行辅导答疑,确保疑惑有人解,并维护自助办税服务设备,保障自助办税终端设备安全,做到办税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实现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办税服务场所,实现办税分流。
(三)专项能力提升,提高服务规范化 对全市12个基层征收单位和 10个办税服务厅的 680名税务人员进行纳税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培训覆盖率达 100%。通过“主题培训+落地辅导+巩固提升”模式进行落地整改、现场示范、纠偏、指导和固化; 通过服务微观察回顾,服务体系解读,话术通关、情景演练等课程“立标准”; 从服务环境、服务意识、服务形象、服务话术、服务流程等多维度中“找问题”,通过厅堂访谈,听声于民,收集建议“促提升”; 从“四声服务”到 60 秒关怀,笑相迎、主动问、及时办、提醒递、目相送等多角度规范办税服务言行举止,全面更新税务干部服务观念,提高主动靠前服务意识。
三、宣传辅导突出“广” (一)推出“春风走访月”活动 将 3 月定为“春风走访月”,开展局领导带队的减税降费走访宣传活动,宣传减税降费政策,倾听企业意见、建议。通过“春风走访月”活动,全市税务机关走访企业 262 户次,共收集意见建议、问题96 条,其中现场解决 73 条,限期内办结率 100%,切实做到快速响应纳税人诉求; 将自主设计含减税降费、办税便利等 13 项指标的春风行动问卷调查
表,委托 ems 快递公司投放、回收 520 余份。充分发挥好“疑点信息反馈机制”和“快速核实机制”效用,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通过市局会商集中办公第一时间加以研究、解决,形成闭环处理,查缺补漏,整体提升营商环境。
(二)开展多形式“纳税人学堂” 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方式开展培训,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最新政策解读,让纳税人得到正规、适用、有效的税法培训辅导。最大限度方便和服务了纳税人,切实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构建税企沟通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开展电子税务局基本操作、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费申报业务、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改革新政解读等业务培训共 112期,培训纳税人近 13650 人次。其中侧重开办“纳税人流动学堂”三期,分别为 xxx 卫分健委、xxx 市第一医院、xxx 市党校的中高级人员近 300 人进行《个人所得税法》政策解读,有效帮助参训人员正确掌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填报,受到全体培训人员的好评。xxx 市税务局于 2019 年 8 月 8 月开办《中国营商环境指标介绍》课程,畅通与重点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沟通渠道,针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内容及规范,对照世界银行的评价规则和口径,精准辅导企业准确理解营商环境纳税指标。
四、硬件设备突出“强” (一)“桌面云”全覆盖
在全 xxx 创新使用“桌面云”服务,2019 年 6 月实现了全市启用,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与办税、办公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善了办税环境,提高了管理效能,达到了操作系统全覆盖、内外网络全管控,进一步增加系统的流畅度,避免纳税人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窗口办税人员,压缩了纳税时长。
(二)“自助办税管理平台”试点开发 根据总局下发的《自助办税终端管理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自助办税终端业务规范》,xxx 市税务局作为全 xxx 试点单位承接自助办税管理平台的自主开发,实现自助办税功能的统一发布、自助设备的职能配置和运行监控管理,实现自助办税统一化和规范化。目前xxx 市税务局已举办三次自助办税管理平台集中办公,完成自助办税终端管理平台后端业务需求的撰写,拟于 2019 年 9 月份进行试点上线运行。
五、落实政策突出“实” (一)确保税收红利应享尽享 持续加强各项业务和技术准备,根据减税降费政策在 xxx 税务局的统一指导下及时调整金税三期征管系统,配套升级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等,加强征期风险排查与处置,确保纳税人“开好票”、“报好税”。注重利用科技手段,自主开发并被 xxx 税务局在全 xxx推广上线“减税降费风险监控平台”,发现纳税人存在应享未享、不
应享而享的,及时预警提示、通知更正。3 月份以来,通过监控发现并提示应享受未享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已有 xxx 户次得到纠正,及时为纳税人办理退税或抵税合计 xxx 万元。
(二)推行简易注销即办快办 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 xxxxxx 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税务注销工作的通知》(闽税函〔2019〕107 号)要求,着力解决企业“注销难”问题,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更加便利化服务,推行税务注销分类处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提高清税速度。对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或办理过涉税事宜但未领用发票、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的免予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税证明,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且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优化即时办结服务,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注销政策的宣传和辅导,设置清税专窗,简化税务注销办理的资料和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套餐式”服务。
(三)深化纳税信用增值效用 建立覆盖全市县区局上下级联动的“银税互动”工作格局,与xxx 银行、xxx 国际银行等 10 余家银行签订“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框架协议。深化“银税互动”项目的长效机制,通过信用评价,
对守信纳税人提供线上线下的融资服务,以信授信,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 xxx 户企业经税务部门推送给银行已获批贷款 xxx 亿元。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多面向开拓银税合作新领域,积极联合部分银行探索拓展自助服务、委托服务和服务体验等合作空间。
润物有声服务不止。在总结经验、巩固优势的同时,xxx 市税务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工作,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致力于减轻纳税人办税辅导,提升纳税人办税体验。
国家税务总局 xxx 市税务局
篇四: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分局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分析及下半年形势预测报告 上半年,分局各部门紧紧围绕税收工作计划,克服经济下行、税源不足和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带来的多重压力,加强依法治税,严密税源监控,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服务新常态,顺利完成上年税收任务,下半年必将攻克难关,力争完成分局 46.55 亿的全年任务。一、收入完成情况 截至 7 月,按税收口径分局已入库税收收入 44752.43 万元,同比增长 18%,增收 5775.42 万元,顺利完成区局下达的全年税收任务61%。
收入特点:
(一)主税种增幅明显高于地方小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平均增幅为 21%高于总收入增幅。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均为下降,平均降幅为 21%。主体税种稳速增长拉动了总体税收的增长 (二)第二产业贡献较高,第一产业负增长。第二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行业,完成 56752.15 万元,同比增长 28.70%,增收 12654.67 万元,第三产业完成 251995.6 万元,同比增长 16.21%;第一产业完成 4.68 万元,同比下降 92%,下半年税收前景不容乐观
