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4篇

时间:2022-08-15 11:15:11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4篇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开学第一课课型综合时间年月日主备人田永飞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拉近师生之间的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4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4篇

篇一: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 开学第一课课型 综合 时间 年 月 日主备人田永飞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了解本册数学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3、明确数学课和数学作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4、通过讲故事,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重点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难点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知识考点教具学具检测题板书设计开学第一课本学科的相关要求:(一)学习用品(二)学习纪律(三)家庭作业要求(四)课堂作业的要求教︵导︶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的?(板书:数学)2、大家了解老师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互动)3、知道怎么联系我吗?背一背:

 (谁能说一说怎么快速的记住老师的电话)二、认识本学期学习任务1、如果现在请你看一看数学课本的目录,再来向大家介绍本书的内容,你能行吗?试一试吧。三、介绍本学科的相关要求问题 1:上课前要做哪些准备?怎样爱护书本?(一)学习用品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放在左上角。

 (安排检查组长)2、书本要包皮,不乱涂、乱划、乱写。3、作业用同一种颜色的钢笔。问题 2:课堂上注意哪些纪律?在教师办公室注意哪些纪律?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二)学习纪律1、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慎言慎行)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3、老师讲话时看老师,老师写字时看黑板。4、预备铃响后马上回座位静候老师到来。5、上课迟到或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 ,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6、在教师办公室不得随意讲话,排队三人以上时,第四人应在办公室外等候,出一人后再进。7、做作业独立完成。讨论、请教同学等同抄写,在家不会写可以问家长,家长也不会的注明原因可不写,在校可以问老师。8、课间不得写作业(订正除外)问题3:做作业应注意些什么?(三)家庭作业要求1、注明时间、作业内容;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2、每格写一行,做完一题空一行。3、订正要重新写,不得在原题上改;在练习册上可以直接订正,但要换一种颜色的笔。4、答题用钢笔,字迹工整,争取做到干净、整洁、不涂改。(四)课堂作业的要求1、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2、在每次写作业之前,先在第一行写上第几次,在第二行写上几月几日、星期几,从第三行开始再写作业。3、认真书写,字迹工整,争取做到干净、整洁、不涂改。4、每格写一行,做完一题空一行。5、有错当天及时订正,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四、介绍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下面王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1、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当学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退缩不要抱怨,相信自己会渐渐好起来的。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积极的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回忆的知识,如果错了或不知道了看看课本。3、数学预习不能少。数学听不懂的重要原因就是上新课时前边学过的知识还没有弄懂或者旧知识已被遗忘了。而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准备,从而让学生能主动的听课,能带着问题听课。4、听课要专注。人只有在专注时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一要端正课堂学习的态度,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1)多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2)多动手,帮组学习知识,运用做到融会贯通。(3)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二要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争取回答的机会。答得越多,学习的兴趣也会越大。(1)课后复习要及时。

 课堂上学会了的知识, 课后还会忘记, 有时很快就忘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巩固所学知识,复习的方法是先看课本,然后再做习题,而做完作业后,归纳知识点和方法。(2)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数学参考书:在掌握好教材的基础上,仔细研究一本参考书,不必多,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随着学习进度,仔细研读就可以了。(3)周末复习很重要:到周末,有必要对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五、全课小结少壮不努力,一生不给力!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愿我们在黄坊小学五年级这个温暖幸福的小家庭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 认识容量和升课型 新授 时间 年 月 日主备人田永飞参备人周宇 汤光会教︵导︶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2.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知识考点常用容器的容量大小教具学具课件、量杯、纸杯检测题1、教材第 2 页“试一试”;2、教材第 3 页“练一练”。板书设计认识容量和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 L”表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装 1 升水。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 二次备课要点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 问:这两个容器, 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 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 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生答:左边的杯子装的更多。举手猜哪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 5 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 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二、认识“ 1 升”1. 出示例 2 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2.那么 1 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 1 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 1升水,让学生观察。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 1 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3.继续感受 1 升水多少。(1)教学“试一试”先让学生估计下 1 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 5 个)。(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9 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 1 到 1.5 升水,孩子要喝 1 升水,那你知道 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三、练习。1. 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2. 练一练第 2 题。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出自己的理由。观察例 2 插图,了解常用物品的容量。学生观察,认识了解 1 升水量有多大。举手说说自己的发现。思考从容器里面量和外面量的区别。估计 1 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感知常用物品容量的大小。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一说。集体订正谈自己的收获。课后反思︵自省︶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 认识毫升课型 新授 时间 年 月 日主备人田永飞参备人周宇 汤光会教︵导︶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 1 升=1000毫升重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难点 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知识考点升和毫升之间进率换算教具学具滴管、量桶、瓶盖、水等检测题填空:4 升=( )毫升

