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3篇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 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20xx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省局和枣庄市局工作部署,围绕实现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
兽医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20xx 年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省局和枣庄市局工作部署,围绕实现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总体目标,突出特色高效畜牧业发展重点,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年度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 103 处,预计出栏畜禽 3900 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 18 万吨;农业部两次来滕调研畜牧 煞 业工作,对我市采取的 孵 工作措施给予了高度肯 触 定。
一是畜牧业生 斟 产方式转变加快。加强 郧 项目争跑力度,争取惠 申 农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 啃 1500 万元,实施了 掂 高效特色畜牧业示范县 诈 、生猪生产大县、秸秆 泅 养畜示范、标准化猪场 损 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 羞 、能繁母猪保险、病死 沼 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 亡 惠农项目,标准化改造 毅 养殖场建设 21 处,良 堆种优化能繁母猪万头, 裳 保险能繁母猪万头,无 约 害化补助生猪万头;创 添 建枣庄市和省级畜禽标 夷 准化示范场 14 处;大 豺 力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牧 眼 业,新建肉牛、肉羊养 故 殖场 30 个,青贮利用 徐 作物秸秆 15 万吨。强 磁 抓畜牧污染治理,完成 熟 畜牧污染治理项目 6 个 泞 ;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 反 化养殖等畜牧科技,促 焉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
祥
二是动物疫病防控 迎 工作扎实有效。强化防 问 疫体系和防控能力建设 炉 ,实施绩效考核管理, 靴 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重 届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秩 强制免疫畜禽 2200 刀 余万头只,完成疫情监 丁 测样品 7400 余份。
埠 修订完善了突发动物疫 颗 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 绪 管理,全市重大动物疫 努 情得到有效预防。统筹 摹 做好人畜共患病等综合 酥 防控,开展布病动物检 似 测 2700 头只,无害 粥 化处理阳性动物 55 只 悟 ;开展狂犬病免疫 16 埋 万头只;普查小反刍兽 腿 疫羊只 12 万只,免疫 痹 接种 41 万只,建立了 须良好的动物保护屏障。
锰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 建 全监管有力。落实食品 尧 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 挨 改革措施,顺利完成了 矣 牲畜定点屠宰监察大队 眉整建制划转任务,对生 撒 猪定点屠宰企业分类管 君 理,组织专项检查活动 绚 8 次,限期整改问题 7 尖 4 条,关停屠宰企业 1 迅 处。加强外来生猪肉品 侮 经营监管,实施备案准 著 入和复检管理,集中复 猩 检、集中交易、集中分 悬 销,目前已备案经营商 舷 4 家,每日监管换证肉 泛 品量达 15 吨。强化动 腋 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 溪 畜禽养殖监管和动物检 曾 疫规程,推进检疫电子 泽 出证业务,开展产地检 忆 疫畜禽 1350 万头只 皂 ,屠宰检疫畜禽 140 擦 0 万头只,抽检“瘦肉 虾 精”样品 4500 份, 员 监督企业自检样品 22 帐万份。加大畜牧业投入 怯 品管理,全市兽药 GS 痰 P 认证企业达到 65 家 丈 。强化监督执法,加强 仟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 早 衔接,严厉打击危害畜 遁 产品质量安全各类违法 召 行为,查处违法案
件 3 缅 起,有力震慑了畜产品 滔 违法行为,维护了人民 酮 群众肉食消费安全。
心
四是系统政风行风建 空 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 匝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豢 活动,扎实推进系统干 触 部队伍作风建设。深入 派 开展畜牧生产形势调研 湾 和养殖技术指导工作, 举 帮助解决农民反映强烈 箕 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 埃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做 申 到热情服务、规范执法 锈 ,营造了良好的畜牧业 眠 发展环境。在滕州市纪 歌 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 丈 “百名科长”评议,我 伦局动监所在执法管理类 眶 别中被评为第 6 名,得 痒 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墓
二、20xx 年工作打 疏 算。