(三)税种之间增减不均。9 个税种增占 67%,减占 33%。增幅最高的税种车船税 238%,降幅最大的税种土地增值税为-23%。
二、主要税种增收因素分析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 34%,为主税种增幅第一。
增收因素:在股票期权、增资扩股、股权转让、股东分红等方面的后续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1-7 月实现此类一次性个人所得税已超过 3 个亿。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 26%。
增收因素:1 是加强了 2015 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率 70%的考核;2是 2014 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收入达 41111 万元,比同期增长 47.54%,增收 13246 万元;3 是国有企业、工业企业的稳定发展。
营业税:同比增长 4% 增收因素:上半年,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完成5189.21 万元,同比增长 15%,增收 688.52 万元。
三、下半年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分局虽然已顺利完成任务过半,但实际上收入任务的难题几乎集中在下半年,税收收入形势相当严峻,主要受以下问题的影响:
1、 一次性税收制约下半年收入的总量及增长速度。分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反避税补缴纳的上千万企业所得税款为一次性税收。上
半年,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税源超过 30000 万元,占已入库个税总收入的 30%,占已入库总收入的 10%,其中个人股权转让征收个税达5711 万元,同比去年增幅 24.4%,增收 4051 万元。一次性税源对收入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下半年的收入增长带来很大难度。
2、重点税源企业减收明显。截至 7 月,分局纳入市局监控的 132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 128473.83 万元,同比下 20.62%。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的印花税大大下降,同比下降 32.92%,随着重点税源企业业务量大幅缩减,其减收面预计会进一步扩大,对分局税收收入的影响可能会超出预期。
3、小额贷款公司亏损严重。在货币紧缩和企业融资需求大增的背景下,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但这一盛况仅仅是昙花一现。2014 年年末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和经济下行对国内不止银行资产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小贷公司更是难逃此劫,坏账率升高加之放贷规模萎缩,2015 年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更加突出,目前亏损面接近 20%。“一笔坏账有可能搞垮一家公司”.下半年估计会有企业因融资困难、无款可放;经营不善、不良率高等问题退出市场。小额贷款公司是纯地税管户,这一行业的大量萎缩甚至亏损,意味着我局下半年税收任务非常艰巨。
4、减免政策全面兑现,减收税款逐步扩大。2015 年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兑现对企业助益很大,但对收入会有一定影响。分局 7092 户小微企业前三季度所得税预缴享受小微所得税优惠政策覆盖面达 100%,税额减免 393.96 万元,加之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进一步落实,预计四季度减收税款会进一步扩大,全年预计减收 500 万元。
四、挖潜增收的措施 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重点项目推进缓慢、“营改增”等多重因素影响,分局下半年收入地方税收收入肯能呈微增长态势。面对下半年的严峻的收入形势,分局将积极融入新常态,主动作为,抓早、抓好、抓细、抓实,集中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一、深化分析“找税源”。分局将从强化税收分析入手,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检查、评估,实现以查促收。一是通过开展大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准确采集涉税信息,掌握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涉税内部控制情况、人员工资、资金流动、合同管理、关联交易、重组业务等情况,监测日常税务风险的同时分析涉税数据,发现异常的,采取质疑约谈、实地核实检查等手段,增收堵漏。二是大力从管理“盲区”和“芝麻”税收中找税源。既分析房地产、金融业等
重点税源,也对小开发区房地产开发、行政事业单位等薄弱的一些税源和地区、行业认真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挖掘税源潜力,提升税源管理能力,为组织收入寻找充足税源。
三是强化房产和土地使用税的管理。分局要求各科在 11 月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征期前,对房产、土地使用税的登记信息和纳税情况进行比对分析,以保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应收尽收。
二、用好平台“强征管”。着重用好征管系统、决策平台、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 BIMS 系统等控管平台,以此作为强化征管、堵漏增收、完成目标的关键。利用平台进行企业信息的比对核实,扩大信息数据覆盖面,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管理,联合房管、国土等部门清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以及经营性房产税等历史欠税问题;利用相关信息平台对接,突出监控重点,把“营改增”行业和税种,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企业分红、民间融资利息个人所得税等列为重点监控对象,着力提升风控指向的精准性,对长期不申报户、未达起征点户、长亏不倒户,逐一进行核实,堵住税收漏洞,做到以风控促税收。
三、强化责任“保预期”。一方面落实组织收入分工责任,分解税收预期目标责任,落实到分局科室以及每一个人,分局干部全力以赴打好组织收入攻坚战。另一方面强化组织收入的调度责任,实行一周一报进度,并将收入进度进行通报,加强重点税源的调度,统筹安
排欠税清理、重点工程税收等重点税源的入库。
篇五: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行业税收分析1长沙税务培训中心易新副教授主要内容 总局对税收分析工作的要求 微观税收分析的内容、 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如何深化重点行业税收分析工作2 重点行业税收分析实例
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一定时期内税源及税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税收分析是税源管理的眼睛3 它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是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重要手段。
税收分析的作用——优化税制提供决策依据——完善征管提供数据支持——纳税评估提供参考基准——税务稽查提供重点选案线索——税务稽查提供重点选案线索——税收目标考核提供评价标准4
税收分析内容 具体包括: 税负分析、 税收弹性分析、5 税源分析、 税收关联分析等。 ——《税收分析工作制度》
税收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税收分析方法包括: 对比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6 数理统计分析法 ——《税收分析工作制度》
对比分析法 通过各项税收指标之间或者税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对比来描述税收形势、 揭示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税收数据的对比分析通常包括规模 税收数据的对比分析通常包括规模、 结构、增减、 进度、 关联税种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构7 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主要采用税负和弹性两种方法。 ——《税收分析工作制度》