  2000 毫升=( )升9 升=( )毫升

  5000 毫升=( )升板书设计认识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 ML”表示。1000毫升= 1 升 1 升=1000 毫升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 1 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

 (出示例 3)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 ML”表示。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生答:可以装 5 个。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二、认识 1 毫升1.取出滴管, 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 1 毫升的水。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 1 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实验:大约是 18-20 滴。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 20 滴水( 1 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 1 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说一说:

 1 毫升水是多少水呢?三、教学“ 1 升= 1000 毫升”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 1 毫升和 1 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 1 毫升的水要比 1 升水少得多。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 1 升水呢?有什么办法吗?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 500ml)和正方体容器( 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 2 杯 500ml 的水倒入 1 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结论:

 1000 毫升= 1 升1 升= 1000 毫升四、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 50 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3.填空: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生:先用滴管吸取 1 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 1 毫升的滴数。动手操作,滴出 1 毫升的水,在组内传看,初步认识 1 毫升水有多少。学生作出猜想。观察量杯刻度,说说,自己的发现。说出常见规格的容量分别是多少毫升。感受高度,然后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的水面高度。完成填空练习。谈自己的感受。课后反思︵自省︶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 练习一课型 练习 时间 年 月 日主备人田永飞参备人周宇 汤光会教︵导︶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重点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难点 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知识考点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教具学具课件、插图检测题完成教材第 5-7 页“练习一”的第 1-11 题。板书设计练习一900毫升〇1 升

 6 升〇6000毫升3 升〇2500 毫升

  7000 毫升〇8 升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导入。1. 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2. 出示练习一第 1 题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3. 练习一第 2 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二、练习指导。

 1.第 3 题。回忆刚学过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举手说说自己的发现。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2. 第 4 题。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3. 第 6 题。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4. 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 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有什么技巧?5. 第 8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 第 9 题。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液体各有多少毫升?你是如何读出数值的?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比 1 升多吗?7. 第 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如何比较的?8. 第 11题。(1)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注意用药安全。三、布臵课后练习: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四、全课小结。你现在对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认识?课后反思︵自省︶

 西洛街道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课型 新授 时间 年 月 日主备人田永飞参备人周宇 汤光会教︵导︶学目标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重点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难点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知识考点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教具学具例图检测题1、完成教材第 8 页的“试一试”、“练一练”;2、完成教材第 10 页“练习二”的第 1-5 题。板书设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 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引入。⒈笔算:

 48 ÷4=

 65 ÷6=

 93 ÷3=⒉指名学生板演。二、新授。⒈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⒉学习口算方法:提问:

 60÷20 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独立完成,板演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根据老师的引导列出算式分组交流口算...