我们将认真按 地 照全市畜牧兽医工作部 孟 署,围绕转变畜牧业生 遗 产方式主线,以标准化 郑 示范创建、生态健康养 醒 殖为抓手,进一步调整 困 优化畜牧业结构,创新 里 发展服务、防疫保护、 洋 安全监管机制,加快推 煮 进现代畜牧业进程,力 溜 争新建、改建标准化畜 旺 禽养殖场 100 处,创 尔 建枣庄市级以上示范场 掌 10 处,全市出栏畜禽 纯 4200 万头只,肉蛋 揪 奶产量 19 万吨,实现 但 畜牧业产值 27 亿元; 佑 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 踢 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 乒 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 齿 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 花 品质量安全事件。工作 华 中重点加强提升六个方 沙 面的能力。
一是加 丫 强提升标准化示范场创 卜 建能力。按照分类指导 距 、典型带动、特色发展 哭 、稳步推进的原则,大 呸 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 终 ,对新建养殖场、符合 勤 创建条件养殖场和已创 镐 建养殖场实施科学的规 叠 划管理,重点扶持山东 狈 奥华、运成农牧公司等 娠 养殖建设项目,培育生 树 态循环和农牧结合发展 掖 典型,加快畜牧业结构 鞭 调整,提升标准化生产 摆 水平。
二是加强提 衍 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烛 以夯实防疫质量基础为 落 重点,强化防疫人员管 讹 理、疫情检测和防疫冷 洒 链设施、监管档案建设 宦 ,继续加大防疫队伍培 阮 训,增加疫病监测数量 必 、比例和频次,充实基 烂 层兽医站防疫设施建设 培 ,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 沼 平,统筹做好重大动物 妖 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 阳 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 瓢 动物疫情。
三是加 址 强提升畜产品安全监管 抚 能力。探索建立畜产品 抛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高 ,进一步强化监督执法 串 体系建设,试点开展全 哨 省“动监移动”信息化 育 体系建设,优化检测设 枣施条件,推行“瘦肉精 脚 ”、投入品常态化抽检 棘 。积极推进无公害畜产 涨 品认证,探索病死动物 隙 无害化处理模式和机制 痈 ,强化畜禽屠宰管理和 匹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有 屠 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葱 。
四是加强提升生 瞪 态畜牧业建设能力。加 渔 大养殖场污染
治理,大 粗 力推广生态养殖、沼气 发 综合利用、有机肥加工 姥 技术,适宜推广立体养 握 殖、林下养殖等农牧循 亲 环养殖模式,优化饲养 牡 环境。
五是加强提 打 升畜牧产业化发展能力 厌 。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带 急 动战略,扶持企业改善 撕 生产和技术条件,促进 落 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 峦 争力。规范发展畜牧合 汁 作经济组织,引导建立 助 合作社资金互助机制, 们 积极推进“龙头+基地 谤 +农户+标准化+市场 杰 ”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术 ,鼓励企农、企超合作 师 ,扩展产品销路。积极 淖 争取财政支持,扩展商 郭 品畜禽保险覆盖,提升 卜 畜牧业市场活力。
耶 六是加强提升畜牧兽医 楔 服务执法能力。强化队 工 伍法制建设和业务技术 摧 培训,规范行政执法, 寻 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做 糟 好服务群众和行业执法 要 工作,树立廉洁、勤政 战 、务实、高效的良好形 题 象,促进全市畜牧业健 近 康快速稳定发展。
篇二: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
021 年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今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对养殖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复杂形势,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监管,对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农业农村局精心指导和中心党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规范化管理提升行动开展情况
(一)行动方案制定情况。为全面落实省市对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泗县畜牧中心印发了《关于转发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规范化管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通知通知》,仔细加强宣传,组织实施,推进养殖企业、生猪贩运经纪人及承运人的落实主体责任。
(二)人员培训情况。受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影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分批多次对官方兽医、协检员、生猪贩运经纪人及承运人、规模养殖场等群体采取微信、电话、周例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指导相关人员对“安徽智慧动监”微信公众号的运用,计培训相关人员 300 人次。