2007年税收预测数近几年上、 下半年税收结构及2006年预测情况 单位:
亿元年度下半年收入比重%下半年收入增长%增收额 全年收入增长%增收额2000年52. 8668925. 313521266122. 82349年82001年50758713. 48981517219. 825112002年50. 5859113. 210041700412. 118322003年49. 71016318. 315722046120. 334572004年49. 51272725. 225642571825. 752572005年48.781505618.32329308662051482006年48.631830421.5732483763621.967702007年48.63?2007年48?2007年上半年全国入库税收24947亿元
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1994-2006 2006:
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 +21 .9%, +677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 8% 双突破:
总收入突破35000亿元; 增收额突破6000亿元; 税收收入形势“魔方” :1 993:
4000亿元多一点儿;1 9941 997年均增长1 000亿元1 994-1 997:
年均增长1 000亿元;1 998:
特殊的年份——增长1 000亿元;1 999:
步入快车道, 跨越1 0000亿元大关;2001 :
1 5000亿元2003:
20000亿元2004:
25000亿元2005:
30866亿元2006:
37636亿元9税收形势发生变化, 税收收入不段上新台阶,税收为什么大幅度超GDP增长, 正常吗?
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1 993年:
现行税制设计者根本没有想到今天; 2001 年:2004年突破20000亿元,“十一五” 结束时, 30000— 35000亿元; 现在看来:2003年——20000亿元2005年——30000亿元(“十一五” 开局之前)
;2006年——35000亿元(“十一五” 开局之年)
;“十一五” 结束之时——55000—60000亿元?一再调高预期1 0
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正常与否? →判断标准? 理想的税负水平究竟是多少? 以现有税务部门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如果真正做到把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漏洞都补上, 实际的税负水平会达到怎样的地步? 现行税制同经济环境的匹配性 ? →还能持续多久?现行税制同经济环境的匹配性 ? 问题出在现行税制上:
税制要与时俱进 税收收入计划的确定:
GDP增幅+2-3% 2007年计划数:41 91 6 亿元, 2007年上半年入库2494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收5615亿元, 增长29%, 链接——2007年税收收入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11还能持续多久?+1 1 .4%, +4280亿元
因素分析法 从经济、 政策、 征管以及特殊因素等方面对税收、税源进行分析。 其中,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规模、 产业结构、 企业效益以及产品价格等变化情况;政策因素主要是指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 政策因素主要是指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 税源的影响; 征管因素主要包括加强税源管理和各税种管理、 清理欠税、 查补税款等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特殊因素主要是一次性、 不可比的增减收因素。 ——《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税源的影1 2
数理统计分析法 运用一元或多元统计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等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 借助先进统计分析工具, 利用历史数据, 建立税收分析预测模型,对税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量化对税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税收分析工作制度》1 3
一、 总局对税收分析工作的要求 ㈠税收分析工作的基本思路 ㈡税收分析工作的指导思想 ㈢税收分析的三个转变1 4
㈠税收分析工作的基本思路 这个基本思路是从谢局长到总局主持工作, 特别是03年以后, 逐渐地形成的。 在03年南昌的全国计统工作会议上, 钱局长的报告中提出了要开展税收分析工作; 05年广州召开的计统工作会议上钱局长提出了“一个重点, 四个体系” 的计统工作基本思路; 在06年重庆召开的计统工作会议上, 钱局长进一步突出了“一个中心目标” , 并提出要开展若干项税收专题分析, 建立纵向和横向的联动机制。1 5
㈡税收分析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加强税收分析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的计统指标体系、 严密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 坚强的计统组织保障体系全面加强税收分析基础工作; 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系, 全面加强税收分析基础工作; 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主要目 标, 全面发挥税收分析为组织收入服务、为加强征管服务、 为税制改革服务、 为宏观调控服务的作用 , 带动计统工作全面提升, 为税收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简而言之:
一个重点, 四个体系, 一个主要目 标,四个全面服务。
)1 6
⒈ 以加强税收分析为重点?——三个原因原因之一: 人大、 政府和总局领导近年来对税收分析工作非常重视。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指标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最重要、 最直接的指标, 也是国际社会关注和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指标, 其重要程度不亚于GDP, 总局每季度要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和国务院汇报收入情况。
计统司每月向局务会汇报收入, 有时甚至是按旬汇报, 汇报的不仅是收入情况, 更主要的是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年度分析报告要报总理批示, 还要召开新闻发布会。
03、 04年税收超常增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因为这不单纯是税收问题, 更重要的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问题。1 7
原因之二;税收分析是预测税收规模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 税收规模关系到国家的财政预算安排和发展战略政府预算报告是百姓同政府之间最牵动人心的桥梁, 预算报告覆盖政府活动全部内容。
财政规模、国债规模、 赤字规模与税收规模密切相关,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税减免, 文、教、 卫、 交通、 国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财政作出安排, 这些安排都是以税收作为后盾。1 8
1 999-2006超计划情况表3480330125002500300035001 97051 5981 7523971 5561 858050010001500200012345678
社科院财贸研究所高培勇教授介绍:1 993年:
全国税收收不过4千亿多一点1 999年:
税收步入快车道, 当年增长1 500亿, 使整个税收收入规模跨越 1
万亿大关,2001 年跨越1 .5万亿大关。2001 年当时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组织做十五规划课题, 预测中国的税收收入到2004年会突破2万亿元大关, 到‘十一五’ 时期结束的201 0年, 会达到3万亿元到3万5千亿元, 课题成果最后是以金人庆局长著作的形式出版的, 书名叫国当代税收要论》国当代税收要论》 。实际情况是:2003年突破2万亿2004年25000亿2005年将毫无疑问突破3万亿。实际情况比原来预计提前了五年, 预测的偏差必然造成预算安排和发展战略安排的偏差, 他和许多现行税制设计者根本没有想到今天情况。