篇二: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学科集体备课

 学校:

  年级:

 使用时间: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使用人

 课题 田忌赛马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 106 页的例题 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优化的思想。

 2.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案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案 二次备课 【新课讲授】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

 出示表格: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案 二次备课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 6 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课堂作业】

 1.课本第 108 页数学游戏: 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 1 或 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 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 5 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 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知道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练习题设计 教学预案 二次备课 1.课本第 108 页数学游戏: 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 1 或 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 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 5 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 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板书设计 第 第 2 2 课时“田忌赛马”

 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

  教学反思

篇三: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第(

 一 )

 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 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 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 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备

 注 并会正确读、 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 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掌握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 能自主探索、 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掌握更大数的读写, 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 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写、 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数数的过程中, 感受大数的意义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 掌握大数的读写

  3 结合实际背景, 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4.在观察比较中,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课题 数一数 第 1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 的活动,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单位间的关系教 学重点 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 学难点 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 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一、 生活中的大数

  通过观察情景图, 看看一共有 多少个小方格, 有 3 个, 每条有10 个, 8 条, 有两片, 每片有 100 个, 和大的两个方块, 每块有 1000个, 然后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 联系?

  哪么大方块组成的个数在数一数 10 个 为一排.在 数? 引出 10 万 二、 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1、 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 数到 9 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 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 9 万时, 问:

 再加 1 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 再交流, 引出“十万” 这个计数单位。

 2、 认识“百万”, “千万”, “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 “千万”, “亿”。

  一辆轿车卖 10 万元, 那么 2 辆、 3 辆、 ……10 辆多少元? 同样10 个十万是多少? 10 个百万是多少?

 在学生认识“亿” 这个计数单位时, 可让学生充分想象。

 当说到 10 个千万是多少时, 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 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 老师引出“亿” 这个计数单位。

 个性补充 (课前完成)

 教 学 过 程 3、 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巩固与应用 1、 练一练第 1、 2 题:

  第 1 题通过拨一拨、 说一说的对应活动, 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 2 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巩固对大数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 的计数原则。

 2、 练一练第 3、 4 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 明白数数的要求; 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 老师可作一些追问, 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 作业:

 练一练 5、 6 题。

 收集 5-10 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 书 设 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课题 人口普查 第 2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 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会正确读、 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 学重点 会正确读、 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 学难点 会正确读、 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 学生、 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 学 过 程

  一、 生活中的大数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 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 两种类型)

 二、 较大数的读法 1、 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2、 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 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 互相学习, 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 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 较大数的写法 1、 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 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个性补充 (课前完成)

 教 学 过 程 四、 较大数的写法 1、 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 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 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 互相学习, 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 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四、 比较数的大小 1、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 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

  120

  1043

 9001

 318

 124 3、 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 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 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作业:

 1、 练一练 1、 2、 3、 4

 板 书 设 计 大数的读、 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教学反思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课题 国土面积 第 3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目标 1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能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2、 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 学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能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 学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能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课前准备 收集大数的信息。

  教 学 过 程

  一、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

 探索改写方法 1、

 出示中国地图, 了解一些省、 市、 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 问:

 如果要记录方便, 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

 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

 完成试一试第 1、 2 题:

 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个性补充 (课前完成)

 教 学 过 程 三、

 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 1 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 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 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 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 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 2 题:

 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

 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 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板 书 设 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 写数方便, 有时需要把整万、 整亿数写成以“万” 或“亿” 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课题 近似数 第 4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 学重点 会正确读、 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 学难点 会正确读、 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四舍五入到十位)

 2457

  201

  3256

 399 二 .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 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 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 使学生通过比较、 分析,了 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结合是试一试第 2题的讨论, 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个性补充 (课前完成)

 教 学 过 程 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 1 题:

 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 2 题: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 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 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

 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 分析哪些是 “五入的”, 哪些是“四舍的”。

  四、 作业 1、 练一练 1、 2、 4 2、 从报纸中找 5 个精确数, 5 个近似数, 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 书 设 计 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

 1994 年至 2001 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 224318570 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

 约 224319 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

 约 22432 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

 约 2 亿公顷。

  教学反思 (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第( 二

 )

 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备

 注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 认识直线、 线段、 与射线,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 线段与射线。

 2、

 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 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 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 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 理解平角、 周角, 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建议