(三)“安徽智慧动监”微信公众号使用和产地检疫申报点情况。我县关注使用“安徽智慧动监”微信公众号计 289 人,其中官方兽医、协检员 55 人,生猪贩运户76 人,畜禽养殖场(户)158 人。
为便于养殖场(户)申报检疫,我县设置产地检疫申报点 59 个,检疫出证点 14个。
(四)生猪运输车辆备案情况。为有效防范非洲猪瘟跨区域传播,我县积极推进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工作,实行调运生猪车辆可追溯管理。至 10月20日,全县已有76辆运输车辆达到备案要求并完成备案,已加装 gps 定位系统的 71 辆。
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一)畜禽养殖场分类管理有序进行。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合计 379 家,其中生猪养殖场 100 家、肉牛养殖场 17 家、肉羊养殖场 6 家、肉驴养殖场 1 家,家禽养殖场 254 家、特种养殖场(梅花鹿)1 家。依据《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对象分类管理办法》文件要求,遵循“风险控制、指标细化、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划分为均按 a、b、c 分类,其中 a 类监管企业 44 家,b 类监管企业 242 家,c 类监管企业 93 家。
(二)产屠检疫工作扎实开展。1.产地检疫。在新冠疫情、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为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县动物卫生监督要求全县官方兽医、协检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服务意识,确保动物检疫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养殖业发展提供检疫支持和执法保障,为全县生猪复产保驾护航。截至 10 月底,计检疫生猪53.8万头;肉牛0.16万头;肉羊0.04万头;鸡1036.6万羽;鸭945.9万羽;鹅55.6万羽。计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2926 张;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8570 张。
2.屠宰检疫。全县设置屠宰厂 2 家,分别为泗县大路口食品站和泗县强英食品有限公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向大路口食品站屠宰厂派驻官方兽医 2 名,协检员 1 名,向强英食品有限公司派驻官方兽医 2 名,协检员 2 名,合计派驻官方兽医 4 人,协检员 3 人。2021 年 110 月,泗县大路口食品站合计屠宰生猪 13599 头,检疫生猪产品1255.7 吨(“瘦肉精”检测 1461 批次,非洲猪瘟检测 680 批次);泗县强英食品有限公司合计检疫家禽产品 62244.7 吨。市场合计检疫肉牛产品 69.6 吨。全县合计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a)3700 张;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b)1717 张。
(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常抓不懈。为确保惠农资金落到实处,动物卫生监督所分别制定了无害化处理报送检查制度、无害化处理电话抽查制度和无害化处理现场抽查制度,对一次性死亡2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确保电话抽查率10000.00%,现场抽查率 2000.00%。同时组织人员对 2019 年发放的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进行自查,出动自查人员 60 人次,每个乡(镇)随机抽查 3 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查 10 户,每乡镇走访 30 户农户,全县抽查 450 余户,对抽查发现不具备奖补标准的 13 户 266 头病死猪,予以核减,计核减21280元。2021年审核发放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计285.352 万元。
进一步推动养殖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对参保的病死猪保险理赔时,无害化处理作为前置条件。对参加养殖保险的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不予奖补,2021 年 110 月泗县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数量为 4829 头。
(五)“瘦肉精”监督检测全覆盖。为有效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生猪出栏和生猪屠宰环节加强“瘦肉精”等风险物质监测,按 500.00%比例实行全覆盖抽检,截至 10 月底,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 1551 批次(生猪 1461批次、肉牛 90 批次),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 4460 份(生猪 4015 批次,肉牛 370 批次,肉羊 75 批次),风险评估监测 370 批次。
(六)种用、乳用动物跨省调运有序。截至 10 月底,我县跨省输入种猪的养殖场计 17 家,调进种猪 29724 头,调出种猪的养殖场计 2 家,调出种猪 2900 头;调进牛 2156 头,羊 890 头,家禽 515.3 万羽。
(七)动物诊疗工作更加规范。城区动物诊疗机构计 4 家,结合我县城市文明创建,考虑便民等因素,均授权犬只免疫,动物卫生监督所每年定期开展诊疗机构年检、检查犬只免疫证明办理、免疫记录登记、疫苗采购、兽用处方笺规范使用等情况。全县已组织犬只免疫 2235 只,办理免疫证明 2230 份。