他认为超经济增长最重要、 最特殊的因素是实际征收率的提高。1 994年:
50%多一些, 2003以后达70%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税收分析需要大力加强。《中20
原因之三: 税收分析是促进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征管质量的切入点近几年来, 总局抓征管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 如金税工程,四小票的比对管理等, 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 解决了许多征管中的问题, 但还有很多问题不是表面上的, 是隐蔽的, 如何发现隐蔽的问题, 就要靠分析, 通过税收与经济是否协调增长来发现隐蔽的问题, 因此, 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是由于以上原因, 总局越来越重视抓分析工作。
2005年下发了国税发[2005]88号文件, 专门针对税收分析工作, 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显示出总局对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 。
2007年又印发了 《税收分析工作制度》 .21
⒉ 建立“四个体系”第一, 建立健全规范的计统指标体系。第二, 建立严密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第三, 建立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第四建立坚强的计统组织保障体系第四, 建立坚强的计统组织保障体系。22
⒊ 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主要目 标第一, 这是实施科学化、 精细化管理, 尽快扭转“疏于管理、 淡化责任” 的现实征管局面的需要。第二, 这是税收分析发挥职能作用 的内 在要求。
为征管服务是四个职能之一, 为其他三个目 标服务也都需要借助或通过为征管服务来实现23第三, 这是检验税收分析实效性最直接的标尺。
税收分析科学不科学、 分析成果有效不有效, 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看税收分析的成果是否可以服务和指导税收征管工作, 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⒋税收分析的主 要目 标 ——为加强征管服务 ——为组织收入服务 ——为税制改革服务 ——为宏观调控服务 ——为宏观调控服务24----要正确处理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主要目 标与全面实现“四个服务” 的辩证关系。实现“四个服务”
㈢税收分析的三个转变 总局谢旭人局长提出, 税收分析区要结合本地区税源和经济特点, 采用科学实用的税收分析方法, 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⒈ 从单纯分析税收向税收与经济的相关分析转变。 尤其要重视对与流转税、 所得税税基关系密切的GDP、 工( 商)
业增加值、 物价指数、 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 固定资产投资、 进出口 贸易等经济指标的分析。 ⒉ 从收入进度、 税收增幅等数量指标的分析向宏观税负、 弹性系数等征管质量指标的分析转变。 尤其要非常重视工业( 商业)
增加值与工业( 商业)
增值税关系的分析。 ⒊ 从一般性的宏观原因分析向深层次、 微观原因分析转变。 尤其要向影响宏观税负、 弹性系数的重点地区、 重点企业延伸。25
二、 微观税收分析的内容、 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 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三个方面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三种方法三种方法26 ㈢微观税收分析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六种技术
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纳税人的税源特征分析 税源是指产生税收的源泉, 在税收分析中指可具体量化的各种税源数据指标, 如纳税人的经营收入、产品产销量、 价格等。
税源特征分析就是针对税源的数据指标而开展的系列量化特征分析, 包括规模、结构、 价量关系、 变化趋势及税基换算关系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 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 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 从而为推断和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27
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纳税人的税收特征分析 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是针对纳税人税收缴纳情况所反映的规律特征开展的系列分析, 包括纳税人实现税金和入库税金的规模、 结构、括纳税人实现税金和入库税金的规模、 结构、变化趋势、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以及欠税、减免退税情况的分析。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收缴纳状况、 税收构成、欠税及减免税优惠信息等, 为检验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依据。28
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 ——纳税人税收与税源关系分析 在说明纳税人税源特征和税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从静态说明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从静态说明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 从动态说明两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合理性。
为此,要进行纳税人税负、 税收变化弹性和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评价纳税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和税收征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从29
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横向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分析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个体、 单位、 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分析最典型的分析例子就是同业税负分析。
受市场均衡作用的影响, 同一产品在生产技术工艺、 原材料能源消耗方面有相近之处, 适用税收政策有统一的要求, 因此反映生产成本费用方面的指标有相同的规律特征。
总结这种规律特征, 以此检验个体数据指标的表现, 找出差异较大的个体予以预警。30
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纵向比较分析 纵向比较分析或历史数据分析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数据比较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和变动率分析。
分析的理论依据是大多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 不会出现突然的波动或大起大落现象。
因此,如果企业生产能力没有作大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企业各个时期的数据指标彼此接近, 不会出现大的差异。
如果出现较大有差异, 应引起主管部门的注意,及时进行相关的纳税评估。31
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数据逻辑关系稽核 受会计核算原理的约束和税收制度的规定的制约, 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众多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非常严谨的、 相互的众多数据...