  1、 在操作活动中, 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2、

 在实际情境中, 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3、

 在自主探索中, 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课时安排: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1 相交与垂直

 1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1 画角

 1 练习二

 1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课题 线的认识 第 5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目标 1. 认识直线、 线段与射线。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 线段与射线。

 2.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 学重点 认识直线、 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 学难点 认识直线、 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 学 过 程

  一、

 认识直线、 线段与射线 1、 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 线段与射线

 出示第 15 页的挂图, 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然后通过“认一认” 活动, 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 直线、 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 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直线无限长, 没有端点; 射线无限长, 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限长, 有两个端点; 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 字母读出直线、 线段与射线 1、 自学第 15 页的“说一说”

 2、 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 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个性补充 (课前完成)

 教 学 过 程 提醒注意:

 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 一般从端点读起; 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 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 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 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 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 练一练:

  第 1 题:

 数线段时, 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 即按一定的顺序数; 同时, 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 如线段 AD、线段 DC 等。

 第 2、 3 题:

 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 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

 所以, 在讲这两道题时, 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

  板 书 设 计 直线、 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课后完成)

  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 科目:

 数学

 册次:

 四年级上册

  课题 平移与平行 第 6 课时 执教教师

 教 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 认识平行线。

 2、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 学重点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 学难点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 三角尺、 直尺

  教 学 过 程

  一、 平...

篇四: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吴启旺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为依据, 深化教学改革; 以促使学生全面、 持续、 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将立足常规教学、 强化教研教改、 突出过程管理,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 工作目标:

 1. 提升本年级数学教学水平, 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 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 立足课堂, 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快快乐乐学数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积极参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大集体备课活动, 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三、 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与反思。

  (一)

 个人初备

 1.

 在个人初备时, 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 教材、 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一定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同时教师还要

 深入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 能力水平), 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 态度、 习惯)

 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2. 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 以便资源共享。

  3. 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以便集思广益, 攻克难点。

  (二)

 集体研讨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 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这样, 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 针对性、 实效性。

 集体备课时, 老师们也可以讨论下周上课内容中、 重点、 难点、 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教学策略等等。

 大家有备而来, 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 都要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 集思广益, 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 例如采用“说课” 的形式进行比较, 以便扬长避短, 统一思想, 达成共识。

 力求做到三个统一:

 即统一教学进度; 统一教学重点难点; 统一阶段测试(练习)。

 提倡“统一” 不是“一刀切”, 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 经集体分析, 做出合理安排。

 (三)

 修正教案

  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 否则就丧失了 个性。

 教师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 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 个人素养、 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对教案进行修正, 以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不管是课改年级, 还是非课改年级, 集体备课都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让学生自主探索、 感悟、 体验, 平等地对话与交流。

 要在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

 上下功夫,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填平弱点、 克服缺点, 在课程目标、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 创造出一个个精品教案。

 (四)

 课后反思和交流

  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 能保证老师们上好一堂课, 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

 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 也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 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 自我监督, 回顾得失,积累经验, 避免少走弯路,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

  四、 活动时间

  每周周三下午备下周的课 五、 集体备课的时间按排:

  周次 内容 主备人 记录 2 亿以内数认识 尚珍 吴启旺 3 亿以上数认识 田小燕 尚珍 4 公倾和平方千米 吴启旺 田小燕 5 角的度量 尚珍 吴启旺 7 三位数乘两位数(1)

 田小燕 尚珍 8 三位数乘两位数(2)

 吴启旺 田小燕

 10 平行四边形 尚珍 吴启旺 11 梯形 田小燕 尚珍 12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

 吴启旺 田小燕 1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

 尚珍 吴启旺 14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

 田小燕 尚珍 15 条形统计图(1)

 吴启旺 田小燕 16 条形统计图(2)

 尚珍 吴启旺 17 数学广角 田小燕 尚珍 18 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 吴启旺 田小燕

推荐访问: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上册 备课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