(八)生猪屠宰行业“扫雷行动”切实有力。1.“二项制度”落实情况。一是官方兽医派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向大路口食品站派驻官方兽医 2 名,协检员 1 名,合计 3 人。要求驻场官方兽医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开展生猪屠宰检疫,如实记录屠宰检疫情况,监督屠宰企业落实生猪进场静养 12 小时、非洲猪瘟检测、瘦肉精自检等制度,同时完善屠宰检疫档案管理。二是非洲猪瘟自检。泗县大路口食品站购置 pcr 非洲猪瘟检测仪一台,配备专职检测技术人员,采用 pcr 快速检测方法,按照国务院“批批检、全覆盖”的原则,全面开展非洲猪瘟检测。截止目前,共开展非洲猪瘟自检 680 批,检测生猪 13599 头,未发现非洲猪瘟阳性产品。
2.私屠滥宰查处情况。在城乡结合部、偏远乡镇等私屠滥宰易发区和多发区,采取主动查处和举报线索查处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县食安办出台了《猪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县市管局、县商务局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对全县乡镇集贸市场、猪肉经营摊点、商场超市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集中检查,并发放违规违规违法行为告知书和宣传材料等。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 517 人次,车辆 124 台次,捣毁生猪私屠滥宰窝点 6 个,查获非法猪肉 548 公斤,检查生产经营主体(企业)209 家次,发放宣传资料 2800 份,立案处罚 3 起,罚款 2 万元。有效地制止了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维护了肉品市场经营秩序。
3.生猪屠宰场创建升级情况。大路口食品站屠宰场建立在原乡镇屠宰点的基础上,卫生环境及硬件距标准化屠宰场存在较大差距,现大路口食品站屠宰场正积极筹措资金对进行升级改造,已新建成冷库 600 吨,规划在现有厂区南部按 3a 级标准建设 1500 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拟于 2021 年动工建设。
(九)各类专项整治任务成效明显。
1.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根据市局工作要求,畜牧水产中心印发《关于印发泗县 2021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方案通知》,以禽蛋、猪肉、牛肉、羊肉为重点产品,以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生猪屠宰企业为重点对象,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违规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添加行为,并加强外省市进入我县市场猪肉的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 517 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企业)209 家次,发放宣传资料 1600 份,立案处罚 4 起,罚款 3.88 万元,
2.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为贯彻落实 3 月 10 日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兽药饲料打假“春雷”行动,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全县开展兽药经营企业资格清理和查处违规经营兽用疫苗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 gsp 制度执行和兽药追溯实施等情况。检查兽药经营企业 70 家,兽药饲料生产企业 4 家,畜禽养殖场(户)59 家,立案查处 4 起,责令整改 5 家,注销兽药经营许可证6家,没收假劣兽药80盒、饲料添加剂 20袋,货值1250元,罚款1.7万元。
3.开展蛋禽养殖违规用药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蛋鸡养殖企业违规使用禁用药、超范围用药、不执行休药期、滥用饲料药物添加剂等现象。通过举办蛋禽养殖规范免疫用药培训班和逐户监督检查等形式,计培训蛋禽养殖场(户)86 家人次,检查蛋禽养殖企业 63 家次,与蛋禽养殖场(户)签订《泗县蛋鸡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承诺书》86 份,发放《致蛋鸡规模养殖场(户)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 200 余份。立案处罚 2 起,罚款 2.28 万元,没收违规违规违法所得 1776 元。
4.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推动养殖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出台了《关于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通知》,建立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主体名录,通过树立典型、张贴告知书、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使用方法及意义,在全县范围内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截至目前,建立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部级示范企业 1 家,无偿印制发放食用
农产品合格证 1 万份,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共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8983 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畜产品 31225.42 吨。