篇六: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税务的调研报告范文三篇关于税务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今年以来,县地税局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地方税收工作实际,切实转变思想作风,积极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障和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增强扶持企业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县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与税收休戚相关,地税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理应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兴税”战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把扶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税源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来抓紧抓实。为此,县地税局制定实施了《中共**县地方税务局党组关于转变思想作风扶持企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全县地税系统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扶持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开展税收工作中,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组织收入的关系、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妥善解决征纳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促进企业发展为要务,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帮企业所需,积极履行职责,
全面落实政策,优化税收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为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百强县”建设步伐做出新贡献。
二、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全力做好扶持企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示精神,立足部门职能,加强调查研究,优化税收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落实好四方面服务措施。
(一)做好政策服务。一方面,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对现行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汇总,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6 个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地方税种,明确 30 余项税收优惠政策,一一发放到全县各企业及县委、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税收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及扶持企业发展的措施,使广大纳税人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结合 XX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举办面向企业财务、办税人员新企业所得税法培训班,引导企业依法纳税,避免因不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带来经济损失。结合当前正在开展地方税收“八项清查”活动,认真抓好税收减免政策执行情况的清查。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税收分析研究。对
中央、省、市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投资拉动、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进行专题研究,调查分析经济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二)做好执法服务。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考核定期通报制度,明确执法权限,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税。严格税务稽查和专项检查审批程序,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提高办案质效,减轻企业负担。认真受理听证、复议、诉讼等涉税事宜,确保公平、公正执法,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严格落实查前预告、查中辅导、查后约谈等人性化执法制度,稽查人员在对企业实施税务稽查前,必须先下达检查预告通知书,给企业自查并纠正问题的机会,对企业自查出来的税款不作处罚;在检查过程中,加强涉税政策宣传与辅导,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理财能力;检查结束后,及时与企业进行约谈,就检查出的问题与企业充分交换意见,提出整改建议,做好帐务调整,避免涉税争议。
(三)做好管理服务。积极推进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限度地精简审批程序和手续。全面推行互联网报税、双委托报税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将具备条件的纳税人全部纳入电子报税范围,力争 XX 年电子报税率达到 98%以上,方便纳税人,节约办税成本。建立纳税服务
联系点和纳税服务质效回访制度,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要分别确定联系企业,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与具体需求,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通过问卷调查、行风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主动征求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对改进税收工作的意见建议,征求帮助企业发展的良计妙策,形成税企共渡难关、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做好办税服务。一是优化办税服务流程。进一步整合县局及各分局办税服务厅工作职能和业务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纳税人可在办税服务一次办理完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等所有涉税事宜。二是严格落实各项服务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办结制等制度规定,在服务标准、文明用语、办理时限等方面严格要求,对外公布,接受纳税人监督。相关涉税事宜办理时限为:税务登记在 5 个工作日内办结,免费受理;申报纳税每个税种不超过 5 分钟;领购发票不超过 10 分钟。三是实施各种人性化服务。开通“12366”服务热线,以便于广大纳税人涉税咨询和投诉举报;定期开展纳税提醒、纳税辅导、网送税法等服务活动,运用书面、电话、短信、网络、上门等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多务实、便捷、高效的涉税服务,避免企业因逾期申报或不了解税法规定而受到处罚。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扶持措施收到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县地税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地方税务局扶持企业发展领导小组”。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要求全县地税系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及时了解基层扶持企业工作进展情况和县局九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和大力支持基层把各项扶持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县局将扶持企业发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通过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采取服务评价卡、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不断强化纳税服务内部、外部考核评价。凡因工作不尽职尽责、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损害企业利益的,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关于税务的调研报告范文二
近期,南京地税某某税务分局积极响应区委开展“学习先进、找准差距、加快发展、创业争先”主题竞赛活动的号召,采取“全面动员、全员发动、全体参与、全程跟近”等措施,分局上下广泛掀起了“创业争先”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法制型、服务型”的“三型税务”建设,税务干部精神状态有了新的改观,纳税环境有了新的改善,组织收入呈现出稳步攀升的良好态势。
一、学习先进找准差距,全员行动积极争先
一是根据实际在同行中找差距。自 94 年国地税分设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某某地税全面建设水平年年进步,税收收入岁岁攀升。XX 年度入库地方税收5210 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入库税款增加 1524 元,增幅达到 41.3;今年上半年又组织入库地税收入 3350 元,同比增长达到 22。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与鼓楼、建邺等区相比,我局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差距,从经济和税收总量上与鼓楼、白下、玄武等区拉开较大距离;而从增速方面相比,又与建邺、栖霞等区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积极组织参观学习。我局在全局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先进、找差距”活动,分局领导不仅跟随区里到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见学,还根据税务的实际,组织分局领导、全体科所长和部分业务骨干,分批到鼓楼、白下、玄武、建邺等区学习取经,全方位考察外区加快经济发展好做法、好经验。三是针对差距订措施。努力查找自身问题与不足,着力从强化税收宣传提高税法遵从度、强化执法力度提高税法执行力、强化职责履行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入手,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和不断促进税源增长的目标要求,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措施。确保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积极打造透明税政,强化税收法律的宣传
按照文明办税“八公开”要求,一是坚持按月发布纳税
公告,遇有新税收政策出台,及时进行专题的宣传活动,促进纳税人税收政策的掌握程度和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确保税收政策宣传的及时性;二是积极宣传南京地税外部网站和12366 咨询投诉中心服务功能,方便纳税人全天候查询和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以及所需办税工作流程,确保税收政策宣传的便捷性;三是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受众面广的优势,通过报刊、电视和电台积极宣传税法,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各类税收政策,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服务,确保税收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四是坚持按月举办新办纳税人税收基础知识培训班和新增社保户培训班,提高新办纳税人税收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积极举办专题政策培训。在各项专项工作开展前,认真梳理相关政策,汇编整理成册,举办专题政策宣传培训班,提高纳税人对专项政策的理解掌握,提升纳税人的办税能力,确保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掌握的准确性。
三、狠抓制度落实,提高税法执行力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认真做好税收法律的贯彻执行。一是严格执行税收政策规定,注重工作程序与权限,坚持审批合议制度;二是以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检查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为主要内容,重点抓好对税收执法过程的全面监督;三是以履行“两个维护”、做好“两个服务”为宗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富民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运用绩效考评机制,将各项
税收优惠政策贯彻到位、执行到位。
四、立足纳税人需求,强化税收服务效果
以纳税人的需求为第一考虑,按照“服务五个零”的标准,创新服务方式,突出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便捷性、及时性、准确性,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及时的纳税服务。
(一)坚持提醒服务,注重服务的主动性。坚持上门服务,对重点税源户实行每月至少上门服务一次制度,其他纳税户采取不定期上门服务方式;遇有新政策出台或开展税收专项工作,及时汇总编印宣传手册,广泛赠送,积极宣传;运用电话提醒、邮寄提醒、上门提醒等多种提醒服务方式,提醒纳税人有关注意事项和需把握的时间节点。提高服务的主动性。
(二)坚持预约服务,注重服务的针对性。坚持在受理窗口设立《纳税人需求预约登记簿》,《税法政策培训需求登记簿》的做法,按纳税人的需求提供预约服务;对重点税源户,利用互联网络,通过电子邮箱给企业法人、财务负责人及办税人员邮寄“政策文件包”,为其提供网上速递服务;对其他纳税人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印寄发一些宣传材料,推行个性化邮寄宣传,为纳税人提供“到家”的服务。提高政策服务的针对性。
(三)坚持值班制度,注重服务的便捷性。坚持科所长大厅轮流值班制度,畅通税收服务“快速通道”,实行首问
负责制,开展“一站式”服务,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的便捷性。
关于税务的调研报告范文三
一、税务稽查服务工作的现状
目前县局稽查机构实行县级稽查,具体是对外保留稽查机构,对外挂牌,对内保留稽查人员编制,具有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XX 年 4 月我局推行了“全员征管”模式,为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稽查人员充实到征管环节,每年主要是从事重点税源管理、征管数据的统计和负责稽查日常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为落实好省、州稽查安排的税收专项检查,县局成立了以县局局长为组长、分管业务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税收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在实施专项检查时,我们首先围绕抓住案件查处、专项检查、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等要求选择稽查对象。如今年我局的稽查主要是开展对本辖区内的成品油零售加油站(中石油除外)实施全面检查和对三年以上未实施稽查的重点税源企业检查工作。稽查权的相对集中和稽查计划制度的实施为县局的检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的检查方案,也避免了对纳税人一年多次查和多头检查的现象发生。其次,在检查过程中为纳税人答疑解难,进行税法宣传、纳税辅导服务,稽查服务质量效率得到提高,也融洽了征纳关系的和谐。第三,在检查方式上,实行调账和约谈,避免了税收检查对纳税人生产经
营的干扰。稽查内部积极推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权分离的原则,规范了执法行为。
二、税务稽查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县级稽查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纳税服务的成效还刚起步,但是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与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务稽查与税务日常检查衔接不强,执法缺乏公正性和严肃性。还是存在多头稽查、重复稽查的现象,纳税人不堪其扰。稽查对象的选择上缺乏标准,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往往稽查较多,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稽查较少,使检查失去了公正性。同时,由于税务稽查对证据资料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对同一个纳税人的检查,稽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不尽相同,由于证据的详细程度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稽查结果,目前还缺少取证要求的规范蓝本。
(二)稽查选案准确率有待提高。稽查对象的确定不够准确,一方面稽查人力有限,我县纳税人虽然不多,根据管理员对出现纳税异常的企业提供案源,准确率不高;另一方面信息来源渠道少,使稽查选案时获取的资料不够全面。因此,在选案环节所确定的对象,往往在稽查部门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实施稽查后,结果却没有发现纳税人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从而...