5.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査工作。根据《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一是排查养殖环节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销售病死畜禽、自配料中违规添加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添加剂,不执行休药期和运输过程注射沙丁胺醇保水增重的生猪贩运经纪人;二是排查屠宰环节是否存在收购和屠宰病死畜禽、宰前是否使用沙丁胺醇等违禁物质的违规违规违法行为;三是排查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经营假劣兽药饲料等。共检查养殖场(户)352 场次,畜禽屠宰厂 2 家次,“瘦肉精”监督检测 94 批次,未发现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现象。
6.开展畜禽产品质量抽检。10 月 11 日,配合农业部、省、市对我县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随机抽查,随机抽检 10 个蛋禽养殖场(户)、2 个畜禽屠宰厂,计抽检鸡蛋 10 批次,猪肉 3 批次,猪肝 3 批次,禽肉 5 批次。对全县畜禽产品质量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待检验结果出来后,将依据相关规定,对违规违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
7.开展养殖业污染防治。为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牵头组织各乡镇畜牧站按照“四巡查一限改”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开展常态化污染巡查,以生猪存栏 500 头以下非规模养殖企业为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偷排、漏排、直排及雨污合流等现象,同时对禁养区应禁未禁、已禁复养和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破损情况进行排查,全县共排查 833 家养殖户,共排查问题 127 个,均已责令限期整改。
(十)动物卫生监督案件查处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切实把动物卫生监督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10 月份共对违规违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40 件,罚款32.81 万元。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案件 29 件,已结案 25 件,罚款 23.05 万元;生猪私屠滥宰案件 4 件,结案 4 件,罚款 4.7 万元;兽药饲料案件 7 起,已结案 7 起,罚款5.06万元。对其中1起伪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非法调运家禽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十)动物票证管理情况。截至 10 月底,我县采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计 7500份,已使用 3015 份;采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计 10000 份,已使用 8921 份;采购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a)计 5000 份,已使用 3771 份;采购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b)计 5000 份,已使用 1709 份;采购验讫标志(大)510 万枚,已使用 300 万枚;采购验讫标志(小)1488 万枚,已使用 1200 万枚。
(十一)家禽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开展情况。我县家禽类养殖场在全县规模养殖中占比 67.600.00%,量多面广,部分家禽养殖场(大棚)存在建设粗放,养殖环境与周围美丽乡村格格不入,动物防疫条件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响养殖企业发展与生存,为提升家禽养殖场(大棚)标准化生产水平,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和养殖污染,促进家禽业健康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家禽养殖场规范提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通知》,文件要求各家禽养殖场一是以提升标准化禽舍为重点,按照“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环境友好化”的要求,依据动物防疫条件标准,引导家禽养殖场在圈舍周围建设围栏、铁丝围网等隔离设施,在围栏入口处建设消毒池,落实消毒区、生活区、养殖区、粪污处理区等分区管理,完善防疫、检疫等各项制度建设,整修破损圈舍(大棚),促进养殖场(大棚)达到动物防疫条件,同时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提高养殖场(大棚)生存能力。二是根据养殖规模配套建设堆粪场、集污池、雨污分流等粪污处理设施,督促养殖场与粪污收集第三方签订粪污收集处理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要求家禽养殖场落实“三净三达标
三基本”工作要求,确保养殖场区实现环境整洁、整齐有序。三是引导家禽类养殖密集区(黄圩镇东北村肉鸡养殖密集区、山头镇蔡圩村蛋鸡养殖密集区等)扩大生产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品牌效益,...