篇七:税务分行业专题报告
国税务系统百佳纳税评估案例分析报告上海市地方税务局编2N 钢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2评查结合显成效——Х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 -18S 食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28预警分析 帐实核查---------------- 33外企长期低税负评估案例---- ------------ 33某贸易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 49某造纸有限公司利用农产品收购凭证非法抵扣税款纳税评估案例-----55加强纳税评估 建立医药零售行业长效管理机制--------- 65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 --- - ---- ---72巧立名目延迟纳税 抓住本质深入评估——XX 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76科学分析 评查互动——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82开展专项评估 重点实施约谈 探索加强家装行业税收征管的有效途径---88一次引发“税务风暴”的洗衣机行业纳税评估--------- - 98××电瓷电器有限公司评估工作案例------------118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深化纳税评估工作----------- 122评估软件亮红灯 层层深入评税款------------126面粉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案例--------------134中国农业银行 M 支行纳税评估案例-------------142A 机械厂纳税评估案例---------------- 1452005 年度 XX 矿业集团 XX 煤矿纳税评估案例---------- 150XX 商业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纳税评估案例----------161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165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171收入实现不申报,约谈核实见分晓------------175乌鲁木齐某综合购物中心纳税评估案例----------- 178某工业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188A 科技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191××剧团评估工作案例--------------- - 195XX 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200用“体积密度法”评估煤炭企业案例------------205
3X 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208钢铁、制锹行业纳税评估案例--------------215某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224A 塑料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228某工业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33某公司重复列支费用少纳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 241××交通器材服务中心纳税评估案例------------245某家电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249**机械****公司纳税评估案例------------257某石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61X 化纤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265某电机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68来料加工的外商独资企业所得税评估案例----------277通过核查企业账款往来评估出销售滞后问题--------- 282XXX 综合市场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88S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94某煤矿纳税评估案例----------------300利用税控数据 核实真实销售-------------- 305利用关联关系逃避国家税收-------------309以评促管 探索医药行业税收管理规律-----------310A 广告公司纳税评估工作案例-------------- 316利用趋势分析,纠正企业少记销售收入行为----------318某药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328依托行业数据模型扎实推进制笔行业评估---------332AB 百货公司纳税评估案--------------- - 342某面粉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347某煤炭生产企业纳税评估工作案例------------357外籍个人所得税评估案例--------------- 359某石油成品油零售企业纳税评估案例------------363防范虚构业务代开发票 完善发票代开管理制度---------366
4某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370Z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373A 机械厂纳税评估案例---------------- 383抓好典型解剖开展行业集评-------------389B 超市纳税评估案例---------------- -389HS 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395以点带面开展纳税评估强化混凝土行业税收征管--------406xx 市 xx 纺织有限公司评估案例--------------411xx 市电熔镁砂生产行业评估案例------------- 416xx 市 XX 纸业有限公司评估案例--------------420xx 市 XX 木制品厂评估案例--------------- 424xx 选矿有限公司评估案例--------------- 429N 钢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一一、、内容提要内容提要N 钢有限公司为一大型钢铁冶炼企业,是 N 钢联合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产品结构上与 N 钢联合体内其他公司都有很深的关联性。
2005 年, N 钢有限公司增值税税负为零,2006 年 5 月 16 日被南京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我局由分管局长牵头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企业责任区管理员、分局计划统计科科长、评估业务分管科长、综合业务科所得税业务分管科长等,以税负分析为中心、以关联交易及产品品种结构分析为基本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品增值空间测算展开分析评估。至 6 月 12 日,历时近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N 钢铁有限公司共补缴税款 1437 万元(其中增值税 377万元,所得税 1060 万元)
。进一步通过对 N 钢联合体内各企业的评估和辅导,N 钢联合体共补缴税款 2004 万元(其中增值税 944 万元,所得税 1060 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330 万元。
5二二、、案例介绍案例介绍((一一))分析选案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从宏观经济、市场变化与税源趋势分析角度看,前几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基本建设规模, 对钢铁企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5 年我国钢产量 3.5 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 30%,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我市钢铁行业税收占有相当比重,是日常税源管理的重点。N 钢铁有限公司 2005 年实缴增值税零税负,如此税收“贡献度”不能不引起疑问。根据行业内部资讯,2005 年我国又迎来钢材市场的高峰期,钢材价格普遍上涨,综合钢材价格平均上涨 367 元/吨。我市钢铁行业税收收入也较上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19.04%。而 N 钢铁有限公司实现税收却较 2004 年大幅下降,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反。2、对象筛选。主要运用行业税负对比法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估对象。(1)该企业 2005 年增值税税负 0%,远远低于全省预警下限。