篇三: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
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2007 年 7 月, **省**县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试点县后, **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 及时成立了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及机构, 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在国家、 省污普办 的正确指导和各相关单位、 试点乡 镇 的协调配合下, 经过近三个月 的努力, 全面完成了全县 的普查试点工作任务, 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开展污染源普查意义重大近年来, 随着 我国经济水平 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 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但是, 由于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不断发展 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这样那样许多不容忽视 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
有些企业为了发展经济, 提高效益, 给环境造成了很多污染, 没有采取有效 的治理措施; 农民在农业种植方面,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其中许多农药使用农作物后, 在粮食中残留了很多有害物质, 给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
所以,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摸清各行业中 的污染问题, 是国家适时提出 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进一步规范工业、 生活、 农业生产程序, 管理化肥农药生产规范具有重要 的作用。
**县地处黄河上游, 黄河流经县域 107 公里,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 对实现县委、 县政府提出 的“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 ” 的奋斗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从而, 发展生产、 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已成为摆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及广大人民面前 的一件大事。
二、 健全组织机构是保障 我县被列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试点县后, 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 及时成立了**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县长担任, 副组长由分管环保、 农业 的副县长担任, 抽调环保、 农林、 畜牧、 统计、 计划、 人事、工商等相关部门 的负责人为成员, 并在县环保局设立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下设农业组, 农业组设在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 各试点乡 镇也成立了相应 的领导小组, 为切实搞好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 的组织保证。
三、 经费预算、来源与使用情况自开展普查试点工作以来,
我县在国家专项普查经费尚没有到位 的情况下, 通过借、 贷、 欠等办法, 筹措普查经费 27.6 万元, 主要用于普查指导员、 普查员工资,会议培训经费, 宣传费用, 电脑、 打印机、 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的购置, 办公用品购买, 办公房租用, 车辆燃油费用和咨询费用开支等方面。
经预算, 2008 年农业源全面普查约需经费 39.9 万元(详见预算表)
四、 宣传、 发动工作 的做法和经验 2007 年 6 月 8 日-10 日,
我县成功承办了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会议; 8 月 30 日-31 日, 县上组织召开由各成员单位、 试点乡镇负责人、 普查指导员、 普查员参加 的普查试点工作动员及培训会议。
并在报刊、 电视等媒体上适时宣传报道污染源普查信息 10 多次。
还将普查试点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各成员单位、 试点乡 镇考核 的一项主要指标, 年终进行量化考核。
同时, 采取印发宣传资料、 刷写墙头标语、 召开干部会、 群众会、 在县电视台上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等灵活多样 的宣传形式, 广泛宣传国家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的目 的意义、 目标对象及范围、 方法步骤、 技术规程等, 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污染源普查有了更多 的了解和认识, 从而提高了参与污染源普查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 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的选聘由于 我县试点 的农业源普查采取抽样 的方式进行, 工作量相对较小, 所以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的选聘中,
我们主要采取由普查试点乡镇干部负责 的方法, 普查指导员由分管农业工作 的一名副乡 镇长担任, 普查员从熟悉本乡镇情况, 且工作经验丰富、 工作能力强、 责任心好 的干部中抽调,主要由乡 镇 的统计员、 农技员等担任, 有效节约了工作经费。
同时, 从农业、 畜牧部门抽调两名长期从事农业种植、 水产养殖 的专业技术人员, 分别对种植业源和水产养殖业源 的普查自始至终进行技术指导, 确保了普查试点工作 的顺利进行。
六、 培训 的组织和实施 8
月 30 日、 31 日,
我县利用两天时间, 举办了**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动员会及培训会议, 由领导小组各成员、 试点乡 镇负责人、 县、 乡普查指导员、 数据处理员、 普查员等共 40 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普查 的目 的意义、 方式方法、 技术路线、 普查对象清查、 普查表格填写等内容展开。
我们邀请了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指导员(省农业环保站工程师)
进行授课。
集中培训结束后, 安排两个小时 的时间进行讨论, 通过问答 的方式, 对单个问题逐一做出解释。
同时, 确定从事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 的典型农户各两户, 由参加培训 的普查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进行实际普查操作示范, 取得了良好 的培训效果。
同时, 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不定期深入试点乡镇, 对普查试点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及时解决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页上一页[1][2]在普查工作中发现 的问题, 有效保证了普查数据 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也保证了普查表格 的规范填写。
七、 清查工作 的组织实施农业源单位清查 的目 的是查清试点乡 镇辖区内全部产业活动单位(包括种植面积 1 万亩以上 的规模化农场、 分散农户、 养殖面积≥50 亩或工厂化养殖水体体积≥3000m%26sup3; 的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及其养殖
规模≥10 亩 的养殖单位和养殖户)
的名称、 地址、 负责人、 联系人等, 确定是否纳入普查对象, 形成污染源普查对象名录。
在具体 的清查工作中,
我们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细则》 中规定 的原则和方法, 分基础资料准备, 入户走访清查登记, 数据处理、 报送、 反馈, 遗漏及新增单位增补, 事后质量抽查五个阶段进行清查, 主要采取县普查办公室农业组会同试点乡 镇负责人、 普查指导员, 普查员, 把要抽查 的种植业源清查对象中最具有代表性 的确定为种植业源清查对象, 并建立清查名录。
在水产养殖业源 的清查中, 按照全面细致 的原则, 对试点乡 镇 的规模化水产养殖厂和水产养殖专业户一一进行调查登记, 并建立普查对象名录。
八、 试点普查 的组织与实施普查工作按照确定 的清查对象, 采取两名普查员携带清查工作中建立 的普查对象名录同时入户调查 的方式进行, 主要采取查看证件资料(土地承包责任书、 水产养殖登记证等)、 询问户主、 查找化肥、 农药、饵料等包装袋(瓶)
的方式进行, 对清查对象施用了某种化肥农药, 没有保留包装袋(瓶)
的, 到附近 的庄稼医院、 供销部门调查, 了解化肥、 农药、 饵料等 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但是, 有些农户文化程度有限, 对科学施用化肥、 农药 的认识不够, 对化肥农药 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没有充分 的了解, 既是施用了, 记得也不清。
还有部分化肥农药供应商对所提供 的商品没有详细 的登记, 特别是有些农药 的包装上没有主要成分标示, 主要成分及含量无从查处, 无法填报。
在普查工作中,
我们按照首先入户普查, 再填写草表, 经过审核提出问题, 然后再入户继续调查, 填写正式表, 经复核后录入、 上报, 确保了普查数据 的准确性。九、 数据录入 的组织和实施这次普查试点工作 的数据录入主要由农业组负责, 为保证数据录入 的顺利进行, 这次普查试点 的数据录入工作由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试点数据处理培训 的一名同志承担, 加班加点进行处理。
数据录入严格按照普查表数据录入、 批量复录、 数据比对、 审核、 修改错误等程序进行, 有效保证了数据录入 的正确性。
在数据录入工作中出现 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水产养殖业普查表中,
我县 的水产养殖业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 加之养殖水平较低, 所以普遍存在鱼苗投放少、 养殖周期长、 产量低 的现象,所以按每平方米计算养殖水产品 的重量数值小, 大多数农户投放鱼苗、 产出 的数值在小数点后 4 位数, 部分达到小数点后 6 位数, 无法正常录入; 水产养殖专业户表中饵料系数不能录入大于等于 1 的数值, 同时渔药也没有相应 的代码, 无法正常录入。
对录入过程中发现 的问题, 及时请示省、 国家污普办数据处理组予以解决, 暂时解决不了 的, 归类整理后,积极向上汇报。
十、 总体结论与建议在这次普查试点工作中,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 的要求开展了农业种植业源和水产养殖业源 的普查, 通过实际 的普查操作,
我们认为此次普查试点 的组织管理、 方法措施、 原则要求及技术路线等, 均符合 我县实际,
切实可行, 便于操作。
通过此次普查试点, 有效发现了普查中出现 的问题(在该总结前部分和技术报告中已提出), 为进一步完善普查制度提供了依据, 对明年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奠定了基础, 积累了经验。
对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 的几点建议:
1、 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培训时, 建议培训层次不宜太多, 层次越多, 培训效果越差,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要适当扩大培训面, 有利于普查工作 的组织实施。
2、 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中, 印刷普查表格时, 建议每本普查表格前只附 1 份填表说明, 可节约大量纸张和普查经费。
3、 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宣传, 营造浓厚 的普查舆论氛围, 使被普查者放下思想包袱, 积极主动 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确保普查数据真实、 准确。
4、 全面普查时, 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 的协调配合, 尽量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因基层部门既受当地政府 的领导, 又受上级对口部门 的业务指导,上级部门间 的协调工作做好了, 下级部门间就不会推诿扯皮了。
5、 农业源普查中, 选聘普查员时, 要注重适当从村、 社干部中进行选聘, 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 对当地 的种养习惯比较熟悉, 有利于普查工作 的开展。
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
推荐访问:生猪肉养殖场污染治理完成工作总结 养殖场 工作总结 污染治理