(见下表)单位名称监控级次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
6N 钢铁有限公司总局监控C3230 钢压延加工2005 实缴税负全国平均税负全国预警下限全省平均税负全省预警下限0%3.77%2.29%2.7%2.5%(2)同时,在 N 钢铁联合体内的五家企业之中,税负率又最低,在增值税上存在疑问和隐患。
(见下表,单位:万元)单位名称入库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税负N 钢铁联合有限公司125941539538.18%N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5865113671644.29%N 钢铁有限公司16117620.00%JT 钢铁有限公司36562692971.36%江苏 NBX 钢铁有限公司7531880210.40%(3)企业 2003、2004 年盈利能力连续上升,但在 2005 年突然大幅度下降。特别是05 年在收入和成本同比减少 14%的情况下,而应纳所得税减幅达 53%, 明显不配比, 可能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见下表,单位:万元)项目2003 年2004 年2005 年销售(营业)收入5,373,874,3207,501,769,8296,449,855,876销售(营业)成本4,971,949,9677,167,178,3726,135,343,812利润总额127,644,669206,025,961-27,243,531实际应缴所得税39,252,67433,823,66515,878,931销售收入变动率52%40%-14%销售成本变动率47%44%-14%应缴所得税变动率3793%-14%-53%(4)关联关系分析。该钢铁企业作为 N 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的下属四家子公司之一,形成 N 钢联合体内部关联企业, 彼此间存在着大量关联交易, 存在转让定价的操作空间,可能对企业的税收带来影响。鉴于以上情况鉴于以上情况,,经分局批准经分局批准,,将该企业确立为评估对象将该企业确立为评估对象。。3、案头分析基础N 钢铁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6 月, 为 N 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127964 万元。企业主要经营:钢铁冶炼、钢铁轧制、机械加工、冶金铸造、机械设备修
7理、修配,开展技术合作、来料加工。主要关联企业:
N 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N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NJT 钢铁有限公司、 NBX钢铁有限公司。N 钢铁有限公司钢锭、钢坯由 NJT 钢铁购进由 N 钢铁股份购进中端产品:棒材、板材外购一部分低端产品:用于电线杆部分产品销往 N 钢铁股份进行深加工N 钢铁有限公司下设四家分厂:中型轧钢厂:将购入的钢坯生产轧制为各种类型的棒材;石灰厂:加工生产石灰并全部销售给 N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厂:为 N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运输、 存储原料服务; 球团厂:
接受 N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加工球团。评估小组利用平时税源分析数据、征管资料数据、金税工程数据以及评估需要补充而收集的资料,根据增值税原理运用数学方法测算该公司的产品增值空间,从而推测出企业的实际纳税能力。
利用评估分析指标对企业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异常指标,锁定企业纳税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约谈举证的重点。4、指标选择与分析(1)对企业产品增值空间的测算分析,推测企业实际纳税能力。我们将对该企业产品的增值空间分析作为纳税评估切入点, 通过测算企业主要产品的增值额,推算企业真实的纳税能力。数据准备:主要产品销售价格表:
(税源分析收集资料 )表五产品品种数量(万吨)平均单价(元)金额(万元)销售钢材122.193287.59401712.94其中:棒材、板材62.843417.98214785.70线材55.813295.57183931.09对外销售钢坯29.443101.5391309.12关联销售钢坯3.932867.7111270.12关联销售石灰8.30450.003734.93关联加工球团107.53260.7728041.14
8合计327.201672.58547268.90购进钢坯情况表:
(税源分析收集资料 )表六钢坯进货渠道数量(万吨)平均单价(元)金额(万元)N 钢铁股份供货30.292748.1683238.35JT 钢铁供货59.433281.82195033.64外购7.773013.6023428.86合计97.493094.68301700.85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开具:(金税工程数据) 表七(单位:万元)购货企业名称金额税款所占比重N 钢铁联合1809729612.85%N 钢铁股份1443912454223.66%JT 钢铁740761113710.74%BX 钢铁1458624802.39%以上小计2511504112039.65%总合计数610717103701-进项税金专用发票认证抵扣:
(金税工程数据)表八(单位:万元)销货企业名称金额税款所占比重N 钢铁联合1097116991.63%N 钢铁股份938171594915.30%JT 钢铁1945923308031.74%BX 钢铁1822963099029.73%以上小计4816768171878.40%总合计数615062104223-各主要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图
9根据增值税原理及以上各表数据, 我们对该公司 5 类主要产品品种进行增值额和增值税的测算,进而计算出税负:测算公式:单位产品增值额=销售平均售价 - 耗材平均进价 - 生产耗用能源(按产品数量比例进行分摊)某产品应纳增值税理论值=单位产品增值额*销售数量*适用增值税税率A、棒材、板材增值税税测算:该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各种类型的棒材、板材,其主要消耗的原料是从 N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NJT 钢铁有限公司购进及外购。该企业 2005 年从 N 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购进的水电气计 10896.42 万元, 通过表五可以知道 2005 年生产加工收入:
363338 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547269 万元扣除其中非自产品线材收入 183931 万元)
、棒材销售收入 214786 万元,按销售比例 59.12%(214786/363338)分摊,棒材承担水电气 6441.38 万元,当年生产棒材 62.16 万吨,平均每吨承担水电气 103.62 元。则销售每吨棒材增值额 219.68 元。
(3417.98-3094.68-103.62)应缴增值税 37.34 元,税负为 1.1%。(注:该税负未考虑钢坯的正常损耗、存货的进项税金抵扣、运费的进项税金抵扣和设备修理配件进项税金抵扣等因素)这部分形成应缴增值税 37.34*62.84=2346.44 万元。
10B、线材增值税测算:该公司销售的线材是从江苏N钢BX有限公司购进。
2005年销售线材183931万元 (见表五)
,从 N 钢 BX 购进线材 182296 万元(见表八)
,增值额 1635 万元,应缴增值税 278万元。C、钢坯增值税测算:该企业对外销售钢坯平均单价为 3101.53 元(见表五)
,与购进钢坯平均单价3094.68 元比(见表十)
,每吨增值 6.85 元,共形成应交增值税:6.85*29.44*17%=34.28 万元。该企业关联销售钢坯平均单价为 2867.71 元(见表五)
,与购进钢坯平均单价3094.68 元比(见表十)
,每吨减值 226.93 元,共影响应交增值税:226.93*3.93*17%=-151.61 万元。D、球团矿加工增值税测算:该企业球团矿加工 107.53 吨,按每吨收加工费 200.2 元计算,应交增值税:[107.53*200.2-28041/363338*10896(球团矿加工按销售比例应分摊的水电气支出)]*17%=3516.72 万元。E、石灰增值税测算:该企业石灰销售 8.3 万吨,获取利润 213.10 万元,形成应交增值税:
213.10*17%=36.23 万元。以上应交增值税合计:2346.44+278.00+34.28-151.61+3516.72+36.23=6060 万元各主要产品测算增值额主要产品增值情况如表九单位:万元产品品种数量金额增值额增值税税负 1棒材、板材62.84214785.7013804.692346.441.1%线材55.81183931.091635.09278.000.15%对外销售钢坯29.4491309.12210.6634.280.03%关联销售钢坯3.9311270.12-891.83-151.61-1.3%关联销售球团107.5328041.1420686.593516.7212.54%关联销售石灰8.303734.93213.1036.230.97%
11合计267.85533072.1035658.306060.061.11%从上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